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应多次胃镜活检以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应用超声胃镜、CT等手段可较准确地判断其分期。对于Ⅰ、Ⅱ期原发性胃淋巴瘤首选外科手术还是放化疗 ,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和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D1根治术5例,D2根治术8例,行全胃切除术者3例,行姑息性切除术者7例,仅作剖腹探查术者2例。结果:原发性胃淋巴瘤好发于胃窦、胃体部,肿块>5cm者占68%。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61.1%。低度恶性和Ⅰ、Ⅱ期的原发性胃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  1990~ 1999年对 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呕血或黑便为临床表现 ,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术前明确诊断 2 5例 ,均为胃镜下确诊。其中 2 6例获得随访 ,5年生存率为46 1%,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其中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2 4例 ,T小细胞性淋巴瘤 4例。2 8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 ,总有效率 93.4%。结论 胃镜活检特别是超声胃镜下活检最有诊断价值。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 ,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 ,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回顾分析21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情况。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活检;治疗采用手术加化疗。21例患者中ⅠE,ⅡE期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3%和84.6%,74.2%。早期诊断,采用手术加化疗是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多发于胃窦、胃体部,低度恶性和早期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重视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16例(D1 9例,D2 7例),全胃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术2例,剖腹探查术2例.术后21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结果 本组总体5年生存率为80%.低度恶性14例,其巾病史5年以上有10例,生存期超过5年9例;高度恶性9例,病史5年以上有7例(失访2例),生存期超过5年2例.Ⅰ期13例,病史5年以上有10例,生存期超过5年9例;Ⅱ期7例,病史5年以上有5例(失访2例),生存期超过5年2例;Ⅲ~Ⅳ期3例,5年生存0例.根治性手术19例中病史5年以上有14例(失访1例),生存期超过5年12例;非根治性手术4例(失访2例),5年生存0例.低度恶性、早期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原发性胃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术前诊断和分期主要依靠胃镜和CT检查.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是治疗早期原发性胃淋巴瘤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在胃肠钡餐和胃镜及CT中的表现,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的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对胃肠钡餐和胃镜及CT在3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的胃恶性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6.1%。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59.0%。CT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达91.2%。结论 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82.1%,结合CT检查,可使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91.2%)。借助CT表现可以和胃癌区别开来并可以协助临床确定病变的分期和预后。幽门螺杆茵(Hp)72.Ki-67、P53、bel-2免疫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有无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资料.诊断手段包括钡餐、胃镜、B超和CT检查,全部行手术治疗,大部分辅以化疗.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和腹部肿块多见,手术切除率为90.5%.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综合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在胃肠钡餐和胃镜中的表现,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胃肠钡餐和胃镜在37例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的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52.0%,主要表现为多结节型(粗大皱襞型)8例,溃疡型4例,肿声型3例,浸润型3例,混合型7例;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的诊断率仅有30.8%,主要表现为溃疡型7例,弥漫浸润型4例,肿块型5例,巨大皱襞型6例,混合型4例。而术前联合应用胃镜和胃肠钡餐可大大提高胃淋巴瘤的诊断率,可达71.4%。结论:加强对胃淋巴 重视,提高对X线及胃镜特异性征象的认识,术前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纤维胃镜和气钡双重造影的诊断价值,以及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放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纤维胃镜和气钡双重造影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早切除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是提高治愈率、延长存活期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诊治策略。回顾性分析19例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Hp感染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19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以上腹部疼痛(68.4%)及消化不良(52.6%)为主,Hp感染率84.2%。胃镜显示,病灶分布以胃窦部(57.9%)为主,形态多为溃疡型(52.6%)。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低度恶性者16例,高度恶性者3例。1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术后随访26~76月,1例失访,随访率94.7%,无死亡病例,胃镜复查Hp感染阴性,大多预后良好。联合胃镜活检、Hp检测、免疫组化标记能够提高胃MALT淋巴瘤确诊率,手术及术后化疗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梁健  蔡伟晖  张奕文 《腹部外科》2005,18(3):181-182
