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儿腹泻急性期病因病机分析七味白术散的配伍原则、现代药理、临证经验,揭示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急性期的本质。发现七味白术散在治疗小儿腹泻缓解症状、减少大便次数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与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向朝阳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8-19,21
目的:观察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脾虚夹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脱水、酸中毒和发热情况给予补液、退热等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加味七味白术散,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混悬液。两组患儿均治疗3天,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对中医证候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脾虚夹寒湿证),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3年5-11月间,笔者将七味白术散配制成饮片颗粒,用以治疗小儿脾虚泄泻,并与对照药小儿腹泻宁糖浆进行了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小儿泄泻及脾虚失运证的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所列标准。病情分级按以加权法拟定的证候计分标准,其中证候计分总  相似文献   

4.
桂金贵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多因素体脾虚,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运化腐熟失职,水谷不分,合污直下所致,其临床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或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常获得显著疗效。该文总结桂金贵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证经验,为临床医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效先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失运、湿困中焦为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当以运脾渗湿为大法,方选《小儿药证直诀》中七味白术散加减,随证加用消导、清热、淡渗、燥脾、温补、升提、固涩、酸收、甘缓等药物,紧扣病机,药证相符。  相似文献   

6.
疳证为古代儿科四大证之一,多见于断乳后致5岁左右的小儿。临床常以腹泻、腹胀、赢瘦或浮肿为主症。《医宗金鉴·疳证总括》指出:“大人为痨小儿疳,乳食伤脾是病源。”笔者集临床验案,总结从脾论治八法如后: 一、补脾益气:主治症见面色(白光)白少华、肌肤甲错、周身浮肿、纳呆、腹胀、腹泻、溲清长,或兼咳嗽、气喘。舌淡、苔薄白,脉濡大或指纹沉滞。证属脾虚及肺,脾肺气亏之  相似文献   

7.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98例疗效观察江苏省中医院(210029)朱先康关键词小儿腹泻,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散由北宋名医钱乙所创,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中。笔者以本方为主治疗小儿腹泻98例,同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72例。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稚阴稚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求较多,这种“求多”与“脾常不足”的矛盾,则是小儿腹泻最为常见的内在因素。 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有,夏秋尤为多。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损伤脾胃。缓者,化源告竭,渐及诸脏,迁延日久,常驻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疳疾等慢性虚弱疾患;重者,耗其气液,损其阴阳,转瞬可成危重证候。所  相似文献   

9.
<正>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1]46,为儿科临床常用方剂,清代医家陈复正在《幼幼集成》提到"幼科之方,独推此为第一,后贤宜留意焉"。徐荣谦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辨证经验,徐教授在儿科临证中灵活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如疳证、厌食、泄泻、佝偻病等,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学习,受益匪浅,现简述其要,以供同道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七味白术散方出《小儿药证直诀》,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多以汤剂为主。由于汤剂煎煮繁琐,携带不便,为此,我们将七味白术散制成半生药型袋泡剂,以弥补汤剂煎煮法之不足。然而,如何提高袋泡剂中中药的浸出率,是制备袋泡剂的技术关键。本文用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11.
略论脾常不足与小儿腹泻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脾常不足的概念及其客观性。认为脾常不足是小儿腹泻的主要内在因素,是促成小儿对本病的易感性和病理变化的倾向性,还影响着本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特点及其转化规律。提出运脾化湿法为基本治则,并讨论了该法的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枳术丸对3种不同证候厌食证的临床观察采用枳术丸对3种不同证候小儿厌食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日摄食量的改变、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以及不同证候与疗效的关系。表明枳术丸治疗脾失健运之厌食证,无论是摄食量的增加,还是食欲、精神、面色、出汗等症状平均积分的改...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北京中医》2009,(2):104-107
在对《圣惠方》分步骤进行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的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发现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务、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圣惠方》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巾,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等。认为《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米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相似文献   

14.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湿盛型腹泻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双英 《陕西中医》2009,30(10):1331-1332
目的:观察补脾除湿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七味白术散(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等)随症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4.17%。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具有健脾化湿止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体未充,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知自调,同时因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若外邪侵犯,临床以寒热交杂和虚实互见证型为多见,且多夹滞,故在治疗小儿腹泻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予饮食疗法,对照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组予七味白术散口服。治疗3天后比较2组的证候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91.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贴辅佐治疗小儿风寒泻和寒湿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思密达,治疗组加用小儿腹泻贴敷脐,连用3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后主症积分、证候总积分及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证候疗效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主症及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愈时间亦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贴辅助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且经济方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王韵  刁娟娟  陈鲁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532-1535
小儿泄泻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和研究的"四病"之一,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小儿泄泻脾虚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在脾虚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辨证,常见参苓白术散证、健脾丸证、异功散证、七味白术散证,均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进行加减施治.通过梳理四君子汤类方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现代临床运用情况,为临床对脾虚泄的辨证论治和立法处方提供借鉴和依据,以更好的运用经方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疳证,乃是小儿长(?)营养障碍所致,其总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斯固然是理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疳证病机始终尚贯穿着兼挟,“火热”致病。1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其五脏生理特点是:两有余(心、肝有余),三不足(肺、脾、肾下足)。“肝常有余”,肝气汪兴,“气有余,便是火”,故小儿任性从事,易怒善哭。“脾常不足”。易伤食积滞,积郁化热,则常见积热内伤之证,可见小儿多般属火热之体。2 从疳证的发病季节、地区认识疳证一  相似文献   

20.
疳证为小儿常见脾系疾病之一,起病隐匿,病程迁延,甚或发展为恶候,故列为古代儿科四大要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亦常见疳证患儿,因此,疳证之临床诊断尤为重要。本文从四诊合参的角度阐述疳证之临床表现和机制,对小儿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