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组SAS评分(46.13±11.7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6.73±12.59),t=3.50,P〈0.01。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8,3%。女性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男性患者显著增高(t=2.47,r=4.58,P值均〈0.05)。未婚白癜风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已婚患者显著增高(t=2.59,P〈0.01;r=6.17,P〈0.05)。暴露部位白癜风患者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比非暴露部位患者显著增高(t=3.60,P〈0.01;x2=5.84,P〈0.05)。白癜风患者中具有焦虑情绪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63.83±10.92)ng/L,明显高于无焦虑情绪者(40.74±8.70)ng/L,t=9.09,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且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白癜风发病及焦虑状态关系密切,可能影响白癜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痤疮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469例痤疮患者和175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睡眠自测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抑郁他评量表(HAMD)分别评价患者与健康对照失眠、焦虑、抑郁状况,并通过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痤疮患者组AIS(Z = 4.014,P < 0.01)、SAS(Z = 3.426,P < 0.01)、HAMD(Z = 8.664,P < 0.01)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失眠、焦虑、抑郁在痤疮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4.9%、0.7%、2.9%。痤疮组296例女性患者AIS评分比173例男性高(Z = 2.009,P < 0.05),而SAS、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不同发病年龄段间(< 15岁、15 ~ 25岁、> 25岁)患者失眠、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痤疮患者HAMD评分较轻度痤疮患者高(Z = 1.826,P < 0.01),而AI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痤疮影响患者的睡眠、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重度痤疮患者与女性痤疮患者的心理更容易受疾病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各10例,与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对照各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f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中白介素21(IL-21)水平,同时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BP180-NC16A抗体滴度,并进行抗体滴度与IL-21、Tfh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天疱疮患者组血清中IL-21水平(95.33 ± 33.69 ng/L)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54.50 ± 18.13 ng/L)(t = 3.38,P < 0.01),Tfh水平(12.08% ± 4.74%)亦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6.15% ± 1.62%)(t = 3.74,P < 0.01)。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组血清中IL-21水平(106.70 ± 44.91 ng/L)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55.37 ± 15.89 ng/L)(t = 3.41,P < 0.01),Tfh水平(11.85% ± 3.14%)亦显著高于其正常人对照组(6.03% ± 1.74%)(t = 5.13,P < 0.01)。大疱性类天疱疮组抗BP180-NC16A抗体滴度与IL-21水平呈正相关(r = 0.77,P < 0.01),与Tfh水平亦呈正相关(r = 0.67,P < 0.05)。结论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Tfh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21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癜风患者精神焦虑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障碍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A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B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B两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两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的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根据评分,A组S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1),A组中76%的患者具有焦虑情绪,且PBMC产生IL-2、IL-8的能力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障碍问题,且焦虑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与Th17细胞失平衡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1例AD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eg细胞与Th17细胞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的含量;同时以3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D患者组外周血Treg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2.01% ± 0.57%,Foxp3 mRNA的表达量为0.65 ± 0.19;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4% ± 1.44%和1.71 ± 0.69,AD患者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2.47和9.47,P值均 < 0.01)。AD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CD4+IL-17+T细胞)比例为1.77% ± 0.55%,RORγt mRNA表达量为5.97 ± 1.45;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9% ± 0.15%和1.49 ± 0.57,AD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4.82和17.78,P值均< 0.01。AD患者组Treg/Th17细胞比值(1.26 ± 0.61)较健康对照组(14.53 ± 5.77)明显降低(t = 14.11,P < 0.01)。急性期AD患者Treg/Th17细胞比值为0.88 ± 0.04,与亚急性期(1.29 ± 0.11,t = 4.02,P < 0.01)和慢性期(2.05 ± 0.24,t = 4.83,P < 0.01)AD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患者亚急性期与慢性期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 2.89,P < 0.05)。