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新世界》2004,(2):49-49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受损的植物神经系统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有时两者同时受累,有时只有一种受累。如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损伤时,出现心跳加快,心率在90次/分以上;而支配心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综述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当前的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引起的植物神经病变,虽然罕见危及生命,但所造成的病态,亟需治疗使之减轻。过去由于在活体研究植物神经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困难,因此常被忽略。近年借助特异性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检查方法,植物神经系统病变已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植物神经病变的代谢和病理基础关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代谢异常的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诊断糖尿病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五种简单、客观而可靠的方法。一、反映副交感神经损伤的试验 1、瓦氏呼气动作效应:正常人Valsalva呼气动作时血压下降,心率上升,动作解除后血压回升且超过静息水平,心率亦减慢。在植物神经损伤病人,其血压在呼气时下降缓慢,动作解除后亦回升且不超过静息水平,心率多无变化。方法:病人取坐位,向含在口中的通气管吹气,使连通的气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心篾这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元旦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本文对这两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高,临床表现隐匿,预后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心动过速、对运动及一些药物耐受性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无痛性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上心率变异小和QT间期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可及早地发现这类病变。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发病率高,临床表现隐匿,预后差。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心动过速、对运动及一些药物耐受性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无痛性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上心率变异小和QT间期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可及早地发现这类病变。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病变是指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的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的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为常见(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感觉和运动)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是具有代表性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无症状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73例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患者随诊19个月至5年的予期性研究结果。男性62例,女性11例。年龄24~69岁。糖尿病病期2~37年,平均16.6年。有植物神经症状史1~18年,平均3.4年。65例(89%)用胰岛素治疗,8例(11%)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全部患者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症状:阳萎、体位性低血压、间歇性腹泻,无感觉的低血糖、出汗异常和胃脘胀满。有明显肾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者不包括在观察之列。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颈中交感神经节及颈总动脉旁迷走神经,配以背部经络穴位,治疗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病变42例,并和单纯糖尿病治疗24例进行对日照。激光组优良率为71.43%。治疗前后植物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其疗效与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反映植物性神经功能受损的昼夜血压变化节律在糖尿病合并神经炎病人中的情况。方法收集糖尿病病人60例按WHO的诊断标准,分为合并有神经炎症状的32例为DMN组,28例无神经炎表现的NDMN组。以指套式动态血压仪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除白天收缩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外,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24小时血压负荷、血压昼夜差别值、节律变化率在两组之间都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结论动脉血压的动态监测对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植物性神经紊乱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观察了30例糖尿病患者的胃节律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两组患者均排除胃肠疾病、甲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影响胃肠机能的疾病,均无胃肠手术史。将糖尿病分为无神经病变组(Ⅰa)17例,平均年龄为54.4±3.8岁;有神经病变组(Ⅰb)13例,平均年龄56±4.7岁;对照组(Ⅱ组)30例,平均47.3±1.56岁。同时做血、尿糖、心电图、眼底及消化道钡透、胃镜检查。定量测定四肢振动觉。采用合肥科学仪器实验厂的EGG-IA型胃电图仪观察胃节律。  相似文献   

14.
蝮蛇抗栓酶防治实验性糖尿病大白鼠周围神经病变(摘要)田晨光,董义光,欧阳安,白悦心,苏天水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约60%[1]。其机理不明,治疗无显效。现就其机制及治疗做一探讨。材料与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重200~300g,随机分出正常对照组(NC)...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危险因素 英国和意大利的调查显示,亚洲移民由于生活方式西方化、城市化、食用动物脂肪增加和喜静坐导致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较高(#1044-P);Radenkovic强调,中心性肥胖和腰臀比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关(#2620-P)。 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反映动脉壁硬度的指标——脉波速率(PWV)明显增加(#2621-P)。代谢综合征(MS)甚至可提高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危险性,尤可准确预测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总死亡率(#401-P,#402-P)。胰岛素抵抗(IR)和早期交感神经功能受损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预测因子(#2580-P)。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李艳英 《山东医药》2009,49(37):105-106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美国,DM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DM患者的2~4倍,且其心血管疾病较后者严重而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60%~75%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认为DM是一种心血管疾病;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将DM列为冠心病(CHD)等危症,并得到美国糖尿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认同。CHD等危症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18.
30例病期为2~43年糖尿病者,男女各15例,年龄28~78岁。临床检查:27例有明显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体征,17例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男性阳萎8例,直立性低血压4例,下肢无汗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膀胱收缩无力各1例。结果临床上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除1例外,均有感觉或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6例心反应率异常和2例临界值的患者也有感觉运动神经病的临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心脏自主神经受累也很多见,如胃张力减低、排空延迟、腹泻便秘交替、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趋于固定和体位性低血压等。但目前缺乏检测内脏自主神经受损的生化指标。近来有人报道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观察血清胰多肽(PP)水平的反应,对早期检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观察了糖尿病患者基础和鸡蛋餐后血清PP水平的改变,并与正常人作了对比,以探讨血清PP水平变化对诊断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成人糖尿病发生中风和心脏疾患者升高 2~ 4倍。然而按照最近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的调查报告 ,大约 6 5 %的糖尿病患者不认为心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只有 18%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属于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识别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成为本次会议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研究的主要议题。1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病 (CVD)的高危人群 ,对最高危人群进行准确预测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