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提高食管癌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28例食管癌均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采用三种对比研究方法;(1)、低张口服造影剂前后;(2)、快速增强扫描前后;(3)、薄层扫描后多方位重建,结果:低张口服造影后,可以较清晰地显示狭窄的管腔及内壁,并有利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快速增强扫描有利于判断食管癌的外侵;而重建后则可多方位观察病灶的整体。结论:通过改进食管癌的CT扫描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食管癌的显示率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低张充水CT表现及诊断价值黄海平①汪长胜刘永玲张群1材料和方法笔者应用结肠低张充水CT扫描方法诊断结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男21例,女14例,20~76岁。临床主要症状有便秘、便血、腹胀、腹痛和腹部肿块等。扫描前均经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术...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离体标本的声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离体标本进行了肉眼观察及声像分析,归纳食管癌的声像特征有:病变管壁增厚;管壁层次模糊层或消失;局部形成形态不规整向表面隆起的低回声团块;肿块境办清或欠清;肿块后壁回声改变不明显,并就肿瘤侵犯深庥了超声与病理对照,对非肿瘤部位的食管壁声像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或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影像资料,其中13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16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10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诊断符合10例,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符合14例,10例行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多层螺旋CT扫描者均明确诊断;患者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表现为肠管内充盈缺损、溃疡、肠腔狭窄、管壁僵硬、黏膜破坏或受压变形;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为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物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十二指肠壁增厚或伴有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低张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胃癌的CT表现,评价CT低张造影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胃镜病理证实的46例胃癌患者术前CT低张造影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CT低张造影较好地显示21例贲门癌、15例胃体癌、9例胃窦癌及1例全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灶.结论 CT低张造影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报告结肠的螺旋CT扫描方法,评估低张水肠螺旋CT扫描(WESCT)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论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65例已知或高度怀疑结肠病变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扫描前清结肠道,扫描时应用肌肉松驰剂和温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结果:65例病人中有63例清晰显示病变,其中结肠癌48例,淋巴瘤5例,转移瘤3例,脓肿2例,炎性狭窄1例,盲肠类癌2例,结肠息肉2例,1例结肠息肉和1例息肉恶变WESCT未检出,48例大肠癌WESCT正确分期39例,其中浆膜层浸润的准确率为100(28/28),对异常淋巴结检出的敏感度达95.3%(41/43),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诊断正确率为893.9%(26/31).3例转移瘤因清晰显示病变位于肠壁并向外生长及明确的病史而确诊.结论:低张水灌肠螺旋CT扫描对大肠癌的分期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气道内超声扫描对支气管和肺内占位性病变侵犯支气管壁的准确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定群研究。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纤维支气管镜室检查的连续性患者中,经CT或纤支镜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获得知情同意后入选,共49例,男29例,女20例。普通纤支镜检查完成后,即进行经气管-支气管腔内超声(EBUS)扫描。15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估EBUS对病变侵犯管壁深度判断的准确性。结果:49例患者中,5例超声下未发现病灶,44例超声下可见病灶的患者中,37例见病灶不同程度侵犯管壁,30例恶性肿瘤中29例均发现有管壁侵犯,占97%,9例良性病变中3例提示管壁侵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中,14例术前EBUS诊断肿瘤侵犯管壁,13例肿瘤侵犯软骨,1例未显示软骨组织。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14例患者肿瘤均侵犯支气管壁,准确度100%,12例患者肿瘤侵犯软骨,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7%、100%、33.3%,加上未见软骨病例,则准确度为87.5%。未行手术治疗病例中,良性病变共13例,其中5例考虑管壁未受侵犯,8例考虑管壁侵犯(均为周围型病变);恶性病变17例,16例均考虑侵犯管壁,其中中央型11例,周围型6例。结论:气道内超声扫描对于支气管和肺内占位性病变对管壁的侵犯深度准确度较高.但对肺周围型痈变.