AD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 < 0.01),而TGF-β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96,P > 0.05)。中、重度A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 = -0.40,P < 0.05),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 = 0.42,P < 0.0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比例、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相应细胞因子含量发生变化,Treg/Th17细胞失平衡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与带状疱疹(HZ)后神经疼痛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HZ患者,其中PHN组45例,非PHN组147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NSE水平及不同疼痛程度的PHN患者血清BDNF、NSE水平,并对BDNF、NSE水平与PHN疼痛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PHN组BDNF水平明显低于非PHN组[(13.48±5.17) ng/mL比(16.32±6.45) ng/mL],NSE水平明显高于非PHN组[(15.03±5.63) μg/L比(11.40±3.67) μg/L],t值分别为2.70、5.07,P值均<0.05;不同疼痛程度的PHN患者BDNF、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6、10.06,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PHN患者VAS评分明显负相关(r=-0.48,P<0.01),NSE则与PHN患者VAS评分明显正相关(r=0.48,P<0.01)。结论:血清BDNF、NSE与PHN患者疼痛存在明显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VitD)、总免疫球蛋白E(tIgE)、白细胞介素4(IL?4)、IL?6水平,评价VitD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在AD发病中炎症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37例AD组和30例对照组外周血,检测血清VitD、tIgE、IL?4、IL?6水平,通过SCORAD评分评估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t检验或U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VitD缺乏、不足与充足患者比例,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进行各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血清VitD水平[(24.77 ± 9.29) μg/L]低于对照组[(28.98 ± 6.87) μg/L,t = 2.015,P = 0.048],tIgE水平[137.68(37.59 ~ 414.53) IU/ml]高于对照组[45.16(14.56 ~ 112.12) IU/ml,Z = -3.399,P = 0.001],IL?4水平[(8.86 ± 4.83) ng/L]高于对照组[(4.78 ± 3.07) ng/L,t = 4.147,P < 0.001],IL?6水平[6.53(3.99 ~ 15.30) ng/L]高于对照组[4.58(2.85 ~ 8.17) ng/L,Z = -2.173,P = 0.030 ]。AD组SCORAD评分与血清VitD水平负相关(r = -0.505,P = 0.001),与tIgE、IL?4水平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19,P值均为0.001),与IL?6无相关性(r = -0.139,P = 0.411)。AD组与对照组相比,VitD缺乏、不足与充足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762,P = 0.013。VitD缺乏患者血清tIgE[2846.87(319.02 ~ 7300.00) IU/ml]与IL?4水平[(16.37 ± 2.05) ng/L]分别高于VitD不足[110.07(26.20 ~ 501.48) IU/ml,P = 0.045;(8.28 ± 4.48) ng/L,P = 0.011]和VitD充足患者[123.93(91.61 ~ 273.68) IU/ml,P = 0.024;(8.00 ± 4.63) ng/L,P = 0.041]。VitD缺乏患者IL?6水平[15.10(8.49 ~ 30.72) ng/L]高于充足[6.22(4.47 ~ 9.47)ng/L,P = 0.011]。结论 AD患者存在VitD缺乏或不足,VitD缺乏与高水平tIgE、IL?4、IL?6有关,且AD的严重程度与tIgE、IL?6升高及VitD降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45例健康人血清CCL27水平。结果 6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670.02 ± 262.15) ng/L,健康人对照组为(373.10 ± 92.84)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18,P < 0.01)。进行期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为(799.94 ± 214.54) ng/L,静止期为(422.57 ± 135.53)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39,P < 0.01)。经药物治疗8周后,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下降70%以上者36例,其CCL27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95,P < 0.01);PASI评分下降不足70%者25例,CCL27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4,P > 0.05)。61例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 = 0.58,P < 0.01)。结论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CCL27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谷氨酸信号通路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白癜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R的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对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及IFN-γ水平的影响;NMDAR的激动剂NMDA和拮抗剂MK801对淋巴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MDAR亚型NMDAR1和NMDAR2A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白癜风患者皮损和健康对照皮肤组织中NMDAR1和NMDAR2A的表达。结果 MK801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25表达(7.28 ± 0.18)%较阴性对照组(16.02 ± 0.42)%明显下降(P < 0.01);MK801组淋巴细胞中CD25+ IFN-γ+ 比例(1.79 ± 0.09)%较阴性对照组(0.78 ± 0.06)%明显增高(P < 0.01)。NMDA组淋巴细胞内ROS水平(101.1 ± 3.50)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9.80 ± 2.08)(P < 0.01)。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MDAR1的表达(3.85 ± 2.17)较健康组(0.97 ± 0.55)明显增高(P < 0.05)。