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莉 《中国数字医学》2012,7(11):106-107
为营造公平、合理、有效的门诊就诊环境,建立精确候诊就医通道,通过中国移动集团寻呼功能,结合医院信息系统(HIS),建立了医院门诊智能寻呼排队系统。该系统利用就诊业务流程实现了医院门诊管理的实时、快捷和通畅,提高了服务效率,提升了医院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第二医院为例,论述医院排队叫号系统建设的意义、目标、技术规格和要求等,通过应用流程合理、人性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排队叫号系统软件,简化患者就诊流程,实现人性化候诊就诊,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院候诊就诊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3.
叫号排队系统在医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东 《重庆医学》2007,36(23):2394-2395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原本已处于激烈竞争的各行各业遇到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服务于公众的电信、银行、医院等窗口行业,改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已成必然的趋势。而任何服务中都不可避免排队,由此,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叫号排队系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跟踪一个门诊叫号排队系统的开发过程,旨在探讨叫号排队系统在医院门诊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前医院大部分的排队系统仅是针对某些单独区域的单服务台排队系统,项目以体检中心排队系统为原型,遵循排队导检原则,设计了一个满足体检中心应用的多服务台排队导检系统,并对系统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门诊超负荷运转压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医院及时采用并实施了就医“一卡通”系统。通过对样本医院实施“一卡通”系统前后门诊各项指标的对比描述,系统实施前后5年间门诊处方单、化验单和检查单数据分析,医技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访谈等,从多个角度对就医“一卡通”系统给医院就医环境带来的优化进行深入论证。证实通过“一卡通”系统改善了就医环境,减轻了人力资源浪费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为持续性医疗质量的提高搭建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6.
医院作为服务机构,它的服务内容、项目、措施等信息患者需要及时了解,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为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我院利用国际先进的流媒体就诊管理及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发布就诊信息,使门诊的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7.
文山 《当代医学》2003,9(10):53-54
随着国内医疗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群众对医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大医院为营造一个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需要一个能够提高医院服务水平、规范病员就诊秩序的分诊排队管理系统,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菱科医院分诊排队管理系统是由深圳菱科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对医院环境、就诊流程、工作流程的大量调研开发出的一套由计算机进行就诊管理的系统,可很好地解决病人就诊时排队的无序、医生工作量的不平衡、环境的嘈杂等问题。医生只需简单桉一下呼叫终端的呼叫键就可按序呼叫病人前来就诊,避免人工排队叫号。系统的使用能为医院营造科学合理、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适用于各类医院。本系统自成体系,可独立运行;也能与医院的HIS系统紧密结合,交互数据。  相似文献   

8.
排队论模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排队论的研究,建立其在医院门诊应用的数学模型,并探讨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数字化医院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时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线 ,是直接接受求医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 ,也是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因此 ,合理地组织与科学地管理好门诊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1,2 ] 对西南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时间的分布资料进行分析 ,为医院合理安排医护人员 ,科学地管理门诊工作 ,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西南医院 2 0 0 0年 1~ 12月 (按月分布 )的门诊病人统计报表。每月就诊人数分布情况 ,见表 1。一周就诊时间分布情况 (1月、10月、6月 ) ,见表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上海某三甲医院门诊数据,建立基于Matlab的医院门诊候诊排队仿真模型。方法:依托HIS系统提取相关数据,经过统计检验并确定模型参数,编制普通门诊候诊排队系统Matlab仿真程序,模拟不同候诊模式下患者的候诊时间。结果:给出两种不同排队规则下患者候诊时间的模拟计算结果,并与M/M/C模型理论值和HIS系统采集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对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和验证。结论:针对无法用解析法求解的复杂排队系统,可建立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和决策支持。该模拟过程和编程方法通过扩展和修改,同样适用于分时段预约挂号后各种模式候诊队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排队论(queuing theory)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通过研究各种服务系统在排队等待现象中的概率特性,从而解决服务系统最优设计与控制的一门学科,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2]。该理论自产生后不断完善,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其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现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医疗、商场购物、码头等行业排队过程[1]。目前,大医院的有些治疗排队现象非常普遍,给病人就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说明医院在这方面的管理存在问题。因此,要解决好就诊难,首先要解决门诊排队长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院康复超短波理疗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12.
门诊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院快速发展,门诊人次急剧上升,传统的门诊手工分诊叫号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求.文章通过实践介绍了门诊智能排队系统的系统流程、构成、功能及系统应用.门诊智能排队系统的应用,指出解决了患者排队无序、环境嘈杂等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门诊部抽血室的抽血患者以往需站立排队等候,现使用"抽血排队叫号系统",解决了多年抽血高峰期患者站立排长队的难题。从医院发展和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门诊抽血室工作流程,规范抽血室护理管理工作。门诊抽血患者采用排队叫号系统替代传统的站立排队,收到很好的效果。随机抽取100例门诊抽血患者进行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97份,对该系统评价满意的占98.97%。门诊抽血取号排队是目前大型医院较为科学合理的排队方法,可优化工作流程,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受到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医院门诊就诊人群医院感染知晓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娴波  柯雪梅  王冬  陈清 《广东医学》2007,28(5):802-804
目的 了解门诊就诊人群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的现状,为相关部门对就诊人群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市某大型教学医院2006年10~11月期间的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知晓率进行现况调查,获得1 134份有效问卷.结果 满分46分,平均得分为14.13分,总及格率约为3.5%;男女在医院感染知晓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呈下降趋势(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5);患者之前有无医院感染史、曾经住院时间的长短及最常就诊医院规模的大小对患者知晓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是否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宣教,对其知晓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医院就诊人群对医院感染的知晓率低;各种规模的医院整体的宣教力度都不够;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的宣教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老年患者及低文化层次就诊人员应作为重点宣教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医院门诊排队呼叫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流程.门诊排队呼叫系统的应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了现有的HIS系统资源和网络设备,优化了医院门诊的就诊流程,解决了患者在看病过程中的各种排队拥挤现象.  相似文献   

17.
对批量伤病员送至医院进入排队系统,实施分级救治,是降低伤死、伤残以及使伤员得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措施.本文运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方法、仿真策略和排队系统的仿真方法,建立了伤病员在医院救治的排队论模型,并以武汉汉口遭袭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吉林医学》2004,25(4):1-1
吉林省榆树市医院是一所有50年历史的综合性医院,承担着榆树市123万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任务,是全市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学医院。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为例,针对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流量大,存在排队管理中无序、医生诊室纷乱、病人的心理焦虑、医生看病环境差、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医院上线了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实行病人挂号直接到医生,病人在候诊大厅等待语音广播叫号等,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医院为病人服务质量,使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从建设目标、设计原则、总体架构、系统流程、功能需求5方面介绍医院门诊诊间排队叫号系统设计情况,阐述系统功能与实现,包括候诊区护士站、医生工作站、诊区排队报到机等,指出该系统有助于优化门诊诊疗流程,改善门诊就医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