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压灸百会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7例,予以压灸百会穴及局部电针法,对照组17例,采用单纯局部电针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K/T值。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治疗组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治疗前的值分别为(442.96&;#177;164.11),(157.01&;#177;75.43)ng/L治疗后为(144.22&;#177;127.81),(368.85&;#177;117.09)ng/L,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83.25&;#177;210.75),(156.39&;#177;84.15)ng/L和(198.72&;#177;141.65),(258.78&;#177;85.25)ng/L,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01,-3.2,5.92,6.27,P&;lt;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19,3.13,P&;lt;0.01)。结论:压灸百会为主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舒张血管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客观评价百会压灸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运用PEMS3.1软件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针刺组和压灸组3组,每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接受百会压灸及普通针刺,另两组分别接受普通针刺、百会压灸治疗。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总体疗效及治愈率,并分别记录3组治疗前后FS-CSA、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表评分,采用t检验、q检验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3组间的差异。结果:3组治疗结束时总体疗效比较,联合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治疗前后比较FS-CSA评分明显下降,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及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组间两两比较,经SNK-q检验,联合组与另两组比较,FS-C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及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百会压灸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中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的水平了解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02—09/2004—07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采用ELISA法测定了313例中年人和764例老年人急性脑梗死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并与8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中年组和老年组TXB2[(126.26&;#177;61.53),(108.26&;#177;45.56)ng/L],6-keto—PGF1α[(64.43&;#177;21.36),(62.99&;#177;25.36)ng/L].TXB2/6-keto—PGF1α(3.90&;#177;2.63,3.64&;#177;2.90)增高,与对照组【(21.60&;#177;28.49),(12.11&;#177;12.45)ng/L,1.34&;#177;1.05】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有意义(P&;lt;0.05),两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的测定对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功能变化,对于预防和诊治脑梗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建议作为血栓前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颅脑损伤后脑血液循环障碍是病情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在继发性颅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针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09在甘肃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4,72h)、针刺治疗组(24,72h)、药物治疗组(24,72h),每组8只。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法致大鼠左侧颅脑损伤。按预定时间采集静脉血,将标本作相应处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①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上升更高,24,72h分别为(3420.71&;#177;1153.16),(3701.21&;#177;1133.67)ng/L;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下降,在72h后缓慢恢复,24,72h分别为(18.91&;#177;12.19),(21.99&;#177;9.45)ng/L;TXB2/6-keto-PGF1α(T/K)值明显升高,在72h缓慢恢复,24,72h分别为(204.28&;#177;76.28).(176.07&;#177;57.94)。②24h针刺组血浆中TXB2的含量下降,为(2935.32&;#177;1166.47)ng/L,6-keto-PGF1α的含量逐渐恢复,为(27.56&;#177;14.17)ng/L;T/K值升高,为108.04&;#177;41.7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但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③72h针刺组血浆中TXB2的含量下降,为(1409.48&;#177;675.55)ng/L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已没有显著性意义(P&;gt;0.05);6-keto-PGF1α的含量上升,为(39.30&;#177;22.65)ng/L;T/K值(42.66&;#177;25.47)ng/L,虽仍高于假手术组,但与假手组比较差异已没有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针刺可使颅脑损伤后血浆中升高的TXB2含量下降,降低的6-keto-PGF1α含量升高,可恢复T/K的失衡水平;针刺可改善血管的异常收缩状态,缓解痉挛,抑制血小板的异常聚集,保证脑的能量供应,促使损伤组织的修复,抑制继发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中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的水平了解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02-09/2004-07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采用ELISA法测定了313例中年人和764例老年人急性脑梗死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并与8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中年组和老年组TXB2[(126.26±61.53),(108.26±45.56)ng/L],6-keto-PCF1α[(64.43±21.36), (62.99±25.36) ng/L],TXB2/6-keto-PGF1α(3.90±2.63,3.64±2 