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例1,男,47岁。因刺激性干咳,间断性痰中带血半年就诊。胸片示左肺门团块状阴影,直径约3cm,边界不清,上叶肺密度增高,有肺不张表现。右肺上叶肺门处,有斑片及条索状影。左肺包块在外院行纤支镜检查,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癌。来院就诊时,见右肺门有斑片影,再行纤支镜检查,见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粘膜水肿增厚,取活检,病理报告为右肺鳞癌。因病人愿去外地手术,在当地只注意到左侧较明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结石为临床少见疾病,常因咳血或阻塞而误诊为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症、肺不张、肺癌等疾病[1]. 患者女性,34岁,主因反复发热,咳嗽伴右下肺炎2年余入院.平时偶有咳嗽,继发感染后出现发热,咳白色痰,无痰中带血,无脓臭痰.经应用抗生素后好转,每年复发4~6次.查体:右肺下叶呼吸音弱,余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胸片示:右肺门区不规则钙化灶,边缘尚清.胸部CT示:右肺门见点状钙化,右肺内斑片及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可见多发点状钙化.右肺下叶支气管腔不规则狭窄,局部可见斑片状阴影,其内混杂更高密度钙化影,右肺门可见钙化灶.支气管镜检示:右肺下叶背段开口处新生物,完全阻塞支气管.局部刷检未见癌细胞及结核菌.入院后诊:右肺下叶占位病变.术中见:右肺下叶部分实变萎缩,下叶后外基底段近端可触及不规则小肿块.中叶根部气管外侧可触及一约1.2cm×0.8cm×0.8cm骨性肿物一个,表面玉米花状.剖开标本见: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内可见结石两块,珊瑚状,约0.8 cm×0.8 cm×0.8cm大小.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咳嗽、痰血、气急、发热3个月就诊。体查:左胸手术疤痕,右肺叩诊音轻浊,呼吸音稍弱,未闻干湿罗音,左肺呼吸音清。胸片示气管右偏,左第6肋缺失,左肺透明度增高,右肺中下野内带点片状模糊阴影。抗感染治疗2周,体温降至正常,但胸片示病灶明显进展。纤支镜检示:右主支气管为菜花状新生物不全阻塞,活检病理示鳞形细胞癌。该患者曾于11年前(1980年8月)在上海胸科医院住院,因左肺下叶背段及基底段Ⅲ期未分化大细胞型肺癌而行左下肺叶切除术。2讨论复习文献,多发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  相似文献   

4.
宋发亮  楼海燕 《农垦医学》1998,20(3):167-168
本文对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根据其CT表现特殊性进行分类描述,讨论其发病、病理基础和CT征象间关系。1.隐匿性肺癌:三例,男性,62岁,以间歇性痰中带血半年就诊。查体,胸片及CT检查均无异常。间断查痰4次,两次见到癌细胞。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粘膜粗糙不平,向管腔内突起许多粟粒状赘生物,病检为左肺上叶中分化鳞癌。复读CT片,仍不能明确右肺上叶支气管阻塞性改变。期间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一年后复查CT,见典型右肺门中央型肺癌,右上叶支气管阻塞,右中叶、下叶支气管管壁增厚伴相应肺野阻塞性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支气管肺癌(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状况分布特征,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与镜下表现的关系。方法分析研究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112例经纤支镜活检,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肺癌的69例资料。结果确诊的69例肺癌患者,阳性率61.61%,其中男∶女之比为6.7∶1,男性患者中95%以上有吸烟史。男性患者中多数为鳞癌32/60(53.3%),其次为未分出具体类型癌20/60(33.3%),以双上肺为主,50-69岁为肺癌的高发年龄段。女性患者7例为未分出具体类型癌,占88.9%,以左为主肺。50-69岁为肺癌的高发年龄段。绝大多数(68/1)患者为局限于单侧肺部病变,男性右肺明显高于左肺。女性左肺明显高于右肺。镜下表现为直接征象61/69(88.4%),增生型及浸润型均以鳞癌占多数。结论纤支镜检查诊断肺癌准确率高、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病员依从性好、费用低,是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支气管肺淀粉样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联海  徐大华 《四川医学》2000,21(8):749-750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4岁。因反复咳嗽咯痰 2 0余年 ,复发伴发热 2 0 天入院。 2 0年前 ,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 ,偶有黄色粘痰 ,服抗感染药有效。 1年前出现声嘶、痰中带血。 2 0天前因受凉后咳嗽 ,咯黄色粘稠痰 ,痰中带血 ,伴发热 (T38~ 39℃ )。粉尘接触史 30年。CT示 :左舌叶不张 ,相对支气管口狭窄 ,右肺上叶后段炎变 ,双肺散在小结节影。纤支镜示 :左侧声带活动度差 ,气管前壁及右壁散在多数软组织赘生物 ,表现粘膜充血明显 ,左侧主支气管壁散在新生软组织赘生 ,左上叶开口狭窄 ,舌段口被阻塞 ,左下叶各段开口变形 ,管壁凹凸…  相似文献   

7.
