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端,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血亏、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在本病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  相似文献   

2.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能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治疗应以通为补、温补结合;针对病机为阳虚寒凝者应用温阳散寒止痛,针对病机为血行瘀滞者应用活血化瘀止痛,针对病机为虚、心脉失养者应用扶正固本以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痛引左肩或左臂内侧.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4.
乔倩 《中医临床研究》2010,2(3):42-44,46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常见阴寒凝滞、痰浊壅塞、心血瘀阻;正虚,常见有心肾阳虚、气朋两虚及阳气虚衰。心血瘀阻在发病过程中是一个最重要环节。本文从静脉制剂、中成药、汤剂三个方面,对胸痹心血瘀阻证近五年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胸痹心痛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姜蕊 《光明中医》2003,18(4):57-57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 ,发病率高 ,且多发于 4 0岁以上 ,5 0~ 6 0岁为高峰期。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主要症状为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短气 ,喘息不得卧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病因多为寒邪内侵 ,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 ,年老体虚等。其病机有虚实两面。虚为心脾肝肾亏虚 ,功能失调 ;实为寒凝、气滞、血瘀 ,痰阻 ,痹阻胸阻 ,滞于心脉。临床要分清标本虚实 ,虚证宜用益气养阴、温阳补气等方法 ;实证宜用活血化瘀、理气通阳、泄浊豁痰等法。由于此病常虚实挟杂 ,故应注意主次缓急 ,以…  相似文献   

7.
《广西中医药》2015,(4):49-50
<正>胸痹最早见于《内经》,主要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能平卧等。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并涉及它脏。病性可分虚实,如气血阴阳不足,心脉失养,不荣则痛,为虚证;又可见于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痹阻心脉,不通则痛,为实证。《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而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也就是说,上焦正气虚弱,  相似文献   

8.
胸痹西医称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阔加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曾经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讲的是胸痹重证。1病因病机胸痹的病因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有关,其病位在心,与脾肾有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2辨证要点2.1辨标本虚实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佳,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本病属于本虚标实的慢性病。笔者以俞募配穴隔姜灸法治疗胸痹,选取寒凝心脉型胸痹患者2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在中医病名中与胸痹大概相对应。胸痹除冠心病外还包括其它原因引起的胸痛,这里重点探讨由冠心病所致之胸痹证。其症状轻者仅感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在辨证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观点趋向统一,即本虚标实,其本虚包括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及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标实包括气滞、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11.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特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本病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是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2.
<正>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其病位在心,与肝脾相关,而情志的变化又会影响病情变  相似文献   

13.
王家玲  林韶冰  林金英 《光明中医》2008,23(8):1202-1203
胸痹是指当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足发冷。其病因常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病位在心,病性常为虚实夹杂。我科自2007.1.1—10.1期间,共收治胸痹病人40例。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为主,结合西医对症处理。由于采用同步辨证调护,明显提高了胸痹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何训昌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后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何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痰瘀病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独到的认识。笔者随何师临证十数年,见何师以化痰法或祛瘀法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胸痹心痛证”范畴,特征是“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胸痛彻背”。何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标实主要是痰瘀阻络、心脉不畅,本虚是心气阴虚,或心阳(气)虚,…  相似文献   

15.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浅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心绞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多因外来寒邪侵袭,或情志所伤,或内有所伤致心系脉络瘀阻有关,以胸部闷痛阵作,甚则胸痛彻背,或兼短气、喘息不得卧的病症。病位在心,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虚、心阳不足、阴血亏虚;标实为血瘀、痰浊、寒凝、  相似文献   

16.
邓红旗 《河南中医》2014,(9):1708-1709
史载祥教授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位在心,多为久病,本虚标实,急性期疼痛乃因虚致实,法以宣痹通阳、祛风定痉止痛。缓解期抓住本病邪凑虚所,病久必虚,多淤,因虚致实的特点,采用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痰之法,气行血行,滋阴活血,温散寒凝,心脉得以滋养,胸闷胸痛心悸症状消失,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亚君 《北京中医》2004,23(6):353-354
胸痹病的记载 ,始见于《金匮要略》。本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痛 ,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自 1995年 3月以来 ,笔者以温胆汤化裁治疗本病 ,取得  相似文献   

18.
<正>胸痹是以病位和病机合而命名之疾病,主以胸部疼痛为主证,具体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部胀满疼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灵枢·五邪》篇云:"邪在心,则病心痛"。但胸痹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列于《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专篇详加论述,指出"阳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气血不足、阴阳亏虚为本,寒凝、气滞、痰浊、血瘀、瘀毒、热毒为标。邪实致心脉不通,正虚致心脉失荣,则发为胸痛。目前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一般分为两种:复合证和单个证素,在临证时,应结合实际,两种分型辨证使用,运用"病证结合"思想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能更加贴近疾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肾心痛证治精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心痛”是中医病名 ,始见于《内经·灵枢·厥病》篇。提出 :“厥心痛 ,与背相控 ,善瘛 ,如从后触其心 ,伛偻者 ,肾心病也。”本病的发生与心肾阴阳虚衰、精血失于资生、手足少阴经脉失调、水火不能相济有关 ,其病位在心 ,病本在肾。本虚标实是发病的基础和条件 ,其结果是心脉痹阻 ,发为肾心痛。笔者着重论述辨治因肾虚所致心痛的临床思路与方法。1 定义与范围因肾阴肾阳虚损 ,心阴心阳失于濡养温煦 ,而致心脉痹阻引起心痛者 ,称之为“肾心痛”。证见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胸背拘急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伛偻不伸 ,足跗浮肿 ;或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