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炎样胃癌内镜下表现方法对确诊的22例胃炎样胃癌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改变、病理诊断,确诊经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结果胃炎样胃癌内镜下有以下特点:①胃腔缩小,胃角分不清,胃蠕动减慢.②胃粘膜粗糙不平,失去光泽,可见颗粒样小隆起,或充血水肿里小堤梗样突起.③糜烂面覆盖霜斑样白苔.④小范围内有几个陈旧性出血点和新鲜出血点同时存在.⑤以前内镜活检病理报告有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结论以上特点为胃炎样胃癌高度可疑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APC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抑癌基因,有关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及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不断得到进展。多数研究提示,该基因与细胞增殖、分化、粘附等均有一定关系,并在胃癌的早期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它的结构、蛋白产物及功能、致癌机制,探讨其在胃癌中的变化规律,对于胃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是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占全部肿瘤死亡的23%以上,因此,抓住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在目前还没有寻找到理想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的现状下,唯一可行的是及时内镜检查,一旦发现,及时手术切除但在大量的胃癌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胃癌的诊断是有误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诊断标准掌握的不一致‘1与癌发生前关的上皮细胞病变慢险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肠上度化生(完全、不完全、小肠型、大肠型)、不典型增生2胃癌前病变8称胃上应不典型增生、GastricopithelialDyp…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前分期CT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治疗趋向于个体化,对不同分期胃癌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术式依赖于准确的术前诊断.CT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评价CT对胃癌分期的主要因素: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我们将术前CT观察结果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比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99609/199809我科收治胃癌231例,对112例术前进行了CT检查.其中男78例,女34例;早期癌9例,进展期癌103例;贲门癌31例,胃体小弯癌35例,胃窦癌42例,胃大弯癌3例,胃底癌1例.8例明确为晚期癌未手术,7例手术…  相似文献   

5.
癌胚抗原、X线和内镜对早中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胃癌的诊断,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血清癌胚抗原(CEA)、X线及内镜检查,特别是纤维内镜问世以来、使内镜的诊断率显著提高.本文报道我院经癌胚抗原、X线及内镜检查,最后全部通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中期胃癌,重点对这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1材...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胃癌6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65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65例均经内镜、病理检查证实.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34例,未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7例,粘液腺癌5例.结果65例中行手术治疗63例,胃癌根治术31例,姑息切除11例,胃空肠吻合术16例,剖腹探查术5例.术中发现均已有转移.术后1a死亡9例,1例存活3a,病程最长者3a,<6mo26例,>2a39例.结论青年人胃癌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对其缺乏警惕性,易漏诊,因此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水平,是提高胃癌5a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胃癌癌前病变的确定与追踪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老年人胃癌癌前病变的确定与追踪王孟薇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近年来,虽然临床及基础医学工作者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自动化形态测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的研究仍无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胃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对失去手术的中晚期胃癌单独采用放疗、化疗、介入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多主张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我院1995-11/1997-03对36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胃癌患者,先行腹腔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康莱特注射液及ILZ,IWk后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回对象和方法1.l对象本组36例中晚期胃癌,男25例,女9例,年龄53岁~72岁,其中60岁~70岁29例,占SO.5%.36例全部经纤维内镜、腹部B超、上消化道钡餐及组织活俭确诊,9例做上腹部CF扫描,…  相似文献   

9.
微小胃癌病理与内镜观察对照研究卢开柏彭永安朱建跃胃镜检查发现了不少癌前病变和微小胃癌,但由于其病变不明显,活检取材困难,再加上制片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给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如何通过内镜和光镜发现微小胃癌,仍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一、材料与方法:收集...  相似文献   

10.
基因芯片等高通量的研究手段已在肿瘤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胃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住手术切除标本,对胃镜下取得的疑似胃癌组织的基因表达比较研究则较少报道。目的:比较胃镜下取得的病理诊断为胃癌和非癌样品的基因表达谱特征,为识别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和疾病的分子分型奠定基础。方法:内镜下取47例胃癌疑似病变组织和对应非病变组织,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28例,非癌病变19例。提取RNA,采用含14592个点的人cDNA芯片,经RNA放大技术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检测,检测结果采用GeneSpring软件分析,数据标准化用局部加权回归分析(LOWESS)处理,胃癌和非癌两组样品的组内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应用差异显著性分析(SAM)方法。结果:以30%样品巾的表达调节水平大于1.5倍作为差异基因筛选标准,胃癌组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33个,卜调的有143个。非胃癌样品中有51个基因表达上调,22个表达下调,其中分别有18个上调基因和13个下调丛因与胃癌组相同。组间差异分析筛选出40个基因,其表达调节可以由之进行胃癌和非癌组样品的区分。结论: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识别胃癌和非癌样品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可用于肿瘤发病机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胃癌早期诊断及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1胃癌早期诊断的概念1.1胃癌是一种基因病和绝大多数肿瘤一样,胃癌也是由多基因参予的一种渐进积累转化性疾病,这种转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由正常演变为异常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细胞的这种变化首先发生在基因水平上,当变化涉及到基因表达产...  相似文献   

