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氢化考地松对其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治疗及未治疗三组.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组接受氢考治疗.观察三组动物死亡率、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计数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未治疗组死亡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粘因素等明显增高,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血液多呈高粘滞状态,其原因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及血小板聚集有关.氢考可降低其血液粘滞度.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治疗2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可以不同的机制影响血液流变学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近年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以改善DM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经中医活血化淤治疗后病情好转,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提示该血管的供血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代偿,是将要发生持久性失代偿的信号[1]。因此近年来以早期发现TIA患者并积极地子以诊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发现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先兆之一,也是治疗该病的一个动态观察指标[2]。对15例TIA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并观察了经中医活血化淤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诊断标准①年龄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②…  相似文献   

4.
血流变学作为一门很有发展前途的医学科学,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普遍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不断增多和更新,为临床心、脑血管及其他系统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有关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正常值尤其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资料少见。对158名健康成人血液流变学的数值,并对影响因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0例男性冠心病组和100例男性健康人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明显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冬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应用血液流变学的方法,对苏州市部分冬泳人员的检测数据与同期干部体检数据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7项指标中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冬泳组校对照组有一定下降(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和沉降率冬泳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提示冬泳对中老年人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对于预防中老年人易患的高粘滞血症有积极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激酶早期溶栓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重组链酶早期静脉溶栓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其探讨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例急笥心肌梗塞患早期重组链激酶溶栓,分别于溶栓开始前,溶栓治疗后3小时采血样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晚均明显异常,重组链激酶早期静脉栓后各项血液流变指标均明显改善,尤以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刚性指数为。结论:重组链激酶在急性心肌硬塞早期静脉栓治疗方面,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异常指标,对缩小梗塞面积,恢复心肌灌注,减少并发症,防止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30例Binswanger病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发现:高压氧治疗可使红细胞比积及全血多切变率粘度下降。提示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为高压氧治疗Binswanger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效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ANFH)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ANFH组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指导临床治疗 ,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 ANFH组血液流变学测定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部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NFH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 (r =0 .4 75 ,P <0 .0 1)。结论 介入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并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00例男性冠心病组和100例男性健康人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明显的,血液流变学的检查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肺结核病人的微循环观察多采用临床微循环———甲襞和球结膜的检测,而血液流变学的观察临床资料报道较少见。为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微循环状态,我们对明确诊断的31例肺结核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得到了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及血浆粘度值,并进一步研究了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红细胞内粘度及血液屈服应力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更进一步认识肺结核的病理生理改变提供了一项新的参考数据。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肺结核组:本组均为新发初治住院病人,男性16例,女性比例,发病年龄16~70岁,平均42.刚土19.…  相似文献   

12.
颈椎舒冲剂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00017北京解放军第305医院刘立,陈宝田,童丽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1.55颈椎舒冲剂治疗颈椎病已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近年来作者观察了单纯口服颈椎舒冲剂,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旨在探讨该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科学,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的改变,均可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笔者探讨了潜艇艇员在特殊环境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所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七总皂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保文  杜跃斌 《人民军医》2003,46(12):695-697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64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随机分为观察组(静滴三七总皂苷注射液)34例,对照组(静滴丹参注射液)30例。结果:两种药物对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均有一定的疗效,且随着治疗的周期延长,疗效更加明显,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起效和作用强度均优于丹参注射液。结论: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异常起效快,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人民军医》2002,45(6):357-358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以及与血液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属于生物医学领域[1] 。随着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形成了临床血液流变学。做好血液流变学检测 ,对许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液流变学的主要临床测定指标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搏量、外周阻力、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栓形成系数等 1 2项指标。尤其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血液病等 ,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临床有一定诊断价值。1 血液粘度改变与相关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观察脑血管病患者使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在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及静点药物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对象和方法1991年10月~1992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脑血管病110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7例。脑梗死89例,脑出血4例,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17例,均经CT扫描和MRI证实。随机分为五组。洽疗开始前空腹抽血查血液流变学和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小板聚集度(PAMA)、纤维蛋白原(cf)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然后每日1决分别静点下列一级药物:生理盐水加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用R-20锥板式粘度计检测58例糖尿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增高以中切L和低切为明显,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加快,(P<0.05以上),显示出高粘滞综合征的特点。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高粘倾向,表明患者虹细胞聚集性增高,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并发微血管损伤的流变学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为非特异性客观指标,在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已被普遍重视。我们应用蝮蛇抗栓酶(Fushe kangshuanmei,Svate)对某些疾病患59例作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大剂量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所有病例用二甲双呱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其中78例同时服用黄连素40d,34例同时用川芎嗪静脉滴注2个疗程(20d),分别检测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简称CD62),并同时对血糖、血脂进行观察。结果 黄连素和川芎嗪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表明黄连素和川芎嗪可明显改善血液粘度和减少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其中,黄连素治疗后在降低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元及血糖等方面比川芎嗪组更明显(P〈0.01)。结论 大剂量黄连素及川芎嗪均有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且黄连素对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纤维蛋白元及降低血糖方面优于芎嗪。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方法:用R—20锥板式粘度计检测58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增高,以中切L和低切为明显,血浆粘度增高,血沉加快,(P<0.05以上),显示出高粘滞综合征的特点。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高粘倾向,表明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并发微血管损伤的流变学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报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