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小板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ELL-DYN1600型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对626名正常人指血进行四项参数,即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为: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比积男女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男性为206±43×10^9/L,女性为223±41×10^9/L,血小板比积男性为1.8±0.4ml/L,女性为2.0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病人外周血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尿毒症病人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我们对 30例尿毒症病人的血小板 4项参数 ,即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血小板压积 (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体检者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病人 (尿毒症组 )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4~ 6 1岁 ,平均 (4 2 .5± 9.8)岁。均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血尿素氮 (35 .2 1± 10 .2 5 ) m mo L /L ,血肌酐 (5 78.92± 2 12 .75 )μmo L / L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 5例 ,糖尿病肾病 …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参数及参考值:在仪器检测中关于血小板的参数有四项,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DW参考值15.5%~18.1%(多参数血液细胞分析仪法),其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参数尚未得到FDA认证,目前主要用于科研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库尔特-JT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简称CoulterJT)对200例正常老年人(61-80岁)与200例正常成年人(30-50岁)进行静脉抗凝血血小板四项参数对比分析。结果 血小板计数(PLT)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血小板压积(PCT)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平均血小板压积(MPV)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正常情况下。老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单个血小板的大小和体积有明显减小,血小板的体积与血小板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对老年人的血小板进行分析时。不应只观察其数目的多少.同时应对其血小板的PLT、PCT、MPV和PDW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血小板在COPD 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该院122 例初次入院被确诊为COPD 且排除血液、肿瘤、肺血栓栓塞症等相关疾病的COPD 住院 患者作为COPD 组,以性别、年龄、民族相匹配的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22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 料及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COPD 组血小板计数为(193.85±66.68)×109/L、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 值为(48.97±25.15),对照组分别为( 210.45±37.38)×109/L、(60.96±1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OPD 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血小板比容、嗜酸 性粒细胞计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小板计数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性(r s=-0.104, P =0.252);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无相关(r s=-0.070,P =0.444);血小板与淋巴细胞 比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r s=0.132,P =0.14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r s=-0.267,P =0.003)。结论 COPD 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均降低,血小板计数、血小 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同CODP 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体外循环手术方式的164例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数Et(P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水平.并分析11例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PLT、MPV、PDW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差异。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的血小板计数[(106±61)×10^9/L]明显低于术前[(163±51)×10^9/L],血小板平均容积[(11.21±3.06)fl]和血小板分布宽度[(18.61±2.01)%1高于术前水平[(8.21±2.01)n、(15.21±1.64)%1,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1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90.36±20.61)×10^9/L]、血小板平均容积[(12.91±1.60)fl]、血小板分布宽度[(19.26±0.93)%1均差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f(107.36±51.20)×10^9/L、(11.09±2.66)fl、(17.76±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会降低患者血小板数目,增加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大血小板分布宽度。而且研究提示这与术后急性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4项参数参考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4项参数参考值的探讨石晶于素云张丽霞(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血小板;参数;CFLL-DY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检测已由最初的单纯血小板计数(PLT)发展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SebiaHemalaserⅢ型血球计数仪对7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检测,发现重肝患者血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降低,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  相似文献   

9.
