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非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3例60-80岁食管癌、贲门癌行非开胸手术治疗,其中食管内翻拔脱术62例,上段胸骨劈开加食管内翻拔脱27例,下段胸骨劈开食管内翻拔脱7例,经腹贲门癌切除17例。手术效果与同期开胸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病人均获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3h。与开胸手术相比,术后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恢复时间短;肺部感染率下降到6.2%,输血量减少至200-400ml,死亡率下降到1.8%。结论:非开胸食管切除术是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非开胸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的优点。特别是对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体弱患者,尤为适用。其基本手术方式包括食管内翻抽脱;食管外钝性剥脱;单纯经上腹正中切口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胸骨正中劈开、上腹正中切口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我院自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6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了非开胸四种手术方式的治疗;即食管内翻拔脱;食管外钝性剥脱;单纯经上腹正中切口和上腹正中切口胸骨正中劈开切除食管下段及贲门。作者认为本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伴有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更为适用。对于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如果探查发现肿瘤向邻近器官侵犯,即可同时进行扩大根治术,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1981年9月—1982年3月,采用不经胸食管外拔脱术和内翻拔脱术治疗老弱或有开胸禁忌的中晚期食管,贲门癌15例。食管外拔脱术较内翻拔脱为优。与经胸食管手术比较,具有出血少,损伤小,心肺功能干扰小,手术简便,安全,术后体质恢复快。适用于:1.良性食管狭窄、闭锁、部分高位放射治疗后食管狭窄的病例。2.患有循环,呼吸系统疾患、驼背、胸廓畸形、高龄的颈胸段和中下段食管癌病例。3.贲门腺癌肿块局限有食管浸润者。高龄和患有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的食管癌病人,可试用食管拔脱术治疗。我院1981年9月到1982年3月,采用不经胸食管脱术和内翻拔脱术,治疗老弱或有开胸禁忌外拔的中晚期食管癌15例,初见成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我科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45例.其中颈段食管癌22例,上胸段23例;病变位于颈段者采用左侧颈部切口,位于上胸段者行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7例,声嘶5例,全组元手术死亡.文中还就手术方法、体会及吻合口瘘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非开胸经纵隔食管盲法钝性剥离术系1936年Turner首先采用,但临床进展不快。1975年Akiyama再次介绍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获得成功。1984年Orringer推广这种手术治疗食管癌。几年来我们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食管癌、贲门癌共2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我们学习黄国俊报告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经验,首先于1981年8月~1982年7月在新疆医学院对2例早期食管中段癌、1例颈段食管癌、1例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我院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上段癌26例。贲门癌5例的治疗结果,并对此术式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适应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拔脱结肠重建食管术 (esophagealreplacementwithcolonERC)治疗颈、胸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经颈、腹径路实施食管内翻拔脱切除病变食管 ,并用ERC获得了满意疗效 ,对该术操作要点 ,食管拔脱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1 8例术后随访 6年 ,存活超过 1年者 1 3例 ,超过 3年者 8例 ,超过 5年者 5例 ,5年生存率为 2 7.8%。结论 食管内翻拔脱ERC治疗颈 ,胸上段食管癌的特点为 :避免开胸术创伤 ,保留自体胃功能 ,术后生存期长 ,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尹秋伟  王善政  潘新良 《肿瘤》2004,24(2):173-175
目的探讨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2002年间225例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66例,切除163例,采用经右胸、上腹、左颈的三切口术式(155例)或非开胸食管外拔脱(剥脱)法(8例)切除,以胃(161例)或结肠(2例)重建食管;颈段食管癌41例,切除40例,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或外拔脱(剥脱)法切除,以胃(32例)或结肠(8例)重建食管;下咽食管癌18例,切除18例,分别用胸大肌肌皮瓣或联合裂层皮片、喉气管瓣、胃、结肠重建食管.结果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8.2%、97.6%、100%.并发症发生率为5.3%,其中喉返神经损伤1例,咽瘘1例,颈部吻合瘘4例,胃排空障碍2例,胃液返流致呼衰1例,吻合口狭窄2例,死亡1例.结论对上段食管癌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10余年来,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简称拔脱术),治疗食管卉门癌的报道颇多,但用于治疗颈段食管癌,尤其是应用结肠代食管较少见。我们治疗5例,报告如下: 资料和手术方法 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0~64岁。病程1~2个月,4例有明显梗阻,不宜放疗。病变长  相似文献   

11.
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颈段食管癌采用横断气管径路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全麻气管插管下 ,颈部取“U”形切口 ,于 2~ 3气管环之间把气管横断 ,切除肿瘤并清扫淋巴结 ,于食管入口处把食管切断 ,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 ,经食管床将胃拉至颈部行咽胃吻合。结果 :2 3例中 ,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损伤者 8例 ,颈部切口感染者 2例 ,咽胃吻合口瘘者 3例。均治愈出院 (1例于术后 8个月死于肺部感染 )。 15例生存超过 3年 ,3例生存超过 5年。结论 :横断气管径路切除食管癌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为颈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左胸单切口和颈-右胸-腹三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食管癌手术中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左胸切口组62例和三切口组33例,对淋巴结清扫状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共切除132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切除13.9枚。95例中有43例(45.3 %)出现淋巴结转移。左胸切口组和三切口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3 %(25/62)和54.5 %(18/33)。上段和中段食管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0 %(2/8)和40.0 %(4/10),下段食管癌的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3.8 %(7/13)。食管癌的浸润深度(r=0.315,P=0.007)和分化程度(r=0.239,P=0.017)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肿瘤长度>2 cm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χ2=34.2,P<0.001)。左胸切口组和三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 %(16/62)和4.2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69)。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6 %(1/62)和3.0 %(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651)。结论 食管癌根治手术应综合考虑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长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对于上、中段食管癌宜选择三切口利于行术野淋巴结切除,下段食管癌应重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  相似文献   

