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巢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爱"空巢老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各企事单位、社会团体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关爱"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关爱"空巢老人"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针对新形势下"空巢老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做好"空巢老人"工作.  相似文献   

2.
辛罔 《养生大世界》2007,(11):15-15
家住上海黄浦区的王千鑫老人,虽然已至期颐之寿,但背不驼,腰不弯,一双眼睛出奇的明亮,思路也清晰得令人称奇。日前,笔者来到王老的住处,专程采访了老人,发现老人的健康长寿和他所奉行的"乐则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千鑫老人出生于1907年2月,早年就读于上海的教会学校"清心男中"。可以说,"清心"二字,也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老人饮食太清淡当心营养不良在不少老人看来,饮食清淡是远离"三高"等慢性病的法宝,长期以来,他们恪守"吃素能长寿"的信条,甚至从不碰荤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付萍指出,老人饮食并非越清淡越好,尤其是对高龄老人而言,过于清淡反倒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所谓饮食过于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方法根据老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等现状,将"医"和"养"结合,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搭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平台,组建全科医生和养老护理团队,解决社区老人的医疗问题,并从老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及基础生活护理需要等方面入手,为老人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特色护理。结论探索出一套科学、先进、可行、实用、特色鲜明的医养结合养老照护方案,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引领老龄照护行业,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你可知道,对于跌倒老人,如何进行科学救护、见义"智"为?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近日,浙江一位老人街头昏迷后被救起,嘱托路人作证"是自己摔的",这暖心的一幕,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当跌倒老人扶与不扶作为社会道德层面的风向标,如何科学帮扶跌倒老人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跌倒已被视为我国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有鉴于此,针对跌倒老人后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解析并分门别类加以整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资讯     
01 66%老人独居赡养新法规"子女常回家看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日前基本完成,民政部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法制办。由于"空巢老人"日渐增多,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意味着,如果子女长期将老人"晾在一边"可以提起诉讼,法院应立案受理。(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7.
正"寿比南山"是中国家庭对长辈的美好祝愿,也是祈盼与老人共享"福如东海"。但随年龄增长而日益增多的"阿尔茨海默病"(旧译为"老年性痴呆")患者却颠覆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轨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世纪顽疾无情地啮噬着老人的智力,不仅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而且摧残了他们的情感和行为,让一位又一位睿智的老人变成了地道的"老小孩",甚至是不听话的"熊孩子"。失去智能的老人带给家庭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的确难以  相似文献   

8.
正家住广西贺州市的龙卓杏老人今年已是103岁高龄。但是老人思维敏捷、谈吐清晰、身体健康。老人平时最爱阅读武侠小说,并且一套"八极拳"打得极为娴熟,动作如行云流水,让人叹为观止。他有着怎样的长寿秘诀呢?常年练拳身体健龙卓杏老人是一个武侠迷,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将80岁到90岁的老人称为"耄耋之年",意思是年龄很大的人,而一旦有人活到90岁,就进入了"鲐背之年",也就是"长寿的老人"。越是长寿的老人,心理越健康,这往往与个人的经历、环境、心态等因素有关。但作为子女,你究竟有多关心你的父母,是否能真正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我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年底,随着气候转凉,北方省份的部分老人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南飞之旅。人们形象地将这些每年天气变冷就飞往南方、第二年春天气候转暖再返回居住地、随气候而迁徙的老人称为"候鸟"。近年来,"候鸟"式养老渐成时尚,成为一部分老人孜孜以求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冬季都有大批老年人来三亚过冬,据统计高峰时从各地来三亚的"候鸟"老人约有45万人左右。预计到2020年,三亚"候鸟"老人将达到34.9~62.8万。针对候鸟老年人口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健康管理运行体系,在"已病"阶段主要依靠医疗康复系统的支撑来解决。在"未病"阶段则常常被多方忽视,更是少有机构参与系统管理,有需求的"候鸟"老人也不知去哪里寻求指导,而社会或机构究竟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健康指导才能被"候鸟"老人接受,这些都是三亚候鸟式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运行模式需要探讨的内容。文章以多年的实践,探讨三亚候鸟式老年人口健康管理运行模式,为老年人口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照护失智老人的最大不同,在于理解老人需求与贴合老人意愿、发挥内在能力与实施整体照护的统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治愈病痛的"硬技术",还要有慰藉心灵的"软功夫"。尊重患者生命及个体的独特价值、认同人的整体性、宽容对待具有合理性的各种观念、注重人的文化品格,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  相似文献   

