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4年间收治的5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病人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2)最常见部位在回肠;(3)腹痛、贫血、腹块和慢性肠梗阻为主要症状:(4)以恶性肿瘤为主(占78.5%)。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虽发病率低,但误诊率高,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和贫血要想到小肠肿瘤的可以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小肠肿瘤起病隐匿,仅占消化道肿瘤的2%~4.6%和全身肿瘤的0.4%~0.5%[1],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现有的检查方法诊断小肠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颇为困难.本文通过我院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1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多数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黑便,梗阻性黄疸,穿孔性腹膜炎等由于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改善小肠肿瘤患者的预后.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并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的12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消化道出血、贫血和腹痛是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3个主要临床症状.消化道内镜、多排CT等检查方法对发现小肠肿瘤均有一定价值,多种方法结合可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小肠肿瘤切除术可以缩短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论 小肠肿瘤的诊断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手术治疗是小肠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式,术后长期随访对发现小肠肿瘤患者并发或继发的其他胃肠道肿瘤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9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95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中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问质瘤、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本组根治性(R0)切除率为61.1%(58/95),术前诊断率为61.1%(58/95),随访3~5年,平均存活期(32±15.7)个月。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CT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唯一可获治愈的手段,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1年来1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肿瘤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以恶性多见。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3年3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2例;良、恶性比例1.0∶5.3。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18例,空肠8例,回肠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黄疸。诊断符合率:内镜检查68.2%(15/22),小肠钡餐造影或吞碘剂造影64.0%(16/25)。38例均行手术治疗。32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1±17)个月,6例良性肿瘤患者2例失访,4例存活至今。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和X线钡餐造影检查诊断率高,主要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容易误诊,通过对近20年收治的33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对早期诊断的对策:(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45岁以上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梗阻及腹部肿块者应警惕本病的存在;(2)掌握检查小肠病变的方法,强调小肠插管钡灌肠造影的重要地位;(3)在排除胃、结肠病变的基础上,对小肠肿瘤可能性较大者应积极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明确诊断39例(48.75%),误诊41例(51.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54例行小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26例行姑息性手术或改道术;20例患者行术后化疗。结果1例患者术后因肠瘘、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无其他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84%(44/63)、41.27%(26/63)、22.22%(14/63)。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一旦确诊应尽可能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治疗方法及特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及天津市南开医院1993年1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1993年1月-2001年1月(A组)和2001年2月-2009年1月(B组)两个时期的临床特点、生存分析.结果:A组患者15例,发生于十二指肠4例(27%),空肠2例(13%),回肠9例(60%);临床表现腹痛9例(60%),腹胀6例(40%),腹部包块5例(33%),;15例均行手术治疗;3年生存率46% ,IE期2例(13%).B组患者33例,发生于十二指肠5例(15%),空肠8例(24%),回肠18例(55%),回盲部2例(6%);临床表现为腹痛21例(63%),腹部包块10例(30%),消化道出血8例(24%);33例均行手术治疗,29例辅助化疗,11例CD20(+)患者接受了美罗华治疗;3年生存率为72%,IE期11例(33%).结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首发症状多为腹痛, 诊断率上升,最好发的部位是空肠, 早期肿瘤数量增多,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B组联合靶向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对244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4例中临床表现为腹痛88例,腹部肿块99例,出血32例,肠梗阻25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十二指肠20例,空肠126例,回肠98例,术前诊断符合率52%,恶性肿瘤163例根治切除率为54.6%(89/163),其中150例获随访,死亡82例,平均存活(36±16)个月。结果表明,辅助检查对小肠肿瘤诊断符合率低,患者膝胸位和侧卧位腹部检查发现可移动性腹部肿块是诊断小肠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极不典型,由于受检查手段的限制早期诊断极其困难,医师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陆锋  徐军 《腹部外科》2000,13(6):364-36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 2 8例进行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十二指肠 5例 ,空肠 11例 ,回肠 12例。以平滑肌肉瘤及腺癌居多。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贫血、便血、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术前明确诊断仅 5例 ,占 17.9%。