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七情病”指七情过激,超过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进而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通常,一情可伤及多脏,一脏也可被多情所伤。本文就“七情”致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探讨“七情”致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病因学说认为,人的机体是一个整体,六淫、七情、疫疠、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等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这些致病原因互有联系,相互制约。在此,笔者仅就七情致病的若干心理学因素做探索性剖析。七情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是关于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所反映的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产生人的心理现象的源泉。中医病因学说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实际上就是生理学中所包涵的人的心理现象的部分表现。情志活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情志的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会形成病态的心理因素,而成为人体致病…  相似文献   

3.
4.
七情内涵及致病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现有七情概念与致病特点论述的剖析,认为七情是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其致病特点可以从发病途径及部位、病机变化、临床表现和七情之间关系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5.
七情病因研究方法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医学的研究常借助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进行,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从各个层面对中医学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的改进,如对五脏虚实的造模研究,确实对中医学的理论加以了实验方面的论证。但是,把这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应用到七情病因的研究方面,却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和人与动物本质性的差异两个方面,阐释了以动物造模方式对七情病因进行研究势必造成研究的误区,指出了七情病因研究的重点应放在社会学及流行病学方面。1中西医构建方法及模式的差异性 首先,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构建方法不同。任何…  相似文献   

6.
梁美英 《光明中医》2011,26(5):885-886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礼·礼运》称七情即"人情",并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勿学而能"。明确说明人的情志活动是人的本能。  相似文献   

7.
七情致病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祥 《养生月刊》2006,27(2):110-11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七情活动变化,能反映和概括人的主要心理活动。正常的七情活动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如若人们没有七情表现,或缺乏其中的几种情感,或七情太过,都会导致情志剧变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七情怎样致病七情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也是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内经》很早就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这里明确指出了喜怒忧思之情大多伤及内脏之气机。宋代陈…  相似文献   

8.
七情病变实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学说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部分,它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完善而逐渐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下面就七情病变实质谈谈医家和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外,请明哲正之。一、病位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七情是由“心”或“五神脏”产生,其病变以心、肝、脾三脏多损,尤其是肝脏罹害最为明显。笔者看法,七情是以大脑为主体的脏腑产生,其病变部位同样是如此。从生理功能来谈“脑为元神之府”,统一身之灵。它是对人体生命影响最大的脏器,是机体的最高主宰。虽然心为君主司神明,肝主疏泄调情志,肾藏精生髓充脑舍  相似文献   

9.
陈卫平 《陕西中医》2007,28(1):126-127
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保养及治疗与很多内、外因素有关系,其中七情变化是某些皮肤病的直接发病原因或诱因,也可导致某些皮肤病的加重或复发,并且影响皮肤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利侠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54-2555
七情指人具有的基本情绪,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原本是人的正常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反映的信息交流和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只要是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属生理性的七情。若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变化,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范围,从而导致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女性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偏有余,且生性偏于隋感,情绪易于波动,加之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极易导致气血失调,发生经、带、胎、产等诸病。  相似文献   

