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中的患病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入选的慢性咳嗽患者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肺通气功能和组织胺激发试验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做出CVA的明确诊断;并对CVA患者填写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结果 473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CVA 95例(20.08%),其中男44例(46.31%)、女51例(53.68%).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VA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CVA以春秋两季多发,与过敏史、哮喘家族史相关,可由呼吸道感染、吸入油烟或刺激性气体、运动及劳累诱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提供的原则和思路,对15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特点。结果 15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5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50例,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PIC)29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3例,气道异物或畸形2例,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1例,CVA+UACS 11例,PIC+UACS 2例。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较为复杂,珠海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前3位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不同年龄组患儿病因有所不同;结合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豫北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症状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516例。遵循《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08版)》对病因做出初步诊断并按时随访最终确诊。根据患儿年龄段分为幼儿组(3岁)118例,学龄前组(3~6岁)246例,学龄组(6岁)152例。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情况及不同病因对应的症状分布特征。结果慢性咳嗽病因分布前4位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4例(41.47%)、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156例(30.23%)、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70例(13.56%)、UACS 62例(12.02%)。幼儿组和学龄前组患儿病因均以CVA为主,其次为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学龄组患儿病因以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为主,其次为UACS、CVA;不同年龄组患儿CVA、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UACS、CVA+UACS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因患儿各症状分布情况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80.37%的CVA患儿出现夜间咳嗽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出现该症状比例;90.38%的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患儿可检测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病因;50.00%的UACS患儿鼻窦异常改变,明显高于其他病因;CVA+UACS患儿湿痰咳嗽和晨起咳嗽比例分别为81.43%、74.29%,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结论豫北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以CVA、呼吸道感染继发咳嗽为主,不同年龄段儿童病因构成存在差异;各病因均存在对应的主要症状特征,可为早期诊断患儿病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卢玉容  蔡强  蔡苗  陈华刚 《现代保健》2014,(23):119-120
目的:了解引起宜宾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分析病因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共166例慢性咳嗽儿童进行诊治,并完成3个月随访,进而统计病因构成比。结果:病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45.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CVA40例(24.1%),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23例(13.9%),UACS 19例(11.4%),心因性咳嗽3例(1.8%),原因不明者5例(3.0%),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结论:引起宜宾地区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UACS、PIC、UACS,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不同。  相似文献   

5.
仝春冉 《工企医刊》2010,23(1):17-1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减少慢性咳嗽的误诊误治。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部X线、支气管激发试验、胃镜等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病因、并对病因分类、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65例慢性咳嗽患者中,57例诊断明确,诊断率87.7%,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27例,占41.5%;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19例,占29.2%;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9例,占13.9%;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8例,占12.3%;不明病因8例,占12.3%。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87.7%),指南推荐程序有助于慢性咳嗽的诊断,其中询问病史及试验性治疗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我国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须加强对慢性咳嗽的关注,进行规范化诊治。  相似文献   

6.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气道高反应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1]。2010年7月~2011年3月,我们对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观察。1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门诊与住院慢性咳嗽患者165例,男性71例,女性94例,其中疑诊CVA患者96例,疑诊CVA患者的诊断标准为;咳嗽为唯一的或主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儿童小气道病变与非典型哮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89例慢性咳嗽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小气道病变(SAD)与早期哮喘之间的关系。结果 189例受试患儿肺功能正常者131例(69.31%),存在小气道病变(SAD)者58例(30.69%);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阳性者为85例(44.97%);存在小气道病变的患儿(SAD组)在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25-75、FEF50、FEF75等指标参数均低于正常肺功能值(P﹤0.05),BPT阳性率也较肺功能正常患儿(肺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经连续观察,85例激发试验阳性患儿中有78例明确诊断为非典型哮喘,SAD组哮喘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气道高反应性是儿童非典型哮喘的重要特征,而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关系密切,可以认为小气道病变对慢性咳嗽儿童非典型哮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月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264例,按年龄分成学龄前组(≤7岁)162例和学龄组(>7岁)102例,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诱导痰、肺通气功能+气道高反应性、胸部X线片、鼻窦CT、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确定病因诊断.结果 慢性咳嗽病因依次为学龄前组:咳嗽变异型哮喘(CVA)78例次(48.1%),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41例次(25.3%),鼻炎/鼻窦炎(R/S)31例次(19.1%),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2例次(7.4%),不明原因12例(7.4%);确诊者150例(92.6%)中,单一病因138例(92.0%),二重病因12例(8.0%).学龄组:CVA 47例次(46.1%),R/S 40例次(39.2%),EB 29例次(28.4%),GERC 12例次(11.8%),不明原因4例.确诊者98例(96.1%)中,单一病因76例(77.6%),二重病因14例(14.3%),三重病因8例(8.2%).结论 CVA、R/S、EB、GERC是浙江省绍兴地区儿童慢性咳嗽最主要的病因,与成年人慢性咳嗽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慢性咳嗽患儿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及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CVA组(确诊为CVA的患儿)23例和对照组(其他慢性咳嗽患儿)20例.结果 CVA组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阳性19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5,P<0.01);CVA组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阳性17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43,P<0.05);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与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对CVA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对CVA诊断有辅助作用;过敏原对肺功能有影响,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配合过敏原皮试点刺试验有助于儿童CV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儿童慢性咳嗽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9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儿童慢性咳嗽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6例(40.00%),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35.56%),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1例(23.3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10.00%),结核感染6例(6.67%),气道异物5例(5.56%),气管、支气管软化3例(3.33%);其中单一病因致咳嗽者67例(74.44%),双重病因致咳嗽者23例(25.56%).结论 儿童慢性咳嗽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使用乙酰甲胆碱(MCH)对慢性咳嗽儿童进行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判定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及其程度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700例慢性咳嗽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年龄分为≤3岁组(n=534)和>3岁组(n=16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对其使用MCH进行BPT,记录试验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咳嗽情况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情况等.结果 700例患儿中,BPT的总阳性率为80%(560/700).两组患儿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例患儿试验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慢性咳嗽儿童使用MCH进行BPT安全可靠,在其病因诊断中具非常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具备儿童潮气肺功能仪等设备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分析105例门诊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断过程.结果:97.1%的慢性咳嗽患者得以确诊,其中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鼻后倒流,变异性咳嗽,胃食道返流为其主要原因.结论:慢性咳嗽的病因多样,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大多数得以明确.  相似文献   

