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蒂骨瓣开颅治疗26例儿童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并追踪术后颅骨愈合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3例存在单侧轻度肢体功能障碍,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癫痫;所有患者均无颅骨缺损,骨瓣复位良好,无畸形愈合。结论Ⅰ期行带蒂骨瓣开颅有利于儿童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的整形及术后骨瓣的愈合,能有效防止颅骨缺损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修复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术中将减压切除的骨瓣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待开颅手术结束后,在下腹壁正中切口,将游离骨瓣置于皮下。术中取下骨瓣,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血迹,置于冰箱冷冻室中冷冻保存。结果:埋置于下腹壁的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后,无积液,无感染,骨愈合时间短。冰冻冷冻的颅骨瓣有1例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将骨瓣取出。结论:下腹壁埋藏骨瓣是修复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文友  郑捍东 《西部医学》2007,19(6):1093-1094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术治疗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对20例骨瓣开颅术治疗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全部治愈,外观创口美观,无凹陷、隆起,未扪及颅骨缺损。术后CT显示骨瓣复位良好。结论骨瓣开颅术治疗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方法安全、有效,创口美观,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修复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术中将减压切除的骨瓣浸泡于生理盐水中 ,待开颅手术结束后 ,在下腹壁正中切口 ,将游离骨瓣置于皮下。术中取下骨瓣 ,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血迹 ,置于冰箱冷冻室中冷冻保存。结果 埋置于下腹壁的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后 ,无积液 ,无感染 ,骨愈合时间短。冰冻冷藏的颅骨瓣有 1例感染 ,经抗生素治疗无效 ,将骨瓣取出。结论 下腹壁埋藏骨瓣是修复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骨缺损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年文 《医学文选》2002,21(6):918-921
颅骨缺损在颅脑损伤、颅骨肿瘤术后最常见 ,1 7.5 %的病例需二次手术修补[1] 。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精神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献对颅骨缺损修补方法报道较多 ,特别是修补材料、生物制剂的应用 ,现就此方面作一综述。1 概 述  颅骨缺损是颅骨连续性中断 ,常指颅盖骨的缺损。由以下原因造成 :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片清除后 ;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失活组织清除后 ;多种开颅手术因脑压过高去骨瓣减压术后 ;颅脑火器伤 ;颅骨肿瘤或被颅内肿瘤侵蚀的颅骨切除术后 ;小儿颅骨生长性骨折[2 ] 也能形成颅骨缺损。2 颅骨缺损的常见症状 …  相似文献   

6.
陈家康 《华夏医学》2004,17(2):182-183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87例开颅需去骨瓣减压者的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7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6.2%,12例术后10d切口骨窗张力仍未降低,采取术后3~6个月行手术切开骨瓣复位。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患者,带蒂颅骨瓣状腱膜下埋藏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1998年5月至2006年5月对我院15例一侧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伴对侧颞骨粉碎、凹陷性骨折及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利用一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后遗留之颅骨瓣行对侧颞部硬膜外血肿清除、凹陷粉碎骨碎片清除术后颅骨缺损的Ⅰ期修补,方法可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战国巍 《吉林医学》2008,29(10):859-859
我科自2005年5月以来采用游离骨瓣整复术治疗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长庆  刘哈平 《海南医学》2002,13(10):53-54
EC耳脑胶是一种生物胶 ,近年来在颅脑手术中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笔者1997— 2 0 0 1年 12月将EC耳脑胶应用于颅脑手术中特别对颅骨粉碎性骨折及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 ,静脉窦破裂修补、脑脊液漏修补 ,游离骨瓣粘合等获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2例中男 6 1例 ,女 31例 ,年龄 4— 6 2岁 ,其中游离骨瓣粘合 5 2例 ,颅骨粉碎性骨折及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 31例 ,静脉窦破裂 5例 ,脑脊液漏口修补 4例。1.2 手术方法(1)游离骨瓣粘合 :一些游离骨瓣开颅术后复位时 ,用干纱布将骨窗缘及骨瓣缘拭干并涂上薄层EC耳脑…  相似文献   

