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出血后脑组织水,离子变化及水蛭素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水蛭素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自体新鲜无肝素未凝动脉血定量脑出血模型,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离子含量的变化,并以大鼠脑出血后脑内注射凝血酶特异抑制水蛭素的实验,研究水蛭素对水肿程度及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早期脑组织含水量、离子随时间推移而升高,而水蛭素可减轻其水肿程度及离子变化(P〈0.05)。结论 凝血酶与实验性脑出血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及水蛭素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自体新鲜无肝素未凝动脉血定量脑出血模型 ,观察不同时间大鼠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离子含量的变化 ,并以大鼠脑出血后脑内注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水蛭素的实验 ,研究水蛭素对水肿程度及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早期脑组织含水量、离子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变化 ,而水蛭素可减轻其水肿程度及离子变化 (P <0 .0 5 )。结论 凝血酶与实验性脑出血脑水肿的产生发展关系密切 ,早期应用水蛭素可减轻脑出血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凝血酶对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脑出血血液凝固释放的凝血酶对神经细胞DNA的损伤 ,探讨脑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技术 ,将 15U凝血酶注入大鼠右侧尾状核 ,并用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水蛭素进行干预 ,于不同时相点测定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 3免疫反应性 (Immunoreactivity ,IR)细胞的表达。结果 凝血酶组TUNEL阳性细胞于造模后 12h出现 ,3d达到高峰 ,1周仍有较多表达 (P <0 0 1) ;caspase 3IR 6h开始表达 ,1d达高峰 ,1周仍有少量表达。水蛭素干预组TUNEL阳性细胞较凝血酶组明显减少 (12h ,1d ,3d ,1周 ,P <0 0 1) ;caspase 3IR较凝血酶组明显降低 (6h ,12h ,1d ,3d ,P <0 0 1;1周 ,P <0 0 5 )。结论  15U的凝血酶可导致大鼠尾状核区神经细胞DNA损伤 ,损伤持续时间 1周以上 ;凝血酶释放很可能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晗  吴义方 《重庆医学》2006,35(8):722-723
目的 探讨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脑水肿与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时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水蛭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d、2周两组均行头颅CT、血清肌酸激酶(CPK)检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脑水肿带,血清CPK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蛭素可以减轻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的水肿与组织损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重组水蛭素)治疗脑出血后保护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和水蛭素组(出血后3h)。以50m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方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应用干一湿重法观察脑水肿变化,前肢放置实验观察行为学。每组每时相点(1、2、3、7、14、28天)各6只大鼠。结果 脑出血组和水蛭素组脑含水量与生理盐水组在24h、48h、72h比较P〈0.05,7天时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脑出血组大鼠前肢放置实验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水蛭素组与脑出血组比较P〈0.05。结论 脑出血后24~48h水肿达高峰;重组水蛭素可明显减轻脑水肿,同时可以改善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局部凝血酶与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按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决定微创治疗组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与之匹配的病例作常规治疗组对照.常规治疗组30例,微创治疗组32例.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常规治疗组分别在起病1d、3d、5d和7d测定外周血清凝血...  相似文献   

7.
凝血酶对培养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凝血酶对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脑出血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1~2 d大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散培养,分别在含150 U/ml凝血酶、150 U/ml凝血酶 150 U/ml重组水蛭素以及正常的培养液中孵育3 d后测定下列指标:①甲苯胺蓝染色法测定残存细胞数并计算神经细胞丧失率;②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③免疫组化二步法测caspase-3免疫反应性(Immune Reactivity,IR)细胞的表达;④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凝血酶组较水蛭素干预组及对照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凝血酶组有较多的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3 IR细胞表达,并明显多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P<0.05),凝血酶组TUNEL阳性细胞比率及caspase-3 IR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水蛭素干预组(P<0.01或P<0.05);与实验前相比,实验三组各组LDH活性均升高(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LDH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50 U/ml的凝血酶可导致培养的神经细胞死亡,并可被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水蛭素阻断,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为细胞凋亡而非坏死,脑出血后凝血酶的释放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凝血酶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脑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颅内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凝血酶的表达,在规定的时间通过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力(ICP),根据出院时病人的神经功能作GO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凝血酶阳性率与ICP(1、3、7天)呈中度正相关(P〈0.05),与GOS评分呈中度负相关(P〈0.05)。结论:凝血酶是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为将来应用凝血酶抑制剂治疗脑水肿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明胶海绵吸附凝血酶对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手术应用明胶海绵吸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大鼠皮层切除明胶海绵吸附凝血酶置入受损处。24h后取脑,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在同侧基底节,明胶海绵吸附上凝血酶引起明显脑水肿。水蛭素能减轻脑水肿。结论:手术应用明胶海绵吸附凝血酶止血可导致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0.