13.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 参加AB Chang推荐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并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 61例慢性咳嗽患儿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占54.1%(33/61),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占24.6%(15/61),支原体感染,占8.2%(5/61),双病因,占8.2%(5/61),病因未明,占4.9%(3/61),经过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有91.6%(15/61)的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支原体感染,针对病因治疗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某医学院校离退休人员的经济收入、居住生活、邻里关系、个人健康等相关生活因素,评价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方法在离退休人员接受例行身体检查时,每个人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收回问卷776份,占离退休人员总数的64.7%,可代表这一总体。其中,在776人中有慢性病者597人,占76.9%,患一种慢性病者占37.5%,患二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39.5%。对个人健康感到满意者占42.2%,不满意者占9.6%,满意度一般者占48.2%。经济收入满意和较满意者仅占41.4%,不满意者6.6%。居住生活方式中,配偶同住和独居者375人占50.6%,与子孙同住的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占46.2%。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者占64.0%,生活需要帮助的236人中,由有亲情关系照顾的占88.0%,社会力量照顾者仅占12.0%。家庭和睦者占82.5%,不和睦者仅占0.5%。邻里关系和睦者占83.0%,不和睦者仅占0.6%。结论在高级教师和科技人员占大多数的离退休群体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和谐家庭和社区中,当生活需要帮助时,亲情关系者仍为主力,社会力量投入较少。对生活质量满意度低于50%的两大项,是经济收入和身体健康,都期待“社保”和“医保”改革,提升对这两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参考ABChang推荐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并辅以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并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用此方法对门诊61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分析,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占54.1%(33/61),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占24.6%(15/61),支原体感染占8.2%(5/61),双病因8.2%(5/61),病因未明4.9%(3/61),经过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有91.6%(56/61)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支原体感染,针对病因治疗是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社区患病率,建立GERC的社区诊断程序.方法 对入选的慢性咳嗽患者,在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基础上,进行胸部X线检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肺通气功能+组胺激发试验、血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IgE、变应原皮试、鼻咽喉部检查、鼻窦X线平片或鼻咽镜等检查,筛选出疑诊GERC病例,进行反流病诊断问卷(RDQ)和食管外表现相关症状的调查并记录评分,评分≥12分者诊断为GERC,<12分者行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治疗,阳性诊断为GERC,然后统计GERC的社区患病率.结果 收集慢性咳嗽患者430例,经改良的Irwin等解剖学诊断程序筛选后疑诊GERC患者98例,占慢性咳嗽患者的22.79%;疑诊为GERC患者中67例RDQ评分≥12分,诊断为GERC,占68.37%,31例RDQ评分<12分,占31.63%,两者食管外表现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Q评分<12分的疑诊GERC病例经PPI诊断性治疗后诊断为GERC 26例,阳性率83.87%;统计GERC的社区患病率占慢性咳嗽患者的21.63%(93/430).结论 RDQ是诊断GERC的一个良好的筛选试验,PPI诊断性治疗对GERC的诊断敏感度高,建立GERC的社区诊断程序实为必要,可避免GERC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Sufferers of chronic illness face delegitimation of their condition and threats to their identities. One way of establish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position is for sufferers of chronic illness to emphasize the 'ordinary' in their accounts. Sufferers of conditions which are chronic, invisible and contested, such as chronic widespread pain, have the same, and possibly greater, need to legitimize their condition and refute allegations of 'malingering' or psychological instability. The article uses interviews with women with chronic widespread pain to illu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the invisible, subjective and everyday nature of chronic pain leads to sufferers experiencing delegitimation of their condition. It suggests that the accounts of women suffering from chronic widespread pain are constructed to portray a positive identity in the face of this experience,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emphasis on the 'extraordina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征,为临床医生对病因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因慢性咳嗽为主诉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患儿176例。询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后的反馈诊断等进行病因诊断与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慢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40例占22.8%(40/176),咳嗽变异哮喘32例占18.18%(32/176),支原体感染27例占15.34%(27/176),鼻后滴漏综合症25例占14.21%(25/176),过敏性咳嗽19例占10.80%(19/176),胃食管反流19例占10.80%(19/176),神经性咳嗽4例占2.27%(4/176),支气管异物3例占1.71%(3/176),病因未明7例占3.98%(7/176),而经过针对病因的个性化治疗,大部分患儿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未明有其特点,以哮喘相关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为其主因。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其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有效率.方法:91例慢性咳嗽患者应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进行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实施特异性治疗.结果:病因诊断率为90%(82/91),病因未明10%(9/9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1%(29/91),病毒感染后咳嗽占18%(17/9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4%(13/91),鼻后滴漏综合症占8%(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5%(4/91).82例明确诊断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有效率93.3%(77/82).结论: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能使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针对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