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调节受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内分泌代谢疾病(8)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杨文英 《新医学》2004,35(1):57-58
1引言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ucose regulation,IGR)的概念包括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小于7.0 mmol/L,同时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方法 对为明确DM诊断而初次就诊的高危人群739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其空腹血糖(FPG)和服用75 g葡萄糖2h后血糖(2 h PG),同时测定HbAlc,根据WHO(1999年)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进行分组,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 61例,空腹血糖受损(IFG) 46例,糖耐量减低(IGT) 84例,糖调节受损(IGR) 130例,糖尿病(DM) 548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结果 NGT组的HbA1c为(5.7±0.6)%,DM组为(9.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1);如以FPG≥7.0 mmol/L,或以2 hPG≥11.1 mmol/L,或以FPG≥7.0 mmol/L且2 hPG≥11.1mmol/L,或以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HbAlc切点均为6.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980,0.990和0.973.结论 高危人群糖尿病诊断的HbAlc切点为6.5%,HbAlc不适用于糖调节受损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绮  童南伟  张磊 《华西医学》2002,17(2):203-204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660例连续的内分泌门诊病人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血浆葡萄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660例中,2856例(61.3%)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622例(21.8%)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小于7.0mmol/L;2319例(49.8%)F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85例(3.7%)2hPG小于11.1mmol/L。1710例FPG小于6.1mmol/L,其中274例(16%)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631例FPG大鼠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以2hPG标准判断达糖尿病标准者348例(55%),糖耐量减低(IGT)213例(34%),空腹高血糖(IFG)70例(11%)。结论:2hPG诊断糖尿病敏感性高于FPG标准,且漏诊率也低于FPG标准,2hPG标准和FPG标准不能相互取代。FPG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FPG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者,必须核查OGTT,以了解是否为糖尿病或IGT。  相似文献   

4.
阿卡波糖干预治疗肥胖IGT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01-03-2003.03我们对60例肥胖糖耐量低减(IGT)进行12周的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60例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即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空腹血糖(FPG)<7.0 mmol/L时,2 h血糖(2hPG)≥7.8 mmol/L而<11.1 mmol/L。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5-65岁,平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FPG)偏高患者的糖代谢及糖耐量情况。方法对68例曾经进行 FPG 检查且FPG 结果在5.6~7.0 mmol/L 的患者,进行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68例 FPG 偏高受检者进行OGTT 后,其中10例正常糖耐量;10例 FPG 受损;20例餐后2 h 血糖(2 h PG)≥11.1mmol/L,为糖尿病;28例葡糖糖耐量减低(IGT)。在68例受检者中有42例餐后1 h 血糖(1 h PG)≥11.1 mmol/L,其中在糖耐量正常者中有4例1 h PG≥11.1 mmol/L,空服血糖受损(IFG)者中10例1 h PG 均超过11.1 mmol/L。结论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FPG 偏高等高危患者进行 OGTT 试验,能够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对 IFG、IGT 和1 h 高血糖(1hHG)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干预,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 IGT 和1hHG 向糖尿病的转变。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并及早进行干预,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血糖值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0 mmol/L,即达到现行糖尿病诊断标准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才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然而大血管病变则不同,在糖耐量低减(IGT)阶段,即空腹血糖<7.0 mmol/L而OGTT 2 h血糖介于7.8和11.  相似文献   

7.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DM、IGT、IFG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 (FPG) <7.0mmol/L ,OGTT试验诊断糖尿病 (DM )、糖耐量减低 (IGT)及空腹血糖损害 (IFG)的价值。方法 挑选经体检确认FPG >7.0mmol/L人群作为观察对象 ,经馒头餐后 2h PG≥ 6.7mmol/L人员 ,施以OGTT ,根据 1999年WHO标准分为三组 :DM组、IGT组及IFG组。给每一组人员检查 2 4h尿微量白蛋白 (UmALB)。结果 DM、IGT及IFG男性检出率分别为 6.6%、10 .5 %及 5 .1% ,女性为 5 .1%、12 .5 %及 3 .3 % ,男性DM及IFG检出率高于女性 (P <0 .0 5 ) ,女性IGT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1) ;2 4hUmALB ,FPG诊断DM组为 43 .2± 14 .3mg、OGTT诊断DM组为 3 0 .4± 15 .3mg、IGT组为 2 1.7± 8.5mg、IFG组为 7.7± 3 .6mg、正常对照组 7.5± 4.6mg ,DM组、IGT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IFG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FPG <7.0mmol/L者 ,应以OGTT试验来筛查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相似文献   

