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青少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差异,评价不同区域身高发育水平.方法 使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汉族学生身高数据,采用标准离差法进行身高相对水平的比较和区域划分,并用地理信息系统将结果以地图形式展示.结果 将30个省市划分为高身材、中等身材及矮身材3个区域,其中高身材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中等身材区i主要分布在华中和西北地区,矮身材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不同区域各年龄组的身高差值较大,相邻组差值约1~3cm,而高身材区域与矮身材区域的差值则约4~5 cm.结论 中国汉族7~18岁青少年身高整体呈现北方地区高大、南方地区矮小的特点,同时局部地区也表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的特点.各地区身高水平呈逐渐过渡,不同区域间无明显的绝对分界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父母身高对7岁以下儿童身高的影响效应,为个体儿童生长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父母身高信息完整的161 297名儿童为分析对象,参照中国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儿童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的Z分值,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性,并按父母身高分组,比较各组儿童身高的差异。 结果 1)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正相关(r=0.13~0.42,P<0.05),且与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系数最高;2)按父母身高中值分为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高身材6组,各组儿童平均身高依次递增,父母矮身材组儿童身高比父母高身材组低1.9~14.7 cm,年龄越大差值越大;3)父母身高偏矮组子女身高第3百分位(P3)比中国儿童身高标准P3低0.6~4.8 cm,而父母较高身材组P3则比身高标准P3高0.6~4.7 cm;4)父母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和高身材组的儿童身高Z分值与父母身高中值Z分值差值依次为1.27±0.99、0.61±0.92、0.18±0.89、-0.19±0.90、-0.61±0.93、-1.17±0.92。结论 7岁以下儿童身高与父母身高正相关;矮身材父母的子女身高明显低于高身材父母子女;矮身材父母子女身高高于家庭遗传身高;个体儿童身高评估和解释时,不可忽视父母身高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初中矮身材学生致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矮身材儿童的致矮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矮身材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郑州市4所中学初中生3 240名进行身高测量,筛选出92例矮身材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正常身高儿童1∶1与之配对,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骨龄判定、血清激素及头发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矮身材检出率为3.21%;病例与对照组间父母身高、骨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生方式、出生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儿童偏食者多、缺乏体育活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矮身材组血清睾酮均值低于对照组(P<0.001),睾酮与身高、骨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矮身材发生与父母身材矮小、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活动少、血清睾酮水平偏低等因素有关;儿童少年矮身材多为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4.
不同运动素质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高运动素质和低运动素质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凡速度、爆发力、肌耐力、耐力跑和身体柔韧性均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组均值为高运动素质,均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组均值为低运动素质。对7~18岁高运动素质和低运动素质青少年进行筛检,比较高运动素质和低运动素质组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水平。结果高运动素质青少年检出率男生为10.76%,女生为12.59%;低运动素质检出率男生为10.48%,女生为6.40%。高运动素质青少年体重、胸围、BMI显著低于低运动素质组,肺活量/体重指数显著高于低运动素质组;低运动素质组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显著高于高运动素质组。结论高运动素质和低运动素质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别,肥胖和超重是造成运动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身材偏矮关联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身体偏矮的相关因素。 方法 从 32 4 0名初中学生中筛选矮身材青少年 96例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选正常身高青少年 96例作为对照 ,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矮身材检出率为 3.2 1% ;矮身材组父或母身材矮小者占 35 .4 % ,而对照组父或母身材矮小者占 7.3%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矮身材组出生时有难产史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 (P <0 .0 5 ) ,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偏食、不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结论 青少年矮身材与出生时难产、低出生体重、偏食、体育锻炼少和父母身材偏矮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矮身材青少年的地域分布及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99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男18~22岁18922人,女16~22岁38581人(均为汉族)资料,按马尔丁身高分类标准检出其中的矮身材者(男<160cm.女<149cm).分析其地域分布特点。通过与一般身高段青少年的比较,分析其体格发育状况和体型特点.指出其运动素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为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以1587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为基础资料,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成人BMI分类标准,将大学生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和超重肥胖组(BMI≥24kg/m^2),分析3组大学生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差异。嫡暴收缩压水平表现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随BMI增长而梯次上升的趋势明显。多项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表现为: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超重肥胖组。1985-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正常体重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超重、肥胖的比例逐步上升。结论BMI过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1990年5~6月在齐铁地区8所小学8783名学生中,以1985年全国青少年体质调研标准,筛选出身高落后≥(?)