12.
胃癌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分期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前进行正确的病变分期、判断癌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不仅有助于预后判断,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制定治疗计划,因此术前癌肿分期已成为现代医学重要的诊断模式,针对胃癌术前病理取材和分期的研究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业已表明,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对胃癌术前分期明显优于其他各种检查,与术后病理对照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然而,这种术前分期能否反映胃癌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其术前EUS分期的基因改变背景尚未见有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DNA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包括DNA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标志物检测、预后和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分析表明目前胃癌基因的DNA甲基化研究比较局限,应用DNA甲基化芯片研究胃癌DNA甲基化情况,建立胃癌基因DNA甲基化谱,以及探索胃癌表观遗传机制的任务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最常见的癌肿之一,占消化道癌肿的第一位。由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存在一定困难,所以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外,中医药物治疗胃癌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我院著名老中医张镜人教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及多年的临床经验拟定中药方,在临床应用上取得显著疗效。由此,我们观察了3种复方中药对胃癌上皮详细胞的杀伤作用,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NKM-45细胞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用200ml/L,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置5%CO2、37℃培养箱中培养,1号复方中药成份:黄芪6g,南沙参6g,川…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以上。大量研究表明,进展期胃癌即使经过手术治疗,5年内的生存者也仅为20%,但是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关键。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可在胃镜检查时进行胃黏膜表面的活组织成像,对活体组织学研究提供了快速可靠的诊断工具。本文从CLE的工作原理、显影剂、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早期胃癌中的诊断应用以及前景展望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与残胃癌的关系方法当地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9只,施行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对照组7只,单纯剖腹术.两组大术后1mo始喂饲致癌剂MNNG加饱和氯化钠溶液,连续10mo.在实验周期的不同时相点,应用纤维内镜对残胃粘膜进行动态观察并活检.结果手术组浅表性炎、萎缩性炎和腺体增生不仅出现于手术后早期,而且出现于整个实验过程中.肠化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6,P<0.05;X2=7.14,P<0.01),吻合口部显著高于残胃部(X2=5.6,P<0.05;X2=7.14,P<0.01).结论Billroth胃切除术与残胃粘膜的病变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残胃粘膜常见的腺体萎缩及增生性病变是发生癌前病变的重要基础,应成为临床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252例患者进行内镜随访,术后2a每3mo一次,2a后每6mo~9mo一次,持续5a以上.结果检出残胃再发癌36例,检出率4.00%,胃癌术后内镜随访患者中胃癌检出率与一般人群内镜检查时的胃癌检出率相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密切随访内镜,有利于早期发现诊断残胃复发癌,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胃癌内镜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胃癌的死亡率位居各种癌症之首,胃癌的早期诊治至关重要。我国早期胃癌的临床检出率仍较低。目前,手术治疗是根治胃癌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性能的改进,超声内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等新型内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胃癌的早期检出率,同时也为胃镜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机会。由于内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GC)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对1968-08/1998-05经手术治疗的240例胃癌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钡餐检查、纤维内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手术方法计有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姑息性手术、仅限于剖腹探查和切取活检.结果临床症状最多的是胃部不适、上腹疼痛、消瘦和食欲不振,体征最多的是上腹压痛.在化验检查中,34.5%血红蛋白过低、粪潜血阳性者居多(56.2%)、血型分布中以A型居多(34.6%).纤维内镜的诊断符合率(92.0%)高于钡餐检查(83.6%),差异无显著性(x2=3.40,P>0.05).病变部位分布于鲁窦者最多(55.4%),在胃癌分期中早期胃癌仅有6例(2.5%)绝大多数为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为85.5%(206/240),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63.6%(131/206),姑息性切除率为36.4%(75/206).治疗结果:近期治愈120例(50.0%),好转或有效78例(32.5%),无效29例(12.1%),恶化8例(3.3%),死亡5例(2.1%),治愈好转率为82.5%结论在胃癌的检查中,纤维内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在胃癌的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治愈好转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胃粘膜癌前期病变的干预及非于预治疗的效果.方法老年胃癌前期病变45例,男34例,女11例,年龄60岁~82岁,其中重度萎缩12例,重度肠化8例,非典型增生轻度11例,中度9例,重度5例.分为干预治疗组22例,分别给予清除Hp(阿莫仙)、叶酸、维霉素、中药摩罗丹,胃命生等药物治疗,6mo~1a复查一次内镜、病理.对照组23例(未经以上系统治疗)同样追踪内镜、病理,观察两组胃癌前期病变的转复情况.结果干预治疗组转复如下:重度萎缩3/5,重度肠化3/4,非典型增生轻度3/5,中度2/5,重度2/3,总转复率60%对照组转复如下:重度萎缩3/7,重度肠化2/4,非典型增生轻度2/6,中度2/4,重度1/2,总转复率为43%,比较两组重度萎缩→轻度非典型增生总转复率为64%及41%,有显著差异,而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转复率差异不大.结论老年胃癌前期病变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较好,发展至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时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