8.
陈运香  马金秀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84-2286
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是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两种状态之一,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s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制定的IGT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葡萄糖耐量实验口服75g,葡萄糖2h后血糖(OGTT2hPG)≥7.8mmol/L,且〈11.1mmol/L。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调节异常的现代认识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平  彭雁  徐保真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57-1058
葡萄糖调节异常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正常血糖调节状态发展成糖尿病的一种临床前的中间状态。在人群中 ,IGR 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受损 (im 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或二者并存。 IGT是指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小时测血浆葡萄糖为 7.8~ 11.0 mmol/ L。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在保留 IGT诊断标准的基础上 ,将糖尿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诊断标准降低为≥ 7mmol/ L,并提出空腹血糖 6 .1mm ol/ L~ 7.0 m mol/ L为 IFG。随着糖尿病研究的深入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中老年糖调节受45(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50岁以上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FPG5.6mmol/L做OGTF检查。结果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5,P〈0.05);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计算不同FPG切点诊断IGR的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FPG为5.7mmol/l。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DM中老年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81例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人群为观察组,30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通过高频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IMT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IFG组、IGT组、IFG和IGT并存组的FMD值呈逐渐显著降低(P<0.01),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MD值与FPG、2hPG和IMT均呈负相关(P均<0.01).IMT在IGT组和IFG与IGT并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FG组(P<0.01),但前两组问及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FMD有线性回归关系(β=-0.807,P均<0.01),而与FPG和2hPG则均无线性回归关系(β=-0.177、0.090,P均>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受损无早期动脉硬化,而糖耐量减低者可出现动脉硬化表现,且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与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糖耐量异常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艳  秦健秀  刘清秀  黄颖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89-149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2型DM)发病率明显升高,据统计每年约有2%~14%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1].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负荷后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将IGT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OGTT试验2 h血糖介于7.8 mmol/L和11.1 mmol/L之间.目前普遍认为IGT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对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反之可发展为2型DM.因此,防止IGT继续发展为2型DM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加强护理干预可纠正IGT患者的血糖异常和防止IGT进展为2型D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健康儿童、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糖尿病儿童中的分布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至12月85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5~9岁,平均7.3岁,男346例,女506例。根据FPG水平将其分为5组(G1~G5):G1组165例(3.89mmol/L≤FPG5.0mmol/L),G2组171例(5.0mmol/L≤FPG5.5mmol/L),G3组180例(5.5mmol/L≤FPG6.1mmol/L),G4组185例(6.1mmol/L≤FPG7.0mmol/L),G5组151例(FPG7mmol/L,餐后2h血糖7.8~11.1),其中G1~G3为正常血糖组,G4为IFG组,G5为IGT组;同时平行观察81例同年龄段糖尿病组(G6)。结果 G6组MPV值显著高于G5、G4和正常血糖组(F=13.117,P0.01);G5与G4组的MPV值无明显差异(F=2.874,P0.05),都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F=13.125,P0.05);正常血糖组中,较高组G3的MPV值明显高于较低组G1(F=13.130,P0.05);MPV与正常血糖组、IFG组、IGT组及糖尿病组的FPG均显示一定相关性(G1~3:r=0.20,P0.05;G4:r=0.27,P0.01;G5:r=0.28,P0.01,G6:r=0.31,P0.01)。结论 MPV在不同FPG水平儿童中存在明显差异,随FPG水平升高而升高,其中IGT组和IFG组MPV水平较正常血糖组显著升高,MPV与FPG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FPG≤6.1mmol/L为正常;FPG≥6.1mmol/L但〈7.0mmol/L为IGT(糖耐异常);FPG≥7.0mmol/L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GTT)诊断标准为:PG2h〈7.8mmol/L为正常,PG2h≥7.8mmol/L但〈11.10mmol/L为IGT(糖耐量异常),PG2h≥11.10mmol/L为糖尿病。来探讨若做葡萄糖耐量试(OGTT)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减少漏诊的重要性。方法对来自我院门诊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380例中老年人群的资料进行分析早期糖尿病漏诊情况。结果在(OGTT)的诊断标准下,可减少漏诊增加对早期糖尿病人的发现,可加强糖尿病早期诊断防治。结论开展好糖尿病(DM)判定标准和高危因素人群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早期糖尿病的发现有着重要教育意义,可提前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5.
方法:对涡阳县5个社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首先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末梢血糖监测,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诊断标准者,择日做OGTT试验,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时对确诊糖尿病前期患者辨证分型。结果: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877例,确诊糖尿病前期110例,其中IFG人群35例,IGT人群50例,IFG合并IFG人群25例;气滞痰阻型31例,气虚痰湿型51例,阴虚气滞型13例,其他证型15例。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2.54%,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气虚痰湿型所占比例最高,为46.36%。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新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的诊断以血糖水平为标准 ,根据微血管并发症迅速上升的血糖界值作为依据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和WHO专家委员会分别于 1997年 7月和 1998年对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了修改 ,1999年 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决定采用该标准。糖调节受损 (IGR)指的是糖耐量降低 (IGT)和空腹葡萄糖受损(IFG)。2 0 0 3年专家委员会又对IFG诊断标准进行了调整[1] 。本文综述这些进展。1 诊断糖尿病的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切点仍是空腹血糖 (FPG )≥ 12 6mg/dL (7 0mmol/L)或 2h血糖 (2h PG )≥ 2 0 0mg/dL(11 1mmol/L)  确定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328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OGTT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血糖正常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同时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增高显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358;P〈0.001)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r=0.232;P=0.046)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58,P=0.000)独立相关。结论IGT、IFG、新发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新诊断标准中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1.26 g/L)取代FPG≥7.8mmol/L(≥1.40 g/L)这一变动是否符合本地区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内分泌门诊438例检查血糖的患者用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后,利用2种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DM患者159例,其中男83例,女7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FPG≥7.8 mmol/L和FPG≥7.0 mmol/L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FPG≥7.8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和99%;而FPG≥7.0 mmol/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和97%。结论FPG≥7.0 mmol/L因其特异性达97%,而敏感性又高于FPG≥7.8mmol/L,适合于本地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糖耐量低减(IGT),糖代谢紊乱的一中间阶段,其特点为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但<11.1mmol/L,IGT通常伴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及胰岛素抵抗,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如不干预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展为糖尿病。1发病机制IGT的病因和发病机  相似文献   

20.
贾利萍  李红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604-1605,1619
目的了解宝鸡地区农村居民糖代谢异常情况,为糖尿病(DM)的防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宝鸡市眉县12个行政村600例18~88岁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结果 DM的患病率为8.00%,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为3.33%,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6.50%,DM、IGT、IFG患病率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宝鸡地区DM患者较多,潜在危险大,亟须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