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喜凤  张明亮 《医学综述》2007,13(23):1793-1795
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管生成的每个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现以VEGF、MMP-9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肿瘤侵袭转移(尤其是胃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孙希忠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40-4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拥有完整病理资料的96例喉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做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Cath-D,VEGF-D,D2-40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其它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喉鳞癌中Cath-D与VEGF-D、D2-40的高表达,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VEGF-D与Cath-D、D2-40的表达呈正先关,Cath-D与D2-40的表达呈正相关。喉鳞癌中有淋巴转移的Cath-D与VEGF-D、D2-40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淋巴转移组。结论组织蛋白酶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D2-40可能是喉鳞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且其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E-钙黏附素(E-cadherin)、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胃腺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情况;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来分析这两个指标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在浸润肌层及肌层以上、无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胃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低表达及IRS(免疫反应分值)显著高于超过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者(P<0.05);组织蛋白酶D在超过肌层、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IRS明显高于浸润肌层及肌层以上、无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阳性表达与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之间有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E-钙黏附素低表达或失表达、组织蛋白酶D高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在胃癌侵袭转移中E-钙黏附素与组织蛋白酶D可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TM两步法对8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病例进行研究,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50例,淋巴结转移阴性组38例。另设正常胃黏膜对照组(n=10)。检测正常胃黏膜和两组进展期胃癌标本VEGF-C、D的表达。结果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VEGF-C、D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和62.5%。与正常组比较,胃癌中VEGF-C、D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中,VEGF-C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更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VEGF-D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自变量有4个,根据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联系强度(由OR反映)、促进淋巴结转移的贡献大小(由标准回归系数反映)决定VEGF-C表达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贡献最大,相关联系强度较高(P〈0.001)。结论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有VEGF-C、D阳性高表达,VEGF-C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VEGF-D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5.
叶武  陈洪 《医学综述》2008,14(1):58-60
肿瘤的淋巴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近年来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对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和肿瘤的淋巴转移的研究得到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是近年来发现的淋巴管生成因子之一。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可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抗新生淋巴管治疗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和切端结肠组织VEGF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端结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中VEGF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VEGF在大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VEGF可能具有预测大肠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樊杨  王珑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7):656-65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蛋白(VEGF-C)与宫颈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经病理证实并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0例,另取30例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C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VEGF-C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VEGF-C的表达与宫颈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相关。结论 VEGF-C与宫颈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抗VEGF单抗SLAB免疫组化法研究胃癌手术标本血管由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41例中,总阳性率56.1%。淋巴转移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浆膜侵犯组高于未侵犯组(P<0.05),且按TNM分期,VEGF阳性率有逐级增高的趋势。说明VEGF可能与胃癌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术后抗血管形成治疗对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9.
用抗VEGF单抗SLAB免疫组化法研究胃癌手术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41例中起着总阳性率56.1%。淋巴转移阳性组高于阴性组,浆侵犯组高于未侵犯组,且按TNM分期,VEGF阳性率有逐级增高的趋势。说明VEGF可能与胃癌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术后抗血管形成治疗对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0.
许威 《医学综述》2013,19(11):1982-1985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两大主要特点,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多环节的级联反应过程,其基础是肿瘤的微转移,检测到游离癌细胞为发现转移的金标准,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特异的标志物或mRNA,可直接推测肿瘤细胞存在于外周血中。该文就血清癌胚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微转移及预后的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162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VEGF、Cath-D的表达。结果 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着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逐步上升(P〈0.05);Cath-D的阳性率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Ⅳ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组织学分级的上升而升高(P〈0.05);G1 Cath-D阳性表达率与G2、G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浸润肌层深度≤1/2者与浸润肌层〉1/2者比较,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h-D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ath-D可能在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子宫内膜样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SCT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螺旋CT(SCT)表现中肝细胞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行SCT动、静脉双期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9例共 4 1个HCC病灶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 ,并与SCT增强特征对照。结果 VEGF蛋白阳性率为 6 1.0 % ;在转移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 或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VEGF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且可通过SCT增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推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与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UVIS10N二步法检测胃癌标本65例和对照组2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65例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6例.有淋巴结转移36例.无淋巴结转移29例....  相似文献   

15.
组织蛋白酶D、C-erbB-2、E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宁  陈熙昌 《吉林医学》2000,21(2):72-74
目的 :为研究 Cath- D、C- erb B- 2及 EGFR在大肠癌、腺瘤、炎症及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80例大肠癌、44例大肠腺瘤、35例慢性结肠炎及 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上述三种指标的检测。结果 :80例大肠癌中上述三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 41%、39%及 41% ,三者共同阳性率为 16 .2 %。在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18例 (占 5 5 %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 13例 (2 8% )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0 9,P<0 .0 5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EGFR阳性 2 0例 (占 6 1%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EGFR阳性 13例 (占 2 8% ) ,两者之比有显著差异 (χ2 =8.6 8,P<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Cath- D、C- erb B- 2及 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3种指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EGFR阳性率分别为 2 5 %、70 %及 6 0 % ,轻度与中、重度异型增生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有 Cath- D、C- erb B- 2及 EGFR表达的大肠癌易转移 ,EGFR对监视大肠腺瘤是否癌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有明显异质性。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启明  李宁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6,35(22):2085-2087
以前对肿瘤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我们的认识是肿瘤细胞间相互黏附的能力降低,它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使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细胞自身运动性增强;而抑制肿瘤转移的方法有限制肿瘤细胞逸出血管,也有使单个或数个微转移病灶在血管外生长困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免疫组化:115例乳腺癌VEGF-D阳性表达率79.1%(91/115),VEGF-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3,与年龄、大小、临床分级无关,(P=0.647,P=0.694,P=0.133);VEGF-D阳性组LVD值为(17.94±5.24)明显高于VEGF-D阴性组(13.25±4.65),(P=0.018),VEGF-D阳性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024。原位杂交:乳腺癌中VEGF-DmRNA阳性表达率为69.4%与蛋白表达一致率为78.6%。结论VEGF-D与乳腺癌的淋巴管形成、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胃癌转移的抗血管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