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旭 《西部中医药》2004,17(5):11-12
活血化瘀法是两千多年来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对血瘀的初步认识,《素问·调经论》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返则生,不返则死”,“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的记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更是奠定了血瘀学说的基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论述颇详:“病人胸满,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病者如热伏,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清代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对气滞血瘀理论又有了新的见解和…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简明扼要地指出了瘀血的证候特征及治疗大法:"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所以凡是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外溢,停于体内者,皆称为瘀血.张仲景尊奉经旨,根据瘀血的寒热虚实、兼气兼水及轻重缓急的具体情况,就瘀血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治疗大法作了详细的阐发.本文拟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瘀血因证脉治的条文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活血祛瘀治法 ,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就有“血实宜决之”的论述。但在中国医学史上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又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 ,第一次对活血祛瘀治法作了全面的论述 ,书中精辟而完整地论述了有关脉证、治法 ,并创制了若干行之有效的方剂 ,延用至今。本文就《金匮要略》中的活血祛瘀治法浅析如下。1 温养祛瘀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 9条 ,“妇人年五十所 ,病下利数十日不止 ,暮即发热 ,少腹里急 ,腹满 ,手掌烦热 ,唇口干燥……曾经半产 ,瘀血在少腹不去……当以温…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曰:“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古今医家对本条注释皆言“其人言我满”是指“腹部胀满”。笔者通过认真研读《金匮要略》全书,仔细核察前后条文,认为此解释欠妥,似应改释为“胸部满闷”为  相似文献   

5.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不能自主,或脉见心律失常脉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大动”,《灵枢·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杂病论》首称心悸。与心悸相关最早的病症名是惊悸。它首先出现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论述了惊悸的脉象和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6.
<正> 瘀血论述渊源于《内经》。如《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仲景则在此基础上,正其名创瘀血之证,从病因病机,到见证诊断,阐述详备,组方遣药,权衡证势,丝丝入扣,实开后世论瘀之先河,影响甚为深远。《金匮要略》中虽有专篇论及,但寥寥数条,难以窥其全貌。为此,笔者综合诸篇中散在的论述.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7.
尿血     
[病名] 尿血,在《黄帝内经》中称“溺血”(《素问·气厥论》)、“溲血”(《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灵枢·热病篇》);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首次提出“尿血”之名。亦有“小便血”和“小便出血”之称,但大多数中医典籍从仲景之说,故本书采用尿血为病名。 [定义] 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挟杂血块,排尿不痛的一种病证。多由火热伤及膀胱脉络,血溢脉外,随尿而出。亦由脾不统血,肾失封藏,淤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者。尿血可作为一种出血病独立存在。凡处感内伤见血尿且排尿不痛者,皆可以尿血辨治。  相似文献   

8.
瘀血刍议     
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行血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器官组织的,均称瘀血。《金匮》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瘀血。”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注云:“胸满者,血瘀而气为之不利也;唇痿舌青,血不  相似文献   

9.
胸痛,为临床常见之症。最早讨论胸痛当推《内经》,后世医家作了诸多发展,使之对胸痛的认识渐趋全面。如《素问·脉解篇》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灵枢·五邪篇》又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内经》还把胸痛之重症命名为“真心痛”。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概念,强调了胸阳不足,阴寒阻滞为发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后世医家多遵此说。明、清以  相似文献   

10.
瘀血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它是病理的产物,亦是致病因素.瘀血学说始于《内经》,该书虽无瘀血一词,但有和瘀血含义一致的恶血、留血等名称。《素问·调经篇》谓:“五脏之血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谓:“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首先提出瘀血可致百病和活血化瘀治则的意义。之后,张仲景发展了瘀血学说,在《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篇及《伤寒论》太阳阳明病篇中,明确提出了瘀血和蓄血的含义;并制订了下瘀血汤、鳖甲煎丸等多种著名的活血化瘀方  相似文献   

11.
<正> “肺痿”一词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之后,历代诸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予以探讨确系必要。《说文》云:“痿,痹也”。段玉裁注:“古人多痿痹联言,因痹而病痿也”。说明瘘证是继发性疾病,多由痹证发展而来。痹,闭也,壅闭不通之意。《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合论于同一篇中确有一定的含义。考诸痿证首见于《素问·痿论篇》,其以“肺热叶焦”立论。分列脉痿、筋痿、肉痿、痿躄之证,据此  相似文献   

12.
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其中,对“满证”除了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七六》中专篇讨论外,在其他篇章中亦有论述。综合全书,对“满证”的论述,计有六十余处。所述满证,在部位上,有胸满、心下满、胸胁满,胁下满、腹满、少腹满;在程度上,有坚满、胀满、腹满时减、腹满不减;在性质上,有“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之别;在兼证上,有兼呕、喘、咳、痛、烦等证的不同。因此,探讨《金匮要略》中  相似文献   

13.
<正> 瘀血之说肇始于《内经》,立名于《金匮要略》。历代医家虽有独特见解,治法浩繁,但皆不出仲景论瘀之藩篱。多年来,余运用仲景化瘀诸法于妇科临床,每获良效,今从八个方面分述如下。 1 行气活血法《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云:“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经云“气为血帅,血为气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效果。现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介绍如下,供学者参考。一、中医对瘀证的认识1.《内经》对瘀证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灵  相似文献   

15.
王苹 《福建中医药》1998,29(2):19-20
试论《金匮要略》对瘀血证的认识与辨治福建中医学院(350003)王苹主题词《金匮要略》血瘀瘀血,源于《内经》中“恶血”、“血泣”的记载。“瘀血”作为病证名提出,始于张仲景,其在《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地阐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6.
<正> 黄土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由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组成。原主治“下血、先便后血……”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各种血证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立方本义,原文说得虽属简要,但很清楚。《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第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同371条。综观这三条原文,不难看出该方主治病证为“热利”,症见下利后重,  相似文献   

18.
尿血又称溲血,溺血。分为血淋、尿血两种。以有尿道疼痛者为血淋:尿道不痛者为尿血。其病因历代医家多认为,与热有关。如《索问·气厥论》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素问·四时剌逆从论》:“少阴有余,涩则病积溲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可见无论实证,虚证多因有热,或为实热,或为虚热脾肾两虚  相似文献   

19.
略论黄土汤中黄芩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汤来源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大便下血 ,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等证 ,具有温阳健脾 ,养血止血之功用。方中配伍一味苦寒的黄芩 ,其意义历代颇多争议 ,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 :一是认为黄芩在方中具清热泻火之功。如唐宗海《血证论·卷八》云 :“血伤则阴虚火动 ,故用黄芩以清火。”二是认为黄芩在方中起反佐作用 ,制术、附温燥之性。如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云 :“虑辛温之品 ,转为血病之厉 ,故又以黄芩之苦寒 ,防其太过 ,所谓有制之师也。”高校 5版《方剂学》统编教材亦…  相似文献   

20.
孙大志  秦志丰 《中医杂志》2003,44(2):155-156
“知常达变”在望、闻、问、切中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现以紧脉为例加以探讨。紧脉,脉数而弦急,其象来时劲急,按之长,左右弹指。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主寒证,痛证。李时珍日:“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又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云:“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