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探讨PCT对Sepsis及SIRS的鉴别诊断意义及CBP对PCT的清除作用。方法:应用聚砜膜对我院ICU的Sepsis和SIRS患者行CBP治疗12 h,其中Sepsis组52例,SIRS组54例,于CBP开始前(0h)及CBP开始后2h、6 h、12 h,CBP结束后12 h测定患者血清PCT浓度。结果:血清PCT的初始浓度Sepsis组明显高于SIRS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血清PCT在CBP治疗后2 h,6 h,12 h均低于CBP前水平,与CBP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非感染SIRS和感染脓毒症的重要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开胸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0-01~2006-0626例开胸术后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开胸术后ARDS绝大多数在术后72h内发病(88.46%),所有患者均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行气管切开23例,并发肺部感染2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14例。经抢救痊愈18例,死亡8例(死亡率30.78%)。死亡原因为MODS6例,呼吸衰竭合并严重的混合性肺部感染2例。结论 开胸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原因复杂,加强对开胸术后ARDS的预防,采取准确措施早期积极治疗有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9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行CBP治疗,根据血清钠调整置换液钠浓度,观察高血钠与病情的关系及实施CBP前后血清钠浓度及纠正速度、渗透压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PECHE Ⅱ评分)等的变化.结果 29例高钠血症患者总死亡率为68.9%(20/29),其中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高达83.3%(15/18).发生高钠血症时,死亡组的血钠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1).共行CBP治疗113次,治疗天数平均4d(2~10 d),每日14h(12~22 h),置换液交换量4.3L/h.血清钠下降每日14.6mmol/L,血钠纠正速度为0.97mmol/(L·h).所有患者经CBP治疗后血清钠和渗透压明显下降,APPECHE Ⅱ评分改善,治疗过程安全,血流动力学稳定(P<0.01).结论 CBP治疗高钠血症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对危重病尤颅脑疾病合并高钠血症者应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中的变化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43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5例单纯心功能不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PCT、CRP、NT-ProBNP水平;分析影响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PCT、CRP、NT-ProBNP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PCT、CRP、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NT-ProBNP水平:Ⅱ级<Ⅲ级<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心功能(Ⅳ级)及PCT、CRP、NT-ProBNP升高为影响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示:PCT、CRP、NTProBNP三者联合的AUC更高,为0.907(P<0.05)。结论 PCT、CRP及NTProBNP在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均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恶性肿瘤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50例肿瘤患者合并感染前后、50例肿瘤非感染患者的PCT、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合并感染后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感染前(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合并感染组的PCT升高的阳性率及CRP升高的阳性率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合并感染组检测PCT与CRP呈正相关(r=0.726, P〈0.01)。结论 PCT和CRP均可作为早期明确恶性肿瘤合并感染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在晚期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指导肿瘤患者合并感染时积极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浆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诊断开胸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48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疑似肺部感染者行痰液病原学培养诊断是否为肺部感染。以痰液病原学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以及三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1)246例患者,40例确诊为术后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16.26%。(2)手术前,肺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WBC、PCT、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48h,肺部感染组WBC、PCT、CRP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在术后12h差异最为明显。(3)采用上述时间点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诊断术后肺部感染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10.67×109/L、1.06μg/L、9.50mg/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926、0.883。(4)WBC+PCT+CRP诊断患者肺部感染的灵敏度为95.00%。结论术后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监测,可早期筛查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哮喘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哮喘及哮喘合并感染者采用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自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哮喘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及单纯哮喘患者相比较,PCT、CRP水平轻度升高(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合并病毒感染及单纯哮喘患者(P〈0.01)。结论:血清学PCT、CRP指标能早期正确鉴别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早期判断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时间及减少耐药性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临床诊断的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同时检测PCT水平,根据PCT水平及变化情况,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血CRP和WBC水平的差别,观察血PCT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PCT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血CRP、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未观察到血PCT与CRP水平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血清PCT用于指导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及费用,同时更大程度地避免细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陆倩  严正平  周静 《大医生》2024,(1):109-111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34例),并纳入同期于张家港市中医医院体检的35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PCT、sST2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sST2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不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重度组(18例,CPIS>6分)和非重度组(12例,CPIS≤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PCT、sST2水平,并分析PCT、sST2水平与CPIS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研究对象的PCT、sST2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和健康组,非感染组sST2水平高于健康组(均P<0.05);非感染组与健康组研究对象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sST2水平联合检测诊断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P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肺部感染感染患者120例及非感染患者40例的NAP、PCT、hs-CRP,分析两组间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分析。