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左侧肋间后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左侧肋间后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和左缘支进行了观察。结果:左侧第8、9、10肋间动脉到后降支(房窒交点下方1cm处_平均外径分别为2.5、2.6、2.8mm,与冠状动脉后降支此点处外径(2.5mm)较为接近;到左缘支点处的平均外径为2.7、2.8、2.6mm,与左缘地此点处外径(2.1mm)较为接近;到后降支中  相似文献   

2.
以桡动脉鼻烟窝段为蒂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桡动脉鼻烟窝段为蒂的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43例成人手标本上,观察了桡动脉鼻烟窝段的形态及其发出的筋膜皮支。结果:桡动脉鼻烟窝段的长度为2.5±0.1cm,其近侧端和远侧端外径分别为2.6±0.1mm和2.2±0.1mm;发自该段桡动脉的筋膜皮支有5.4(2~11)支,外径为0.5~1.0mm;皮瓣的面积为4cm×6cm左右。结论:可设计以桡动脉鼻烟窝段为蒂的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对手部的血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活体肾上腺血管的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活体肾上腺血管的应用解剖。方法:对18例24侧肾上腺手术时分离出血管,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对6个完整肾上腺灌注染色。结果:右膈下动脉从下腔静脉右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5(7.5~11.0)cm,外径2.5~3.0mm;左膈下动脉从腹主动脉左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0(7.0~9.0)cm,外径2.5~3.1mm;肾上腺上动脉1~6支,均源于膈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右侧长1.7~2.2cm,外径1.0~1.5mm;左侧长1.5~2.0cm,外径1.0~1.5mm。肾上腺下动脉两侧基本相同,长1.5~2.0cm,外径1.0~2.0mm。肾上腺中心静脉右侧长0.4~0.8cm,左侧长3.0~4.0cm,外径3.0~4.0mm。结论:肾上腺血管加部分膈下血管的长度可供带血管蒂肾上腺转位治疗柯兴氏病;活体切取供移植的肾上腺;选择性肾上腺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4.
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为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骨骼标本上,对腓骨上段及第1跖骨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腓骨上段、第1跖骨形态比较,横径:腓骨头为(2.1±0.3)cm,跖骨头为(2.1±0.2)cm;腓骨颈为(1.1±0.1)cm,跖骨体为(1.4±0.1)cm。长度:腓骨头为(2.2±0.3)cm,跖骨头为( 1.5 ± 0.2)cm。矢状径:腓骨头为(2.6 ± 0. 3)cm,跖骨头为( 1. 9 ± 0. 2)cm。跖骨长度为(5. 8 ± 0. 3)cm。结论:腓骨上段与第1跖骨形态相似,设计带血管的腓骨上段移植重建第1跖骨具有可行性,临床已应用4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骶前区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骶前区静脉丛(Venous plexus of presacral region ,VPPSR) 的解剖学特点,为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 具成人尸体上,分虽观测VPPSR 的组成、管壁、瓣膜、长度及直径。结果:VPPSR 管壁薄、缺少静脉瓣,呈网状。VPPSR S1~5 横干的长度和直径( F 检验) 均有显著差异,P< 0 .05 。其长度平均( 珋x ±s) :S1 为3 .2 ±1 .5 cm ,S2 为4 .4 ±1 .0 cm ,S3 为3 .5 ±1 .1 cm ,S4 为2 .3 ±0 .9 cm ,S5 为1 .0 ±0 .3 cm ;其直径平均(珋x ±s) :S1 为1 .2 ±0 .7 m m ,S2 为2 .5 ±1 .5 m m ,S3 为2 .5 ±1 .5 m m ,S4为1 .7 ±1 .5 m m ,S5 为0 .9 ±0 .6 m m 。S4 椎体前穿通支静脉口径2 ~4 m m 占8 .8 % ,0 .1 ~1 .9 m m 占91 .2 % 。结论:VPPSR 解剖变异多、血管壁薄、缺少静脉瓣是引起VPPSR 损伤大出血甚至死亡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解剖10具新鲜成年尸体的下肢,并将小腿内侧全厚皮片作透明标本观察,采用超声Dopple探测正常活体小腿20例。结果显示:胫骨滋养动脉自胫后动脉后出后即分为两支:胫骨滋养支与筋膜皮支。筋膜皮支在穿深筋膜前长度为3.3(1.5~8.4)cm;在皮下组织内的长度为2.5(1.4~4.8)cm,外径1.2(0.8~2.0)mm;在真皮下的长度为1.0(0.2~2.1)cm,外径为1.0(0.5~1.1)m  相似文献   

7.
腓肠内外侧血管解剖特点及其在小腿创伤修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小腿创伤皮瓣移植修复与腓肠内、外侧血管吻合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腓肠内、外侧血管的长度、外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及其形态特点。结果:①腓肠内、外侧动脉起于动脉,伴行静脉注入静脉;②动脉起点至入肌段的长度内、外侧分别为4.1±0.7(1.8~6.4)cm、3.7±0.5(2.0~6.5)cm;③肌门处内、外侧动脉的外径分别为2.2±0.1(1.1~3.4)mm、2.0±0.1(0.9~3.1)mm;④肌门处伴行静脉有1~2条,内、外侧静脉外径为2.5±0.3(1.8~4.5)mm,2.3±0.3(1.5~4.1)mm。结论:腓肠内、外侧血管恒定、径粗、较长,是小腿创伤皮瓣移植修复受区可供应用的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8.
在15具(30侧)新鲜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胸小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胸小肌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外径约1.6±0.4mm,长约4.7±0.9cm.胸小肌主要由胸内侧神经支配,神经长5.2±1.0cm,横径为1.2±0.4。血管神经从胸小肌的中、外1/3处入肌。依据解剖学观察,设计将胸小肌止点连同喙突切取,移位固定到肱骨上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10例,术式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且对胸小肌  相似文献   

9.
与EST有关的胰胆管及十二指肠大乳头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10具成尸,13具童尸(2-10岁)标本上对胰胆管及十二指肠大乳头与EST有关的应用解剖进行了研究。十二指肠纵襞长:成人为24.0±6.88mm,2-10岁16.8±4.2mm;大乳开口上缘至纵襞上端长;成人为11.1±2.2mm,2-10岁7.7±1.7mm;胆总管第四段长:成人为16.6±1.6mm,6-10岁13.0±2.2mm;十二指肠纵襞长轴与胆总管(左上)夹角为40.1°±1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用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上唇方肌的位置、形态和血液供应情况。结果:上唇方肌起点分3 部分,集中止于上唇、鼻翼和鼻唇沟附近的皮肤;供体面积为2 .4 cm ×2 .2 cm ×0 .2 cm ;血供主要来自面动脉终支和内眦动脉,其中面动脉在口角上方1 .5 cm 处的外径为1 .8 ±0 .2 m m ,入肌前可游离长度为1 .5 ~2 .0 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下蒂;内眦动脉的起点外径0 .8 ±0 .2 m m ,可游离长度为3 .1 ±0 .8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上蒂。结论: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可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