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荣  刘迪  张捷  崔丽艳 《北京医学》2007,29(8):497-498
目的 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602份标本,其中61例确诊为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RPR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97.8%和91.8%、96.9%;RPR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Q-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FQ-PCR法检测的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RPR、TRUST、ELISA和TPPA同时对202份梅毒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RPR、TRUST、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84.16%、88.12%、98.51%;特异性均为96.67%;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PR、TRUST与TPPA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487位病人,其中54人确诊为梅毒感染者,分别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间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比较中, RPR与TPPA、ELISA,(x2=60.2431,P<0.05)、(x2=62.7094,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TPPA和ELISA,(x2=0.0677,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比较,TPPA、ELISA特异性更好.但综合各因素ELISA是最具推广价值的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聪 《河北医学》2008,14(3):291-293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98.1%和91.2%,97.2%;TRWST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LISA法和TPPA法在临床的诊断中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198-198
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慢性复杂的过程 ,是性传播疾病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因而建立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梅毒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和 TPHA(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 ,TPPA(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是梅毒试验室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为比较三种试验的优缺点 ,我们对 3 0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 RPR、TPHA、TPPA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3 0例患者血清均为性病门诊患者血清。其中 期梅毒 6例 , 期梅毒 9例 ,早期潜伏梅…  相似文献   

6.
缪亚梅  王文鼎 《海南医学》2013,24(8):1168-1170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利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三种不同方法,对68份阳性标本及80份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PPA、TP-ELISA和RPR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1%、94.1%、80.9%,特异性分别为97.5%、91.3%、88.8%,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7.1%、90.1%、85.9%,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7.5%、94.8%、84.5%。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RPR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  相似文献   

7.
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消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检测150例梅毒患者血消标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0%、91.3%、97.3%、99.3%、89.3%,特异性为85.5%、96.4%、98.2%、98.2%、97.3%。ELISA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四种方法比较,TRUST、TPH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方面,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HA、TPPA、胶体金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消梅毒螺旋体的诊断试验,梅毒筛查应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与RPR、TPPA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采供血机构筛检梅毒的方法.方法:选用ELISA方法在无偿献血者筛检中产生的50例梅毒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以及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将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ELISA-1、ELISA-2、RP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0%、100%、44%;假阳性率分别为4%、60%、0;漏检率分别为0、0、56%.TPPA法与RPR法检测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PPA法与ELISA-2法检测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PPA法与ELISA-1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1法适用于大批量的血液筛查,但此法可能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假阳性,采用TPPA法再进行确证,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杜丽清 《河北医学》2000,6(10):954-954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近年来 ,在我国有逐年上升趋势。选择好的检测方法可直接影响到梅毒的治疗和预防。目前我国梅毒试验方法有二大类 ,一是筛选试验 ,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二是确诊试验 ,如梅毒螺旋体血球试验 (TPHA)、梅毒微粒凝集试验 (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等。笔者经近两年来对几种方法的试验 ,觉得 TPP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最佳。现将 58例 RPR阳性血清 ,同时用TRUST、TPHA和 TPPA三种方法进行试验比较。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选择最合适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3种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共4876例进行检测.结果:ELISA、TPPA和RPR检测梅毒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6.1%、88.3%和80.5%.3种方法阳性率中TP-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RPR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LISA、TPPA两种检测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RPR的灵敏度比ELISA、TPPT差.ELISA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五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为临床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40例门诊梅毒病人作为阳性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接收治疗非梅毒病人作为阴性组(140例)。利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梅毒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PH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实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五种检测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比较五种方法在阳性组中检测出的阳性率、特异性率、灵敏度以及阴性组中检测出的假阳性率。结果ELISA组具有最高的阳性率(97.14%),显著高于除TPPA组之外的其他三种检测方法(均P〈0.05),但假阳性率也较高(10.71%),TPPA假阳性率最低(0.00%),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TRUST灵敏度(85.62%)和特异性(88.64%)最低,均显著低于其他检测方法(均P〈0.05)。结论综合比较,TPPA法用于检测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低、特异性机灵敏度均较高、综合效果最好。ELISA阳性率最高、但易出现假阳性,TRUST不适合用于梅毒螺旋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结果1 808例患者中共确诊170例梅毒感染患者。RPR法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与CLIA法和TPPA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特异性与CLI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CL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敏感性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RPR法和TPPA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CLIA法和TPPA法在梅毒诊断方面优于RPR法,建议改进梅毒检测流程并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3.
