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婴幼儿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患儿的头颅及颈髓MRI检查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10例中8例累及脑干(80%),其中脑桥被盖5例,延髓4例,中脑2例;累及小脑齿状核4例,颈髓2例(分别为C2~C4,C4~C7水平),小脑半球、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各1例;病变在T1WI上为稍低或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或高信号,FLAIR上为稍高或高信号,DWI上为等或稍高信号。结论:婴幼儿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常累及脑桥被盖、延髓及小脑齿状核,MRI是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早期诊断及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PLE)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诊断治疗的PLE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MRI信号特点:9例病变分布均以海马及海马旁回为主,其中4例同时累及双侧杏仁核,3例累及双侧颞叶及扣带回,2例累及岛叶。所有病灶FLAIR均呈高信号,其中7例T1WI呈较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或等信号;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等信号;6例增强检查,均无强化。脑脊液及血清学检查:5例脑脊液白细胞、淋巴细胞轻度升高,4例神经元细胞内抗体抗HU抗体阳性。结论 PLE具有较典型的临床及MRI特征,结合抗体检测及其他全身检查,一般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MRI不同序列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及其成像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出现脑炎早期临床表现的患儿行轴位常规序列(T2WI、T1WI)和T2FLAIR、DWI序列扫描,其中56例有MRI阳性表现,56例中30例首次MRI检查后分别于第2周(13例)、第3周(17例)行MRI复查,扫描序列同上。比较4种成像序列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不同时期病变的检出率。结果:56例患儿显示病灶共147个,病灶多为对称性,MRI主要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或低信号,T2WI、T2FLAIR、DWI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的片状、斑点状影,边缘模糊,部分病灶于T2FLAIR或DWI序列上显示更清楚。T1WI显示病灶50个(50/147),T2WI显示病灶65个(65/147),T2FLAIR显示病灶120个(120/147),DWI显示病灶109个(109/147)。DWI和T2FLAIR分别与T2WI、T1WI相比,P<0.05;T2FLAIR与DWI、T1WI与T2WI相比,P>0.05。30例复查病例显示病灶共73个,T1WI显示病灶55个(55/73),T2WI显示病灶57个(57/73),T2FLAIR显示病灶68个(68/73),DWI显示病灶15个(15/73)。T2FLAIR与DWI相比,P<0.05;DWI分别与T1WI、T2WI相比,P<0.05;T2WI与T2FLAIR、T1WI与T2WI相比,P>0.05。结论:T2FLAIR、DWI序列相结合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T2FLAIR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恢复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T2FLAIR、DWI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早期检查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4.
唐启云  何四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99-1900,1904
[目的]探讨MRI影像检查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统计MRI检出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出率为71.8%(56/78),其中病灶T1WI为低信号者44.87%(35/78),T2WI为高信号56.41%(44/78),FLAIR/T2WI高信号60.26%(47/78),DWI为高信号65.38%(51/78).[结论]MRI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其中FLAIR/T2WI和DWI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十分敏感,且能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脑海绵状血管瘤32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8例增强扫描,31例共有39个结节状或圆形病灶,分别呈T1加权像(WI)、T2WI高或低混合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T2WI均高信号,T1WI、T2WI均低信号;1例7个痛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T1WI、T2WI均低信号.16例行CT检查,显示20个病灶,均为较高密度病灶或不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显示信号具有特征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MRI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膜炎(HP)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以提高对肥厚性硬膜炎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肥厚性硬膜炎(hypertropic pachymeningitis,HP)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 7例肥厚性硬膜炎,2例累及胸椎硬脊膜,5例累及多部位硬脑膜,均表现为硬膜不均匀性增厚,6例增厚的硬膜在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2例T2WI低信号边缘可见条带状高信号影环绕;仅1例增厚的硬膜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7例增厚的硬脑(脊)膜均呈明显强化,3例伴有脑实质或脊髓受累,软脑(脊)膜异常强化。结论 HP以硬脑(脊)膜广泛性不均匀增厚为特点,T2WI多呈低信号,明显强化,可伴有软脑(脊)膜、脑实质或脊髓受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采用3.0T超高场磁共振的SWI及常规MR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及体液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诊断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22例患者,对SWI及常规MR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常规MR序列中,8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较低信号,FLAIR呈低信号,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FLAIR呈较高信号。12例T1WI、T2WI及FLAIR呈等信号而未能发现病变。在SWI中,所有22例患者均显示了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SWI影像特征。除4例病变局限性于桥脑外,其余累及基底节区、小脑、丘脑及大脑皮层下区。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是检出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最为敏感的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病变累及双侧丘脑6例,中脑导水管周围5例,第三脑室周围4例,第四脑室周围1例,桥脑2例,小脑蚓部1例;具体表现为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FLAIR上呈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2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结论 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可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轻微脑炎/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ERS)临床表现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MERS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4例中,男6例,女8例,年龄7个月~11岁8个月,平均为2.5岁。所有患儿均行MRI检查,首次MRI扫描距发病时间为1~7 d,平均4.3 d;复查时间间隔为7~45 d,平均14.2 d。其改变均累及胼胝体压部,病灶特征呈圆形及卵圆形,边界清晰,信号均匀,T_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FLAIR为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呈低信号,无水肿及占位征像。其中12例为MERSⅠ型:DWI显示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变,另外2例为MERSⅡ型:其中1例病变累及胼胝体膝部,1例累及至双侧半卵圆中心白质。结论 MERS在MRI上表现为主要累及胼胝体压部孤立性可逆性改变,MRI对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诊疗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LAIR序列在鉴别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与血管周围间隙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腔隙性脑梗塞及30例非脑血管病变对照组病人脑部MRI资料,MRI检查包括轴位SET1WI及FLAIR成像,轴位及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结果 50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脑基底节区表现为多发点状病灶,SET1WI呈低信号改变,SE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表现为点状高信号30例,病程均在1个月内;中心呈低信号,周围包绕环行或半环行高信号9例,病程均长于1个月;余11例病灶具胩述两种病灶特征,病程为1年内反复发作,30例对照组病人见基底节区小点状灶,MRI表现为SET1WI及FLAIR序列呈低信号改变,SET1WI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正常。结论 我们认为FLAIR序列可以鉴别脑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与血管周围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