结论 谷氨酸信号通路对活化淋巴细胞的IFN-γ分泌及ROS水平的影响有可能是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9 (TLR7、TLR9)mRNA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及25例正常人对照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 mRNA(目的基因绝对定量校正拷贝数为0.85 ± 1.90)、TLR9 mRNA(0.94 ± 2.2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4 ± 1.18和0.11 ± 0.31,P < 0.05和 < 0.01);稳定期与进展期、局限型与泛发型白癜风患者TLR7、TLR9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均上调,TLR7、TLR9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体内半乳糖凝集素(Gal)家族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PV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Gal-1、Gal-3、Gal-7、Gal-9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5例PV患者皮损与10例正常皮肤中Gal-1、Gal-3、Gal-7、Gal-9的表达及细胞定位;以平均光密度值评价表达水平,比较其在PV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PV患者血清中Gal-1水平明显上调[(39.57±11.33) ng/mL比(31.93±7.98) ng/mL,t=3.02,P=0.004)],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r=0.37,P=0.049);皮损中Gal-1主要表达于真皮且表达明显上调(0.030±0.043比0.011±0.002,t=3.34,P=0.003);PV患者表皮中Gal-3表达下调(0.016±0.001比0.060±0.018,t=-2.85,P=0.009)、 Gal-7上调(0.090±0.011比0.049±0.009,t=2.58,P=0.017)、 Gal-9下调(0.011±0.002比0.049±0.007,t=-6.16,P<0.001)。结论:Gal家族成员Gal-1、Gal-3、Gal-7、Gal-9在PV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皮损局部的细胞定位与表达各不相同,提示其在PV中的功能也存在差异,有可能参与了PV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HVD)在慢性荨麻疹(C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CU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血清,同时应用CU症状评分标准(UAS)对疾病进行评分;用 ELISA测定血清25HVD、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U组血清25HVD水平[(15.20 ± 7.72)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1.54 ± 8.31) μg/L,t = 3.75,P < 0.05],且两组25HVD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7.9,P < 0.05)。UAS评分重度组25HVD水平[(15.57 ± 7.38) μg/L]与轻度组[(14.86 ± 6.28)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37,P > 0.05)。CU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 = 15.34, P < 0.05),但血清IL?4和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54, 4.88,均P < 0.05)。CU组血清25HVD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 = 0.738,P < 0.05),与IL?4水平呈负相关(r = -0.689,P < 0.05),与IgE水平无相关性(r = -0.271,P > 0.05)。结论 CU患者血清25HVD水平明显降低,可能通过介导Th1细胞/Th2细胞失衡参与CU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患者围术期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手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至创口愈合期间的换药次数和创口愈合时间、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后至创口愈合期间的换药次数为(6.02±0.60)次、创口愈合时间为(9.74±0.91)d,观察组术后至创口愈合期间的换药次数为(5.35±0.48)次、创口愈合时间为(8.78±0.75)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3、4.89,P值均<0.05)。对照组围术期感染率为30.56%,观察组围术期感染率为8.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68,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态度、护理技术、护理专业度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2.29、2.45,P值均<0.05)。结论:儿童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恶性黑素瘤(恶黑)细胞的表达情况及AngⅡ对A375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 放免法检测人恶黑细胞株A375及人正常黑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Ⅱ的表达水平,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小管形成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375细胞分别在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特异性拮抗剂洛沙坦作用前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 A375细胞株培养上清液中AngⅡ表达水平为(37.29 ± 0.27) pmol/L,较正常人黑素细胞(21.58 ± 0.32 p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ngⅡ能明显诱导HUVEC管状结构的形成,1 μmol/L AngⅡ处理后,二维基质胶中HUVEC形成完整的管状结构,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为对照组(2.5 ± 0.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ngⅡ处理后,VEGF及bFGF在A375细胞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较处理前明显增高,1 μmol/L洛沙坦作用后则正好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375细胞株存在着AngⅡ的超表达,AngⅡ能明显促进其血管新生,可能是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恶黑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治疗前均予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对照组常规青霉素驱梅治疗3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认知疗法,3周后对患者重新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9、13.86,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0、0.65,P值均>0.01)。结论:认知疗法对改善女性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斑秃、白癜风患者焦虑情绪障碍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为A组,50例斑秃患者为B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B,C三组进行情绪评分.并比较分析三组之间及焦虑与无焦虑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白介素(IL)-2、IL-8的能力.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 A组和B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的焦虑发生率分别为76%、70%.A、B组中具有焦虑情绪者,PBMC产生IL-2、IL-8的能力,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 白癜风、斑秃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障碍问题,且焦虑者细胞免疫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皮肌炎(DM)/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患者进行CADM-140抗体检测,探讨CADM-140抗体与临床特征间的联系。