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囊袋上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囊袋上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囊袋上劈核结合高负压低超声能量手术 10 85例 (12 80眼 ) ,观察有关手术并发症与平均超声乳化时间 ,并将同一手术者前期采用囊袋内雕刻、碎核与劈核技术 962例 (10 75眼 )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和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两组间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在Ⅱ级硬度核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Ⅲ、Ⅳ级硬度核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5 )。结论 囊袋上劈核较之囊袋内劈核对囊袋和角膜内皮的损伤更小 ,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滤过术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表面麻醉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9例(30眼)有青光眼滤过史的患者,表面麻醉下进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矫正视力。结果30眼均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视力0.06者1眼,0.1~0.2者3眼,0.3~0.5者10眼,大于0.5者16眼。术中2例(2眼)发生后囊破裂,术后房水闪光( ),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表面麻醉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视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 1999年 5月开始采用表面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非选择 80 0眼的手术情况及方法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取 1999年 5月~ 12月间 ,除需接受全身麻醉者外 ,凡需局部麻醉患者 ,非选择性地选取该阶段各种类型白内障 80 0眼。男 32 7眼 ,女 473眼。年龄 10~ 94岁 ,平均 64 3岁。老年性白内障 717眼 ,先天性 16眼 ,并发性 39眼 ,外伤性 2 8眼。术前最佳视力从光感至 0 5。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同一般白内障手术常规 ,采用表面麻醉 ,麻醉剂采用国产注射用 2 %利多卡因 ,术前抽在注射器内备用 ,共滴 3次 ,分别于术…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核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对眼前段结构的影响,超声乳化时间及术后效果对比分析。方法:2002-10/2004-10我中心住院白内障部分患者232例256眼,男112眼,女144眼,随机分成两组,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组(实验组)134眼,刻核法超声乳化组(对照组)122眼,观察超声乳化有效时间,后囊破裂情况,角膜内皮、眼压、视力等指标。结果:超声乳化有效时间:实验组平均105s,平均能量10.53%。对照组平均223s,平均能量18.5%。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后囊破裂:实验组4例,占3.0%,对照组7例,占5.7%。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丢失率实验组6%,对照组4%。眼内压:实验组术前平均眼压16.23mmHg,术后平均下降2.6mmHg。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16.83mmHg,术后平均下降2.0mmHg.视力:劈裂法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117眼,占87.3%;刻核法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95眼,占77.9%结论:劈裂法超声乳化具有明显缩短白内障超声乳化时间,降低乳化能量,减少后囊破裂、虹膜及角膜内皮损伤、保护视功能等作用,是中等以上硬度晶状体核超声乳化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核脱位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Zhu X  Wei W  Shi Y  Song X  He Y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2):101-10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中晶状体核脱位于玻璃体腔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1999年1月是我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核脱位于玻璃体腔内的18例患者情况。结果 4例脱位晶状体核悬浮在前部玻璃体中,扩大白内障手术切口用圈套器捞出;2例脱位核碎块小于核的1/4,随访3~4年无并发症发生;1例脱位核碎块约为核的1/2,因过敏性眼内炎而最终眼球萎缩;11例晶状体核脱位后行玻璃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特点、手术技巧、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5眼白内障施行无缝线5.5mm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38眼(58.46%),术后1周视力≥0.5者47眼(72.31%);术后1月视力≥0.5者53眼(81.54%)。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3例(5眼,7.69%);角膜内皮水肿9例(11眼,16.92%)。结论采用无需缝合的反眉状隧道式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较佳视力,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者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讨论如何减少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8例(136眼)下术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为环形撕囊失败、后囊破裂及虹膜损伤;术后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技术不熟练,操作经验不足。结论提高术者的操作技巧是超声乳化术成功的关键。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可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73例(78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1.0以上51眼(65.7%),术后3月矫正视力1.0以上60眼(77%),0.5以上72眼(92%)。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水肿。结论超声乳化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者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05-33.87mm)62例(6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29只眼(44.62%),0.2-0.4者31只眼(47.69%),≤0.1者5只眼(7.69%),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41只眼(63.08%),0.2-0.4者20只眼(30.77%),≤0.1者4只眼(6.15%)。并发症为虹膜损伤(1.54%)、后囊破裂(3.07%)及角膜水肿(30.76%)。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昌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白内障,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疗效,探索提高成功率的方法,对250例(260眼)各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0.8%,1月占94.0%;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15±0.54D,术后1月为1.04±0.16D,分别小于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5)。超声乳化术效果明显优于ECCE。选择相对软的核、CCC撕囊、二次水分离、熟练的核处理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硬核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Zhu S  Wu X  Xu B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0-92
