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LIFR)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 2及其肺高转移株ACC 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 ,应用RT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IFR的表达。结果 :RT PCR检测表明LIFRmRNA在肺高转移细胞株ACC M细胞中的表达低于在ACC 2细胞中的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表明LIFR蛋白在ACC M细胞中表达降低。结论 :LIF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肝素体外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 M细胞与血小板粘附影响的实验 ,了解肝素抗ACC M肺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人静脉血 ,制备富血小板血浆 (PRP) ,调整PRP血小板数至 2× 10 8/ml加入 1mMCaCl2 、1mMMgCl2 ,加入 2 4孔细胞培养板中 ,按不同分组要求在不同时间加入相应剂量的肝素后 3 7℃孵育 ,在不同时间消化贴壁粘附细胞 ,用 1%多聚甲醛固定后 ,用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 ,计算粘附率。结果 :肝素体外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 M细胞与血小板粘附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肝素体外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 M细胞与血小板粘附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肝素通过与肿瘤细胞P 选择素配体的竞争作用抑制了P 选择素中介的血小板对肿瘤细胞的包被。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纤维粘连蛋白(FN)与人涎腺样囊性癌(Acc)转移的关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oyden小室体外移动试验和体外粘附试验,对人涎腺样囊性辣细胞系ACC-2和其克隆出的高转移细胞株ACC-M细胞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FN在ACC-M表达明显高于ACC-2。在加入外源性FN后,ACC-2体外移动性、粘附率均明显提高,已接近ACC-M,而ACC-M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FN在Acc侵龚和转  相似文献   

4.
层粘连蛋白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LN)与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oyden小室体外移动试验和体外粘附试验,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和其克隆出的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发现LN和层粘连蛋白受体(LNR)在Acc-M表达明显高于Acc-2。在加入外源性LN后,Acc-2体外移动性、粘附率均明显提高,而Acc-M无明显变化。结论 层粘连蛋白在Acc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腺样囊性癌(ACC)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ACC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和肺转移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采用MTr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并采用SP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ACC-2和ACC-M细胞均表现有明显的上皮样和腺样细胞的特征。ACC-M细胞的生长活性高于ACC-2细胞,且Survivin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也强于ACC-2细胞。结论:Survivin与涎腺ACC肺部转移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相关蛋白质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初步筛选和鉴定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 利用腺样囊性癌细胞株 (ACC 2 )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 (ACC M) ,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 ,差减处理 ,发现两细胞株间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并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发现ACC 2和ACC M细胞系之间有 12个蛋白质点表达水平明显不同。其中转酮醇酶、v Ha ras蛋白等在ACC 2中低表达 ,在ACC M中高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4 (配合基 )在ACC 2中高表达 ,在ACC M中低表达 ,Pirin仅在ACC 2中表达。结论  12个差异蛋白质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 ,为研究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基质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手术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细胞系体外粘附实验及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并采用整合素受体抑制剂精氨酸-天冬氨酸进行体外及荷瘤动物体内实验,观察其预防及治疗肺转移的效果。结果 肿瘤团索周围的基膜样物质呈多层、溶解或断裂现象。出现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标本组织蛋白酶D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率(75%)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43.8%)。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其相应的非高转移细胞系。精氨酸-天冬氨酸在体外能抑制肺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对人工重组基膜的侵袭,在体内能显著延长涎腺腺样囊性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的生存期。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远处转移与细胞外基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家族中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ACC—M中的高表达是否与其转移相关。方法:采用RNA干扰方法抑制腺样囊性癌低、高转移细胞ACC-2、ACC—M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检测该基因表达改变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以及裸鼠体内肿瘤细胞肺转移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XAGE—1b基因干扰质粒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后,RT—PCR验证干扰效率显示.XAGE—1b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Boyden小室检测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在裸鼠体内检测基因干扰后的肿瘤细胞肺转移能力与ACC—M相比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RNA干扰作用抑制了XAGE—1b基因的表达,体外实验和体内检测中显著影响了肿瘤细胞的迁移黏附以及肺转移能力,初步证实了XAGE—1b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抗失巢凋亡能力和转移的影响,揭示BDNF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的关系。方法:以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高、低转移细胞系ACC-2和ACC—M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悬浮培养、流式细胞仪、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BDNF对SACC细胞系体外培养过程中增殖和抗失巢凋亡的影响。以SPSS1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CC-2和ACC—M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抗失巢凋亡能力,且ACC—M高于ACC-2(P〈0.01)。25、50、100ng/mlBDNF对ACC-2和ACC—M增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50ng/ml BDNF可以显著提高ACC-2的抗失巢凋亡能力(P〈0.01)和克隆形成(P〈0.01)。结论:SACC的转移特性与抗失巢凋亡能力相关,适合浓度的BDNF可以提高SACC的抗失巢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0.
