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和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对照组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总病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陈星 《新中医》2015,47(8):169-17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对照组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痊愈时间、总病程、用药后热程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并且能够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6.67%、4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咽红肿总有效率分别为98.25%、84.21%,观察组、对照组咽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85.96%,观察组的咽红肿总有效率、咽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证侯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晓红 《新中医》2015,47(4):198-199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4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4例,2组均常规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对乙酰氨基混悬滴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对照组为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狄志敏 《新中医》2015,47(8):177-179
目的:观察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口服盐酸氨溴索糖浆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等。结果: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愈显率为46.0%,总有效率为78.0%。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纳差、便秘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8.0%,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有效避免临床西药所带来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易于被家长和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热、咽痛彻底缓解、无肉眼可见皮疹及口腔溃疡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结合蒲地蓝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体温、呼吸道症状、肺部啰音、血常规、胸部X线等改善情况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对照组总有效率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体温(P<0.05)、咳嗽(P<0.01)、咳痰(P<0.05)、啰音(P<0.05)、X线胸片(P<0.05)及细菌学(P<0.05)等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玲  吴波英  张亚君 《新中医》2019,51(2):184-186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2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组均治疗5天。对比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6%,对照组总有效率83.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扁桃体肿大、咽部疼痛、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RP及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RP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徐莎莎  傅佳佳  夏琴 《新中医》2022,54(13):116-119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对炎症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BC、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扁桃体肿大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咽痛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控制炎症,促进化脓性扁桃体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
吕进较  林小春 《新中医》2023,55(2):104-106
目的:观察小儿珠珀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风热犯肺证小儿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联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珠珀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风热犯肺证证候评分及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0.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咳痰、干湿性啰音、发热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风热犯肺证证候咳嗽、咯痰、咽痛、发热、口渴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儿珠珀散治疗风热犯肺证小儿咳嗽,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2组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临床痊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犯肺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犯肺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总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咳嗽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使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犯肺证有显著疗效,缓解患儿咳嗽症状,依从性强,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外治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加对症治疗,对照组用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颗粒。  相似文献   

14.
关晖勇 《新中医》2016,48(2):163-165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220例随机分为2组各11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天,比较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2%,对照组为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天,观察组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0%、92.20%,对照组分别为71.30%、75.5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轻度降低1例,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均停药后自行恢复。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分散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治疗后观察患儿主要症状消退时间;肝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儿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咳嗽等主要临床症状有所消退,治疗组的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AST、ALT、WBC、CRP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能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高病毒阴转率,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白小莉 《新中医》2015,47(7):209-211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A组51例患儿单独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B组52例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而C组55例患儿则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及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儿相关症状的消退时间,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感染率。结果:C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口腔溃疡、皮疹、咽痛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B组2组,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73%,高于A组、B组的74.51%、82.69%;而C组的并发感染率仅为1.82%,低于A、B组的15.69%、5.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良好,并发感染率低,其中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TNF-α)、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可快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症状,且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探讨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0例,采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6.2%(P0.05),治疗组3,5 d 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和92.20%,高于对照组71.30%和75.51%(P0.05);治疗组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为(2.77±0.54),(2.91±0.70)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37±0.61)d,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利巴韦林分散片均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症状消退速度更快,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抗炎、抗病毒合成作用有关。蒲地蓝消毒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金 《新中医》2015,47(12):156-158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0例肺炎肺脾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口服贝莱口服液和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儿肺咳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及肺部干、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WBC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WBC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肺炎肺脾气虚证可促进症状、体征消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5 d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1 d后两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别,而治疗组血清PCT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