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告44例切除致癫痫病变持续恢复(无发作)10年并随访了15~30年的病例.男29例,女15例,37例行一次手术,术后随访了11~26年.7例在第一次手术后第5年内有复发,需行第二次手术,这些病人在第二次手术后的第11年至17年之间又得到了随访.这44例病人,经过一次或二次手术似乎痊愈了10年,其中32例持续恢复达15~27年.有12例复发,9例在第11年,另3例分别在等14、15和19年间复发,这些晚期的复发并不需手术治疗,因癫痫发作较少,又能用药物控制,只1例经过10年  相似文献   

2.
2000年5月~2005年12月,我科对375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实施微血管减压术(MVD),其中24例(6.4%)术后症状复发而行2次手术治疗,现根据术中所见,对复发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本组I级切除24例,Ⅱ级切除6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未再复发。结论采用正确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及减少再次复发,可以有效地治疗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8年1l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178例单发良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患者术后随访5年,28例复发,复发率为15.7%。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切除程度和肿瘤部位、形状、大小、边界、瘤周水肿、组织病理学类型及性别对脑膜瘤术后复发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部位、形状、边界、瘤周水肿、组织病理类型及手术切除程度可作为预测脑膜瘤复发的因素(P0.05)。结论影响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是手术切除要彻底,争取行Simpson 0级或者Ⅰ级切除;对于受累的硬脑膜、颅骨最好尽量切除;对于未能行Ⅰ级切除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以有效减缓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Lindau氏病一个家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科先后收治同患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父子俩,家系调查发现其一家6名男性均患此病。报告如下。例1 先证者。1984年(23岁)因头晕、头痛、呕吐在某医院以“脑积水”行“脑室分流术”,症状无缓解。1年后在另一医院手术切除左小脑肿瘤,病理诊断为“血管网状细胞瘤”。术后肿瘤复发2次并均行手术治疗。1992年因肿瘤复发在我科行手术及X-刀治疗,术中见左小脑半球内肿瘤呈囊性,壁内侧见红色蚕豆粒大小瘤结节,把瘤结节连同囊壁一并切除,病理证实为血管网状细胞瘤。现工作生活正常,双眼检查未发现异常。随访3年,肿瘤无复发。例2 先证者之四弟。1988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7例复发垂体腺瘤,其中行2次手术者24例,3次手术者4例,未再手术用药物治疗者3例。本组手术均经额入路,作囊内大部切除,从理论上讲容易复发,实际上复发是不多的。本院自1963年至1985年4月共收治垂体腺瘤190例,复发27例(13.1%)。有的手术后已超过20年仍正常生活与工作,复发垂体腺瘤及时再次手术多能使视力有所好转和正常生活。有关垂体腺瘤的研究和报告虽然较多,但对复发垂体腺瘤的论述很少,仅就我们所经验的病例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7.
矢状窦旁复发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复发与外科治疗关系,以期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17例矢状窦旁复发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次全切除的行γ刀治疗。结果10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切除多于90%)并术后γ刀治疗,均恢复良好。随访1~7年,仅1例窦汇区恶性脑膜瘤再次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定位准确,全切程度可达SimpsonⅠ~Ⅱ级。次全切除的行放射外科治疗,可明显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并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的临床诊疗特点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横纹肌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 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肉眼全切除(Simpson Ⅰ级),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期限分别为2年和2个月.第1例于术后第2年复发,因未行再次手术而死亡.另1例术后2月因颅内感染死于全身并发症. 结论 横纹肌样脑膜瘤术前诊断困难,手术为治疗的首选,术后常于短期内复发,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膜瘤复发手术方法。方法1998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复发性脑膜瘤12例,对术前组织病理、CT、MRI及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无再次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脑膜瘤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化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与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9月,本科对21例复发性颅咽管瘤行再次手术,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8~47岁。平均28.6岁。复发时间8个月~3.8年。均行CT或MRI检查,7例行MRA。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首次手术情况: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0例。首次术后放疗7例。复发时肿瘤大小:〈3cm5例,〉3.1cm16例。复发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3例,尿崩症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膜瘤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报告10例SimpsonⅠ级切除脑膜瘤术后复发的患者,并再次行手术,脑瘤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本组均为大脑凸面脑膜瘤,首次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纤维细胞型,按WHO脑膜瘤分级,良性8例,非典型性2例。术后3月~4年相继复发。病理证实恶变4例。结论脑膜瘤术后复发与肿瘤切除不彻底及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 年8月至2008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6 例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措施与效果.结果 肿瘤全切除12 例,次全切除3 例,部分切除1 例,术后均行放疗,3 例同时行化疗.术后复发3 例,术后2 年生存率86.7%,5 年生存率66.7%.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后颅窝中线区者多见.手术切除及术后全脑脊髓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复发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5岁,2年前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呕吐,伴走路不稳,诊断:脑积水,于1999年3月在我科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治愈出院,1年前脑积水复发,于2001年9月在当地医院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半年前发现下腹部肿物,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1岁。