90)增高,与对照组[(21.60±28.49),(12.11±12.45)ng/L,1.34±1.05]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有意义(P<0.05),两组TXB2,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的测定对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功能变化,对于预防和诊治脑梗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建议作为血栓前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全麻药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 2 0例 ,随机分为 2组 ,Ⅰ组为异氟醚组 ,Ⅱ组为异丙酚组。麻醉诱导均用异丙酚 ,气管插管后Ⅰ组吸入 1 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 ,Ⅱ组输注异丙酚 6 0~ 70 μg·kg-1·min-1维持麻醉。于麻醉前、诱导后、手术 10min、手术 5 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 ,用放免法测定血浆 6 酮 前列腺素 1α( 6 Keto PGF1α)和血栓素B2 (TXB2 )的含量。结果 :( 1) 6 Keto PGF1α在两组诱导后均显著下降 (均P <0 0 1) ,然后渐升 ,Ⅰ组在手术 5 0min时升至高峰 (P <0 0 1) ,Ⅱ组在术毕升至高峰 (P <0 0 5 )。 ( 2 )TXB2 在两组诱导后均明显降低 (均P <0 0 1) ,Ⅰ组在术毕恢复 ,但Ⅱ组术毕却明显升高 (P <0 0 5 )。 ( 3) 6 Keto PGF1α与TXB2 的比值 (K/T值 )在诱导后均显著升高 (均P <0 0 1) ,Ⅰ组在手术 5 0min时显著升高 ,并延续至术后 (均P <0 0 1) ;Ⅱ组则逐渐降低至术前水平。结论 :异丙酚诱导可增加前列环素 ,降低血栓素 ,有助于抑制插管刺激。而用 6 0~ 70 μg·kg-1·min-1异丙酚维持麻醉时此作用不及 1 0MAC异氟醚。  相似文献   

7.
目的颅脑损伤后脑血液循环障碍是病情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在继发性颅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观察针刺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prostaglandin F1α,-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5/09在甘肃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4,72 h)、针刺治疗组(24,2h)、药物治疗组(24,2 h),每组8只.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法致大鼠左侧颅脑损伤.按预定时间采集静脉血,将标本作相应处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TXB2,-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①大鼠颅脑损伤后,血浆中TXB2的含量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上升更高,4,2 h分别为(3 420.71±1 153.16),3 701.21±1 133.67)ng/L;血浆中6-keto-PGF1α的含量下降,在72 h后缓慢恢复,4,2 h分别为(18.91±12.19),21.99±9.45)ng/L;TXB2/6-keto-PGF1α(T/K)值明显升高,在72 h缓慢恢复,4,2 h分别为(204.28±76.28),176.07±57.94).②24 h针刺组血浆中TXB2的含量下降,为(2 935.32±1 166.47)ng/L,6-keo-PGF1α的含量逐渐恢复,为(27.56±14.17)ng/L;T/K值升高,为108.04±41.7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72 h针刺组血浆中TXB2的含量下降,为(1 409.48±675.55)ng/L,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已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6-keto-PGF1α的含量上升,为(39.30±22.65)ng/L;T/K值(42.66±25.47)ng/L,虽仍高于假手术组,但与假手组比较差异已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使颅脑损伤后血浆中升高的TXB2含量下降,降低的6-keto-PGF1α含量升高,可恢复T/K的失衡水平;针刺可改善血管的异常收缩状态,缓解痉挛,抑制血小板的异常聚集,保证脑的能量供应,促使损伤组织的修复,抑制继发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卞红磊  魏艳静 《临床荟萃》2004,19(24):1414-1414
近年来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体内存在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血小板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栓烷B2(TXB2)是血栓烷A2(TXA2)的代谢产物,TXA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的,具有很强的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是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
比较10例健康人和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的水平,同时观察川芎嗪和推拿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较健康人血浆TxB2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和推拿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P<0.01)。患者和健康人的6-K-PGF1a水平并无差异(P>0.05)。提示TxB2可能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川芎嗪和推拿可明显降低患者TxB2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血流动力学和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A2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康复组(A组,n=31),接受一两年的个体运动负荷程序训练,为对照组(B组,n=34),进行每日少于半小时的散步,(1.5km),然后作平板运动试验(TET),比较TET前后两组患者的次极量平板运动当量(METsmax)、缺血阈(MET1),运动中最高收缩压与最高心率乘积(RPP)、运动峰值收缩压(TSBP);PGI2,TXA2的代谢产物6-Keto-PGF1a、TXB2及其比值P/T。结果:A组较B组TSBP,MET1,METmax分别为11.4%、48.6%、34.9%,P<0.001;RPP升高0.09%。B组TET后较前TXB2升高25.39%,P=0.008;两组TET前比较,A组P/T高32.81%,P=0.011;两组TET后比较,A组TXB2低44.04%,P=0.02,且P/T高32.20%,P=0.032。结论:康复运动可以提高心肌缺血阈和功能贮量;冠心病患者通过循序渐进的有氧康复运动,可改善基础和次极量运动的PGI2-TXA2比例。  相似文献   

11.
