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14例60岁以上老年病人麻醉分析北京矿务局总医院麻醉科(102300)梁建业,王浣尘随着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及范围的日益增加,老年病人麻醉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就314例60~89岁老年病人麻醉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314例,男198例,女1...  相似文献   

2.
老年病人的全身麻醉 ,要求有足够的麻醉深度、可调性强、脏器功能影响小和术后苏醒快 ,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复合麻醉极为重要。现就 30例老年病人手术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结果 ,进行分析并探讨老年病人全麻的用药方法。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老年病人择期手术30例 ,男 18例、女 12例 ,年龄 6 5~ 80岁 ,体重 40~ 72kg。ASAⅡ~Ⅲ级。手术包括乳腺癌根除术、肺叶切除术、大关节置换术以及胃、肠、肾脏手术等 ,麻醉手术时间 4± 0 .5h。 30例病人中 ,3例有心肌缺血、梗死病史 ,4例有房颤、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老年食管癌手术采用双腔支气管麻醉85例之中的16例病人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气及呼气末CO_2进行监测,认为老年食管癌的单肺麻醉不同于一般病人的单肺麻醉,单肺通气时间不能过长,如超过30min,应采取双肺通气1~2min以免乏氧和CO_2蓄积。还介绍了麻醉方法,讨论了老年食管癌病人单肺麻醉的意外、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显玲  刘玉林  郑英 《四川医学》2005,26(8):835-836
目的对470例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7月在我院进行过手术,年龄在60岁以上的470例老年病人的麻醉手术资料,根据麻醉方法和手术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32例病人在麻醉手术中发生低血压。其中硬膜外麻醉组显著高于全麻组和腰麻组(P〈0.01),手术时间1h以上组显著高于手术时间1h以内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在麻醉手术期间易发生低血压,尤其是在硬膜外麻醉时和长时间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011年11月~2011年3月治疗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经过麻醉,38例患者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扩容和应用麻黄碱10~20mg后维持稳定,2例糖尿病病人术中血糖>13 9mmol/L,给予10%GS 500ml+正规胰岛素16U+1g氯化钾静滴,有4例心肌明显缺血的病人应用硝酸甘油0 5μg/(kg·分)和多巴胺1~3μg/(kg·分)治疗后改善,术中有5例病人出院频发性室性早搏,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注,3例需用利多卡因2~3mg/分静滴维持治疗,必要时请内科医师指导用药,手术时间2~5小时,术后出血400~1000ml,多数病人输血,40例病人麻醉效果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见麻醉并发症.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行全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和股骨头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ASAⅡ~Ⅳ级接受全髋关节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全麻组(GA组)。术中按8~10ml/(kg.h)输注胶、晶体液,根据出血量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同时观察三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EA组和CSEA组术后镇痛术后恢复优于GA组。CSEA组感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EA组,GA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EA组和CSEA组。结论:老年病人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对麻醉和手术耐力差,针对不同病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75年至82年我科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130例,就麻醉的一般情况和麻醉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高原地区(青海)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临床资料13。例中男58例,女72例,年令最大86岁。麻醉作用不全4例  相似文献   

8.
老年病人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提高麻醉与手术的安全性,针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麻醉的有关问题结合719例老年病人麻醉谈谈体会。充分重视术前准备老年人各主要脏器形态和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退行性变,储备功能低下,对麻醉的耐受性、应变能力均差,术前合并疾病也相应增加。本组抽样167例老年手术病人有合并疾病的121例,占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出现,老年手术病人日益增多,且年龄日趋增加,多伴有全身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给麻醉带来一定的困难。我科1994年~2004年,10年内完成硬膜外麻醉下65岁以上的老年手术患者362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2例手术病人中男172例,女190例  相似文献   