右肺上叶支气管鳞状上皮癌引起肺叶不张,使右上叶完全缩小移至纵隔旁,颇似纵隔肿物的病例比较少见。病例摘要患者,男,60岁。因慢性咳嗽、咯出白色泡沫痰、夜间盗汗、持续性低热3个月而来院就诊。胸部后前位X线平片:可见右肺门上有7.0cm×5.0cm致密三角形阴影,其底部紧贴于纵隔,边缘光滑;右侧位上显示阴影在右肺上叶后段处,当X线透视时阴影与纵隔不能分离。继后,以支气管造影发现右肺上叶开口完全堵塞,中叶支气管向外、后上移位,而占据上叶位置,下叶基底支均向上牵拉,从而诊断为肺癌并发肺不张。开胸手术证实,右肺上方紧贴纵隔部,使上叶  相似文献   

8.
例 1:男患 ,40岁。咳嗽 ,咳痰 ,发热 ,体温 38.0℃。口服抗生素后 2d体温降至正常。胸片及CT示左肺上叶不张 ,未见明显肿块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仅见支气管开口 ,仔细检查左肺上叶开口处位置可见支气管粘膜的正常表现、气管软骨环。例 2 :男患 ,38岁。发热 ,右胸痛 3d ,静点抗生素后体温降至正常 ,胸痛好转。X线及CT示右肺上叶不张 ,未见明显肿块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仅见粘膜充血 ,分泌物较多 ,未见肿块。未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 ,仔细检查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位置可见正常的支气管粘膜及支气管软骨环。2例患者经纤支镜均诊断为先天…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5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活动后心悸、气促1年,复发加重伴胸部疼痛2个月,于2004年11月2日入院。体检:慢性重病容,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部多处触痛,左上肺叩浊,左上肺呼吸音低。胸部CT提示:左侧胸廓塌陷,左上肺纵隔旁及左肺门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CT值约45Hu,与纵隔血管分界不清;左下肺支气管受压变窄;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纤支镜检查发现:左下支气管开口被肿物完全阻塞,肿物呈结节状突起,呈粘膜下浸润性生长,沿管壁向上侵犯至左上叶开口,左上叶开口处粘膜呈小结节状突起;左主支气管亦受侵。病理检查提示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患者 ,女 ,5 2岁 ,5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低热、咳嗽伴有右胸痛。当地医院胸部X线片检查示 :右肺门影增大 ,边缘模糊。结核菌素实验弱阳。给予抗痨治疗半个月 ,症状未见好转。胸部CT检查示 :右肺上叶见一 2cm× 3cm大小肿物 ,呈分叶征 ,边缘有毛刺样改变 ,伴有右肺上叶完全不张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右肺癌伴右肺门淋巴结转移、右肺上叶阻塞性肺不张。遂行纤支镜检查 ,镜下所见 :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被一菜花样肿物完全阻塞 ,肿物表面附有部分白苔。镜下诊断 :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活检病理结果 :慢性炎性改变 ,并查见少量霉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波治疗开始应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心型肺癌治疗 ,由于癌肿多阻塞大气道 ,导致阻塞性肺不张及难治性阻塞性肺炎 ,其解除方法主要是姑息治疗。笔者医院采用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心型肺癌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就有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心型肺癌患者 88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30例 ;年龄 4 0~ 70 (平均 5 3.7)岁。肿瘤发生在气管下段 2例 ,右主支气管 1 0例 ,中间段支气管 4例 ,右中叶支气管 6例 ,右上叶支气管 1 6例 ,左主支气管 1 4例 ,左上叶支气管 1 2例 ,舌叶支气管 …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7月至1990年12月,采用Olympus BF-B3型纤维支气管镜对300例肺部可疑病变进行检查,经病理及细胞这证实为肺癌132例。132例中肿癌位于气管1例,主支气管26例,上叶63例,下叶26例,右肺中叶16例。鳞癌占53.0%,腺癌占29.5%。未分化癌占8.3%,其它占9.1%。本文对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价值,以及影响纤支镜诊断阳性率的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5岁,平均62岁;左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5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右肺上中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左肺上叶支气管及左肺动脉双袖状切除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及右肺动脉侧壁切除成形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4例,腺癌3例,小细胞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大咯血、脓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成形术已成为治疗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术式,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注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14.
