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多见于小腿和前臂,手部发生相对较少。而手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常和外伤混淆,易被忽视,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手内在肌缺血挛缩,产生手功能障碍。自2001-2005年,作者先后收治手筋膜室综合征1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夏田  张钢 《中医正骨》1998,10(4):35-35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山东省博兴县中医医院(256500)刘夏田张钢1田立红1刘冬玲1主题词胫腓骨骨折/并发症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临床中并非少见,但对其认识尚嫌不足。作者自19...  相似文献   

3.
筋膜室综合征,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之筋膜室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区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区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筋膜室综合征发病迅速,严重者大约24h即可形成典型症状和体征。切开减压对本症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近期成功救治1例左小腿外侧筋膜室综合征伴腘动脉挫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间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严重者导致截肢。因此,早期发现与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抢救病人生命,保障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1]。在发生创伤后,由于损伤引起特定骨筋膜室内容积骤减或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室内压力急剧增高,导致室间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如果诊断不及时,将发生严重的创伤综合症,如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疽、肾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是关键,而病程中护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小腿深筋膜及其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深筋膜及其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卢秉文姜国华张军韩玉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哈尔滨)关键词小腿深筋膜筋膜间室解剖学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cialCom-partmentSyndrom),[1~4]小腿筋膜疝、小腿筋膜移植多...  相似文献   

7.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9例小结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李西要,盖玉华,薛素敏主题词筋膜间室综合征/治疗,小针刀,筋膜间室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病例报告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伤科临床上常见而又较为严重的合并症,若得不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筋腰间室综合征12观察王欣乐(辛集市第二医院052360)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某一肢体的一个或数个筋膜间室内,由于创伤后压力增高而致筋膜间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害,造成肌肉、神经组织缺血的一种病变。如果处理不及时会使肢体不同程度的残废...  相似文献   

9.
自制逐瘀利水膏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9例李西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471000)主题词筋膜间室综合征/治疗,%逐瘀利水膏/治疗应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伤科临床上常见而又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不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造成肢体功能的...  相似文献   

10.
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有效的抗渗出、消肿胀的药物,对早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有好的治疗作用。我科于2001年i月-2005年11月就β-七叶皂苷钠治疗早期筋膜问室综合征做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83.3%。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筋膜间室综合征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筋膜间室综合征25例分析占倍蕾张春叶舟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324000衢州)关键词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简称OCS)是四肢创伤中较为常见、又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因适应症掌握不当,医护人员责任性不强或受医疗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5年8月-2006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筋膜间室综合征15例,治疗效果优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在四肢创伤中较为常见。在临床诊治过程中 ,往往仅注重前臂及小腿部位有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之虞 ,而对足部却不太重视 ,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院自 1995年 8月~ 1999年 8月收治 2 3例足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损伤原因 :足筋膜间室综合征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及多发性骨折引起 ,特别是当有挤压因素存在时 ,则更容易发生。常见原因有 :机器或车轮碾压伤、重物砸击伤、闭合性骨折石膏托固定太紧等。1.2 临床特点及诊断 :1自觉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治疗7d,负压控制在-60~-80kPa(-450~-600mmHg)。结果: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1例发生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迅速彻底对骨筋膜室减压,简单、经济、安全高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室综合征为深筋膜、肌间隔、骨间膜、骨形成了神经及骨筋膜室内肌肉因为出现了缺血而发生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和神经变性。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肢体坏死及死亡。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及康复非常的重要。菏泽市中医院从2007年一2010年成功收治20例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筋膜间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手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仅次于小腿及前臂[1],在临床过程中,往往注重了伴有骨折脱位的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却忽视了对无骨折脱位患者的及时处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遗留了比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本院自1997年8月~2007年3月共收治20例无骨折脱位的手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筋膜间室综合症,是指由于创伤等因素导致肢体的一个或数个筋膜间室压力增高而致筋膜间室内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及组织损害,从而导致肌肉、神  相似文献   

18.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2-2006年本院收治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83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在一密闭间室内,由于压力上升损害其血液循环引起肌肉和神经坏死,并最终因过度肿胀导致皮肤坏死.挤压伤导致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后12h内,尽快行筋膜切开减压术,68%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如果把手术推迟到12h后或更长时间,只有8%的病人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即肢体严重创伤后筋膜间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出现的早期征候群,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患肢肿胀,触痛明显,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6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26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进行详细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