复发脑膜瘤术后5年,伴颅骨缺损入院。患者于13年前感觉言语不利,在当地医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7年后方向感较差,CT示脑膜瘤复发,再次行“脑膜瘤切除术”,并去除骨瓣。此次为修补颅骨入住我院。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血液病史,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神清,语利,左颞枕约6cm×7cm大小颅骨缺损,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眼底视乳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采用PED治疗的14例复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中,仅行PED治疗10例,PED联合弹簧圈治疗4例。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行影像学随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共成功置入15枚PED。所有PED均到位良好。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动脉瘤内血流滞留,载瘤动脉的分支血管均通畅;Dyna CT检查显示支架均准确覆盖瘤颈,贴壁良好。术后2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1例为脑梗死,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另1例发生中脑出血后死亡。除死亡患者外,余13例患者均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范围为12~48个月),无一例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末次随访mRS均为0分。11例患者行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范围为3~16个月),其中完全栓塞8例(包括1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3例开颅夹闭术后复发、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以及1例单纯支架置入术后复发的患者),瘤颈残余2例(均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的患者),瘤体部分显影1例(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的患者)。结论应用PED进行再治疗的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后复发的动脉瘤患者预后良好,而PED治疗曾行支架置入术的复发动脉瘤的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83例三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中复发的46例病人行再手术研究。结果近期复发原因为遗漏责任血管和(或)血管、神经之间隔离物移位脱落,再手术时再次仟分离、垫隔。远期复发原因为术区严重黏连致新生的责任血管或同一血管重新压迫神经,冉手术时分离黏连及压迫血管后用肌片隔离,同时行感觉支部分切断。结论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后远期和近期复发原冈各不相同,再手术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远期复发病人在分离黏连及压迫血管后用肌片隔离的同时行感觉支部分切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儿童和青春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 2 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男 8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15 7岁。 2 6例有表现为典型的库欣病 (Cushing sdisease) ,10例有发育迟缓。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 ,2 6例行瘤周垂体切除。本组无死亡。随诊 1~ 10年 ,复发 5例 ,其中 3例再经蝶窦手术 ,2例行垂体放疗后 7年再次复发行肾上腺切除术 ,术后垂体功能低下 ,用强的松替代治疗。结论 儿童和青春期ACTH腺瘤大多数为垂体微腺瘤 ,发病年龄较小 ,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术中行瘤周垂体切除可提高疗效。对于临床症状复发 ,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肿瘤复发者应再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而症状复发但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肿瘤者 ,行蝶鞍区放疗或肾上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66岁女性,因左侧面肌痉挛术后3年、复发半年入院。3年前,在我院因左侧面神经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面部抽搐消失。半年前,左侧面部再次出现抽搐,症状同第一次手术之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遂再次来我院行手术治疗。入院后,头颅CTA及MRI薄层平扫,并与首次手术检查进行对比,评估手术难度及复发可能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面神经根部距离粗大椎动脉有一定距离(图1A),猜测复发原因可能是椎动脉张力高,通过变形的垫棉传导至神经根或是面神经根周围粘连。MRI T2像发现蛛网膜下隙延续至乙状窦后,同时蛛网膜下腔间隙无明显狭窄,颅后窝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累及到颅底处颈动脉的头颈部癌肿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作者对纽约Mount Sinai医院在4年期间连续进行外科治疗的17例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复习,总之,行肿瘤切除并保存颈动脉者肿瘤复发较之肿瘤切除并牺牲颈动脉者为少,前者7例中2例肿瘤复发,后者10例中7例肿瘤复发 7例行肿瘤全切除并保存颈动脉者,6例获得良好效果,5例生存情况良好,1例存活2年2个月,无1例发生卒中7例行肿瘤切除并牺牲颈动脉及施行血管旁路移植术病人,5例获得良好效果,4例生存情况良好,1例手术后2年6个月死亡者无肿瘤复发,另2例因血管桥闭塞而发生卒中,其中1例伴有严重永久性病残,其余3例行肿瘤切除,牺牲颈动脉而未施行血管重建者效果不良,3例病人均在手术后6个月内死亡,其中2例伴有严重永久性病残 17例病人中11例经平均随访2年半情况良好,其总的结果优于过去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的结论为切除肿瘤并保存颈动脉,则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低,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进展及复发性肿瘤的病人保存颈动脉才能预防复发和行有意义的肿瘤切除 牺牲颈动脉及行血管重建是有益的治疗选择 牺牲颈动脉而未作血管重建,此种治疗选择似乎效果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es)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VPS治疗脑积水患者107例,术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7例,均给予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结果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重度治愈5例;2例术后复发,更换可调压分流管后治愈。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可调压分流阀能够有效预防过度分流所致的硬膜下血肿。微创血肿引流术安全、简便,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