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补络补管汤辅助治疗肺结核并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痨止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补络补管汤治疗,并根据症状加减,治疗7 d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咯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络补管汤辅助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有较好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短,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补络补管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晓钟  宋炳礼 《河北中医》2004,26(9):665-665
支气管扩张所致之咯血,发作突然,出血量多,伴咯脓痰,治疗不及时,易出现失血、窒息等,且有反复发作之特点。1985~2000年,我们运用补络补管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6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络补管汤治疗血证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络补管汤治疗血证临床应用举隅周萍,翟书正(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医院,464000)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表现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患。它多并发于各科疾病,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血液病外,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等可引起咯血;消...  相似文献   

4.
加味补络补管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络补管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为近代医家张锡纯所创。该方由生龙骨、生牡蛎、广三七、生赭石、山萸肉等五味药组成。具有活血止血、祛瘀通络的功能。笔者师其方义,用以化裁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3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13例均经胸片和支气管造影检查确诊,其中右肺下叶7例,中叶2例,左肺下叶4例;反复咯血少则5至10毫升,多则100至1000毫升。  相似文献   

5.
一般资料本组 2 4例 ,男 9例 ,女 1 5例 ;年龄 46~ 77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0年。治疗方法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其方为 :生黄芪30 g,党参 1 2 g,白术 1 5g,当归 1 2 g,陈皮 1 2 g,升麻6g,柴胡 6g,麻仁 1 0 g,杏仁 6g,甘草 6g。伴腹胀者加厚朴 9g;大便燥结难行者加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 1 998年以来 ,对 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用自拟补元汤治疗 ,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应用 :人参 5~ 1 0 g、当归 1 5g、白芍1 5g、黄精 2 0 g、厚朴 1 0 g、生山楂 1 5g、仙灵脾 1 2 g、生蒲黄 8g、香附 1 2 g、酸枣仁 1 5g、钩藤 (后下 ) 1 0~1 5g,每日 1剂 ,水煎 ,2次分服。加减 :肝火偏盛者加山栀、龙胆草、黄连 ;兼肝风症状者加龙骨、牡蛎、代赭石 ;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熟地、天冬 ;兼痰湿者加半夏、陈皮、泽泻。临床观察 :6例患者中男性 5例 ,女性 1例 ;最小年龄 51岁 ,最大年龄 68岁 ,平均 50 .6岁 ;病程1 .5…  相似文献   

7.
余韵星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0):430-431
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咳血、嗽血、咯血等范畴,以反复咳嗽、咯痰和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系难治病之一。笔者采用由家传验方改制的补脏益络汤,治疗59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9例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20~30岁17例,31~50岁26例,51岁以上16例;职业为农民12例,工人14例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用张锡纯补络补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8例,住院治疗18例,门诊治疗50例,男28例,女40例;年龄10~58岁,平均(31.23±11.2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51年;皮肤瘀点为主30例,鼻出血为主6例,牙龈出血为主10例,月经过多为主22例;血小板计数均在80×109/L以下,血红蛋白26~78g/L、平均51g/L。  相似文献   

9.
补髓生血冲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阳  李娜  周莲云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36-836
笔者自 1996— 2 0 0 1年 ,应用补髓生血冲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 0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36例 ,女 2 4例 ,男女之比为 1 5∶1;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79岁 ,平均 (4 4 6± 12 2 )岁 ;病程 15天~ 15年 ,平均 2 7 2 7个月。诊断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 。2 治疗方法予自拟补髓生血冲剂 ,药用 :党参 2 0g ,黄芪 30 g ,菟丝子、炙甘草各 15g ,杜仲 2 0 g ,山药、补骨脂各 15g ,马齿苋 2 0 g等。由本院制剂室制成每袋含生药 10 g的冲剂 ,每次 1袋 ,每日 3次口服。在治疗过程中 ,体温在…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来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脾胃气虚型冠心病34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34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5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大 77岁 ,最小 4 6岁 ,平均 6 1.5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4个月。表现为胸闷 ,气短 ,心悸 ,自汗 ,疲乏无力 ,下肢轻度浮肿 ,便溏等。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 ST- T改变。2 治疗方法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 30 g,人参 6 g(或党参 10~ 15 g) ,白术、当归、陈皮各 10 g,升麻、炙甘草各 5 g,柴胡 9g,丹参、茯苓各 2 0 g。人参先泡 ,合诸药加水适量 ,文火煎煮 30 m in,取汁5 0 0 ml,早晚 2次温服。舌质有…  相似文献   

11.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常可引起疼痛、排尿不畅 ,排便困难 ,切口愈合缓慢等并发症。笔者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 86例并设对照组 40例比较 ,结果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86例中 ,男性 51例 ,女性 35例 ;年龄 2 8~ 68岁 ;病程 3~ 2 6年 ;均属环状混合痔。另设对照组40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9~ 66岁 ;病程 3~ 2 5年 ;亦属环状混合痔。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加味补中益气汤药物组成 :炙黄芪40 g,党参 30 g,白术 2 0 g,当归 2 0 g,白芍 2 0 g,陈皮 6g,制乳香、制没药各 6g,升麻 8g,柴胡 8g,三七末 3g(冲服 ) ,茯苓…  相似文献   

12.
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 36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31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3年。诊断标准为尿频、尿急、尿痛为主症 ,伴有下腹坠、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 ,多次尿常规检查及尿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泌尿外科检查尿道无解剖学上的异常。2 治疗方法补中益气汤加味 :生黄芪 30 g,白术、党参、当归、菟丝子各 1 5 g,柴胡、茯苓、竹叶各 1 0 g,陈皮、升麻各 6g,甘草 5 g。偏阳虚者加熟附子 6g,仙灵脾1 0 g;阴虚者加枸杞子 1 0 g…  相似文献   

