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骨松穴位贴剂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抗骨松穴位贴剂(AOAP)拮抗实验性骨质疏松(OP)、"破骨大于成骨"、逆转"阳杀阴藏"的机理.方法.采用注射地塞米松(Dex)建立OP模型,用AOAP外贴穴位、非经非穴位,并与口服补肾方药比较治疗OP,以血清T/E2、骨密度、CT/PTH,骨形态计量学参数TBV、TBS、TFS、LBGR、AFS、MAR、BFR、TRS的变化为衡量指标.结果.AOAP能提高T/E2、CT/PTH和骨密度,升高TBV、TBS、TFS、LBGR、AFS、MAR 、BFR,降低TRS.结论.AOAP可以通过"多位点相关集合效应"调控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提高T/E2、CT/PTH水平,可以逆转OP"搬家",拮抗骨细胞"阳杀阴藏"的过程,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2.
抗骨松穴位贴剂对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外治法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作用,将60只大鼠分为4组:每Ⅰ组正常对照组,第Ⅱ、Ⅲ、Ⅳ组以连续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M)造成的OP模型后,予不同方法处理;第Ⅱ组为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每Ⅲ组为内治组,用加味六味地黄丸灌胃,每Ⅳ组为外治组,用抗骨松穴位贴剂(KGT,由熟地黄、牡丹皮、淫羊藿、透骨草等10味中药组成),贴于飞扬、肾俞穴。12W后测定骨密度(BMD)、腰椎骨元素、血浆雌二醇(E2)、睾酮(T)。结果:Ⅲ、Ⅳ组鼠BMD水平均明显提高,并都能纠正外源笥DXM所致的性激素、微量元素紊乱,与Ⅱ组比较,P<0.01。提示外治法KGT贴剂与内治补肾填精、益髓充髓制剂治疗OP具有相似的调整内分泌(性腺轴)及纠正骨盐异常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羟乙膦酸钠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4月龄wistar雌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6组:卵巢切除(OVX)组、假手术(SHAM)组、雌二醇阳性对照(E)组、羟乙膦酸钠灌服低剂量(IGL)组、中剂量(IGM)组、高剂量(IGH)组,共给药12周。主要测定动物骨重及钙、磷含量和骨形态计量等。结果:去势大鼠骨干重、灰重及钙、磷含量显著降低,骨小梁体积及宽度明显减小,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活性均增加,但破骨显著大于成骨,羟乙膦酸钠各剂量组均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国产羟乙膦酸钠能有效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并对子宫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剂量为1 mg/kg),中药骨康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9.6、4.8、2.4 g·kg-1·d-1).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术后3个月各组分别按相应剂量给药,治疗3个月后取材,采用双能X线检测活体骨密度及离体左股骨、左胫骨骨密度.[结果]模型组活体全身及腰椎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均可显著提高活体全身及腰椎骨密度(P<0.05或P<0.01).模型组离体左股骨的整体、股骨头区(ROI 1)、股骨近端(ROI 2)、股骨远端(ROI 4)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整体及ROI 4的骨密度(P<0.05或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ROI 4的骨密度(P<0.05).模型组离体左胫骨的整体、胫骨近端(ROI 1)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及尼尔雌醇组均可显著提高离体左胫骨的整体及ROI1骨密度(P<0.05或P<0.01).[结论]中药骨康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提高骨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去大鼠双侧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观察抗骨松液对其股骨骨密度、骨钙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结果:抗骨松液可提高雌二醇、骨钙素水平,显著增加骨密度。结论: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去大鼠双侧卵巢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观察抗骨松液对其股骨骨密度、骨钙素、血清雌二醇的影响。结果:抗骨松液可提高雌二醇、骨钙素水平,显著增加骨密度。结论:抗骨松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氯氮平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埋线组、氯氮平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2组大鼠均灌胃氯氮平,由5 mg.kg-1.d-1渐增至30 mg.kg-1.d-1,而后递减至22 mg.kg-1.d-1,并维持至实验结束。服用氯氮平60 d后埋线组选取两组穴位:①百会、心俞(双)、曲池(双);②大椎、脾俞(双)、足三里(双),交替埋线,每5 d治疗1次,共12次。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并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长期服用氯氮平可使大鼠体质量显著性增加,DA和5-HT含量显著性降低(均P<0.05或P<0.01),而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性抑制大鼠体质量的增加,升高下丘脑中DA和5-HT的含量(P<0.05)。【结论】穴位埋线减轻氯氮平副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能升高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松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13周后分别运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骨组织形态学等手段,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骨密度(BMD)、骨形态结构、尿钙(U-ca)、尿磷(U-P)、尿肌酐(U-cr)、尿羟脯氨酸(U-Hop)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IH)、降钙素(C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骨松液组骨密度和血清CT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TH浓度低于OVX组,骨小梁结构明显优于OVX组。结论骨松液能有效控制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丢失,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抗骨松胶囊,对照组给予强骨胶囊,经骨密度仪观察治疗前后腰椎(L2—L4)的骨密度及骨钙素的变化。并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抗骨松胶囊组有效率达91.30%。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及骨钙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0.