10.
李泳 《当代医学》2009,15(30):43-44
老年急诊颅脑外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因为具有老年麻醉和急诊手术麻醉的双重特点。由于高龄,术前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较多;急诊手术由于抢救生命,麻醉前检诊不完善及麻醉手术准备时间较短,这些都给麻醉处理带来风险和困难。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100例老年急诊颅脑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类病人的麻醉处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61例老年人手术麻醉时单侧肺通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病人开胸手术行单侧肺通气时的麻醉管理和术中低氧血症的预防,总结分析了2000~2003年在我院行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插管开胸手术的61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61例病人均采用听诊法判定导管的位置,术中行单侧肺通气61例次,通气时间为(47.38±23.55)min,单侧肺通气后10~20minSpO2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0min逐渐恢复。全组病例无气道损伤、肺不张、呼吸衰竭等麻醉并发症。认为老年病人开胸手术行单侧肺通气时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用药并积极处理低氧血症才能安全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2.
李淑霞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947-947,949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2004~2008年我科收治的85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麻醉处理的患者.结果:手术平均时间(65.2±12.6)分钟(4~120分钟).1%普鲁卡因平均用量(260.3±18.2)ml(150~500ml),琥珀胆碱平均用量(210.3±14.4)mg.呼气末CO2分压在气腹后呈上升趋势,最高达5.5 kPa.回病房后行床旁鼻导管吸氧,SpO2在96%以上,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因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且并存疾病多,手术麻醉风险高.在整个麻醉过程中诱导药物的合理选择和恰当的麻醉处理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工业化进步,使得大众的营养、健康、社会保健有了全面提升,人类平均寿命增高,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医学科学的全面发展使得老年病人手术的机率已达50%左右,老年病人手术人数逐渐增加,本文对近3年来,我院在择期手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的120例病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SBP、DBP、HR指标波动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理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可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提升麻醉效果,对于保障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的病人总数中.老年病人的比率逐年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不断地发生退行性变化,贮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减退,以致于机体常处于负荷状态,因此老年病人手术麻醉期并发症较年轻人多见。自1992~1997年共发现有56例老年病人麻醉期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在我国还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本观察旨在通过硬脊膜外腔少量多次注药阻滞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病人 ,并与传统注药法对比 ,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以了解硬膜外少量多次注药用于老年手术病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86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 ,男性 5 1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60~ 87岁。ASAⅠ~Ⅱ级 ,二期高血压 11例。随机将病人分为Ⅰ组 (少量多次注药组 )和Ⅱ组 (传统注药组 ) ,每组 43例。手术种类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前 3 0min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  相似文献   

17.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合并冠心病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老年手术病人合并有冠心病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麻醉及手术的风险性 ,而胸断硬膜外阻滞 (TEA)能改善心肌血运 ,为了观察其效果 ,我们采用全麻 -硬膜外阻滞复合麻醉 (CGEA) ,在 6 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老年手术病人中作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6 0例合并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6 5~ 85岁 ,ASAⅡ~Ⅳ级 ,6 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 (Ⅰ )和对照组 (Ⅱ ) ,每组 30例 ,两组间年龄、体重、性别、手术类型、合并症轻重无统计学差异。1.2 麻醉方法麻醉前 30min肌注吗啡 5mg、东莨菪…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手术全麻后的变化,探讨全麻恢复期的护理。方法统计2003~2006年间150例全麻手术的老年病人,分别记录他们在PACU的生命体征、体温、苏醒时间及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0%老年病人全麻术后出现高血压,3%低血压,82%低温,40%舌后坠,3%苏醒延迟等。结论加强对PACU的老年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减少病人麻醉后的并发症,缩短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减少外科医生和家属的焦虑。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腰麻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下肢手术的血压、心率的影响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 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择期下肢手术。行罗哌卡因腰麻 ,观察血压、心率变化 ,记录麻醉特点及腰麻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人麻醉效果均好。麻醉后各时间点血压均低于麻醉前 (P <0 .0 1) ,各时间点收缩压下降幅度在 8.12 %~ 14 .84 %之间。麻醉后 5min和 10min时心率比麻醉前增快 (P <0 .0 1)。麻醉时间为 (2 80± 82 )min。最高麻醉平面为T11~T3 ,中位数为T10 。副作用为术后头痛 2例 ,腰背痛 8例 ,恶心呕吐 1例 ,尿潴留 8例。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在有效降压的前提下行罗哌卡因腰麻 ,其循环和呼吸系统较稳定 ,麻醉效果好 ,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院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共为62例老年危重病人进行了各种手术,现将麻醉处理和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性24例,女性38例,年龄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