10.
颅骨缺损126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秋俊  韦雅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611-611,632
重度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粉碎性骨折骨片去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开窗减压术,此类术后病人,由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少,缺失部位的压力常因颅内压力及体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尤其是缺失面积较大的患者,不恰当的护理,可能引起病人全身症状加重,颅骨缺损部位引起外伤、出血和感染,而不能按期修补颅骨。我院于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对126例颅骨缺损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粉碎性骨折骨片去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开窗减压术后,进行细致观察与护理,现就其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骨修补32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送平 《广东医学》1997,18(10):706-706
我院1986~1995年共进行颅骨修补术32例,其中用有机玻璃修补21例,自体颅骨瓣回植4例,自体骼骨移植修补5例,人造颅骨修补2例,取得较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19~52岁。16例为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7例为脑挫裂伤去骨瓣减压术后,7例为颅骨粉碎和凹陷骨折,1例为颅骨骨瘤切除术后,1例为额部肿瘤切除术后。颅骨缺损范围最小4cm×4.5cm,最大11cm×8cm。1.2手术时间:Ⅰ期修补者(开颅同时进行颅骨修补)5例,均为闭合性颅骨粉碎和凹陷骨折、神志清楚患者;Ⅱ期修补者27例,其中3个月以内5例,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对我院脑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开颅去骨瓣术后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缺损部位无明显不适,行颅骨修补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及不良反应,无1例发生并发症,外观满意。结论:加强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王思明  王旭阳 《四川医学》2002,23(11):1165-1166
目的:探索成人广泛性陈旧性凹陷性骨折自体凹陷颅骨再成形修复的新途径。方法:2例患者均整块取下凹陷的带骨膜的骨瓣,在保持与骨膜不分离的状态下,将凹陷的骨瓣成形为多块不规则3-4cm大小的互不连接的“玛赛克”式小骨块,再复位缝合附着小骨块的骨膜。结果:术后随访4-5年头颅平片显示骨瓣位置正常,无死骨,临床症状消失,肌力V级,肢体功能正常。结论:对于成人广泛性陈旧性凹陷性骨折用自身凹陷颅骨再成形,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我院神经外科自1976年12月至1986年12月,十年间共做颅骨缺损修补术178例。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有机玻璃115例,骨粘固剂(骨水泥)27例,自体颅骨骨瓣移植21例,钛钢片15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78例中,男132例女46例;年龄为17~55岁,其中40岁以下154例,占86.5%。一、颅骨缺损原因: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26例,脑膜瘤去骨瓣术后2例,急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后75例,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术后13例,重度脑挫裂伤去骨瓣减压术后6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额眶及前颅底凹陷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方法分析12例施行一期手术,预留前额部带蒂筋骨膜瓣、人工硬脑膜等修补硬膜缺损,防止脑脊液鼻漏患者资料。采用耳脑胶或小颅骨连接钛片重塑眉弓,凹陷骨折一期拼接复位。结果 4例患者术后仍有少量漏脑脊液,其中3例卧床2周内停止,1例卧床近2.5个月停止;2例颅内感染,抗生素治疗后治愈;1例原裂伤处伤口拆线裂开,每日换药后治愈;1例术前眼前手动的,术后眼前数指。全部患者脑脊液漏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额眶及前颅底凹陷粉碎骨折并脑脊液鼻漏,及时手术处置并进行颅骨重建和硬脑膜修复,能有效防止脑脊液鼻漏及并发症发生,同时恢复患者容貌,提高生存质量,避免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杨本国  郑军 《四川医学》2010,31(10):1527-1528
目的探讨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一期整复修补及手术方法与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一期整复修补38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3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伤口甲级愈合,骨折碎片存活良好。随访30例,3个月均出现骨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开放性颅骨粉碎性骨折一期手术完成颅骨整复及修补,不存在免疫排斥,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行,局部无严重污染,无大面积头皮缺损,均可进行一期整复修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取代传统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6例患者(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采用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颅骨锁固定的手术入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其中出血病人18例、听神经瘤病人5例、脑膜瘤病人3例,所有病例骨瓣均复位满意、病变全切,3例出现残腔迟发血肿,锥孔引流后消失,随访3个月脑瘤患者无复发,骨瓣无移位。结论作者认为,跨横窦幕上下联合骨瓣开颅,尤其适用于桥小脑角区骑跨小脑幕上下的脑膜瘤和血肿,术野显露更加充分,有利于病变组织的完全切除,减少了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术后骨瓣的复位固定又确保了对横窦的颅骨保护,减小了术后颅骨缺损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正>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并脑疝治疗中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以及颅骨粉碎性骨折,颅骨肿瘤术后病人。患者可能出现由于大面积颅骨缺损引起的颅骨缺损综合征、继发再次脑损伤,继发癫痫及容  相似文献   

19.
灭活自体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俭  魏风  朱晟  卢科  谢华 《广西医学》2008,30(5):634-636
目的探讨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二期颅骨缺损修补。结果本组无感染或排斥反应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1例术后皮下积液。术后随访12~24个月,17例修补骨瓣固定,外观满意,1例骨瓣局部吸收并塌陷。结论应用灭活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并发症少,外观恢复原貌,达到颅骨表面局部解剖重建要求,是颅骨缺损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廖树峰  李如兟 《广西医学》2010,32(6):700-70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瓣的保存方法,以及后期回植修补的疗效。方法 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中取出带筋膜及骨膜的骨瓣并及时埋植于腹壁皮下脂肪与腹外斜肌间;术后符合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条件,即行植回骨瓣修补颅骨缺损术。结果术后39例病人复查头颅X线:颅骨瓣无坏死、溶解,部分病人已有骨痂形成,骨缝变细及密度升高,达骨性愈合。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带筋膜颅骨瓣早期回植,可较大限度保持颅骨瓣的活性,避免了颅骨瓣因异位保存时间过长而明显吸收,回植修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