Fujiflavone P40(P40)是大豆黄苷、大豆黄酮、金雀异黄素等多种异黄酮的混合物。作者采用卵巢切除(OVX)大鼠模型评价了 P40对骨丢失和牙周改变的预防作用。将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OVX 组,0VX+P 40组,OVX+17β-雌二醇(Oest)组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是指以骨量降低,骨质微观结构退变导致骨骼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受累骨骼特疼及骨折。OP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镓盐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去除成年大鼠卵巢,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然后应用镓盐进行治疗。采用骨强度测定和骨病理形态学方法观察骨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 ①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镓治疗组与骨质疏松组相比,骨吸收的病理变化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强度亦有提高的趋势。结论 镓盐对骨质疏松症有治疗或减缓其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阐明其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螺纹钉)、模型组(骨质疏松模型+植入螺纹钉)和姜黄素组(骨质疏松模型+植入螺纹钉+姜黄素治疗),每组15只。显微CT检查各组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粗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平均骨小梁数量(Tb.N)和骨结合指数(OI),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检查骨组织形态表现,计算骨结合率和松质骨区骨量,扭矩测试仪测定种植体脱位扭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界面BV/TV、Tb.Th、Tb.N、OI、骨结合率、松质骨区骨量和脱位扭矩均明显降低(P<0.01),Tb.Sp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界面BV/TV、Tb.Th、Tb.N、OI、骨结合率、松质骨区骨量和脱位扭矩明显升高(P<0.01),Tb.S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大鼠种植体和骨结合紧密,种植体骨结合界面骨板较厚,骨小梁较密集;模型组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界面骨板比较薄,骨小梁稀疏;姜黄素组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界面骨板较厚,骨小梁较密集。结论:姜黄素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愈合,改善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增加种植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藏药护骨丸抗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50只雌性22月龄老年大鼠,分为药物大、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及老年模型组,连续给药50天;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观察实验大鼠骨钙含量、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改变.结果:22月龄雌性大鼠可作为骨质疏松的实验模型;与老年对照组比,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骨钙含量39.5%,(113.28±22.74)mg/mL比(81.16±16.88)mg/mL,P<0.05;显著提高股骨骨密度7.8%,(0.06900±0.007)比(0.06430±0.007),P<0.05;显著改善股骨骨变形能力9.6%,(147.34±37.02)比(134.41±23.09),P<0.05;中、小剂量组股骨骨密度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藏药护骨丸对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有显著改善的作用,提示可对绝经后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2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3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设为对照组。人参皂苷Rg3低、高剂量组大鼠灌胃10、20 mg/kg人参皂苷Rg3混悬液,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micro-CT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并检测骨微结构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和骨钙素(BGP)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大鼠股骨骨髓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菌靶蛋白(mTOR)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股骨骨髓中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菌靶蛋白(p-mTOR)、mTOR、哺乳动物ATG6同源蛋白...  相似文献   

16.
17.
补肾壮骨冲剂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仙灵骨葆胶囊,剂量为1.1 g·kg-1·d-1),补肾壮骨冲剂高、低剂量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0.83 g·kg-1·d-1),每组雌雄大鼠各12只.各组在施行去势手术2周...  相似文献   

18.
中药骨康对去睾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骨康口服液对去睾大鼠所造成的骨质疏松的影响 ,通过切除大鼠睾丸造骨质疏松模型 ,观察了不同剂量中药骨康口服液对该模型大鼠骨面密度 ( ρA ,bone)、骨矿含量 (mM ,bone)及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并与特乐定作阳性对照。结果 :中药骨康高、中剂量防治的去睾大鼠股骨扭转试验最大扭矩及血睾酮 (T)含量 ( ρT ,bl)高于模型组 (P <0 .0 5和P <0 .0 1) ,高、中、低剂量组全身及左、右股骨ρA ,bone、mM ,bone高于模型组 (P <0 .0 5 )。提示骨康口服液能提高去睾大鼠血睾酮含量、骨的骨矿含量及骨密度 ,改善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避免骨折的发生。为中药骨康口服液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田茂友  李敏  李洪洋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497-1499
目的: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皮下注射依替膦酸钠,观察其对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4月龄w istar雌性大鼠61只随机分为6组:卵巢切除组(O组)、假手术组(S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E组)、药物注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给药12周。测定动物子宫重量,血清钙、磷、ALP含量,骨重及骨钙、磷含量和骨形态计量等指标。结果:O组子宫重量、骨钙、磷含量及骨小梁体积和宽度均显著低于S和E组,骨干重和灰重下降;OB I升高、OC I显著增加,破骨显著大于成骨;OS、MAR及血清ALP活性等均显著增加。提示卵巢切除后由于骨再建平衡破坏,骨转换加速,骨量明显丢失。依替膦酸钠各剂量组对子宫均无影响,其余指标与S、E组接近。结论:皮下注射国产依替膦酸钠能有效防治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子宫无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对实验性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剂量为15 mg/kg丙戊酸钠)、针刺组,分组进行预处理后,以腹腔注射青霉素钠(570万U/kg)复制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各组造模后70~85 min内脑中线Fz区与Pz区脑电图电压、频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Fz区与Pz区的电压高于空白组(P<0.01),而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的电压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造模后脑电频率A变慢,而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的频率A均比模型组增快,其中埋线组最快,对频率A的影响以Pz区明显(P<0.05或P<0.01);模型组造模后Fz区与Pz区脑电频率B也变慢,埋线组和针刺组频率B均增快(P<0.05或P<0.01),西药组频率B增快不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针刺和西药丙戊酸钠均可降低癫痫大鼠痫性放电电压、增快脑电频率,具有抗痫作用。但与单纯针刺相比,穴位埋线可延长穴位刺激效应时间,减少治疗频率,而与西药治疗相比则可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