结果:肺部感染NAP阳性率、NAP积分、PCT、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AP积分、PCT、hs-CRP对肺部感染的的评估有一定的准确性,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单核细胞分泌功能和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检测36例接受CBP的ARDS患者单核细胞功能,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ARDS患者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高于健康人群,而抗原呈递功能与健康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BP治疗48h后,单核细胞细胞分泌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CBP治疗对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无显著性影响.结论:CBP治疗可降低ARDS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但对其抗原呈递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患者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所致AECOPD患者90例,分别于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10~14d检测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WBC)、C反应性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结果:抗生素治疗后,PCT、WBC、CRP、ESR均显著下降。其中PCT≥0.25ng/mL者,治疗前为88例(97.8%),治疗后为0例(O%),P〈0.05;WBC≥10×10^9/L者,治疗前为65例(72.2%),治疗后下降至8例(8.9%),P〈0.05;ESR≥20mm/1h者,治疗前为88例(97.8%),治疗后下降至20例(22.2%),P〈0.05;CRP≥10mg/L者治疗前为86例(91.1%),治疗后下降至14例(15.6%),P〈0.05。结论:PCT检测可作为观察AECOPD的细菌感染控制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RDS患者151例,其中死亡49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人体质量指数(BMI)、ARDS分级、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11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前降钙素原(PCT)、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血压、血糖对ARDS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BMI、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PCT、血管活性药物7个指标均影响ARDS患者的预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RDS分级(OR=6.895,95%CI=1.447~32.860)、年龄(OR=3.633,95%C1=1.333~9.906)APACHEU评分(OR=1.210,95%CI:1.033~1.417)及SOFA评分(O尺=1.676,95%CI=1.253~2.242),而BMI是保护因素(OR=0.379,95%CI:0.168~0.856)。结论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年龄是ARDS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而BMI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严重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细胞因子及内毒素(endotoxin,ETX)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15例,用常规方法治疗;B组:10例,除常规方法治疗外,加用CBP治疗,12h/d;另设10例年轻健康献血人员为对照组(C组)。【结果】B组患者在CBP治疗后血浆ETX和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下降,在CBP后d1,d3,d5,d7的血浆ETX和细胞因子较A组同期水平低。【结论】早期使用CBP治疗能改善严重创伤并发患者的ETX血症,阻断其细胞因子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及预后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净化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D组比较,CBP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很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CBP组12例存活,7例)死亡;IHD组9例存活,7例死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BP能明显改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疗效优于IH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与外科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治疗的转归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对外科手术后无感染组153例、局部感染组76例、重症感染组57例的PCT及CRP进行了检测,同时对重症感染组的抗感染治疗后的PCT及CRP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组别间的差异性.结果 重症感染组病人及局部感染组病人的PCT浓度比无感染组高,且与无感染组病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感染组病人的PCT浓度值高于局部感染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无感染组比,局部感染组病人及重症感染组病人的CRP浓度均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重症感染组的病人进行治疗后,在治疗缓解组,随着抗感染治疗的时间延长,PCT及CRP浓度降低,治疗5天及7天后与3天的浓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未缓解组病人中,PCT及CRP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但PCT浓度在治疗3天、5天及7天后无显著性差异,而CRP浓度在治疗3天后与7天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外科医生监测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且PCT的水平是术后感染病人的治疗后病情是否转归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入住我院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行CBP治疗,动态监测血清钠以调整置换液钠浓度,观察实施CBP治疗前后血清钠浓度及纠正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肌酐、血渗透压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PECHEⅡ)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ICU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10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或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床边行CBP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 107例患者中死亡11例,放弃治疗6例,余90例患者行CBP治疗24 h后症状、体征改善。所有患者在CBP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导管感染32例(29.90%),意外拔管3例(2.80%),凝血8例(44.85%),血流动力学改变5例(14.01%)。结论腹腔感染患者行CBP治疗对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毒素、替代肾脏功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重视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预见性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和平  于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799-2800,2802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监测在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某社区的100倒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对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将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三组,即普通CAP组(49例)、重症cAP组(39例)及死亡CAP组(12例),比较三组基线资料、血PCT浓度及简化肺炎预后评分系统(PORT)分层与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三组患者中,平均年龄、简化PORT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血清PC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cAP组、重症cAP组、死亡CAP组,且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3)血清PCT水平与PORT分层的相关系数为0.929(Pd0.05)。结论CAP住院患者血清PCT动态监测在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度,有助于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尿路感染患者45例、下尿路感染患者40例及无尿路感染的健康查体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CRP及血、尿白细胞(WBC)水平,同时根据培养鉴定结果将尿路感染患者再次分为细菌及真菌感染组,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上、下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诊断敏感度为90.59%、特异度为93.33%。结论:血清PCT、CRP 可作为诊断及定位尿路感染的有效指标,但PCT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