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时真定人,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幼,喜好医学,年稍长,从易水张元素(洁古)学医,赞同张氏对疾病“古今异治”之说;师承其不拘古法,自创新方的革新思想;制方遣药讲求药性及处方规矩。于由他勤学并努力实践,不几年,尽得其传而更有发挥,诊治病人,重视脾胃,创脾胃内伤学,认定:脾虚气伤,百病由生,立法处方以补脾益胃,顾护元气为第一要务,对内伤病的认识和治疗,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著述,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发掘、研究、整理、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创立脾胃学说而独树一帜,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自幼酷爱医学,曾拜张元素为师,深得张氏学说的精华,他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且师古而不泥古。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书,充实、发展了《内经》的脾胃理论。  相似文献   

3.
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中论及“阴火”、“相火”、“包络之火”、“与元气不两立”等,后世对此多有争议。本文拟就此采摘现代各家之言,结合温习《内经》、《难经》等古典著作,谈谈个人浅见,求正于同道。 心火、阴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浅析 对于李氏所论阴火、相火等概念,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加以阐释和发挥。倪康兴提出李氏的“相火,下焦包络之火”中的“下焦”,当为“上焦”之误。万友生说:李氏“阴火是指心火而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编《<脾胃论>注释》则说: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家周慎斋所著的《周慎斋医旨》等书,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五行学说,脾胃内伤学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脾胃内伤学说,慎斋用五行学说阐释阴火病机,认为阴火是由于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调、五行生克制化失常而引动肾中元气所致。阴火上冲为脾胃内伤发热之因。重视脾胃气机升降、气血、阴火三者之问的内在联系,强调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之气的升发,气虚、气陷不但可致阴火上冲,而且可使阴血干枯、痰血凝滞。针对脾胃不足、气血亏虚、阴血炽盛的轻重,酌情选用升阳泻火、补气、补血、气血并补之剂治疗脾胃内伤发热。提出病后调理脾胃,立甘淡平补之法补脾阴。  相似文献   

5.
<内经>精神内伤学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经>全面总经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基本理论框架,精神内伤理论是<内经>情志医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整理,提炼出<内经>精神内伤学说的合理内核,并阐述它在现代心身医学和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升降学说,历代医籍多有阐述,它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广泛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的辨证治疗。本文就前人的有关论述,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试对升降学说略加探讨。一升降的基本含义《内经·六微旨大论》谓:“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巳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说:“靠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可见所谓升降是说明宇宙对立统一变化  相似文献   

8.
从五行学说析内伤咳嗽的治法用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中,肺属金,为肾水之母,脾土之子,心火克肺金,肺金又制肝木。内伤咳嗽正是由于这种生克制化关系破坏,脏腑功能失调致肺失清肃所致。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分析内伤咳嗽的治法用方,采用培土生金,滋水涵木,金水相生,抑木清金等方法,临床疗效明显确切。  相似文献   

9.
<正> 发热,是一个症,但以发热为主要病证的疾患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现在由于人口密度增高等各种因素,致使发热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以发热为主证的疾病,中医将其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外感发热,多系六淫入侵,属有余之症多,虽热势较高,或来时急骤,但机体正气旺盛,治疗较易。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外感热病,已创立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  相似文献   

10.
从脾胃内伤学说探讨中医“脾”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对中医“脾”本质的研究,全国各地已从临床及基础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所观察的病种虽多,但大多数选择了消化系统的一些慢性疾病,这些工作为探讨中医理论作出了不少贡献。现试就从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入手研究“脾”实质的途径与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肖娴 《开卷有益》2006,(2):14-15
七情,是指人类的七种情志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是中医学的特有名词,是对现代心理学中情绪的特有称谓。人类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可以称之为情志活动,七情则是其中七种具体的情志。又如爱、恨、羞怯等等,也属于情志范畴。不同的情志,是由人类对外界事  相似文献   

12.
从五脏相关探析内伤咳嗽的病机,认为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瘀与火,与心、肝、脾、肺、肾各个脏腑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内伤咳嗽的病机,体现了中医治疗内伤咳嗽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伏邪”又称“伏气”,顾其名,思其义,就是人感受了大自然中某一种邪气侵袭后,未即发病,潜伏于体内,逾时发病的叫“伏邪”。按伏邪之名,在医藉中最早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云:“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虽已先道及“伏邪”,是指瘟疫之邪而言,与温病之“伏邪”名同而实异。“伏气”之名,仲景言之最早,《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此“伏气”病名之嚆矢。追溯其名之由来,源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为温病病因学说的源头,也是“伏邪”学说的理论渊  相似文献   

14.
(续 2 0 0 3年第 2期 )4 生命整体与自然生命整体与自然 (天时地理之合 )的协调 ,今称之为人天观。古谓之曰 :“人生于地 ,命悬于天 ,天地合气 ,命之为人。”又曰 :“天复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把生命整体作为宇宙整体的一部分来研究 ,开创中国人天观的认识论基础 ,庄子曰 :“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生命整体与自然相应则“万化安” ,“百骸理” ;逆之则六淫 ,“先自经络流入 ,内合于脏腑”(《三因极一方论》) ,疾病丛生。研究整体与自然的关系 ,是…  相似文献   

15.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损,可及诸脏,变生百疾。因此,重新审视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的补土学派的学术思想,总结其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对临床有较大指导价值。在前人诸多论述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除详细阐释"补土"之要妙,明晰"阴火"、"甘温除热"、"升阳散火"等众所周知的"擅补"思维外,还发前人之未发,总结了东垣亦擅随证驱除中焦邪实以及立益气活血之法针对气虚血瘀诸病的"擅攻"之要,全面展现了东垣针对脾胃病证,虚实各异,辨治各显千秋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疫病是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而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早在周代的文献中,如《礼记》、《墨子》、《左传》、《山海经》等都记载了疫病为害。《内经》中论述了疫病的病因、发病、类型和防治。嗣后两千年中,有关疫病的理论和防治经验不断补充、丰富,于明清时期形成了外感病学中的一个独特学说体系一一疫病学说。疫病学说与伤寒、温病学说有所不同,近代其中许多内容逐步揉合融化于温病学说中,充实和发展了温病学的内容。但在此同时,疫病学说中有许多精华却被忽视了,因而探讨疫病学说的特点对于促进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七情学说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的课题。据当今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方面的进展来看待七情的科学性,可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宏观模式, 目前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导方面,世界医学的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医学中并列六淫、心情,电视七情学说,明确了心理因素在  相似文献   

18.
李杲,字明之(1180~1251年),世居金·真定的东垣地区(今河北省正定县),故晚号“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医学启源·手足阴阳》的研究,提出了运气式纳支法这一新概念。认为现行纳支法是受运气式纳支法启发而来。在对纳支法的演变与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之后,提出纳甲法的形成也可能与运气学说有关。全文探讨了运气学说与子午流注学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杲在立法处方时注重根据时令的不同选择用药,其用药有五个方面的特点:顺应时令用时药,根据时令调剂量,因时而补易为力,治病服药知时禁,有病从权过则更。是中医学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