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在山东省单县范围内研究间日疟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当地媒介按蚊孳生水系的关系。方法 以山东省单县为研究区域,收集2007-2012年疟疾当地感染疫情资料,对每位疟疾患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患者居住地及其附近蚊媒孳生地的地理信息;以上疫情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批量导入或输入Google Earth软件。结果 单县5年报告疟疾当地感染病例101例,分布于全县72.73%的乡镇的70个自然村,75.71%的病例村仅1例,平均每个村发病1.44例;87.13%的患者住地附近发现蚊媒孳生地,自然村发病人数与附近水体蚊媒孳生密度正相关(r=0.997,P〈0.01)。结论 山东省单县疟疾空间分布范围广且分散的特点加大了防治难度,消除疟疾阶段应重视疫点周围蚊媒孳生地的清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分析2002-2011年单县疟疾疫情, 掌握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02-2011年单县疟疾病疫情相关资料, 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2002-2011年单县共报告疟疾125例, 年发病率为 0.18/10万~2.00/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浮岗、 黄岗及曹庄3个乡 (镇), 占病例总数的60.80%。本地感染121例, 外地感染 输入4例, 均为新发间日疟病例。流行季节为6-10月, 7-9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病例多于女性; 年龄1~83岁, 以46~60 岁发病较多。结论 结论 单县近10年来疟疾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南部3个乡 (镇) 为防治重点区。加强流动人口及蚊媒监 测, 加大防治宣传力度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绵阳市 195 0~ 1999年共报告疟疾 174 4 80例 ,死亡 87例 ,年平均发病率 85 .79/ 10万 ,年平均死亡率为 0 .0 4 / 10万。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并存的复媒介区所报告的疟疾病例占总数的6 1.0 % ,通过 4个阶段的防治 ,发病率从 195 3年的 10 91.4 2 / 10万 ,降至 1999年的 0 .0 38/ 10万。从 1992年起 ,各县、区发病率均在 0 .0 1 以下。 1996年止 ,已有 6县经过省考核验收达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 材料与方法本文疟疾发病、死亡资料、人口资料来自《绵阳疫情资料汇编》。蚊媒、疟疾荧光抗体资料来自本站监测资料。2 结果2 .1蚊媒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掌握泉州市过去50年来疟疾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 为制定适合本市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1963-2012年泉州市疟疾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情况, 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泉州市50年来疟疾发病 率呈周期性增高, 季节分布不明显, 经济发达的县 (市、 区) 发病率明显低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内陆县区, 发病人群主要为青 壮年, 职业以农民、 工人、 民工为主。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 主要传播媒介为微小按蚊。1997年以后发病率稳定在1/10 万以下, 2004年以来均为输入性病例, 主要源自非洲和东南亚的务工人员。结论 结论 经过50多年来的综合防治, 目前泉州市 的疟疾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今后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和管理, 继续巩固疟防成果, 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三峡大坝建成前影响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疟疾疫情和按蚊密度动态以及影响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库区疟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三峡库区与疟疾流行的相关资料、建国后疟疾流行概况、媒介种群及分布等资料。1999年建立三峡库区疟疾监测点,监测疟疾疫情和按蚊种群、密度变化动态。结果三峡库区历史上曾有间日疟和恶性疟流行,20世纪60年代后无恶性疟发生,建国后发生过4次大流行,20世纪80年代末控制流行。传疟媒介有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监测结果显示,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控制在1/万以下;发热病人血检和儿童IFA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传疟媒介只有中华按蚊,5~9月叮人率在1~9.6只/人·夜之间,牛房密度在9~326只/小时人工之间。结论三峡水库蓄水前,传染源存在,媒介广泛分布,水库建成蓄水后,流速减缓、水面增宽、消落带积水均为按蚊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沭阳县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下一步制订有效的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 方法 对2004-2013年沭阳县网络报告的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沭阳县2004-2013年共 报告疟疾病例31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18/10万。其中本地感染22例, 输入性病例9例; 本地感染病例发病高峰在 8~10月; 本地感染病例以男性为主, 男女性别比为2.87: 1, 年龄分布集中在10~39岁。 结论 结论 2004-2013年沭阳县疟 疾流行趋势由本地感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输入性病例为主。针对目前的流行特征, 应做好流动人口管理, 加大培训、 宣 传力度, 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基础上, 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元江县疟疾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省元江县位于东经 10 1°39′~ 10 2°2 2′,北纬 2 3°19′~2 3°5 5′,年平均气温 2 3.6℃ ,降雨量 890 .5 5 mm ,海拔32 7~ 2 5 80 m。总人口 18.4万 ,高中疟区人口约占 6 0 %。近年来 ,该县疟疾发病呈上升趋势 ,为了解疟疾发病现况及其流行因素 ,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 ,于 1991~ 1997年进行了调查。1 调查方法  选择疟疾发病较高的大水平和东峨乡及疟疾发病较低的那诺乡为调查点。统计 1991~ 1997年的疫情监测、血检记录、有关报表、全县疟疾发病情况及抗疟措施落实情况 ;入户调查居民和流动人口露宿及蚊媒接触情况。用疟疾荧…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0~ 11月溧阳市竹箦镇发现疟疾暴发点 ,常州市血吸虫病防治站立即组织人员于 11月 7日对竹箦镇下宅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竹箦镇位于溧阳市西北部 ,属丘陵山区 ,地势低洼 ,池塘密布 ,适宜蚊媒孳生。历史上为疟疾中度流行区 ,2 0世纪 6 0年代曾有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例报告 ,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1 ]。下宅村总面积 7.4万 km2 ,15个自然村 ,6 6 1户 ,2 0 19人 ,其中男 10 83人 ,女 936人。1 疟疾疫情1~ 10月上报疟疾疫情 6例 ,分别于 10月 3日~ 10月 17日发病 ;除 1例 12岁学生外 ,均为农民 ,年龄在 30~ 38岁 ;男女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名山县疟疾发病下降过程中,社会与环境等因素变化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影响疟疾发病的相关因素资料作前后对比.结论名山县疟疾下降因素中,以积极防治为主导在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率持续下降,从1993-2000年8年来,从86.19/万下降到1.82/万,达历年最低点.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云南省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1-2000年全省发热病人血检和重点人群IFAT监测结果,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云南省共血检发热病人6193853例,检出阳性170578例,年平均血检率为3.52%,阳性率为2.75%,恶性疟占21.48%。重点人群的IFAT抗体阳性率为5.80%,阳性几何平均滴度在22.14-60.14之间。对边境地区不同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结果;外国入境边民的血检阳性率为13.05%;我国出境边民的血检阳性率为7.67%;内地到边境地区流动人员的血检阳性率为12.45%。云南省主要媒介微小按蚊,昆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人房次平均捕获数分别为2.29,2.46和2.90只。人,牛房比例分别为1:3.29,1:3.19和1:1.04。结论 云南省经过10年疟疾监测,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已人1991年的3.30%下降至2000年的1.93%,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地区的发病率已从1991年的万分之8.49下降至2000年的万分之3.79。云南省的疟疾发病保持了稳中有降。但在云南边境地区,受境外发病和流动人口的影响,疟疾的控制工作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