13.
非开胸上段食管癌直视下切除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非开胸直视下切除上段食管癌38例.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36~79岁.肿瘤长度l.0~7.ocm.肿瘤下缘均在主动脉弓上缘以上.手术并发症发生10.5%,无手术死亡.手术采用颈部扩大切口或纵劈上部胸骨入路直视下游离肿瘤,正常中下段食管内翻剥脱,食管胃或咽胃颈部吻合.此种手术避免了开胸、创伤小、操作简单且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选择个体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456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径路对肿瘤根治性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食管癌根治术,其中左胸后外侧开胸+左颈部切口(Ⅰ组)268例,单纯左胸后外侧开胸(Ⅱ组)42例,右胸后外侧开胸+上腹部正中切口(Ⅲ组)94例,右胸前外侧开胸+上腹部正中切口+颈部切口(Ⅳ组)52例。胸上段癌59例中,Ⅳ组43例,Ⅰ组16例(临床分期T1-2);中段癌316例中,Ⅰ组231例,Ⅲ组76例,Ⅳ组9例;下段癌81例中,Ⅰ组21例,Ⅱ组42例,Ⅲ组18例。全组食管上切端残留癌5例。全组清扫淋巴结8141枚,平均每例(17.85±8.94)枚,检出有淋巴结转移186例,共758枚,淋巴结转移率40.8%(186/456),转移度9.3%(758/8141)。全组发生并发症共80例,其中吻合口瘘12例,胸胃瘘4例,肺部并发症21例。Ⅳ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36.5%,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个体化选择策略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与根治率。手术创伤的控制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后外侧剖胸切除胸中上段食管癌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全组手术切除50例,分为AB两组。A组为先开腹再行右后外侧开胸术式组25例,B组为先开胸后行颈腹三切口术式组25例。结果:切除率100%,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先开腹组发生心肺并发症4例,声嘶2例,颈部吻合口漏2例;先开胸组发生心肺并发症3例,胃排空障碍2例,声嘶1例。结论: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采用先开腹再行右后外侧开胸术式具有较多优点和灵活性,对较早期及切除把握较大的病人,推荐行先开腹术式。  相似文献   

16.
从1989年9月~1994年9月,以右胸后外切口及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25例(“二切口”),与“三切口”及左胸单切口术式也各25例作对照进行分析.发现上述二切口术式有其一定的优越性.主要是暴露好.切除率高.胸腹淋巴清扫彻底;吻合可靠.并发症少。又从切口与切除率,淋巴结切除个数,切口与食管切除长度及切缘(+),肿瘤是否易残留及切口与并发症、死亡率和食管癌有多区转移特点等方面作了初步讨论。根据资料提示认为胸部食管癌“二切口”根治方式具有不少优点。特点是对病期较晚、浸润较广有淋巴转移的病例选用本术式是适宜的,Ⅲ期病例各组根治性切除串“二切口”组91%,与两对照组的80%及60%有明显区别。而对较早期的食管下段癌可达用左胸单切口,较早期高位癌适于“三切口”.在行二切口术中发现上纵隔或胸顶有淋巴转移需全食管切除时也可转为颈部吻合,术后加颈部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手术径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1958年-1997年的40年间945例胸吵段食管癌病例,分为5组,分别采用:(1)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2)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胸顶吻合。(3)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左颈或右颈吻合。(4)右胸后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5)右胸后外侧切口经胸游高分子食管,食管癌切除,经膈肌食管裂孔游离胃,胸顶食管胃吻合,用SAS医用统计软件列联表方法分析切除率,并发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切除率较左胸后外侧切口和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高,生存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5组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4.19%和29.00%,81.69%和28.57%,83.65%和26.19%,90.74%和34.70%,93.67%和39.74%。结论: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改善胸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及改进手术方法。方法:我们采用小开胸直视下游离肿瘤、上段下沉食管内翻剥脱,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吻合。结果:无手术死亡。结合综合治疗3年、5年生存率为55.2%、39.3%。结论:本术式简单、清扫更广泛、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是有效可行的,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开胸与非开胸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贲门癌合理的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收集15年间在我科开胸治疗贲门癌患者527例,非开胸治疗贲门癌患者244例,并对两组术前特征、肿瘤部位、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开胸组高龄患者及术前伴发病居多(P〈0.01),上切缘癌阳性率、SiewertⅢ型及全胃切除率比例高(P〈0.05),开胸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开胸组(P〈0.0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长,SiewerⅠt型、Ⅱ型比例高(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根治率及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径路各有其优缺点,应依据S iewert分型及患者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