11.
赵立琳  叶雷 《陕西中医》2014,(2):256-256
<正>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气死周瑜,《儒林外史》中有尽人皆知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周瑜为何而死?范进为何变疯?这还得从祖国医学的病因七情方面谈起。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生理状态下的情感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它可以调节脏腑气机,不会引起疾病。如喜能使气血调达,营卫通利,心气舒畅。怒为发泄之意,有助于肝气条达。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超过了正常生理调节功能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朱梅 《陕西中医》2006,27(2):206-208
目的:探讨分析现代心理学的对象与心身健康、中医七情学说的关系。方法:通过阐述西方心理学史,科学心理学时期各个心理学派的研究对象,分析现代心理学的对象与心身健康、中医七情学说的关系,探讨当前心身健康医学的现状,将中医七情学说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象相关项目进行对照研究。结论:心身健康医学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中医七情学说应属于普通心理学,不应以患者或天才为样本,而应以一般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要由传统的追求心理适应的低层次的研究上升到提高心理境界和心理生活质量的高层次的研究,上升为研究心理(意识和潜意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家素来重视心理与躯体(神与形)之间在健康和疾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种重视又集中在情志上,七情内伤理论概括了中医学对情志疾病病因病理的认识。其中七情致"郁"和七情致"虚"学说是中医对情志疾病病因病机的整体概括,体现了情志疾病虚实夹杂的基本特点,本文基于中医"形—气—神"体系提出七情致病的"虚气"病邪假说,从"留滞"创虚气新病因病机理论诠释七情致病的动态演变机理,以期丰富发展中医七情内伤理论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所以能够成为病因,与情志刺激阈值的大小及个体适应性有直接关系。如《灵枢·□问》篇中说:"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其中"大"即指刺激的强度,"卒"指刺激发生的方式。说明情志刺激作用于人体能否成为病因,与该种刺激的类别、强度及产生的方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脉络病变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研究胸痹心痛、中风、心悸等脉络病变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是脉络学说发展的历史需求,结合西医学关于血管病变发病因素及致病规律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气候变化异常——外感六淫、社会心理应激——内伤七情、环境污染影响——毒损脉络、饮食起居异常——劳逸失度、代谢产物蓄积——痰湿瘀毒等角度探讨脉络病变发病因素和机制,对提高上述重大疾病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七情致病脉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雪颖  齐向华 《山东中医杂志》2012,(11):779-780,791
探讨了喜脉、怒脉、忧脉、思脉、悲脉、恐脉、惊脉与情志间的关系。认为七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会在脉象上有所反映,同时也可从脉象变化中推测出七情内伤的病证。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了七情具有广泛性、特异性、同一性、先后性、乘侮性、激发性、合邪性、多化火伤阴液、初实后虚终积劳等独特的致病特点。阐述了诸致病特点的基本概念及病机。总结了七情致病的某些传变规律及病理状态。列举了相关的古今文献论据以及某些临床表现。并试述了情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预防医学的进步,卫生水平的提高,“六淫”致病渐少,但由于人类对精神和物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事与愿违、欲望难足的事也越来越多,所以情志为病屡见不鲜,在治疗上也各有特色,现将笔者一点体会简述于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景岳七情致病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医家张景岳 ,博学多闻 ,精研《内经》,阐发经旨 ,结合临证 ,撰有《类经》、《景岳全书》等 ,其中对七情致病理论论述颇多 ,现撷其精华 ,浅述如下。1 心主情志 ,郁分 3类七情者 ,喜、怒、忧、思、悲、惊、恐。张景岳认为“凡情志之属 ,惟心所统。”七情为病 ,发为郁证。郁者 ,滞而不通也 ,指的是气行不畅。“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郁 ,指的是在病变过程中存在气机郁滞的病理机制 ,即“因病而郁”。狭义之郁 ,主要指情志抑郁所引起的证候 ,多见于郁怒伤肝 ,肝气不舒所致的肝气郁结证 ,即所谓“因郁而病”。前人有六郁之说 ,即气郁…  相似文献   

20.
《古今医鉴》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医鉴》中以情志活动与疾病相关为中心思想,有关七情五郁的心理学思想有四方面。七情九气,诸气为纲,在情志疾病中男性、女性具有不同发病特点。健忘心脾虚,不寐心胆怯,从藏象学说出发做三方面的分析。五郁专章论,发挥越鞠丸,《古今医鉴.郁证》专篇着重讨论五郁,该篇引用《丹溪心法》越鞠丸加减变通为“加味越鞠丸、越鞠保和丸”。“梅核气”论气,“胁痛”治肝郁,肝气郁滞为胁痛发病原因之一。古代医家十分重视人的七情等心理因素对机体、疾病、健康的影响,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