判断是否侵犯软骨可能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张充气多层面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肠道淋巴瘤与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胃肠道淋巴瘤、30例胃肠癌患者行低张充气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后处理观察,对比分析其相关CT表现.结果 与胃肠癌相比,淋巴瘤累及胃肠的范围较癌广泛,病变段外缘光滑、自然,相邻脂肪间隙清晰,在低张充气的情况下,淋巴瘤病变段胃肠腔窄而不闭或扩张,76.47%病变与相邻胃肠壁无截然分界,病变腔面线样强化的黏膜与相邻胃肠黏膜相延续,可清楚显示淋巴瘤的黏膜下生长特点.结论 胃肠低张充气MSCT对比剂增强三期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可对胃肠道肿瘤及时发现、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可反映胃肠肿瘤的病理特点,有助于胃肠淋巴瘤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张直肠水灌肠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肌注山莨菪碱(645-2)20mg后,直肠灌注温生理盐水进行CT扫描,分析经肠镜取材病理证实及手术证实的25例直肠癌资料。结果 多层螺旋CT显示肿瘤部准确率100%,低张直肠水灌肠多层螺旋CT可见病变肠壁增厚、突出腔内的肿块、肠腔狭窄及浆膜面毛糙,可见直肠癌侵犯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结论 低张直肠水灌肠多层螺旋CT检查对直肠癌的术前诊断有很大价值。扫描前良好的肠道准备及扫描方法是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胃镜确诊为胃癌的病人,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后,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癌的影像学征象,探讨MSCT在胃癌检出及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152例,于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胃癌患者空腹于扫描前10~15 min肌注盐酸山莨菪碱20 mg、口服温开水800~1 000 mL后行MSCT扫描,根据病理提供的病变部位调整扫描体位.利用轴位和重建图像观察癌肿在胃壁内外浸润改变(T分期)、周围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N分期)、周围脏器侵犯转移(M分期).结果:CT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152例,病灶检出率为94%,T分期准确率为74.5%,N分期准确率为63.7%,M分期准确率为83.3%.结论:低张水充盈法MSCT动态增强扫描,能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是有效判断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的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食管入口病变的临床以及X线和CT表现,探讨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提高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临床、手术、穿刺和病理证实的食管入口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34例均行CT检查,其中27例行增强前后CT扫描,7例仅行CT平扫。34例中有28例行X线钡剂检查。结果:34例食管入口病变包括原发于食管入口的肿瘤14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2例)、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3例、食管入口憩室5例、食管入口损伤12例。34例食管入口病变均有吞咽障碍的临床症状,食管入口癌的中晚期,吞钡检查可见食管入口黏膜破坏。肿瘤早期CT表现不明显,中晚期病人食管入口壁可有不规则增厚或肿块。环咽肌肥厚者,CT表现为食管壁局部增厚,黏膜光滑。食管入口憩室者,CT表现为食管入口侧壁不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吞钡可见食管一侧囊袋状龛影,有钡剂进入。食管入口破裂者吞钡时,可见钡剂溢入颈部软组织,2例食管入口破裂、穿孔并发纵膈脓肿者CT可见上纵膈增宽,增强扫描后见低密度脓腔。结论:X线钡剂检查对食管入口病变的诊断,目前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易被患者接受。CT对食管入口肿瘤的定性、分期,对食管入口损伤及其并发症的观察有重要意义,若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提高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腹部常规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胃肿瘤的CT表现及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在日常腹部CT扫描中或阅片时对偶然发现的胃壁增厚加服造影剂或服温水600-800ml以提高胃充盈度确定胃壁是否增厚。结果:CT意外发现证实的胃病变31例。26例进展期胃癌表现为胃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厚度平均为2.6cm。胃外扩散占81%。5例良性病变。4例胃炎,3例肥厚性及糜烂性胃炎表现为胃体部胃壁广泛均匀增厚,厚度平均为1.3cm,1例贲门糜烂性炎症胃壁呈不规则增厚。ⅰ例胃柿石表现为胃体腔内多发圆形低密度类似充盈缺损。结论:胃的良恶病变均可引起胃壁增厚。在胃充盈好时,如果阅片时多注意胃是很容易意外发现胃肿瘤。而胃充盈不佳,观察不仔细是造成漏诊、设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2例壶腹部周围癌超声造影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胆总管下段癌9例,壶腹癌5例,乳头癌3例,胰头癌5例.观测指标包括病灶大小及造影前后病灶的清晰显示率、增强开始时间和消退时间、增强水平及增强形态.结果 造影后病灶清晰显示率从造影前55%(12/22)提高到95%(21/22);病灶增强开始时间、消退时间和增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形态和最大直径则明显不同:胰头癌多呈不均匀增强,管腔内均未显示突出物及"半月征",病灶直径显著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及乳头癌(P<0.05),后三者病变多呈均匀增强,管腔内均显示突出物和(或)"半月征".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壶腹部周围癌的清晰显示率,有助于病灶的定性诊断;病灶大小和增强形态对壶腹部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外开展纤维内镜下摘除胃肠道粘膜下良性小肿瘤已有10余年历史,但各家褒贬不一。