目的提高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Lymphoma,PGL)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PGL的诊治情况。结果术前确诊仅5例,术前确诊率27.8%。18例均予手术,能切除17例,手术切除率高。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辅助化疗3例,效果理想。5年存活率66.7%。结论重视PGL的临床表现及钡餐下、胃镜下及CT下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依赖胃镜活检,活检主张多方位并同一部位多次重复取样直到粘膜下。对确诊的主张术前化疗,这有助于提高晚期肿瘤切除率及减少全胃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157例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外科诊治经验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45年间外科治疗的157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X线诊断率为39.4%,胃镜确诊率为52.7%,ⅠE期32例,ⅡE期40例,ⅢE期29例,ⅣE期56例。术后辅以化、放疗。患者总的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1.1%(69/135)、42.3%(55/130)、20.75(23/111)、13.5%(14/104)。手术切除组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2%(65/108)和50.0%(52/104)。ⅠE、ⅡE期3、5年生存率是ⅢE、ⅣE期的2-5倍(χ^2检验分别为6.637、92.183),且均P<0.01)。手术切除组5年生存率50.0%高于胃癌根治术5年生存率33.3%。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是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治疗中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7~2004年收治的82例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钡餐误诊率72.7%,胃镜误诊率77.2%,内镜活检误诊率51.9%。总误诊率达65.1%,其中主要误诊为胃癌,占总误诊次数的87.3%。结论 提高对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特点的认识,重视其常规检查方法的形态特征,必要时运用现代影像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提高本病的诊断率,以达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胃淋巴瘤是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组织肿瘤,占胃肿瘤的2%~6%,是常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低恶度胃淋巴肿瘤,称为MALT淋巴瘤,研究表明大多数胃淋巴瘤发生于胃慢性炎症区域并与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体外细胞培养显示,在有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下,肿瘤细胞的增殖是通过T和B细胞的激活所介导的,此外应用抗菌素清除螺旋杆菌后可使MALT淋巴瘤的表浅病变得到逆转,由此认为该菌的感染在胃淋巴瘤的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是否存在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作者选用三种螺旋杆菌检测手段:(1)经胃镜取活检行组织尿素酶测定;(2)对手术切除标本行组织学分析;(3)血清学检查,测定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球蛋白的IgG滴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方法 采用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中新鲜瘤组织块植入裸小鼠胃壁黏膜下层,观察原位移植的成瘤率和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并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裸小鼠体内建成了一株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HGBL-0305).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为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22、CD79α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范围56~69条;移植瘤细胞DNA指数为1.47±0.12,均为异倍体.目前该瘤株在裸鼠体内生长4年,已经传至45代,共移植裸鼠156只;肿瘤移植生长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人胃恶性淋巴瘤在裸鼠胃内自主侵袭性生长,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HGBL-0305模型的肝转移率为69.5%,脾转移率为55.6%,淋巴结转移率为45.7%,腹腔种植转移率为30.5%.结论 HGBL-0305模型是成功的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自发性高转移模型,完整地模拟了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自然临床病理过程,为研究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机制、转移生物学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ML)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22~74(平均51.8)岁。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原发病灶位于胃24例,肠道10例。24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8例合并呕血黑便,3例伴有发热;10例肠道淋巴瘤均以腹痛、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4例伴有黑便,2例有肠梗阻表现,肠穿孔1例。本组24例胃恶性淋巴瘤中,仅5例经术前胃镜病理活检证实;10例肠道恶性淋巴瘤中,仅1例经结肠镜活检确诊,术前确诊率仅17.64%(6/34)。误诊时间2~8(平均4.5)个月。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32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8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根治性直肠切除术1例),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术后31例患者进行了化疗。34例患者免疫组化分型属B淋巴细胞型27例,T淋巴细胞型4例,未分类型3例。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64.71,47.05%。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率低,胃肠镜及病理活检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方法,以手术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胃淋巴瘤的诊治经验——附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胃淋巴瘤病例。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病理分期(Arbor标准)为ⅠE期15例.ⅡE期7例,ⅢE期8例,ⅣE期6例;术前误诊率为22.2%,手术切除率为72.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7.4%,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2.1%;单纯化疗时高度恶性胃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为17.6%。结论 早期诊断、切除胃的原发病灶加术后联合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 例胃淋巴瘤病例。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病理分期(Arbor 标准)为ⅠE 期15 例,ⅡE 期7 例,ⅢE 期8 例,ⅣE 期6 例;术前误诊率为22-2% ,手术切除率为72-2% 。手术加化疗5 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7-4% ,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2-1% ;单纯化疗时高度恶性胃淋巴瘤5 年生存率仅为17-6 % 。结论 早期诊断、切除胃的原发病灶加术后联合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 (HP)常伴随很多胃病变 ,诸如溃疡病、慢性胃炎、胃淋巴瘤和胃腺癌。抗生素和制酸剂治疗常可消除这些病变 ,包括 MAL T淋巴瘤。作者报道一例 HP阴性的 MALT淋巴瘤病例 :女性 ,4 9岁 ,主诉服用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出血 ,自行停止 ,胃镜示一胃溃疡 ,给硫糖铝片和奥美拉唑治疗。 4周后胃镜复查发现胃体部一 4 cm肿块 ,活检示 MAL T淋巴瘤 ,HP阴性。鉴于 MALT和 HP感染无关 ,行胃切除术 ,肿块位于胃贲门和胃底后壁 ,行胃上部楔形切除 ,无淋巴结转移。标本作免疫组化染色 ,淋巴细胞 CD2 0阳性和CD4 5 RO阴性 ,Bcl- 2不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