方法 采集38例DM(22例)/CADM(16例)患者血清,另外采集46例伴有肺间质病变的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包括8例多发性肌炎、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系统性硬化病、6例干燥综合征、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和5例正常对照者。以重组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rMDA-5)为底物,通过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ADM-140抗体,比较CADM-140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①16例CADM和22例DM患者血清CADM-140抗体阳性例数分别为7例和2例,CADM患者阳性率(43.8%)显著高于DM(9.1%)(P < 0.05),46例伴有肺间质病变的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5例正常人均阴性;②CADM-140抗体阳性患者皮肤溃疡和坏死的发生率为8/9,红细胞沉降率为(40.8 ± 23.1) mm/1 h,CADM-140抗体阴性组分别为6.9%和(22.5 ± 16.8) mm/1 h,两组比较,P < 0.01和 < 0.05;CADM-140抗体阳性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328.3 ± 104.2和241.1 ± 100.3 IU/L,P < 0.05),而肌酸激酶显著低于阴性组(分别为156.3 ± 260.8和1806.2 ± 3737.1 IU/L,P < 0.05);两组间抗核抗体阳性率和恶性肿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CADM-140抗体阳性患者不仅肺间质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9/9和48.3%,P < 0.01),而且急进型肺间质病变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5/9和0,P < 0.05)。阳性组肺高分辨率CT评分(122.9 ± 54.8)显著高于阴性组(70.0 ± 59.8)(P < 0.05)。结论 通过检测CADM-140抗体不仅可以判断DM/CADM是否合并肺间质病变,还可能是伴发急进型肺间质病变的血清学标记,动态观察血清CADM-140抗体水平也许有助于预测肺间质病变病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辅助性T(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2例SLE患者及68例健康对照血清白介素17A(IL-17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量分析27例SLE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孤核受体γt(RORγt)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血清IL-17A水平与RORγt基因表达之间及其分别与SLE疾病活动度(SLEDAI)、SLE是否合并肾脏病变的关系。结果 102例SLE患者血清IL-17A 水平 [14.75 (5.12 ~ 69.76) ng/L]较68例健康对照组 [5.77 (2.22 ~ 9.60) ng/L]显著升高(P < 0.01)。102例SLE患者血清IL-17A与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肌酐、尿管型呈正相关(分别为r = 0.33、P < 0.01,r = 0.26、P < 0.05,r = 0.27、P < 0.05);与SLEDAI无显著相关(P > 0.05)。27例SLE患者RORγt基因表达水平较13例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 [1 (0.40 ~ 2.62) 和0.19 (0.15 ~ 0.75),P < 0.01]。27例SLE患者RORγt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IL-17A水平呈正相关(r = 0.47,P < 0.01),与血清补体3之间呈负相关(r = -0.46,P < 0.05)。SLE病情高活动组与低活动组、SLE合并肾脏病变与SLE无合并肾脏病变组间血清IL-17A、RORγt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结论 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损伤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与SLE肾脏病变可能有关,但其可能不是SLE病情活动惟一的影响因素,在SLE及SLE肾脏受累中可能均不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CD146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S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CD146(sCD14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PBMC中CD146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CD146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HS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人对照组sCD146水平分别为(0.84 ± 0.49)、(0.52 ± 0.15) 和(0.23 ± 0.08) ng/L,急性期高于恢复期(t = 3.44,P < 0.05),恢复期高于正常人对照组(t = 8.90,P < 0.05)。HSP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人对照组PBMC中CD146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34 ± 2.55、14.18 ± 2.49和10.08 ± 2.08,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t = 18.69,P < 0.05),恢复期高于正常人对照组(t = 6.92,P < 0.05)。结论 CD146可能在HSP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丽 《中国性科学》2014,(7):102-105
目的:探讨高校已婚青年教师成人依恋的现状以及性别、婚龄、有无子女对依恋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高校已婚(不含离婚)青年教师210人,运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关系问卷》(RQ)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已婚青年教师安全型依恋人数占69%,依恋回避得分为(2.91±0.91)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29±0.90)分,不同依恋类型的被试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70,P<0.01,F=4.57,P<0.01);不同性别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的得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 =0.19,P>0.05;t =0.61,P>0.05;x2 =1.55,P>0.05),不同婚龄的青年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68,P<0.01;F=7.57,P<0.01;x2=13.02,P<0.05),是否有孩子的高校青年教师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依恋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1;t =3.55,P<0.01;x2=14.46,,P<0.05).结论:高校已婚青年教师依恋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受性别、婚龄、有无子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