笔者于1979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摘除胃肠道粘膜下小(<2厘米)肿瘤以来,迄今已治疗粘膜下病变12例。本文就经纤维内镜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良性病变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张胃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方面的价值。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CT表现,并和手术、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进展期胃癌30例,T分期诊断正确率80.0%(24/30),N分期诊断正确率70.8%(17/24),M分期诊断正确率66.7%(6/9)。结论:低张胃CT扫描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较大,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食管和贲门部良、恶性肿瘤与其他疾病的内镜检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内镜诊断食管、贲门部良、恶性肿瘤与疾病的内镜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24年间对3731例行内镜检查,1937例诊断为癌,镜检阳性率51.9%(1937/3731)。诊断食管癌1167例,贲门癌615例,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7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81, 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8.9%(1037/1167)、83.4%(513/615)、79.7%(59/74)、和93.8%(76/81)。良性肿瘤和其他疾病174例,无出血、穿孔及意外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本文结合肿瘤专科特点,对食管多发癌和食管、胃重复癌、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术后吻合口癌复发及食管、贲门良性肿瘤专科特点、对食管多发癌和食管、胃重复癌、食管癌放疗后癌复发、术后吻合口癌复发及食管、贲门良性肿瘤与其他疾病的内镜诊断进行讨论。结论:纤维内镜对食管、贲门部良、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接冠状面CT扫描技术和低张、直肠水充盈法对15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低张、水充盈法能使肠腔充分扩张,肠壁显示清晰。直接冠状面扫描方法直观显示肿块的形态、大小和范围,能精确测量肿块距肛门括约肌之间的距离,对肛提肌有否受侵犯的判断更精确可靠。横断面扫描的分期准确率为73.3%,直接冠状面结合横断面扫描的分期准确率为86.7%(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采用低张、水充盈技术,对1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和35例临床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患者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采用双盲法阅片,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所有MR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0例正常者胃壁各部位的厚度均小于6mm,T1WI、T2WI均表现为均匀的等信号,其中T1WI反相位上胃壁外围可见宽度恒定的低信号带;35例胃癌患者中29例病变T1WI呈稍低信号改变(82.9%),6例病变呈等信号(17.1%),所有病变T2WI均呈等或低信号改变;动态增强扫描30例病灶均呈明显强化,其中20例呈不规则强化,10例呈分层强化。MRI对T2、T3、T4期胃癌分期的敏感性分别达75.0%、85.7%、100%,特异性分别为84.2%、81.0%、100%;若将T3和T4合为一组,则判断浆膜浸润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6.5%,准确性为82.9%;对T分期诊断总准确性为80.0%。MRI对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仅为47.8%,对周围脏器转移灶的检出率为55.6%。结论MR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T分期和M分期,但对N分期的判断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结肠低张水灌注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SCT结肠低张水灌注对结肠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9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肌注低张药且结肠灌注微温生理盐水后作SCT扫描 ,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SCT低张水灌注结肠癌的病灶均可被发现。对结肠癌术前分期、黏膜下、浆膜外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价值。能较准确估计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无远处转移。术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分期正确率为 89.8%。结论 SCT结肠低张水灌注对于结肠癌术前诊断、肿瘤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40例,术前行低剂量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扫描,再运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胃癌原发部位、外周浸润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低剂量MSCT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均发现胃部原发病灶并获得胃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较满意的诊断率。结论低剂量MSCT多期扫描及三维重建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揭示胃癌原发部位、外周浸润及远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