张立志  马冰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1):985-986
目的探讨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应用中药外敷、针灸、拔罐及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疗程10d,观察患者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1%。结论经临床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与分析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1915年至2013年7月 CNKI 期刊数据库及1990年至2013年7月万方数据库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随机对照(RCT)文献,对所用腧穴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7篇,涉及84个腧穴,使用总频次1154次,其中风池171次、颈夹脊149次、百会110次;涉及主穴63个,使用频次848次,以风池164次频次最高;配穴60个,使用频次306次,以足三里23次频次最高。十四经脉腧穴均有涉及,其中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选用最多,为14个;而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足少阳胆经,总使用频次233次。主穴重视局部腧穴,配穴以远端腧穴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下合穴等特定穴运用广泛。结论循经局部取穴是针灸治疗 CSA的重要方法,配穴远端取穴是针灸治疗不同中医证型 CSA 患者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椎动脉CTA研究容易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节段。方法:32例(A组)临床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对其CTA上显示的横突孔及椎动脉进行测量,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B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3、C4、C5、C6层面的横突孔内径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C5、C6层面的椎动脉直径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跟C3、C4、C5、C6水平的横突孔狭窄及C5与C6水平的椎动脉狭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波透热加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5例,平均年龄52.3岁;对照组为60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采用MDL-410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患病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病组治疗前和治疗后VA及BA的Vp和Vm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治疗前的VA和B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改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的一种手段,微波透热加颈椎牵引治疗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椎动脉发育异常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对56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及35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颅外段椎动脉检查,观察椎动脉起点、走行、管径及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142例,先天性发育不良88例,起点位置异常5例,颈段C型或S型迂曲41例;对照组横突孔位置异常13例,先天性发育不良5例,C型或S型迂曲2例,无起点异常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椎动脉发育异常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康复训练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枕颌牵引配合颈操康复训练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枕颌牵引及颈操康复训练。结果经过枕颌牵引配合颈操康复训练同步治疗,30例患者中痊愈2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7%,1年后随访,复发率23.3%。结论枕颌牵引配合颈操康复训练用于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颈椎病患者中40%属此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眩晕、恶心、活动时加重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对该病的康复和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综述如下。1心理护理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史普遍较长,患者表现为情绪急躁、食欲不佳、焦虑、失眠等,尤其是症状反复发作者,往往处于恐慌状态,故加强心灵沟通、积极交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初步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方法:在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FS—CSA。采用访谈式测评11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并对其中14例进行重复测评。用SPSSl0.0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FS—CSA包括功能状态、心理功能两个方面内容,共11个条目。FS—CSA的功能状态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及总量表的克朗巴赫值分别为0.8759、0.6453、0.8796;重测信度值分别为0.8603、0.7148、0.8237:因子分析显示提取的公因子与两个构想维度相吻合。结论:FS—CSA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独立的测量工具,量化CSA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表现调查,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2-08/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或住院的7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患者组)在治疗前分别接受了修订后的韦氏记忆量表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以及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并与71例年龄、性别相近的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分项比较中,患者组的短时记忆指标中的再认(7.5±2.2)、回忆(8.9±2.6)、视察再生(8.2±3.1)、联想学习(7.3±2.3)、触觉记忆(8.2±2.1)、逻辑记忆(7.9±1.8),瞬间记忆中的背数(9.2±2.8)和记忆商(85.3±2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16~3.420;P<0.05~0.01)。但两组长时记忆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测评结果比较中,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多数分测验评分以及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无供血不足患者(t=2.237~2.906;P<0.05~0.01)。不同记忆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中,低记忆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白天独自出门、夜间户外散步、做较重的家务、外出活动、上床和起床、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和担心病情等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高记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分别按气血亏虚、痰湿阻络和肝肾不足三种证型辨证施护,5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出院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80例患者,治愈55例,有效20例,复发5例。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辨证施护,提高了临床治愈率,有效的控制了复发率,明显提高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