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螺旋CT二维影像和三维影像对显示颌面部骨折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类型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了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对于颌面部骨折的诊断,CT二维和CT三维重建影像不存在明显差异,但CT三维重建对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和Le-Fort各型骨折的显示优于CT二维影像,CT二维影像在发现细小骨折和深部结构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方面优于CT三维重建。结论:CT二维、CT三维重建对于颌面部骨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应用,为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显示有颌面部骨折,16层螺旋CT的二维、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多排螺旋CT扫描的患者资料,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患者中有骨折25例,X线检查显示仅10例,CT横断位图像显示22例,三维体积重建显示25例。结论:下颌骨的多排螺旋CT扫描在患者的舒适度,患者的X线吸收量,患者的扫描时间及显示病变等各方面均优于普通CT扫描,应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解剖关系复杂,骨折后传统X线检查常难以准确显示多条骨折线及骨折的移位情况。螺旋CT扫描、SSD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显示出一定优势,文献已有报道。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双层螺旋CTSSD及MPR对复杂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扫描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方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术前、术后均以螺旋CT于颌面部骨折部位行薄层连续扫描,应用三维表面重建处理软件,重建颌面部骨折的三维影像,图像旋转获得最佳图像照片,并做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49例采取了手术治疗,3例髁状突骨折无明显移位的病例采取了非手术治疗,所有手术病例都证实了术前三维CT的诊断,术后三维CT显示所有手术部位均获得了解剖复位,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应用三维成像技术可获得颌面部骨及骨折的高清晰的三维影像,为颌面部骨折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特别是面中份及髁状突部位的骨折,以及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创伤后的复杂畸形的检查,三维CT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均经MSCT横断面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髁突骨折仅有骨折线,未发生移位19例,髁突骨折移位32例。轴位CT可明确显示骨折情况并可清楚显示细小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情况。MPR冠状及矢状重建可显示髁突移位方向。VR可提供下颌骨髁突三维立体改变,SSD可显示骨折全程走行,骨折位置。髁突矢状骨折9例,轴位CT表现为髁突由一间隙分为内外2部分,冠状位或斜冠状位MPR表现为髁突分叉。结论髁突骨折可在横轴位CT扫描基础上,根据伤情及目的不同,选择重建组合,能较全面的评价髁突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行二维及三维图像处理,并将两种图像处理结果与术后所见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图像处理结果的优缺点。结果 3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处理均可以良好显示颧骨骨折、鼻骨骨折以及上、下颌骨骨折,在骨折移位和骨折线走行上螺旋CT三维图像处理结果明显优于螺旋CT二维图像处理结果;螺旋CT二维横断位图像可以全部显示蝶骨、筛骨以及颚骨骨折,而螺旋CT三维图像则只可以显示部分骨折,效果差于二维图像。结论对于颌面部骨折,采用螺旋CT二维图像仍是当前最基本的诊断方式,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全面准确地显示颌面部骨折骨线和骨块移位的空间解剖关系,在指导手术设计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 ,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 ,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基础 ,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CT三维重维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但二维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两者应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外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5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均经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的移位、塌陷深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特别是对一些复合的粉碎性骨折,SSD可以显示出畸形的立体形态。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颌面部的解剖及病理解剖关系,增加了影像的信息量,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大量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电子束CT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lec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y ,EB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EBCT诊断的主动脉瘤 3 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其中 9例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胸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步进容积增强扫描序列 (SVS ) ,心电门控采像 ;腹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连续容积增强扫描序列 (CVS ) ,无心电门控。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三维重建 ,主要采用多层面重组法 (MPR )、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 )、表面阴影显示法 (SSD )、容积再现法 (VR )进行处理。结果  3 2例主动脉瘤中 ,真性主动脉瘤 8例 ,假性动脉瘤 5例 ,夹层动脉瘤 19例。其中 9例动脉瘤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证实EBCT诊断符合率为 10 0 %。结论 EBCT血管造影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大血管解剖影像 ,三维重建图像能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瘤病变的范围、大小形态及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口 ,对诊断具有优良价值 ,并能指导手术。