TGF-β1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ELISA法分别检测人口腔颌面部手术切除恶性肿瘤组织细胞,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和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及正常口腔黏膜与黏膜下组织细胞各样本的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口腔合面部恶性肿瘤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Tca8113,ACC-2细胞TGF-β1的表达水平增高正常对照组细胞(P<0.05);舌鳞癌系Tca8113与腺要囊性癌细胞系ACC-2的TGF-β1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的TGF-β1的表达水平与ACC-2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无血清培养液中TGF-β1的分泌量亦低于任何其它细胞。结论 TGF-β1的表达水平可能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细胞(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ell,ACC)系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分析常规培养的和经分离分群的不同细胞表型的ACC-2的体外增殖、分化特点和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差异。结果体外培养至第8天,ACC-2单细胞仅有4.5%分裂、增殖,并非全部分裂。CD44^+-CD24^-亚群占所有ACC-2细胞的8.1%,其中仅有25.71%的细胞长期存活和持续分裂。CD44^-和CD44^+-CD24^+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体外单细胞培养实验发现,CD44^+发生分裂的比例为8.4%,CD44^+-CD24^-肿瘤细胞发生分裂的比例为14.7%,CD44^-和CD44^+-CD24^+细胞未发生分裂。裸鼠成瘤实验显示,CD44^+-CD24^-的成瘤最低接种细胞数为1×10^3个/L,常规ACC-2最低成瘤细胞数为1×10^5个/L,CD44^-和CD44^+-CD24^+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成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CD24^-ACC-2细胞亚群。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相似文献   

12.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4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不同表型的ACC-2细胞后,以裸鼠成瘤试验了解不同表型ACC-2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体外单细胞培养的ACC-2,仅有4.5%可持续分裂、增殖。CD44-和CD44 /CD24 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动物成瘤试验结果显示,CD44 /CD24-亚群的ACC-2细胞最低成瘤接种细胞数显著低于常规ACC-2细胞,CD44-和CD44 /CD24 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 /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 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 / CD24-细胞亚群。未分离的ACC-2细胞与CD44 /CD24-ACC-2细胞在与细胞分化、凋亡、黏连、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基因上存在差异。提示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 /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基因,构建质粒表达载体pIRES—TK,并利用该载体转染ACC-2细胞,建立了稳定表达TK基因的ACC-2细胞克隆。方法:通过PCR从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NSX—TK中扩增出TK基因全长序列,将扩增产物定向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到质粒表达载体pIRES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TK,用电穿孔法以该质粒转染ACC-2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K基因的ACC-2细胞株,提取该细胞株的总RNA,用RT—PCR检测TK基因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出1128 bp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eBank报道的TK序列基本一致;阳性重组质粒pIRES—TK经XhoI和Mull双酶切后获得2692 Bb和1128 bp的片段;RT-PCR从转染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361 bp的预期片段。结论:成功扩增了TK基因的DNA片段;成功构建了质粒表达载体pIRES—TK;建立了稳定表达TK基因的ACC~2细胞株,为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腺样囊性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ACC-2/BL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耐药细胞ACC-2/BLM作为研究对象,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并应用Real-Time-PCR技术对其中6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45 015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2 294个基因表达差异(2倍以上),其中1 310个基因表达水平上调,984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使用RT-PCR和RealTime PCR技术对其中6个基因表达差异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BLM细胞耐药性与多个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周期性双轴力学应变对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株ACC-M、低转移细胞株ACC- 2中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以及ACC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粘附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分别选取频率为每分钟3次的1 000、4 000 μ应变对ACC- 2、ACC-M细胞分别加载,每天定点加载1次,每组加载时间分别为每次1 h、3 h和6 h,共加载2次。