13.
树英 《科学养生》2014,(8):43-44
<正>在国内曾想象过国外的生活情景:紧紧张张,没有闲聊。到美国后才发现唐人街80%华裔老人的生活情景显得很从容和悠闲。他们都有"晨起水泡皮,午后皮泡水"的习惯。所谓"晨起水泡皮,午后皮泡水",意思是说,华裔老人们晨起喜欢沏饮"茶疗",下午喜欢到澡堂里沐浴洗澡。调查显示,居住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地唐人街的80%的华裔老人均有晨起沏茶,喝通、喝透并排空二便再进食的良好习惯,许多华裔老人都有世袭的"茶疗排毒"优秀传统。每天晨起进行通透的"茶疗排毒套餐",能  相似文献   

14.
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为116岁的付素清老人颁发了"世界上最长寿的人"的匾额。笔者闻讯赶到老人所在的成都巿双流县太平镇前进村9组进行了采访。付素清老人居住在竹林深掩的寂静小院,透过一扇半遮半掩的木门,看到老人仰躺在竹椅上,似睡似醒。我和老人的二女儿徐淑华说明了来意。过了好一阵子,老人才从梦中醒来。她自己穿戴好衣服,独自走到厨房,端盆、打水、搓毛巾、洗脸……这些  相似文献   

15.
袁秉煃 《养生月刊》2009,30(12):1107-1109
小敏和她的夫君是在日本留学的医学生.小敏怀孕了,在近预产期前,应家中老人的要求,准备回国分娩. 对回国分娩,小敏心里很矛盾.虽说生孩子是一个生理过程,但毕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且有一定痛苦.回国分娩,可以得到老人们在生活方面许多照顾,可是作为一名在日本亲眼看到过日本孕妇是怎样分娩的妇科医生,深感中国产妇在"坐月子"里的不少"规矩"都是不科学的,但如果拒绝接受,怕引起老人不愉快.她和夫君商量后,决定与老人进行一番沟通,并说说日本人是怎样"坐月子"的.  相似文献   

16.
秦文军 《养生月刊》2015,(4):380-382
"运动"这个字眼,也许是中青年人的"专利",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凡事都有个例外,2013年被上海市老年学会评为"十佳百岁风采寿星"、今年已是102岁的王家康老人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长跑老将":他曾以九旬的高龄连续参加了七届"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赛"(4.5公里健身跑)和三届"安利纽崔莱"10公里健康跑活动并跑完全程,从而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核准为"参加大型长跑比赛活动次数最多的高龄老人",面对荣誉,  相似文献   

17.
秦文军 《养生月刊》2008,29(5):410-412
今年是老革命家夏征农103岁的寿辰.熟悉夏老的人都知道,夏老不仅是一个养生有道的百岁老人,同时也是-二个革命老人和文化老人,他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加入过"左联",经历过"皖南事变"等.  相似文献   

18.
正小镇的街道上住了一对长寿夫妇,男老人96岁,女老人95岁。我每天上下班,从他们家门前经过,老人都要和我打招呼:"上班去了啊!"或是:"明天礼拜六了,又可以休息两天了……"他们的记忆力可真好,这么大的年纪,日期记得这样清楚,还不时跟我开开玩笑呢。这位高寿老头姓陶,大约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美国健康部门在100名百岁老人中进行调查,对其长寿因素汇总分析后发现,"会玩"是最大的共性。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确实能延年益寿。比如,研究发现,老人有"收藏"的爱好,能治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收藏已被20多个国家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常玩成人益智玩具的老人能延缓思维退化。就连购物、烹饪、做家务等日常活动,也能预防老年痴呆。"玩经"就是长寿经事实上,几乎所有高寿的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玩经"。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年老后,  相似文献   

20.
霍雨佳 《科学养生》2014,(11):19-19
<正>五年前,我就认识一位老人,他当时就五十多岁,手脚勤快,性格开朗,唯一遗憾的就是身体不太好,他有近二十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即"慢支")史。每到秋末冬初,伴随着冷空气入侵,他就三天两头感冒,咳嗽、咳痰、喘息,都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老人服用了许多药物,症状虽然减轻,但病根并没消除,必须等到次年春暖花开,老人病情才"自然消解"。时轻时重、年年复发的病情,使老人对寒冷的天气特别痛恨,他甚至幻想人类能控制自然气候,让四季都变成春天。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情。因为寒冷的天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