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3-硝基丙酸(≤20mg/kg)对沙土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沙土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硝基丙酸或双蒸水后3d,取海马CA1 区用戊二醛和锇酸固定,电镜下观察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细胞核和细胞器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用体视学方法计算每张照片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体面积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核无明显变化,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轻度肿胀,体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3-硝基丙酸可引起神经元缺氧代偿性反应,无致死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与3-硝基丙酸(3-NPA)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模型,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海马锥体细胞死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对照组海马CA1区已失去正常结构,锥体细胞大部分丧失,存活神经元计数显低于假手术组。3-NPA预处理组存活神经元减少,但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海马CA1区仅见少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染色较弱,突起不明显,对照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增多,多为弱阳性。3-NPA预处理组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染色较深,突起增粗。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机能的改变可能与3-硝基丙酸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沙土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阻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5分钟造成前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亚低温治疗组。用光镜观察海马CA1区的神经元死亡过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的神经元。结果 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于再灌注后2~7天死亡,再灌注第3天神经元开始凋亡.第5天达高峰。亚低温治疗抑制了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死亡及细胞凋亡。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3-硝基丙酸叔丁酯(1)可用于合成caspase二肽抑制剂[1,2],这类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细胞凋亡,对与细胞过度凋亡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延长待移植器官保存时间等作用明显.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3,4],用丙烯醛(2)硝化得到3-硝基丙醛(3),不经分离,直接氧化得到3-硝基丙酸(4),简化了操作,两步收率51%(文献[4]:60%).4再用异丁烯法[5]制得1(图1).操作简便,总收率30%.  相似文献   

5.
3-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理何凤生付以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北京100050)3-硝基丙酸(3-NPA)是引致我国北方流行的变质甘蔗中毒的一种霉菌毒素.儿童吃后数小时内即可引起急性非炎性脑病,出现抽搐与昏迷;重者还可留有迟发性肌张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脑还丹对快速老化鼠海马CAl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AM/P 8小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脑还丹低剂量组、脑还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脑还丹灌胃治疗4月,取海马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脂褐素增多,溶酶体数目增多且空化,粗面内质网偶有扩张或膜结构断裂,核糖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核膜增厚,嵴断裂或萎缩成中空状,细胞核核膜模糊, 核周池不清,染色质呈凝聚样改变,核周空泡明显。脑还丹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脑还丹能够减轻神经元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3-硝基丙酸(3-NPA)多次预处理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MPP+在分泌多巴胺的人神经纤维瘤细胞SH SY5Y上制作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在模型制作前分别1或5次加入3-NPA(0.2 mmol·L 1)进行预处理,分别应用液闪烁仪检测[3H]DA摄取率,双波长分光光度仪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浓度的改变,观察3 NPA预处理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结果MPP+可降低[3H]DA摄取率,升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3-NPA预处理可提高[3H]DA摄取率,降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3 NPA多次预处理较3-NPA单次预处理的作用更好。结论3-NPA预处理对多巴胺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魏昌秀李庆明  蒙荣森 《贵州医药》2005,29(9):790-791,F0002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脑还丹对快速老化鼠海马CAl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SAM/P18小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脑还丹低剂量组、脑还丹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中药复方脑还丹灌胃治疗4月,取海马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结果对照组脂褐素增多,溶酶体数目增多且空化,粗面内质网偶有扩张或膜结构断裂,核糖体数目明显减少,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核膜增厚,嵴断裂或萎缩成中空状,细胞核核膜模糊,核周池不清,染色质呈凝聚样改变,核周空泡明显。脑还丹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结论脑还丹能够减轻神经元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应用乙酰胆碱选择性微电极技术,观察到小剂量赛拉嗪(2.0和6.0mg·kg-1)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ACh的含量,而大剂量赛拉嗪(10.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则作用相反。咪唑克生虽可明显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在去兰斑核的大鼠上,赛拉嗪(2.0和6.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分别对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具有减少和增加作用,且咪唑克生拮抗赛拉嗪的作用后,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赛拉嗪对麻醉大鼠海马CA1区ACh含量呈双相性影响,咪唑可生虽能显著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分别与赛拉嗪和咪唑克生降低或提高中枢NE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33℃,4h)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Bcl-2、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再灌注组,低温假手术组,低温再灌注组,每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h、4h、1d、3d、5d)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n=6)。