第3天上午8点收获细胞;将未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受力学刺激的细胞作为实验组。细胞在力学刺激后行E- cad和α、β、γ- cat及细胞核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和定位观察。用MTT法测定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结果对照组除ACC- 2细胞E- cad低于ACC-M细胞外,ACC- 2细胞α、β、γ- cat表达均高于ACC-M细胞;在力学刺激下,E- cad和α、β、γ- cat的表达随时间而变化。对照组ACC- 2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高于ACC-M细胞,但在力学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ACC细胞和ECM的粘附率随时间而变化。结论在力学刺激后,ACC- 2、ACC-M细胞出现E- cad/cat复合体表达的改变,同时其和ECM的粘附率也发生了改变,显示力学刺激后细胞粘附发生变化在肿瘤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诱导ACC细胞凋亡及与G2/M期阻滞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紫杉醇能否诱导ACC-2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诱导与G2/M期的关系。方法 紫杉醇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处理ACC-2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和DNA凝胶电泳,研究紫醇诱导ACC-2细胞的凋亡及其与G2/M期阻滞的关系。结果 荧光染色观察到凋亡细胞形态,电镜观察到不同时期凋亡超微结构的典型形态。流式细胞仪DNA含量:紫杉醇在50mmol/L作用48h,72h,亚G1峰分别是17.13%、16.26%。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加药物浓度均会增强细胞G2/M期阻滞,但只有出现G2/M期明显阻滞后,经过一定时间才出现凋亡。结论 紫杉醇能够诱导ACC-2细胞产生凋亡;G2/M期阻滞能诱导ACC-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力及明胶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杉醇(taxol)对人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侵袭力及明胶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在0.01、0.06、0.1mg/L紫杉醇作用下,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及ACC-M的黏附能力;用改良BOYDEN小室,检测ACC-M运动及对细胞外基质凝胶(ECM)的侵袭力;采用空斑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的活性及含量,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经0.01~0.1mg/L紫杉醇处理后,ACC-M黏附、运动及侵袭ECM能力均下调,培养上清液中明胶酶活性及含量也明显下调,并且与taxol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低浓度taxol能够下调ACC-M黏附、运动及对ECM的侵袭力,同时能显著下调ACC-M明胶酶的活性及表达,从而推断taxol能显著抑制ACC-M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转移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侵袭IV型胶原的能力,本文采用Boyden小室,以人羊膜为靶组织,以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和高转移克隆株ACC-M细胞作为侵袭细胞,观察二种细胞的体外侵袭行为。结果表明二种细胞对羊膜均有不同程度的侵袭作用,但在时间上ACC-M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9.
梁素霞  樊明文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7):632-635,639
目的:探讨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DC)对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CTAs)在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低转移株)和ACC-M(高转移株)中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5DC处理后6种癌-睾丸抗原(MAGE-1,MAGE-C2,NY-ESO-1,SCP-1,KU-CT-1,SLLP-1)在ACC-2和ACC-M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其中3种抗原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正常对照组,MAGE-1和MAGE-C2在ACC-2和ACC-M中均表达,而NY-ESO-1仅在ACC-M中表达。不同浓度的5DC处理后,MAGE-1、MAGE-C2在ACC-2和ACC-M中的表达增强(P〈0.05);NY-ESO-1表达无明显改变。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5DC处理后,MAGE-1和MAGE-C2在两个细胞系的表达增强。结论:5DC可选择性增强MAGE-1和MAGE-C2在ACC-2和ACC-M的表达,提示MAGE-1和MAGE-C2可作为腺样囊性癌的潜在靶向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