-ZSD 的矮身材学生126名,检出率为1.43%。体格发育状态配对分析表明,矮身材组体重、指距、胸围和足长均显著低于身高发育正常组(P<0.01)。两组学生发锌发铜配对分析表明,矮身材组发铜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发锌含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互关系,为制定相应干预方法和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国4个城市7~18岁儿童青少年4 104人,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高运动素质人数比例男生(27.2%)低于女生(35.2%);男生和女生高运动素质比例均为高中组最低(21.9%2,6.8%);生活质量评分男生(48.20±10.48)低于女生(48.95±8.80),男生和女生均为初中组最低(46.93±10.294,6.92±9.62);高运动素质的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评分(49.90±10.34)高于一般运动素质(48.79±9.92)和低运动素质评分(48.23±9.0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在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有差异,儿童青少年运动素质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身材青少年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迎修 《中国校医》1997,11(6):454-455
在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就身高而言,有极少数个体在同龄少年当中,表现为身材过矮和身材过高。身高是反映发育水平的最基本的形态指标,身材的高矮对其体质的好坏都有直接影响。目前,国内对矮身材少年的体质状况已有报道卜],然而,高身材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如何?是否也与其身材一样具有同样的优势?则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对252名高身材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做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以1995年山东省济南、青岛、烟台、菏泽四市地的儿童少年体质调研资料为基础,凡男生身高>180cm,女生)170cm定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18~69岁居民对自身体重的评价,并将自评体重与实测体质指数(BMI)值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群体对自身体重的认知。方法利用2007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44 521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收集数据,比较不同群体对自身体重的认知。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样本人群自评体重偏瘦率、正常率和偏胖率分别为23.24%,52.09%和24.67%,并且存在着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地区上的差异(P0.01)。居民自评体重与实测BMI值的一致率为54.40%,BMI偏低组、正常组和超重组的一致率分别为63.16%,58.69%和46.81%,3组一致率有随BMI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BMI超重组一致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年龄越大一致率越低,文化程度越高一致率越高(P0.001)。结论不同群体对自身体重的认知存在差异,正确认识自身体重状况的健康教育及预防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分布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的分布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大连市区163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诊断超重与肥胖。结果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年龄越大BMI值越大;男生不同年龄、女生不同年龄B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BMI值进行Z检验,结果表明除7岁、9岁年龄组外,其他年龄段男女生BMI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BMI值均高于女生;不同年龄男生肥胖率变化趋势无明显的规律性,女生肥胖率在9岁后逐年下降,而超重率在10岁后却逐年上升。结论应重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张雪梅 《中国校医》2018,32(10):747-750
目的 了解济南市城市中学生BMI指数分布,掌握城市中学生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超标、肥胖、消瘦等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 资料来自济南市城区某中学2017—2018年度的学生健康体检。结果 调查发现,2017—2018年济南市城市中学生BMI指数为 21.56±4.78,男生BMI指数(22.41±5.05)显著高于女生(20.52±4.21),8~岁年龄组BMI指数最高。男生在11~岁年龄段开始BMI指数逐渐升高,女生在13~岁年龄段开始BMI指数逐渐升高。体质量正常检出率55.7%。非正常体质量检出率44.3%,其中体质量超标检出率19.2%,肥胖检出率20.4%,消瘦检出率4.7%。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男生分别为23.1%、26.3%均显著高于女生(14.3%、13.1%),而女生消瘦率(7.0%)显著高于男生(2.9%)。不同年龄段肥胖、消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岁年龄段肥胖检出率最高(57.1%),15~岁年龄段消瘦检出率最高(9.2%)。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初三(21.8%)>初一(18.7%)>初二(17.1%)。结论 济南市城市中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比例较高,消瘦问题并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重膳食结构合理,加强体育锻炼,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计算177例AECOPD病人的BMI,并进行不同BMI组间AECOPD病人血气指标分析、BMI与机械通气关系分析、BMI与病情转归关系分析和BMI与住院时间(LO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低BMI组(BMI<18.5)、正常BMI组(BMI 18.5~23.9)以及高BMI组(BMI>24.0)组间病人PCO2值和PO2/PC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32,P=0.024)。多重比较显示,低BMI组病人的PCO2值较正常BMI组高(P=0.020),而PO2/PCO2值和pH值低于正常BMI组(P=0.013,P=0.027)。低BMI组病人实施机械通气的概率比(OR)为正常BMI组的6.015倍。采用年龄分层卡方检验显示,低BMI组中年龄≥70岁的病人死亡OR为正常BMI组的4.06倍,<70岁病人死亡率未显示BMI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排除年龄因素,BMI与LOS呈负相关关系(r=-0.165,P=0.038)。结论:低BMI可能导致AECOPD病人机械通气概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等不良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情况,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定广州市本地生源为主的中、小学各1所,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对1305名7~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脂含量测定。结果男生体脂百分比(BF%)7岁组为13.2%,8~18岁基本稳定在15%左右,没有随年龄而上升;女生BF%7岁组较低,为12.2%,以后逐渐升高,在10~11岁与男生形成交叉并超越男生。男女生的BF%与BMI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722和0.954,P值均小于0.001。结论BF%可作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诊断标准,但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变化较大,应根据我国人种特点进行大样本的基础调查。  相似文献   

16.
