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历代医家有很多有关痿证的记载,其中以《内经》的记载最为久远,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素问·痿论篇》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治则:“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阴?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现结合临床将个人看法简述如…  相似文献   

2.
李萌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51-551
痿证独取阳明的临床运用李萌广西大学医务所(南宁530004)《素问·痿论篇》曰:“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笔者在临床中深受启发,运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为主兼肝肾虚损而发之瘫痪、腰腿酸痛等,均以调摄后天脾胃为...  相似文献   

3.
“治痿独取阳明”见于《素问·痿论》。对治痿原理,经文解释道:“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脉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于原文穿插论述,文体较为零乱,  相似文献   

4.
治痿取中应悉两土赅虚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痿之为病成因颇多,然由中州失运,精微不化,经脉少充,肢体不荣而致者不为临床少见,《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实开痿证治胃之先河。由此而降,治宗此说者甚多,如石顽老人在其  相似文献   

5.
治痿一得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萎缩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本人在学习《素问·痿论篇》“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的理论时,体会到“治痿独取阳明”的重要意义,验之于临床,确获良效,兹举验案一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痿证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关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有"独取阳明"之说,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治疗痿证的准则。其立论机理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下面笔者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及笔者的认  相似文献   

7.
<正>1古代认识《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和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相似文献   

8.
<正>《痿论》云:五脏使人痿,而本于肺热叶焦。终之曰: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原于手太阴一经,以热相传而成,而治之者,惟取足阳明一经以为要。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总宗筋而束骨以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手足不用  相似文献   

9.
《痿论》云:五脏使人痿,而本于肺热叶焦。终之日: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原于手太阴一经,以热相传而成,而治之者,惟取足阳明一经以为要。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总宗筋而束骨以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手足不用而成痿。是痿之来,起于肺经,而治则取于阳明。后人谓独取阳明,此“取”字有教人补之意。是以丹溪独引越人泻南方、补北方之法,以发明“独取阳明”之旨。究未能尽所以取阳明之义,而意反有相戾者。夫南方,离火也;北方,坎水也。其言日:金体燥而居上,主畏火;土性湿而居中,主畏木。  相似文献   

10.
<正>《痿论》云:五脏使人痿,而本于肺热叶焦。终之曰:治痿独取阳明。是痿病原于手太阴一经,以热相传而成,而治之者,惟取足阳明一经以为要。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总宗筋而束骨以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手足不用而成痿。是痿之来,起于肺经,而治则取于阳明。后人谓独取阳明,此"取"字有教人补之意。是以丹溪独引越人泻南方、补北方之法,以发明"独取阳明"之旨。究未能尽所以取阳明之义,而意反有相戾者。夫南方,离火也;北方,坎水也。其言  相似文献   

11.
吾师李学铭熟读经典 ,业医数十载 ,治疗疑难杂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择要介绍如下。1 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血症李师曾诊治一位中年女性病人 ,四肢酸软乏力 2年 ,夜尿增多 ,纳差便溏 ,面色略苍白虚浮。舌苔白腻根稍黄 ,脉沉细。检查血钾2 .8mmol/ L。以往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曾诊断为肾小管酸中毒。此症以下肢酸软为主 ,属中医痿证范畴。李师宗《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 ,而不得至 ,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及《素问·痿论》“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治痿者独取阳明”等论述 ,故先拟黄连温胆汤苦…  相似文献   

12.
阳痿之治,前贤或主张以补肾壮阳为主,或提倡以清热利湿是务,鲜有论及养胃者。笔者根据“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篇》)的理论,认为养胃亦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治痿独取阳明,以往认为只为足痿而设,实乃诸痿治疗通则,阳痿之治亦不例外。盖“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素问·厥论篇》)《临证指南》云:“阳明虚则宗筋纵,盖胃为水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者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者,不亦难乎?”阳痿既源乎胃虚,其治必当养胃,使胃虚得复,精气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灵枢·根结》篇也云:“痿疾者,取之阳明”,是中医、针灸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痿”又同“萎”,即肢体筋脉弛缓、肌肉萎缩、软弱无力、瘫痪失用的一种病证。因其多发生在下肢,故又称“痿躄”。阳明,从脏象的角度是指胃腑、大肠,从经脉的角度是指手、足阳明经。“独取”者,有“多取”、“常取”、“着重取”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从痿证的病机和治疗两方面,考察痿证与阳明之间的关系。认为痿证经由"阳明虚-宗筋纵-带脉不引"的发病过程,与阳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基本思路,但非唯一的治法;阳明究竟该补该泻,仍需要视具体病情而定。因此,"治痿独取阳明",是大法,而非定法;"独取",是言其重,而非言其孤。  相似文献   

15.
从痿证的病机和治疗两方面,考察痿证与阳明之间的关系.认为痿证经由"阳明虚-宗筋纵-带脉不引"的发病过程,与阳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取阳明"是治疗痿证的基本思路,但非唯一的治法;阳明究竟该补该泻,仍需要视具体病情而定.因此,"治痿独取阳明",是大法,而非定法;"独取",是言其重,而非言其孤.  相似文献   

16.
对于痿证的治疗,《素问·痿论》指出“治痿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系指采用补益后天为治疗原则。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称五脏六腑之海,主润泽和调养宗  相似文献   

17.
痿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早在《内经》中对其病因病机就有详细论述,而独取阳明被许多医家推崇为治痿之重要原则,但片面地理解其含义并非《内经》治痿之宗旨,笔者认为治痿要掌握辨证论治,充分发挥“治痿独取阳明”在治疗痿证中的独到之处,运用中药、针灸予以施治。  相似文献   

18.
“治痿独取阳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历代注家,多从句中“独”字立论,认为治疗痿证只单独取于阳明。如张志聪云:“诸痿独取于阳明。”马莳亦云:“然则足痿而不能举者,由于阳明之虚,则治痿独取阳明者,宜也。”又如明代医家王肯堂说:“百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则不用而为痿,治痿  相似文献   

19.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灵枢·根结》亦云 :“痿疾者 ,取之阳明”。独取阳明是中医、针灸治疗痿证的基本法则。《素问·痿论》篇说 :“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 ,肝主身之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肺热叶焦则生皮痿 ,心气热则生脉痿 ,肝气热则生筋痿 ,脾气热则生肉痿 ,肾气热则生骨痿。由此可见痿证的成因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结合临床体会 ,探讨如下 ,以供同仁参考。1 机理探讨1.1 阳明为五脏之本阳明经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阳明在上肢者隶属大肠 ,在下肢者归属胃腑 ,然《灵枢·本输…  相似文献   

20.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是为“痿证”而提出之治疗大法,古今治“痿”,莫不宗之。然其法之真正含义,则是不止治“痿”之一端。何谓“独取阳明”,亦有含混之处。为探求经旨,窥其全貌,得其真谛,俾临床正确使用,爱将学习体会简述于下,以就正于诸同道。痿证乃四肢软弱无力、肌肉痿缩之证,临床颇为常见。《痿论》专篇作了细致、深入的阐述。其以五脏立论、因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肾主骨髓,遂有痿蹙、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之分,名目虽多,其实则一。然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