多发原发肺癌是指肺内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肺癌。国内报道较少 ,现报告 2例。1 病例介绍例 1:男 ,6 5岁。左胸痛 4个月 ,咳嗽、低热 3个月 ,无咯血和盗汗。进行性消瘦。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数 12 4× 10 9/L ,红细胞沉降率 113mm/ 1h ,癌胚抗原 9 3mg/L。支气管镜 :右中间段支气管下端外侧壁见一光滑肿物 ,表面血管触之易出血。镜下及病理诊断为肺癌。影像学检查 :胸片示两肺中野各见一团块影 ,边缘光滑。CT见左肺下叶背段 7cm× 8cm肿块 ,紧贴后胸壁 ;右肺下叶背段见 6cm× 7cm肿块。两肿物边缘清楚 ,呈浅分叶、…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临床上罕见,较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预后较佳。我科于1996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右侧间歇性胸痛4年伴咳嗽2周入院。无潮热盗汗,无刺激性咳嗽,无咯血。体查无异常。胸部X线于右下肺叶见一3 cm×3.5 cm的渗出性病灶,胸部CT于右肺下叶见一3 cm×2.5 cm的块影,边缘清楚,致密,CT值48 Hu。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下叶背段口几乎被球形新生物阻塞,新生物表现粘膜光滑,呈粉红色,活检见退变之异型细胞,右下叶支气管肿瘤可能性大。术前诊断:右下肺包块:(1)肿瘤;(2)结核瘤。行剖胸探查,作右下肺叶切除。肺门有一增大、质韧之淋巴结,予摘除。切开右下叶背段支气管,于腔内见一4 cm×2 cm×1.5 cm的肿块,呈粉红色,表面粘膜光滑,质韧。术后病理切片为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低度恶性,肺内及支气管切端未见肿瘤侵及,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痊愈出院,随访2.5年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颜晓玉  杨恂  周晖 《四川医学》2001,22(1):55-55
1997~1999年我科对诊断不明的肺周围性病变在无X线透视下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5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45例,女7例,年龄30~84岁,平均59.3岁。X线及CT表现:均为肺部周围性病变。其中团块影28例,直径3~7cm,孤立性结节影或球形影7例,直径1~3cm,片状影11例,肺不张6例。右肺31例(上叶14例,中叶8例,下叶9例),左肺21例(上叶16例,下叶5例)。1.2 检查方法:1术前常规检查血压、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排除禁忌症。2结合X线及CT片判断病灶部位及距段支气管开口距离。3采用日本Olym-pusBF-20型纤支镜…  相似文献   

17.
近年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其中肺炎型肺癌亦不罕见 ,其X线胸片多以斑片影或大片状模糊表现 ,早期诊断非常困难 ,易误诊。本文对 3例肺炎型肺癌误诊为肺炎病例进行分析。1 病例资料例 1:男 ,5 2岁。因阵发性干咳 ,偶带新鲜血丝 1年入院。查体 :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血白细胞 7 1×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4。X线胸片见 :右肺纹理增厚 ,右下肺可见一小斑片状阴影。入院诊断右下叶肺炎。给予头孢塞肟钠 3 0g、静脉滴注 8d ,咳嗽减轻 ,咳血消失 ,但出现进行性气短 ,行纤支镜检查见右肺下叶开口处粘膜肥厚 ,行右下肺纤支镜下支气管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0岁,住院号:516958,水泥厂退休工人.双膝关节、胫腓骨及踝关节疼痛伴双手指、脚趾肥大并杵状指半年,摄胸片示:左上肺块影”1月收住.既往身体健康,有吸烟史40a.体查:双膝关节及踝关节肿胀、压痛,双手指、脚趾肥大并杵状指.颈部B超:双侧颈部、锁骨上窝探及多个大小不一淋巴结肿大.双手掌及双膝、双踝关节摄片:双胫腓骨下段骨膜增生.胸部CT:右肺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段,左肺下叶舌段均可见多发性、边缘有分叶且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块影.行胸部CT诱导下肺活检为“低分化鳞癌”.讨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ulmon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螺旋高分辨扫描的CT价值.方法:针对4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CT的螺旋高分辨扫描,同时观察患者的扫描情况,并进行分析,入选者均为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经手术证实40例患者中8例患者为小肺癌,4例小细胞癌,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鳞癌,18例腺癌.CT下明显可见患者的病灶分布为,12例在左肺下叶,8例在左肺上叶,2例为右肺中叶,8例为右肺下叶,10例为右肺上叶.结论:螺旋高分辨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明确的反应患者病灶位置,同时对其病灶特征进行明确,利于临床积极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临床治疗预后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对36例已获得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属中心型20例(鳞癌16例,未分化小细胞癌4例),周围型16例(鳞癌4例,腺癌12例)。16例中心型鳞癌的CT表现有7例为阻塞性肺炎,9例为肿块,肿块的形态若癌细胞穿越支气管壁生长则呈圆形,卵圆形或条形块影,若沿支气管壁内外蔓延则出现与该支气管分支一致的分支状块影,若沿支气管血管鞘蔓延,则肿瘤周围可出现粗直血管影,并可沿淋巴转移至纵隔或逆流至胸膜,4例未分化小细胞癌原发灶较小,而纵隔转移灶大,可形成与原发灶融合的巨块影,肺内则见不到病灶,仅从受侵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得到诊断,周围型肺癌起源于小支气管,大多呈现堆集式生长,在肺周围呈现结节影或块影多有分叶,毛刺,突起及胸膜凹陷征等,分叶深,毛刺长及支气管血管聚集,是腺癌特征,肿块内CT值的测量可了解肿块内有无坏死,液化,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