1965至2004年西藏藏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藏族7~17岁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体质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65年、1985年、1995年和2004年的调查资料,对不同年度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和体重指数进行比较,并计算10年增长率.结果 1965至2004年间藏族7~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有显著增长.1965至1985年间藏族男生的身高和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1.4 cm和5.0 kg,女生分别平均增长9.1 cm和3.9 kg;1985至2004年间藏族男女生的身高增幅明显减小,而体重增长迅速,且快速增长主要出现在1995至2004年,各年龄组男女生的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3.4%;1965至1995年男女生的胸围发展趋势与身高相似,1995至2004年胸围的增长重新加速,尤其是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达到4.0%;相应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1965至1985年藏族男女生体重指数呈略下降趋势,1985至2004年则出现快速增长,且主要表现在1995至2004年期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10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2.6%和12.4%.结论经济发展对藏族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焜  韩娟  徐阳欢  杨森焙  汤佳  毕烨  谢姝  闫梅  胡月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75-3979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及体质指数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区及周边农村中小学学生共4 153名,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分析一般身体形态生长各项指标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身体形态生长各项指标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武汉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城乡和性别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女生相对于男生,城市学生相对于农村学生,青春期有提前和缩短的趋势。结论:基于不同年龄组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男女及城乡差异,教育工作者应把重点放在青春期和农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超重、肥胖青少年体重指数(BMI)和体脂含量的影响,以期得到合理有效的青少年减重方案.方法 选择北京市某初中67名超重、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配伍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6)、膳食干预组(n=22)和综合干预组(膳食+运动,n=29)3组,观察干预前后BMI和体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膳食干预组(P=0.000)和综合干预组(P=0.018)试验后的BMI明显低于试验前,膳食干预组BMI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35).膳食干预组(P=0.000,P=0.013)和综合干预组(P=0.000,P=0.000)试验后的躯干和全身体脂率均明显低于试验前,综合于预组躯干和全身体脂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5,P=0.003).结论 膳食和综合干预都可使青少年达到减重效果,综合干预效果更佳.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on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body fat content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olescents, with an attempt to design reasonable weight relief program.Methods Totally 67 overweight or obese adolescents from a middle school of Beij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 n = 16 ), diet intervention group ( n= 22), and combined interventions group ( n =29). The changes of BMI and body fat rate (BFR) were observed. Results BMI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interventions ( diet intervention group: P = 0. 000; combined interventions group: P = 0. 018 ); the change of BMI in diet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 P = 0. 035 ). The trunk and body BFRs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interventions (diet intervention group: P=0. 000, P = 0. 013; combined interventions group: P = 0. 000, P = 0. 000 ); the changes of trunk and body BFR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combined interventions group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P = 0.005, P = 0. 003 ). Conclusion Diet intervention and combined interventions are both effective in achieving weight loss in adolescents, and combined interventions have superior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9.
郭昊  曾强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51-2955
目的 了解华中地区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状况以及与血压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为该地区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2 019年4—6月在河南、湖南、湖北三省省会城市的15所中学对4 846名初中学生进行生物电阻抗(BIA)的身体脂肪测试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试,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体脂肪率与血压偏高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结果 华中地区省会城市青春期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0.96%。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8.96%,女生为1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48,P<0.01)。不同城乡、年龄、BMI和是否遗精/月经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χ2 = 7.28、86.98、178.68、45.76,P<0.01)。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平均为(23.14±9.26),其中男生为(21.02±10.86),女生为(25.25±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 = - 15.24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男生体脂率<P 25者相比较,P25~<P50、P50~<P75、P75~<P90、≥P90者患血压偏高的比例是其3.14(OR值95%CI = 1.76~5.52)、4.05(OR值95%CI = 2.31~7.01)、6.33(OR值95%CI = 3.55~11.17)、12.44(OR值95%CI = 6.97~22.13)倍(P<0.01);与女生体脂率<P 25者相比较,P50~<P75、P75~<P90、≥P90者患血压偏高的比例是其2.25(OR值95%CI = 1.45~3.45)、3.29(OR值95%CI = 2.09~5.12)、6.14(OR值95%CI = 3.88~9.64)倍(P<0.01)。结论 华中地区省会城市青春期青少年体脂率与血压偏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男生关联关系大于女生,今后应保持合理的体脂率,以预防血压偏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