凝血酶与神经细胞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剑  陶国才 《重庆医学》2005,34(7):1098-1100
凝血酶是凝血酶原的活化形式,是一种损伤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是参与凝血过程各个环节反应的关键酶.它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使纤维蛋白交联形成血栓;也能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各种血小板因子,因此凝血酶也是已知的引起心肌梗死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目前发现的凝血酶受体有PAR1、PAR2、PAR3和PAR4,研究表明凝血酶受体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血液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骨细胞,其中PAR1、3、4由凝血酶激活,PAR2由胰蛋白酶或胰岛素样蛋白酶激活.每种凝血酶受体有其不同的栓系配体,不同组织的凝血酶受体也不相同,凝血酶通过其受体的介导,发挥广泛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对神经系统而言,凝血酶主要通过PAR1起作用.凝血酶可以特异性地水解细胞膜上的凝血酶受体,在受体外功能区暴露一个栓系配基序列,该配基能与自身受体上的配基袋结合,引起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活化[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及凝血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脑出血组、凝血酶组。以自体血、凝血酶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观察脑水肿情况。每组每时相(4h ,12h ,2 4h ,4 8h ,72h ,7d)各6只大鼠。结果 在4h、12h、2 4h、4 8h、72h脑出血组和凝血酶组脑含水量比生理盐水组高(P <0 .0 5 ) ,而7d这个时相点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脑出血组与凝血酶组脑含水量各时相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大鼠脑出血早期(4h)引起明显脑水肿,其高峰时间为2 4~4 8h ,3天后水肿开始消退,7天后逐渐趋于正常,其中凝血酶在脑水肿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及水蛭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脑含水量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之间的变化及水蛭素对ICH后脑水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将75只大鼠分成:对照组、脑出血组、水蛭素组,各实验组分6 h、1 d、3d、5 d、7 d等5个时间点.采用干湿重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脑含水量;按BELAYEV法使用伊文思蓝测定BBB通透性.结果: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在ICH后6 h开始升高,3 d达到高峰,5 d到7 d开始下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15,P<0.01).水蛭素能够降低各个时间点的脑水含量和BBB通透性.结论:BBB通透性增高与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水蛭素可抑制ICH后的脑水肿形成,抗凝血酶治疗可能成为ICH后脑水肿的一种可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溶解红细胞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溶解红细胞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向技术分A、B、C 3组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向大鼠基底节分别注入50μl生理盐水、自体全血、溶解红细胞.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脑含水量和伊文斯兰含量的变化以及血红素环解加氧酶(HO-1)阳性细胞表达及细胞凋亡程度变化.结果:A、B、C 3组脑含水量(%),伊文斯兰含量(μg/g),HO-1染色阳性细胞数,凋亡染色阳性细胞数均依次增高,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均可见脑细胞高度水肿,细胞间隙明显增大,C组最明显,B组次之.结论:溶解红细胞能造成脑损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与溶解红细胞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agreatnumberofstudiesindicatedthrombin (TM ) playedimportantrolesintissuein juryafterintracerebralhemorrhage (ICH ) .Intrac erebralTMinjectiondestroyedblood brainbarrier(BBB)andinducededemaformationandapoptosis ,whichcouldbereducedbyTMinhibitor …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aquaporin-4(AQP4)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nd dexamethasone treated. Methods:Collagenase Ⅶ was injected in caudate nucleus in a stereotaxis frame to establish th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animal models. Th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the sham group (group A), the ICH group(group B), low dose-treated group(group C), moderate dose group(group D) and high dose group(group E). Th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received an intraperitoneal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with 1 mg/kg, 15 mg/kg, 30 mg/kg, twice a day for three days. The brain water content(BWC),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brain barrier(BBB) and the expression of AQP4 were observed. Results:Both the BBB disruption and AQP4 expression decreased in treated groups, and the AQP4 expression had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the dexamethasone treatment. And it seemed that low dose dexamethasone was in favor of brain swelling elimination, but the higher dosage had not similar effect. Conclusion:Dexamethesone may play a critical role on expression of AQP4 in the physiopathology of hemorrhagic edema.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脑损伤病灶中的凝血酶对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大鼠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上,研究脑挫裂伤组织中凝血酶对周围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TBI组),凝血酶(T)组,全血(WB)组和生理盐水(S)组.各组又按其存活时间分为注入后1,3,5 d三个亚组,分别于注入不同物后24,72,120 h处死,取挫裂伤区脑组织测其含水量及钠含量.结果脑外伤后第1天,T组与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脑外伤后第3,5天,WB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T组在伤后第1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在第3,5天逐渐下降;WB组在伤后第3天的脑含水量和脑组织钠含量最高.结论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凝血酶可加重伤灶周围的脑水肿,第1天为水肿的最高峰,第3天仍可见水肿,第5天水肿明显消退.脑挫裂伤伤灶中的全血和凝血酶在注入后的第1天均可导致脑水肿,且相比较无差异,提示全血在注入后的第1夭所致的脑水肿可能与血肿中的凝血酶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强啡肽A1~13与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脑出血模型,研究强啡肽A1 ̄13对大鼠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寻找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特异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