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胃肠道间质瘤MSCT表现,研究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由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8例的一临床资料,整理并予以回顾分析,对相关病例给予了MS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诊断相对照。结果:25例患者共计有25个肠胃道闻质瘤,具体地,12为患者的间质瘤位于胃部,9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位于肠系膜的患者有3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的有1例。而属于恶性肠胃道间质瘤的有15例,主要的CT表现为:其中有9例患者的肿块直径≥5cm,12例患者间质瘤瘤体内存在低密度坏死,且有3例患者的肿块边缘呈分叶状。良性10例,良性病患的间质瘤肿块直径〈5cm,瘤体密度均匀,且边界清晰。CT检查对于确诊胃肠道间质瘤100%敏感,定位的准确率为88%(22/25),定性准确率则达84%(21/25)。25例患者间质瘤属内生性的有12例,外生性的8例,内外性生长的则有5例。结论:CT可作为一般胃肠道间质瘤的基本检查方法,其对于胃肠道问质瘤的敏感度、定性的判断、定位的判断以及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与病理的病例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以及病理特征加以分析。方法对26例病例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治疗。通过运用回顾型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于37岁到75岁之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55岁左右。主要病发在胃(42.3%,11/26)和小肠(36.5%,9/26),结直肠的病发率较少(21.2%,5/26);其中良性有9例,潜在恶性的2例,恶性15例。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81%)、12例(46%)和7例(27%),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良、恶性不相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与肿瘤的大小有关,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较高,没有性别限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8例良性,7例交界恶性,3例恶性,2例发生肝转移。12例位于胃,7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间质瘤大小为2cm~18cm;8例形态不规则,12例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为混合性生长,境界不清,3例为腔内生长,11例为腔外生长。肿瘤密度均匀、不均匀,轻-重度强化,1例见钙化。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1]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6岁,男女比为1.5∶1,部位以胃最多见。病理诊断GIST良性19例,交界性13例,恶性16例。4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钡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36例胃肠道间质瘤有效30例,无效6例。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目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首先辅助治疗药物,其疗效安全,可为患者带来延长生存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结果 发生部位 :胃 14例 ,空肠 7例 ,回肠 5例 ,直肠 3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 :肿瘤呈均匀等密度 17例 ,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或低密度 12例。增强扫描 :病灶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13例 ;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其中可见小囊状改变 6例 ;病灶中央大片状坏死 ,周边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3例。2 9例中 13例病灶直径小于 5cm ,边界清楚 ;16例恶性病灶多大于 5cm ,边界清楚 ,其中伴囊状坏死出血 2例。结论 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准确 ,对良恶性亦很有诊断价值 ,但无明显特异性表现 ,确诊有赖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症状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32例病例中,7例高危,7例低危,13例中危,5例极低危。治疗手段采用外科手术,其中8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其中合并右半结肠切除2例,肿瘤局部切除16例,其中1例合并胃大部远端切除。术后随访10~36个月,3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而死亡,29例获得完整随访,无肿瘤生存。结论: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方法仍然以内镜检查和CT最为有效,确诊则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而治疗手段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但手术方案应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中该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为良性间质瘤,21例为潜在恶性肿瘤,26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除2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患者因为出现转移再次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病变为主,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患者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查阅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分析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此来评价CT的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学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平常的胃肠道病变的症状基本类似。以腹痛、腹部不适及中上腹不适伴黑便为主,占70%。20例GISTs 60%发生于胃部;65%良性;肿瘤形态各异,16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直径<5 cm 13例,直径5~10 cm 2例,>10 cm 1例;4例呈不规则形。以腔内生长为主,有13例(65%);腔内伴部分腔外生长6例(30%),单纯的腔外生长比较少见。CT定位的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吻合度达95%(19/20),对20例患者均行手术后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所有患者的CD117结果显示为阳性,17例CD34结果显示为阳性。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良恶性肿瘤病变结果显示有差异,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借助病理学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的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30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24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系膜5例。CT表现为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为了治疗此病,人们不断努力,目前此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与治疗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5例,小肠系膜2例.22例GIST中,良性占7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GIST有15例,其中9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有分叶,强化不均匀,6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结论: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析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1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80例,对其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病部位包括胃部、小肠、结肠、肠系膜、腹膜后;在显微镜下胃肠道间质瘤大部分呈现为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以及混合型细胞;CD117、CD34以及DOG-1大部分为弥漫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а-SMA)为局灶阳性或者部分阳性,S-100蛋白阳性表达均为局灶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当中较为少见,以中年和老年人群居多,其病理组织排列结构呈现多样性,细胞形态多样化。然而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广泛表达能够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宗炜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134-1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GIST 3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胃间质瘤26例(68.42%),小肠间质瘤10例(26.32%),直肠间质瘤2例(5.26%)。良性13例(34.21%),潜在恶性4例(10.53%),低度恶性12例(31.58%),恶性9例(23.68%)。3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肿块完全切除33例,有转移5例。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胃窦部恶性间质瘤术后3月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残胃,手术经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至今全部病人均存活。结论:GTST起病隐蔽,具有潜在恶性,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GIST复发、转移及不能切除的病人,选用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图像伪影对于诊断的影响。方法:2008年9月到2015年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5例,都进行16层螺旋CT诊断,同时进行CT图像伪影分析。结果:CT检查出23例患者,检出率为92.0%,漏诊的2例都为CT图像伪影造成。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存在CT图像伪影,要积极消除CT图像伪影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报道5例胃肠道IMTs,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9~17岁,中位年龄13岁。5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考虑间质瘤。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胃肠道IMT。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actin(SM)、ALKp80,2例表达CK,而CD117、Dog-1、CD34、desmin、S-100、CD21、CD68、P53、IgG、IgG4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15%。结论:胃肠IMT临床特征似胃肠间质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完全切除后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进住本院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得出结论:CT是一种方便、迅速的诊断手段,并且患者很容易接受;其对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预测良恶性和估计预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空回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0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36例空回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发病至确诊时间2 个月至7 年.结论 小肠间质瘤预后甚好,但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诊断手段,易致长期延误诊治;对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腹腔探查是避免小肠间质瘤长期延误诊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成瑞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1):2972-2972,2974
胃肠道间质瘤为胃的非上皮性肿瘤并不少见,但关于胃的外生性间质瘤伴囊性病的文献报道并不多,笔者2005年在外检中遇到1例,现结合中外文献复习,探讨其眼观、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良恶性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为临床经验积累提供基础,以利于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63例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根据肿瘤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析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间质瘤性质不同(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其肿瘤平均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间质瘤性质的改变,其肿瘤直径会发生变化;免疫组化特征中的CD34及CD117可能是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特异性抗体,其临床诊断价值高.但是在诊断时,不能依靠其阳性概率来对间质瘤的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