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60名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治疗前2级高血压组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能使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PLT:1级组(183.3±29.8)×10^9/L比(153.3±25.7)×10^9/L(P〈0.05),2级组(224.1±33.3)×10^9/L比(184.4±33.3)×10^9/L(P〈0.05);MPv:1级组9.9±1.5比8.1±0.9fL(P〈0.05),2级组13.1±1.6比9.7±1.1 fL(P〈0.05);PDW:1级组15.0±1.4比13.2±1.4fL(P〈0.05),2级组16.4±1.1比14.1±1.2fL(P〈0.05):PCT:1级组0.20%±0.03%比0.18%±0.02%(P〈0.05),2级组0.21%±0.03%比0.19%±0.03%(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能降低血小板4项参数,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宋莉莉  焦占元 《四川医学》1996,17(3):172-173
西宁地区小儿血小板4项参数正常参考值调查与分析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810000)宋莉莉,焦占元随着医疗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临床上将更多地利用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忠  陈方祥  何静  罗梅 《重庆医学》2007,36(24):2484-2485
目的探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规律及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检测非滤过组(A组)和滤过组(B组)患者血4、板HLA抗体和HPA抗体,以CCI评价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A组HLA抗体阳性率为56.67%(17/30),HPA抗体阳性率为16.67%(5/30),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46.67%(14/30);B组HLA抗体阳性率为13.33%(4/30),HPA抗体阳性率为10.00%(3/30),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13.33%(4/30)。两组比较,HL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注滤除白细胞的机采血小板,难于减少血小板HPA抗体同种免疫的发生率,但可以减少血小板HLA抗体同种免疫的发生率,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及体外循环后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粘附功能检测。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均有明显的影响。同时,结合文献讨论了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原因,探讨了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健康人年龄增长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结果 .结果 血小板计数(PLT)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PLT与MPV间存在明显负相关,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一般与PLT的变化一致.结论 年龄增长与血小板参数有明确的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来观察血小板活性的变化,为年龄增长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血小板自动计数PLT、MPV、PCT和PDW4参数的临床意义,对2926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17种常见病和662例手术、分娩及放射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进行了以上4种参数的测定,发现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和自血病时MPV升高,贫血时降低。PCT在上消化道出血时升高,冠心病和肝硬化时降低。PDW 在冠心病和肝硬化时升高,而脑梗塞时则呈持续显著升高。此外,手术后MPV升高而分娩后PCT升高。结果提示,这些值的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依据。PDW在脑溢血时下降和脑梗塞时增高,又可作为两者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智勇  董玉红  何凤娥 《四川医学》2010,31(10):1486-1488
目的探讨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81例次为机采组,输注手工血小板制剂患者86例次为手工组,分别在输注前和输注后24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CCI、PPR、止血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注无效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工血小板临床疗效接近机采血小板,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手工血小板。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岚  张爱根  李妙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5):2227-2228,2231
目的 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1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 血小板抗体阳性71例(33.33%),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阳性65例(30.51%);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阳性2例(0.94%);HLA和HPA抗体并存4例(1.88%).结论 HLA抗体是导致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合性血小板榆注",可逆转血小板榆注无效状态,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3例KD急性期患儿的外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动态变化值.结果PLT升高,第2,3周最高,第4周开始下降(F=18.20,P<0.01).MPV和P-LCR第1周最大,其后迅速变小(F分别为17.90,26.04,P<0.01),PDW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68,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异常患儿的最高PLT,MPV和p-LCR值较冠状动脉未发现异常的高(t分别为2.28,2.59,2.25,P<0.05).结论血小板参与KD的发病过程,在KD的全身血管炎反应中起一定作用.动态观察PLT,MPV和P-LCR,对于KD患儿的诊断、治疗、预后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供血者基础血小板数与制备后浓缩血小板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不同基础血小板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并观察长途运输对浓缩血小板得率的影响。结果 :基础血小板数偏低组 (A组 )与偏高组 (B组 )制备浓缩血小板 (PC)的得量每袋分别为 (3 5 3± 0 46 )× 10 10 和 (5 73± 0 88)× 10 10 ;长途运输的血液与本地的血液所制备的PC每袋分别为 (5 16± 1 46 )× 10 10 和 (5 89± 1 15 )± 10 10 。结论 :制备后的PC得量与基础血小板数明显相关 (P <0 0 1)。运输不影响PC得率。  相似文献   

19.
动态观察2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手术前后2周内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数量等变化。结果显示,血小板在ACST发病过程中明显活化,血小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230.57±48.37nmol/L),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12.80±3.04%),血小板数量减少[(24±51)×109/L],且与病情程度和胆道梗阻程度成正比。病情转归后,上述变化恢复正常。血小板活化持续不恢复静息状态,提示病情更严重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邢渊  宋成功 《甘肃医药》2010,29(3):258-260
目的:了解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体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小板分类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75例健康体检者在早晨、空腹、脱鞋帽外套的统一情况下,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末梢静脉血样,进行BC-3000细胞仪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血小板4项均数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每组年龄段血小板4项的均数进行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与超重、肥胖、严重肥胖间血小板参数的均数比较,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指数与PDW之间呈正相关(r=0.102,P〈0.01);结论:超重、肥胖者代谢早期微血管的变化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显著相关性,重视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提示代谢综合征微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