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冷血停搏液在双瓣替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双瓣替换术随机分为磷酸肌酸(CP)组和对照组(各10例)。CP组于主动脉阻断时经左、右冠状动脉灌注加入CP2.5g/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停搏液不含CP,记录两组临床及心电指标,并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2、6、24、48小时5个点抽动脉血检测LDH、CK、CK-MB,cTnT。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除颤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所需正性肌力药物支持的时间和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后6hLDH对照组与CP组分别为615.12±55.16、478.66±11.12u/L;CK为902.82±60.14、590.32±37.82u/L;CK-MB为124.58±17.12、53.93±4.46u/L;cTnT为4.875±1.532、2.542±1.024ng/ml,均P<0.05。结论:CP组辅助循环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CP冷血停搏液可减少心肌酶漏出,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温血停搏液灌注心肌保护技术施行74例心内直视手术。即在常温血高钾停搏液灌注使心脏停跳后,用温血停搏液连接灌注心肌,使心肌得到最佳保护。与103例冷停搏液灌注的病例资料比较,采用常温血停搏液灌注技术的病倒,心脏自动复跳率为100%,术后心功能稳定,并发症少,存活率高。说明常温血停搏液灌注技术在防止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方面有成效,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 1998年 1月至 12月期间 ,我们应用 4 :1含血心肌保护液作为重症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的心肌保护共计 92例。临床资料 :92例 ,均为重症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男性 54例 ,女性 38例。年龄 2 2~ 73岁 ,体重 4 8~ 82 kg,体表面积 1.5~ 2 .1m 2。在 92例手术的诊断中 ,风湿性心脏病作二尖瓣替换术 35例 ,二尖瓣主动脉双瓣替换术 2 2例 ,冠心病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者 18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11例 ,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 3例 ,心脏复杂畸形纠治术 3例。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方法 :92例均在静脉复合麻醉标准体外循环下作心脏直视手术 ,采用中深度血液稀释 ,血流降温。当鼻咽部温度降至 2 8℃时 ,阻断升主动脉 ,灌注 4 :1含血停搏液。第一次作主动脉根部灌注 ,一般为顺灌 ,是 4 :1高钾含血停搏液 ,其剂量为 10 m l/kg体重 ,一般以心电图呈一条直线为准。以后每隔 2 5分钟灌注 1次 4 :1含血停搏液 ,根据病情要求可以作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 ,也可以作冠状动脉顺行灌注 ,每次剂量为 5ml/kg体重。在最后一次灌注时则应用代钾含血停搏液 ,以有利于术后心肌的复苏。在整个体外循环中 ,应严密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变化 ,特别是血钾量的变化。结果 :92例体外循环中动脉灌注压力维持在 6 .0~ 13k Pa,中心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婴幼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冷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观察组)。检测于手术前后白细胞β2整合素(CD11b)表达,TNF-α和心肌钙蛋白I(cTnT)含量。观察自动复跳率(例),后并行时间,术后心功能,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两组相比,对照组CD11b表达增强(P<0.01),TNF-α和cTnI含量增高(P<0.01)。对照组后并行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自动复跳率(例),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温血诱导心停搏加冷血停搏液持续灌注技术对婴幼儿心脏手术比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Na 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桥粒蛋白(desmoplakin)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t.Thomas-2停搏液灌注组(STH-2组,n=10)和TTX停搏液灌注组(TTX组,n=10),分别应用相应的停搏液停搏,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待搏动稳定,灌注30 min后停搏60 min,再灌注60 min,观察各组心脏停搏前后的心率(HR)、冠状动脉流量(CAF)、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和压力变化速率(±dp/dt)的恢复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桥粒蛋白的分布及量的变化.结果:恢复灌注后,与TTX组比较,STH-2组心肌桥粒蛋白分布紊乱,表达明显减少(P<0.01),心功能指标(HR、CAF、LVESP和±dp/dt)的恢复率也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河豚毒素停搏液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经典的STH-2停搏液,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保护心肌桥粒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认识冷血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磷酸肌酸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升主动脉阻断后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含磷酸肌酸(10mmol/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冷血停搏液不含磷酸肌酸。分别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心肌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两组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剂量,并检测术前、后24h两个时点两组动脉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及心肌阻断时间无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剂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48%的对照组患者需盐酸肾上腺素辅助心功能,高于实验组12%(P〈0.01);术后两组心肌酶均升高(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含磷酸肌酸的冷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损害轻,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快,县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持续逆行灌注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缺血修饰蛋白(IMA)影响.方法 将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对照组:用传统的St-Thomas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顺灌;B实验组:St-Thomas顺灌+磷酸肌酸钠逆灌组:St-Thomas停搏液经主动脉根部顺灌,心脏术中再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St-Thomas+磷酸肌酸钠.观察各组术中及术后心脏停搏、术中、自动复跳、电除颤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测定术前(Ti)、主动脉开放前(T0),开放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7个时间点缺血修饰蛋白(IMA)变化.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心功能、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最低温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自动复跳率低于B组、新发心率失常高于B组(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两组逐渐减少,B组使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血清IMA浓度均在术后较术前升高,从T0开始升高,T3达到峰值,B组血清IMA浓度各时间段升高程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减轻术中心肌损伤,持续逆行灌注使心肌保护作用进一步加强;术后血清IMA浓度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心肌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8.
氧血停搏液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加强缺血期心肌保护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往损伤的主要措施。本文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44例,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冷钾停捕液组,作为对照;Ⅱ组为氧血停捕液组,两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再灌注前和再灌注后不同时期测定血清心肌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超搬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氧血停搏液具有明显的缺血期心肌保护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 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 40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成主动脉根部 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为冷晶体组 (n=2 0 ) ,主动脉根部温氧合血顺灌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 ,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维持停搏为温血组 (n =2 0 )。①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复苏后心律紊乱情况 ;②停跳前及开放后 10min取心肌活检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用Fla Meng线粒体半定量分析法对线粒体作量化计分。结果 ①温血组心脏自动复跳率 (95 % )明显高于冷晶体组 (4 0 % ) (P<0 0 1) ;②心脏超微结构反映冷晶体组心肌损伤较温血组严重。结论 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中应用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例,B组在阻断冠脉循环后以单纯冷血停搏液诱导心肌停搏,A组以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心肌停搏直至心电图为直线后,再改用冷血停搏液灌注达到心肌保护首次灌注总量.通过对自动复跳率、首次灌注的停搏液量、术后临时起搏器的安装及正性肌力药应用情况等临床指标观察比较.结果 A组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B组;A组术后使用多巴胺患者,明显低于B组;术后安装临时起搏器的例数A组明显低于B组;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首次灌注停搏液使心脏电机械活动达完全停止时的灌注量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 常温含血停搏液诱导优良的心肌保护作用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值得应用,但应该注意防止高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