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迷宫检查,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HE染色检测海马存活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cl-2、Caspase-3在海马各区的动态变化。结果4h亚低温可减少缺血沙土鼠1、3、5d的探索活动及CA1区的凋亡细胞,增加存活细胞,明显抑制脑缺血后海马CA1区Caspase-3早期的表达(2、4h),但对Bcl-2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4h亚低温对沙土鼠5min前脑缺血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对Bcl-2的表达没有影响,抑制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早期Caspase-3的激活可能是其减少海马细胞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20,40和80mg/kg三种剂量的3-硝基丙酸灌胃染毒24只大鼠,观察中毒后神经病理改变。结果表明:3-硝基丙酸的主要损伤部位是尾-壳核。电镜检查可见神经元胞浆疏松,,核染色质积聚,最后胞浆和核均发生固缩。髓鞘变薄或断裂,轴索膜与髓鞘间水肿。星形胶质细胞水肿,血管周围有肿胀的突起,此与缺血性脑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后恢复脑血流是治疗脑缺血最关键的方法,但再灌注后可加重缺血脑组织的死亡,这种再灌注损伤主要以凋亡为主,因此减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为重要的脑保护机制.有作者报道p38MAPK的激活是再灌注损伤引起凋亡的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p38MAPK特异性的抑制剂SB202190能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少有报道.研究已知Caspase家族,尤其是Caspase-3一旦被激活,细胞进入凋亡过程.因此本实验通过应用SB202190,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行为学变化和海马CA1区p-Caspase-3含量、凋亡神经元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对晚孕引产新生鼠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了米非司酮引产对新生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1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孕 2 0 d给实验组母鼠灌服米非司酮 (12± 1) m g加麻油 1m L 引产 ,对照组母鼠灌服麻油 1m L。产后 2 4h内随机取新生鼠每窝 1只 ,取右侧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及体视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鼠脑组织可见 :1神经细胞肿胀、坏死 ;2神经毡肿胀 ,局部结构破坏 ;3突触连接减少 ;4对照组神经元线粒体数密度大于实验组 ,平均体积小于实验组 ,体积密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可见米非司酮可造成新生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沙土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动脉法制备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双重染色,电镜下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和计数凋亡神经元,计算凋亡密度。结果硒处理组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损伤减轻,凋亡细胞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亚硒酸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凋亡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铝及含铝化合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三氯化铝 (AlCl3)对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通道的影响。结果 AlCl3对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依赖性 ,10 0 0μmol·L- 1AlCl3给药前后钠电流激活曲线Vh 分别为- (5 1.3± 6 .0 )mV和 - (4 7.5± 5 .4 )mV (P <0 .0 5 ) ,k值分别为 - (8.1± 2 .3)mV和 - (8.6± 3.2 )mV(P >0 .0 5 ) ,给药前后钠电流失活曲线Vh 分别为- (6 7.4± 5 .5 )mV和 - (71.4± 4 .4 )mV(P <0 .0 5 ) ,k值分别为 (6 .1± 1.1)mV和 (6 .8± 1.2 )mV (P >0 .0 5 )。结论 AlCl3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通道有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铝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3-环丁基丙酸.方法以溴甲基环丁烷和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脱羧得到3-环丁基丙酸.结果合成了3-环丁基丙酸,总收率为83%.结论该合成路线简洁,反应步骤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亚低温(33℃,4h)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及磷酸化p38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再灌注组,低温假手术组,低温再灌注组。每组根据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2h、4h、d1、3、d5)又分为5个对应的亚组(n=6)。在预定时间点行开阔法迷宫检查,TUNEL法检测海马CA1/3区的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pp38在海马各区的动态变化。结果4h亚低温可显著减少缺血沙土鼠d1、d3、d5的探索活动及CA1/区的凋亡细胞,明显抑制脑缺血后海马CA1区pp38早期的表达(2h、4h)。结论4h亚低温治疗对沙土鼠5min前脑缺血有明确的保护作用,抑制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注早期pp38的激活可能是其减少海马细胞凋亡、产生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脑缺血时沙土鼠海马、纹状体和皮层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酰胺、甘氨酸和牛磺酸含量的变化及氯胺酮对上述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HPLC和荧光检测器联用测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全脑缺血显著增加沙土鼠海马,纹状体和皮层的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GABA,甘氨酸和牛磺酸含量;氯胺酮(120 mg/kg,ip)预处理能完全逆转缺血诱导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释放的增加,但不能完全逆转缺血诱导的GABA和牛磺酸释放增加.结论:脑缺血诱发的神经元损伤可能与其增加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含量有关,而抑制性氨基酸GABA和牛磺酸释放增加则可能是机体一种重要的自身脑保护机制.氯胺酮逆转脑缺血诱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可能是其抗兴奋性神经毒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成威  李友元  邓洪波  张萍  田伟 《中南药学》2014,(10):969-972
目的观察经黄精多糖干预后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6只AP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低剂量黄精多糖治疗组(n=9)和高剂量黄精多糖治疗组(n=9)。采用不同浓度黄精多糖溶液对治疗组APP转基因小鼠连续直接灌胃法灌胃(ig)45 d后,取海马CA1区组织行透视电镜下观察,对其线粒体的数量、面积、变性程度改变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经黄精多糖干预后的海马CA1区线粒体体密度增加,线粒体变性程度减轻。结论黄精多糖能保护痴呆小鼠海马CA1区线粒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赵明华 《中国药业》2009,18(12):37-38
目的以5-硝基-2-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6-甲基-3-硝基-2-氯苯酚。方法利用盐酸条件下滴加次氯酸钠法制备产品,考察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副产物物质结构的综合分析,并以FTIR-8400型傅立叶交换红外分光光度计、NMR-200型核磁共振渡谱仪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产品收率为61%,确定了主要副产物的分子结构为邻对位氯苯酚。结论确定的初步反应条件有利于改进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