手术中发现转移率 78.6 % ,本组随访率 84.6 %。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 ,缺乏特异性阳性体征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疗效.方法:对42例老年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方式及生存情况.结果:老年人小肠恶性肿瘤的症状以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贫血和消瘦为主.肿瘤部位以十二指肠为主,占38.1%,肿瘤类型以腺癌为主,占47.6%.5年总体生存率为32.2%,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53.1%.结论:老年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腹块、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症状高于非老年人,类型以腺癌为主,部位以十二指肠为主,根治性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低于对应非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X线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影像学资料(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CT、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比分别为:CT为79%;超声为16%;全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42%。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超声,(P〈0.05或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28例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十二指肠5例, 空肠11例, 回肠12例.以平滑肌肉瘤及腺癌居多.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贫血、便血、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术前明确诊断仅5例, 占17.9%.手术中发现转移率78.6%, 本组随访率84.6%.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 缺乏特异性阳性体征,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儿童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以期获得更早期的诊断。方法:对1986~2002年收治的29例儿童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继发疾病、诊断及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小肠肿瘤中,良性16例,恶性13例。术前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腹痛22例,其中固定性腹痛8例,血便4例,腹块2例;继发肠套叠16例,其中2岁以上14例,肠梗阻4例,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性增大1例。术前明确诊断者5例,24例误诊。结论:对儿童出现慢性腹痛尤其表现为固定于一个区域的腹痛、不明原因的血便、进行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及不全性肠梗阻应警惕小肠肿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肿瘤位于十二指肠 4例 ,空肠 8例 ,回肠 8例 ,其中恶性肿瘤 7例 ,良性肿瘤 13例。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腹部肿块等。术前确诊 8例 (4 0 % ) ,误诊 12例 (60 % )。 2 0例均行手术治疗 ,13例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 ,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6例 ,姑息性切除术 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 ,综合各项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 ,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74年-1999年收治的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病例(不包括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小肠性肿瘤6例中5例为平滑肌瘤,1例为腺瘤;恶性肿瘤36例,其中恶性淋巴瘤17例(47.2%),腺癌11例(30.6%),平滑肌肉瘤6例(16.7%),类癌1例(2.8%),神经纤维肉瘤1例(2.85)。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和消化道钡餐是主要诊断手段。50%的恶性病例在手术时已有远处转移,仅18例(50%)根治性切除。36例获随访。小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47.3%。远处转移和肿瘤大小对生态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手段,对无远处转移后应争取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ԭ����С������15�����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少见。我院 1981~ 2 0 0 1年共收治了 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 ,现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均为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9例。年龄 14~ 59岁 ,平均 43 1岁。临床表现 :原发性小肠肿瘤以腹痛、肠梗阻、腹部包块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本组 12例出现腹痛 ,8例肠梗阻 ,7例腹部包块 ,3例消化道出血 ,1例合并肠套叠而出现腹痛、肠梗阻、腹部包块和便血 ,1例急性穿孔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文  童仕伦 《腹部外科》1997,10(4):161-162
为了探讨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原发性肠系膜肿瘤39例,病理分型主要为恶性淋巴瘤,以及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单纯性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93.7%)、腹痛(69.8%)。31例行手术治疗:肿瘤加肠段切除13例,单纯摘除7例,肿瘤部分切除2例,活检9例。对原发性肠系膜肿瘤的诊断、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本前穿刺活检时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本前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对其它类型的肿瘤,则应早期手术,争取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空回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2.8岁,病程10h至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腹痛、腹部肿块、腹胀不适、发热、乏力、贫血、体重下降等.发生部位:窄肠26例,回肠5例,空回肠多原发性1例.B超检查12例提示腹腔肿块,其中4例提示来源于肠道,5例小能提示来源,3例误诊为卵巢肿瘤.4例行消化道造影,均阴性.20例行CT检查,均发现肿瘤或转移病灶,阳性发现率100%,其中15例定位于肠道肿瘤(75.0%).8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例提爪小肠肿瘤.5例行小肠镜检查,均明确诊断小肠肿瘤.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间质瘤.4例肝转移患者口服格列卫治疗.22例获得0.5~5年的随访,术后复发4例,肝转移2例,死亡2例.结论 空回肠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CT和DSA对诊断有帮助,小肠镜诊断率高,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是其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