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7,20(10):F0004-F0004
一、判断题1·×2·√3·×4·√5·√6·√7·×二、论述题“相火”之说,首载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唐代王冰、宋金河间、东垣诸家,虽各有发挥,然对相火的名用、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法方药等进行深入探讨,并能独抒新见,承前启后者,当推朱丹溪。丹溪认为:“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火分君相,名用各异。君火即心火,相火即肾火。心为君主之官,相行君命。人体君相之火的常丹溪认为:由于色欲无度、情志过极、饮食厚味等多方面的原因,可引起相火妄动。加之“五性厥阳之火相煽”,更加耗伤阴精…  相似文献   

2.
“阴火”到底是不是火?自李东垣始,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阴火者,非火也。古今医家释阴火李东垣创脾胃内伤学说,德泽后世。其将脾虚气陷发热之证,称为阴火。而何谓阴火,却不但语焉不详,含糊其词,且概念混乱,理无一贯。如说“心火者,阴火也”,接着却又说阴火是“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君相不分,已属不稽。还说阴火是肝火、肾火、胃火、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11,(1):19-19
近世之论心火谓之君火,肾火谓之相火,此说未安。盖心属火而位居于上,又纯阳而为一身之主,名曰君火,无异议也。若肾中之火,则与心相远,乃水中之火也,与心火不类,名为相火,似属非宜。盖阴阳互藏其宅,心固有火,而肾中亦有火。心火为火中之火,肾火为水中之火。肾火守于下,心火守于上,而三焦为火之道路,能引二火相交。心火动则肾中之浮火亦随之,肾火动而心中之浮火亦随之;  相似文献   

4.
李东垣创用“阴火”一词,以解释内伤病“火与元气不两立”之病机。因原著对“阴火”释义欠明,导致古今医家争论不休,其关键在于对“阴火”概念的判断各有不同。“阴火”的概念应由它的特有属性所决定。试从原著对“阴火”的病机、症状以及治疗的论述,看它的特有属性。《脾胃论》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里阐明  相似文献   

5.
黄靖 《江苏中医药》2010,42(3):63-65
天人相应,人身亦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为君火之源泉,故居下以为体;君火得相火之助益,故居上而为用。君火不明,群阴僭上;相火失位,不能为君火济或有太过而逆位上越。相火所以能安于位者,缘由有三:一则坎水之藏纳,二则中土之镇守,三则心君之镇纳。知晓君相二火之性用、病变、治疗,以期厘清治火之法:实火当清、虚火要壮水、助中土扶阳、相火慎用清泻。  相似文献   

6.
东垣“阴火”论的主要论述及核心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弱,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  相似文献   

7.
“阴火证”之说出于脾胃内伤学说创始人李东垣。然阴火究属什么性质之火?阴火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后世医家多所争论。笔者近年来研读原著,对此问题有一些浅薄认识,今不揣浅陋,试述如下,谬误处恳请同道就正。一、阴火证的产生和含义东垣对阴火证的解释较为复杂,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一)认为是心火。东垣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二)气郁之火。东垣指出:“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三)营血亏虚,所产生的虚火。东垣说:“若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由精气不  相似文献   

8.
梦交治验     
梦交是指女子梦中与人交媾.又称梦与鬼交。此症古人早有认识.《金匮·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篇有“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说,《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列有梦与鬼交证治。其治各有所偏.患者多碍于情面,隐讳不言.只有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方才就诊。现将笔者临证点滴治验介绍于下,与同道共同商榷。1君相火旺亟清君相之火身之君火藏于心,相火寄于肾和肝,神安则火伏,相火下潜。若思想无穷意建于外,心火内生,相火扰动,魂不守舍而荡游,则时有梦交.治宜清心肝之火,知母、黄柏为其主药.验2临床,知母、黄柏有明显降低性欲之功,…  相似文献   