13.
“补中健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以来 ,笔者自拟补中健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81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选 81例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男 5 9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85岁 ,最小 1 7岁 ,平均年龄 4 1 .2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 4天 ,平均病程 4 .2年 ;其中胃溃疡 1 8例 ,十二指肠溃疡 4 3例 ,复合性溃疡 2 0例。2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补中健胃汤治疗。基本方 :黄芪 2 0 g ,党参 1 5 g ,炙甘草 1 2 g ,白芍 1 5 g ,白及9g ,乳香 5 g ,当归 9g ,陈皮 1 0 g ,乌贼骨 1 5 g。加味法 :气滞较重者加木香、枳壳、柴胡 ,痛甚者加失笑散 ,出…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88年以来,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39例,疗效尚佳,特作总结。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10岁以内16例,11~20岁12例,21~30岁5例,31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2d,最长13年。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外,伴血尿、蛋白尿者4例,以红细胞尿为主,蛋白最多;伴关节痛6例,伴腹痛4例(其中3例既有关节痛又有腹痛),伴荨麻疹样发作1例。39例中有22例为经西药治疗无效的自身对照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黄芪15~30g,党参、白术、紫草、白及、升麻各10g,陈皮、柴胡、当归、炙甘…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自拟清消补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0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 6例均为 1991~ 1998年的门诊病例 ,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 ,男 76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6 9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2年 ;伴胆囊炎者 83例 ,伴早期肝硬化者 17例。2 治疗方法用自拟清消补肝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组成 :白花蛇舌草 30 g、丹参 30 g、黄芪 30 g、板蓝根 2 0 g、郁金 10 g、何首乌 10 g、大黄 10 g、薏苡仁 2 0 g、白术 10 g、甘草 6 g。每日 1剂水煎服 ,1月为 1疗程。注意休息 ,戒烟酒 ,避风…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补虚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患者中 ,男 46例 ,女 1 9例 ;年龄最小者 2 7岁 ,最大者 61岁 ;病程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1 0余年。全部病例均经肝功能检查、 B超探查、PCR及抗体测定试验确诊。临床症状 :乏力、纳差 ,肝区不适 ,腹胀 ,面色晦暗 ,可见蜘蛛痣、肝掌 ,舌质暗 ,舌底脉络紫暗 ,苔薄白 ,脉弦细。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党参、白术、茯苓各 1 2 g,白芍、生地各 1 5g,砂仁 6g,茵陈、金钱草 1 5g~ 60 g,桃仁1 5g,土鳖虫 8g。辨证加减 :偏血瘀者加三棱、莪术 ;肝火旺盛者…  相似文献   

17.
超声雾化吸入立止血及云南白药治疗咯血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9月~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用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立止血及云南白药治疗咯血 46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1 8~ 78岁 ,平均 47.2岁 ;初次咯血 1 6例 ,反复咯血 30例 ;大量咯血 ( >40 0 ml/d)6例 ,中量咯血 ( 1 0 0~ 40 0 ml/d) 2 0例 ,小量咯血 ( <1 0 0 ml/d) 2 0例。其中支气管扩张 2 0例 ,肺结核 1 6例 ,肺癌 6例 ,原因不明 4例。1 .2 治疗方法 按咯血量多少将立止血 1 0 0 0~ 30 0 0 U及云南白药 1~ 2 g以生理盐水 40 ml溶化后注入超声雾…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杂症 ,每收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1 口腔溃疡任某 ,男 ,35岁 ,1996年 4月 5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6年 ,缠绵不愈 2年余。患者身体羸瘦、面色无华、纳差、便溏 ,舌质淡红、体胖、边有齿痕 ,脉沉细。辨证为 :脾胃气虚 ,中焦虚寒。治以补气健脾、温中。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30g ,炒白术 15g,升麻 6g ,柴胡 10g ,党参 12g,桂枝 10g,陈皮 10g,甘草 6g,姜枣为引。 5剂。按 :患者自幼体瘦、纳差 ,饮食略有不慎则腹痛泄泻 ,属脾胃气虚、中焦虚寒 ,脾虚运化失司 ,湿阻中焦 ,留滞胃肠 ,久则导致中气不足 ,脾…  相似文献   

19.
《吉林中医药》2003,23(5):21-21
自 1996年 9月~ 2 0 0 2年 3月 ,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内痔患者 12 9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9例中 ,男 5 8例 ,女 71例。年龄最小者16岁 ,最大者 82岁 ,平均年龄 5 2 7岁。病程最长者二十余年 ,最短者 2d。其中便血者 5 8例 ,疼痛者 15例 ,肛门脱垂者 71例 ,水肿者 2 5例 ,便秘者 19例。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基本方 :黄芪 2 0g ,人参 9g ,当归 12g ,陈皮 9g ,升麻 15g ,柴胡6g ,白术 12g ,甘草 6…  相似文献   

20.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 ,笔者以补天大造丸配合高压氧治疗中风瘫痪 38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 84岁 ,其中 19~ 4 0岁 2例 ,4 1~ 55岁 4例 ,56~ 70岁 14例 ,71~ 84岁 18例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4年。1.2 治疗方法 :补天大造丸加减 ,人参 10 g、黄芪 30 g、白术 15g、当归 15g、白芍 15g、远志 10 g、炒枣仁 15g、熟地 30 g、枸杞子 2 0 g、紫河车 1具、淮山药 15g、鹿角胶 10 g、龟板胶 10 g、茯苓 15g、穿山甲 10 g、乌梢蛇2 0 g、伸筋草 15g,蜜为丸如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