在主动脉瘤的诊断上 ,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三维CT对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SFMC好发位置及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5例( 50侧)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作了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结合横断位和冠状位二维CT图像,确定SFMC。结果:11例(11侧)SFMC占检出的38侧髁状突骨折的28.9%(11/38),其中发生在髁状突中、外1/3交界段者9侧,髁状突内侧1/3段者2侧。4例SFMC并发下颌其他部位的骨折。结论:三维CT对诊断SFMC有着重要意义。SFMC好发于髁状突的中、外1/3交界段,其原因可能与髁状突的解剖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肺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接受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有6mm/6mm,3mm/3mm,3mm/1.5mm和1.5mm/1.5mm等不同的扫描组合;扫描方式:连续容积扫描(CVS)。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的三维重建图像可良好地显示部分段及以上的支气管、气管。3mm/3mm层厚/间隔和1.5mm/1.5mm层厚/间隔扫描组的左主、左上叶、左尖后段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的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其积分均高于6mm/6mm层厚/间隔扫描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良好地显示气管以及部分段和段以上的支气管;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是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临床最适合的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ngiography)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经EBCT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共189例,男152例,女37例,其中68例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胸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增强扫描方法(SSM),心电门控采像;腹主动脉扫描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法(CVS),无心电门控。三维重建方法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多层面或曲面重建法(MPR/C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189例主动脉病变包括各型夹层动脉瘤97例,真性动脉瘤26例,假性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39例,大动脉炎5例,各种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14例。68例与手术对照,EBCT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EBCT血管造影图像时间分辨率高,消除了呼吸及运动伪影,可以明确诊断各种主动脉病变;三维重建图像利于整体直观地显示病变,帮助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可望取代有创的常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5.
肺癌的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周围型肺癌2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EBCT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为3mm/3mm或1.5mm/1.5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三维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显示中央型肺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狭窄或闭塞的形态为:42.9%表现为锥状中断,22.9%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7.1%表现为杵状中断,14.3表现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2.8%表现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用于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测定狭窄的范围和程序,可显示周围性肺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颌面骨外伤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成像。结果:42例中,上颌骨骨折13例,下颌骨骨折18例,颧骨骨折5例,牙槽突骨折2例,鼻骨骨折4例,全部病例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均能够立体、直观、更加完整地显示骨折的全貌。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4例患者进行了结肠充气容积扫描以及图像的二维、三维后处理重建,以探讨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的综合运用在结肠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容积扫描后重建得出了24例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CT仿真内窥镜(CTVE)以及多层面重建(MPR)图像,并将此两种图像作对照分析。结果:MPR在检出病灶的同时可显示病灶的密度、二维形态、肠壁受侵程度以及肠外情况作出准确判断。CTVE在对结肠病灶检出率以及对病灶大体形态显示方面优于MPR。结论:CTVE检出病灶后,结合MPR图像对病灶进行多方位观察,将明显提高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肠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GE HiSpeed CT/i扫描机对5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螺旋扫描,并进行表面遮盖显示法(SSD)三维重建.结果:50例胫骨平台骨折经螺旋CT三维重建后均清晰显示.根据三维重建图像,将胫骨平台分为四个象限,准确评估胫骨平台劈裂方向和塌陷的程度.结论:通过不同的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有利于评估胫骨平台劈裂骨折的程度,特别是显示骨折塌陷的部位和程度.将胫骨平台分为四个象限,有助于骨科医生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准确复位、内固定和植骨.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下颌骨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下颌骨骨折的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Balance螺旋CT扫描机,共检查下颌骨骨折病人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19岁~53岁,平均年龄465岁,所有病例均有外伤史并经下颌骨螺旋CT扫描.结果 本组34例中全部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其中,下颌体骨折15咧,角部骨折3例,下颌支骨折4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脱位或半脱似5例,下颌骨多处骨折7例。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了解下颌骨骨折的3D空间表现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下颌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