Wang LN  Zheng HY  Li J  Wang XF  Liu X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4):1721-1722
目的 比较传统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梅毒快速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49例性传播疾病中心门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其静脉血,取血清进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RPR试验和重组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TPHA结果为标准,重组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4%。RPR试验血清敏感性为65.1%,特异性为98.4%。结论 以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为基础的试验方法与RPR试验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王萃梧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327-1329,1332
目的: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对ELISA法检测老年人梅毒抗体易产生假阳性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密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及梅毒抗体蛋白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660例患者血清。结果:TRUST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Western-blot、ELISA与TPPA三种方法在检测梅毒抗体时灵敏度与特异性均较好,尤其是Western-blot特异性达到100%,且TPPA的敏感性比Western-blot、ELISA法稍差。ELISA检测老年人梅毒抗体有产生假阳性的现象。结论:ELISA法因其准确性及方法学的优势,为目前梅毒大批量标本血清学检测的筛查方法;TPPA及Western-blot可作为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林炳柱  刘小燕 《中外医疗》2014,(5):10-11,1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60例梅毒患者及135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对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97.0%、76.3%和98.3%。RPR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低于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由于我室现在输血前检查以及梅毒的检测量越来越大,特对四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我室梅毒的检测程序。方法:用ELISA法检测我院去年10月28日到今年6月的输血前检查标本以及门诊的要求查梅毒的标本10255例,其中阳性者再用RPR法.TRUST法和TPPA进行检测。结果:ELISA共检出阳性295例,其中ELISA阳性,TPPA为阳性的有290例,符合率为98.3%。ELISA的假阳性率为1.7%。295例TPPA阳性标本中RPR和TRUST法检出阳性为102例,检出率为34.58%,RPR和TRUST法漏检率为65.42%。而且RPR和TRUST法中102例阳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有72例,193例阴性在做TPPA确证实验时滴度大于或等于1:5120的仅有18例。结论:ELISA可用于我室输血前检查的筛查实验,TPPA可作为检测ELISA中阳性的确证实验。TPPA确证实验梅毒滴度越高,RPR法和TRUST法检出阳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TP-ELISA法在梅毒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IgG/IgM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各期梅毒血清80份,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排除梅毒的患者血清样本40份,以及100份献血员血清样本。全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RPR、TPPA和TP-ELISA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P-ELSIA在梅毒患者组中的阳性率为100%(80//80),确证试验TPPA的阳性率为98.8%(79/80),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P-ELSI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初筛试验RPR的检测阳性率87.5%(70/80)。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RPR试验出现假阳性,其他两种方法无假阳性出现。结论: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确诊,TP-ELISA试验阳性标本建议进一步作RPR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检测方法,优选一种简便、准确的TPH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TPHA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法检测TPHA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0%、99.67%和100%;胶体金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1.25%、55.18%和100%;ELISA法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25%、80.60%和93.46%。CMIA法检测阳性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P〈0.05),而特异性高于ELISA法(P〈0.05)。结论CMIA法检测TPH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地 :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采用 GICA法 RPR法 TPPA法对2 2 9例血清样品同时测定 ,并结合物理现象作观察 ,对试条的敏感度、特异度、渗透速度、固相膜均一性等进行评价。结果 :GICA检测不同期梅毒的优缺点同当今使用的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三种检测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方法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寻求一种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的方法用于输血前和临床诊断检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方法 应用TPPA、ELISA、TRUST等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5例各期梅毒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对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 25例梅毒血清标本,ELISA法和TPPA法检测阳性率为100%,TRUST法为93%;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TPPA法敏感。对815例临床标本检测,ELISA方法与TPPA法的检出符合率为100%。结论 ELISA法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既可用于过筛试验,又可用于筛检阳性样本的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