目的探讨白内障硬核的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利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及裸核旋转雕刻法对不同类型的硬核白内障进行乳化。结果硬核白内障62只眼中,26只眼成功的用改良的分割碎核法乳化,23只眼用保留皮质的旋转雕刻法乳化,13只眼用裸核旋转雕刻法乳化。均顺利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或5.5mm一体式PMMA人工晶体于囊袋内。术后3、5、30天视力≥0.5者分别为46只眼(74.2%)、60只眼(96.8%)、61只眼(98.4%)。手术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破裂。结论采用的三种乳化硬核方法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各种硬核白内障,因安全易掌握,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Hong R  Wu H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3-95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84例(200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者29例(29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0例囊袋内植入,19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1.0以上者17例(58.62%),0.5~0.9者10例(34.48%);矫正视力1.0以上者22例(75.86%),0.5~0.9者5例(17.24%)。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虹膜咬伤,前段玻璃体炎症等。结论对于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适当利用残留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仍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白内障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74例(102眼)。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78眼,Ⅳ级核14眼,V级核6眼,施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月裸眼视力≥0.5者53眼(51.96%);矫 正视力≥0.5者70眼(68.63%)。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4眼(3.92%)。角膜水肿7眼(6.86%),视网膜脱离2眼(1.96%),后囊不同程度浑浊6眼(5.89%)。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但对棕色或黑色的V级核应慎重考虑其术式,以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巩角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在上方角膜缘后界做 3.5 m m隧道切口 ,对 6 8例 (72眼 )老年性、并发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 ,并植入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1天、1周、1个月和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为 84.4%、88.8%、91.7%和93.1%。术后 1周平均散光为 (1.2 5± 0 .2 5 D)。比术前增加 0 .10 D(P >0 .0 5 )。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 (0 .90± 0 .2 5 D)和 (0 .75± 0 .5 0 D) ,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与巩膜隧道切口散光比较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经巩角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硬性 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 ,操作便捷 ,手术疗效好 ,视力及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67例68眼中,67眼进行了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眼行囊外摘出术。结果 术后1周视力数指2眼(2.9%),0.1 ̄0.4者21眼(30.9%),≥0.5者45眼(66.2%),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连续环形撕囊以及对玻璃体溢出者进行眼前段玻切,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内,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线性超声乳化仪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超声乳化仪的双线性特点,安全有效的完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方法 对263例核硬度为Ⅲ级及Ⅳ级的白内障,应用双线性超声乳化仪,采用乳化劈裂技术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结果 术后1d,视力≥0.5者占78%,术后1wk,视力≥0.8者占91%。轻度角膜水肿9例,后囊膜破裂4例。平均超声能量29%,平均超声乳化时间1minl4s。结论 利用超声乳化仪的双线性特点,可以在任何负压条件下应用超声能量。充分发挥手法劈核技术优势,减少超声乳化时间及超声能量,使手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7.
囊外摘出与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与超声乳化术(Phaco)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方法118例(121眼)老年性白内障分两组囊外摘出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术后2天及3月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中央角膜厚度等指标.结果术后3月平均细胞丢失率ECCE组为(12.6±9.6)%,Phaco组为(15.4±9.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细胞百分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早期角膜厚度增加与内皮细胞损失率无相关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不大于囊外摘出术;结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学指标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内皮的损伤;术后早期的角膜厚度增加程度不能作为评价内皮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探讨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拦截劈裂技术,对80例核硬度为Ⅳ级的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9者,占76.25%。轻度有膜水肿8例,中度角膜水肿2例,后囊破裂1例。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李建平 《眼科》1998,7(4):208-2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3.2mm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和散光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7.5%,1个月者占93.8%,3个月以上者占97.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42±0.89D,1个月为0.84±0.64D,3个月以上为0.81±0.12D。与同期所做5.5mm切口超声乳化及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散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而稳定,角膜散光小,适当的植入方法及慎重选择病例可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的不同核处理对比观察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核处理手法在不同硬度晶体核乳化中的应用。方法:198例(222眼)白内障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分别采用蚀刻分割法和劈裂法,在囊袋内或虹膜瞳孔平面完成超声顾乳化。记录两种方式的有效超声时间。结果:在Ⅲ级~Ⅴ级硬度中核中劈裂法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明显少于蚀刻分割法的平均有效时间(P<0.001)或0.05,t检验,)且在硬度较高的晶体核较为明显。结论:应用劈裂法可以缩短超声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