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i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表现为16周岁以前发病,持续时间超过6周,且原因不明的各种关节炎病变.共分为7型:①全身型;②少关节炎型,又分为持续性和进展性;③多关节炎型(类风湿因子阴性);④多关节炎型(类风湿因子阳性);⑤银屑病型;⑥附着点炎相关型;⑦未分类型.有研究证实:约25%~70%的JIA患者在发病后的10年中仍处于疾病活动状态[1],并且这种疾病逐渐成为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JIA的治疗以控制发热和急性期关节症状、维持发育、减少致残为主要目的,但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l A )又称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近年来 ,本病有增有增多趋势。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 命名多年来 ,美国风湿病学会把本病命名为 JRA,亦称 Still病 ;。欧洲称为幼年慢性关节炎 (JCA)。 2 0 0 1年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将其命名为 JIA。至今 JRA、JIA两个诊断名称均可使用。作者认为本病应命名为 JIA。2 分类国际风湿病学会把本病分为全身型、多关节型 (又分为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 )、少关节型 (又分为持续型和扩展型 )、银屑病型、附着点相关性关节炎、其他关节炎六型。上述全身型是指…  相似文献   

3.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JIA)过去美国称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欧洲称幼年慢性关节炎。 2 0 0 1年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将 16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关节肿胀 ,持续 6周以上统一命名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并分为 7种类型[1]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人类白细胞抗原研究显示 ,多种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与JIA有关[2 ,3 ] :①HLA DRB1的亚型与多种类型JIA有关 ;②HLA A2、DR5、DR8、DPB1 0 2 0 1具有特征性 ,主要见于早发的寡关节型JIA ,多为女性 ,常伴有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抗核抗体阳性 ;③迟发的寡…  相似文献   

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旧称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是指16岁以下青少年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并持续6周以上的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致残率最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为其主要特征。迄  相似文献   

5.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临床上常见亚型包括全身型JIA、少关节型/多关节型JIA和幼年脊柱关节炎。本病无特异性诊断指标, 需与感染性疾病和恶性病相鉴别。全身型JIA起病多急骤, 病情进展快, 易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而危及生命。儿童风湿科医生对JI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仍不足, 规范化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 在借鉴国内外诊疗规范和分类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本规范, 旨在规范JIA各亚型及全身型JIA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降低致死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6.
董桂香 《山东医药》2011,51(9):67-68
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5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RF;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抗双股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结果抗RNP抗体的阳性数最多,RF的阳性数相对比较少,但是5种抗体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除抗双股DNA抗体、抗Sm抗体的特异性高于其他3项(P〈0.05),其余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抗体、抗双股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弥补了单一的抗体与RF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不足,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检出率及检测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9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瘦素(leptin)、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25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JIA患儿的leptin及S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leptin参与了JIA的发病过程,SF可作为诊断RIA活动性和评判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和生物制剂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 A)、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比率仍然很  相似文献   

9.
张源潮  玄敬敬 《山东医药》2009,49(43):106-106
银屑病关节炎(PsA)是指银屑病患者或易患者发生的类风湿样关节炎,患病率约0.05%。按关节炎临床表现分为:非对称少关节型(约占70%),远端指间关节型(5%-10%),残毁性关节炎型(5%),对称多关节型(15%),  相似文献   

10.
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及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张江林施桂英黄烽丁玉珍孟庆功徐明类风湿关节炎(RA)特异的诊断标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外的研究表明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类风湿因子(RF)在RA具有诊断意义[1]。本...  相似文献   