9.
介绍张佩江教授从相火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张佩江教授认为,相火妄动而失其位则成贼火,邪 火上扰心神,即成不寐之患。临床常见分型有相火妄动、相火郁遏、君相火旺、相火虚衰等,宜辨证施治。相 火妄动者,宜引火归元,常以引火汤、封髓丹、补中益气汤加减施治;相火郁遏者,治当滋肾水、泻相火、升 肝气,使心火下交于肾,可选二仙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施治;君相火旺者,治当清心火、敛相火、滋肾阴,方 选当归六黄汤加减施治,若火热日久炼液成痰,可选黄连温胆汤加减用之;相火虚衰者,治当温肾助阳、养心 安神,可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施治。  相似文献   

10.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从“火”的不同角度辨析早泄的病因病机和证治。基于早泄的病因病机特点,从“阴火”“君相之火”“五志过极皆可为火”“痰火”四个方面来阐述早泄的发病机理。内伤脾胃,气虚不运,升降不济,阴火内生,精关不固;三焦郁滞,阴火内生;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相二火失和,则致宗筋功能失常,失去正常的启用功能;情志不舒,五志过极化火而精气不固者;肾亏虚火上炎,炼津为痰,扰动精室,精关易开,皆可导致早泄。治疗思路上,升阳散火、引火归元、解郁散火、化痰散火为早泄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2.
相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火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内经》,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又说:“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六微旨大论》亦指出:“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可见,君火相火,是五运六气演变方位和运行的顺序,即暑往寒来,春夏秋冬更替之意。换而言之,由于一年有四季之变,遂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分布于四季,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分,而君相二火亦寓于其中。  相似文献   

13.
甘温除热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口腔溃疡 ,在祖国医学属于“口疮”的范畴 ,其主症是口腔粘膜溃疡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临床多以心脾积热论治 ,实火者清热泻火 ,虚火者滋阴清火而收效。但对中气不足 ,虚火上炎之症则效果欠佳。廖志峰老师遵李东垣脾胃论 :“脾胃气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心火者 ,阴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于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络之火 ,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 ,一胜则一负”理论为依据 ,施甘温除热法 ,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 ,补益胃气 ,升发脾阳 ;辅以清热之品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黎某 ,男 ,63岁…  相似文献   

14.
"阴火"是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中的关键,金元时期"阴火"是病理"心火",即君火失制、相火妄为之"心火",病因为脾胃气衰,湿气下流。笔者认为"阴火"致病,主要表现为非独发热,首犯冲、督二脉,致病广泛、证候多端,阴火法时、升降浮沉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本于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论相火二字,专从后天之变动者言,与景岳之主命门,有源流之别。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前哲如褚氏、赵氏,人生先具命门及相火,行阳二十五度之语参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盖静而守位者,此相  相似文献   

16.
<正>李东垣内伤学说中提出的"阴火"论,源于《素问·调经论》:"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解释道:"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何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答:此语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原意是将五行中之“火”,分为“君”、“相”二火,这样五行可以配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后来引申到人体,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心为君主之(?),在五行属火,故以心火为“君  相似文献   

18.
相火根源于命门之火,动中见静,藏于下焦肝肾,故相火主要指肝肾阳气,特别是肾阳。相火、阴火、龙雷之火、浮游之火,其实一也,后三者不过从不同角度说明相火的功能状态及生理病理特点。阴火实为妄动之相火、病理之相火;龙雷之火,乃取类比象,多用以说明肾中水火既济,阴阳互根的机理,且说明相火禀龙雷之性,具有暴烈难制,发病急骤的特点;无根之火与浮游之火同义,言相火不能固守本位,而腾越于上、于外也。  相似文献   

19.
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多以其治已病论,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为治未病论,言阳有余主要针对君火,阴不足实指肾精。要达到“阴平阳秘”,须“收心养心”,珍摄阴气,亦即用“道心”制约妄动的君火,用君火制约妄动的相火,防患于未然,是其治未病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朱丹溪相火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丹溪在总结《内经》以及刘完素的"火热论"、李东垣的"阴火为元气之贼"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儒家理学太极"阳动而变,阴静而合"之理,提出了相火论,其中指出了君火与相火的区别,认为相火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根于肝肾之阴而起作用。心火动则相火动,五脏异常皆可引起相火妄动。胃气的强弱,气血津液的通畅与否和心神的中正平和与否,都对相火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