11.
风湿病的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胜  侯传云 《山东医药》2005,45(23):69-7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清的主要侵犯关节、常累及关节外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检测指标为类风湿因子及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12.
十一、NASH的肝活检诊断(表4) 对于NAFLD的肝活检适应证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2项以上当为适应采用:①对肥胖等危险因子经作改善之后ALT检值依然不显下降;②伴有2型糖尿病或高胰岛素血症:③肝纤维化标志物(特别是IVC.7S)或血清铁蛋白高检值;④年龄在4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多关节型患儿血清及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I、MMP-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例多关节型JIA患儿及28例对照组(外伤性关节炎患儿)血清及关节液中MMP-1、MMP-3、TIMP-1、IL-1、TNF-α、TGF-β的水平.同时检测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JIA组血清MMP-1、MMP-3、IL-1、TNF-α水平分别为(158±67) ng/ml、(212±89) ng/ml、(39±19) pg/ml、(26±10)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MMP-3/TIMP-1为0.86±0.32,亦较对照组升高(P<0.05),TIMP-1、TGF-β水平分别为(248±88)、(17±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MMP-3、MMP-3/TlMP-1与白细胞计数、CRP、ESR呈正相关(P均<0.05).②JIA组关节液MMP-1、MMP-3、IL-1、TNF-α水平分别为(216±78) ng/ml、(766±291) ng/ml、(56±21) pg/ml、(36±14)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MMP-3/TIMP-1为2.68±0.89,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IMP-1、TGF-β水平分别为(286±88)、(12±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③JIA组关节液MMP-1、MMP-3、TIMP-1、IL-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P均<0.05),TGF-β水平则明显低于其血清水平(P<0.05).结论 血清及关节液中MMP-1、MMP-3、IL-1、TNF-α水平升高,TIMP-1永平降低,参与了JIA多关节型的发病过程,TGF-β水平降低,在其发病中可能起保护作用.血清MMP-3/ⅡMP-1比值与JIA炎性指标呈正相关,有助于判断病情活动性.  相似文献   

14.
粘附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粘附分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张文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最终导致软骨吸收、骨破坏和骨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滑膜的特征性改变为:滑膜A型细胞增殖,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多形核细胞聚集以及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纤维...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RA)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而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事件增加的原因.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其中炎症起着关键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等促炎细胞因子不仅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而且能独立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病(CVD).一方面,炎症能改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结构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6.
成人Still's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凤  苏茵 《临床内科杂志》2006,23(10):653-655
成人Still’s病(Adult-Onset Still’s D isease,AOSD)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痛)和白细胞增高等为主要特征、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症。George Still于一个世纪前已经报道了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的症状和体征。1971年Bywaters首次系统报道了14例类似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的成人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并于1973年正式命名为成人Still’s病(AOSD)。30多年来,针对成人Still’s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制定出敏感性好、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标准,但成人Still’s病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17.
答读者问     
一、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基本病变?可并发哪些心、肺疾病? 答: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变有:①血管炎;②类风湿结节;③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类风湿关节炎的心脏并发症中以心包炎最多,占30%,冠状动脉炎占20%,心肌炎占19%,慢性心内膜炎及瓣膜纤维化占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甘露糖凝集素(MBL)、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4例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期志愿者3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乳胶凝集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表达水平,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将类风湿因子浓度>20 IU/ml判断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BL水平;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LncRNA MEG3表达水平。根据治疗预后分为:活动期组(DAS28>2.6分),缓解期组(DAS28≤2.6分)。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血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BL、LncRNA MEG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后活动期组血清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血清MBL、LncRNA MEG3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P<0.01)。多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学机制,了解rhTNFR:Fc对RA患者血清中致炎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比较rhTNFR:Fc和甲氨蝶呤(MTX)对这些细胞因子作用的不同,为rhTNFR:Fc治疗RA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A患者rhTNFR:Fc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ONF)-γ度。观察rhTNFR:Fc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①RA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NF-γ、IL-1β、IL-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IL-6、INF-γ、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hTNFR:Fc治疗RA后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INF-γ、IL-1β、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提高(P〈0.01)。③RA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及肿胀关节指数呈正相关(P〈0.05)。④对临床指标的分析表明,rhTNFR:Fc治疗RA疗效确切。结论rhTNFR:Fc可以降低RA患者血清中TNF-α、INF-γ、IL-1β、IL-6的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在抑制了Th1型细胞因子的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从而改善RA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典型特征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皮肤受累在RA中非常普遍,有时皮肤损害成为最初或最严重的表现。 RA的皮肤粘膜表现可分为三类:①RA本身病理过程造成的皮肤粘膜损害,如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类风湿丘疹等,具有临床和组织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②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皮肤病,如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s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