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子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腰椎骨折开放术后腹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腰椎骨折开放术后腹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五子贴敷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予常规护理;五子贴敷组加用五子贴敷联合腹部推拿,观察两组防治效果.结果:五子贴敷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3.12±4.15)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9.32±2.3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康抚护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康抚护理,比较2组干预过程中VAS评分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结果:VAS评分干预24小时后2组即开始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同时间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经肛门排便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缓解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抚护理能有效的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不适,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加速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部推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产妇10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观察两组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的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腹部推拿按摩,不仅可以使产妇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正常,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许敏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23+164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和便秘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评价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发生率和首次排便时间的影响。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组腹胀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通过心理疏导、饮食调护、帮助建立床上排便习惯、腹部按摩、中药调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减少腹胀的发生率,促进排便,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腹部烫熨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用胸腰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腹部烫熨。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腹部烫熨能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症状,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有2例因术后不愿意配合下床活动而退出,观察组有1例因术后转入ICU而退出。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加艾灸足三里穴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平衡火罐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时间以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结果:观察组肠鸣音、肛门排气排便出现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艾灸可有效促进脾胃虚寒型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谭国瑜  李梅 《光明中医》2023,(8):1573-1575
目的 研究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穴位贴敷组(38例),2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穴位贴敷组于上述基础给予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疼痛情况。结果 穴位贴敷组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第1天、第2天及第3天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缩短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预防腹胀便秘发生,对减轻疼痛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腹部手术术后患者161例并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后6 h后足三里穴位按摩5 min,早、中、晚各1次,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心理诱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均<0.05)。结论心理诱导联合足三里按摩可明显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恒温灸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腹腔镜剔除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前1 d、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处进行恒温灸,每个穴位灸20 min,每日1次。观察2组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2组术后腹胀评分和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腹胀评分明显降低(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4、48 h血浆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恒温灸能有效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MTL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蒙药贴敷神阙穴对腹腔镜胆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术后护理,45例综合组患者以蒙药贴敷神阙穴配和治疗。对2组患者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患者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结论:蒙药贴敷神阙穴能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气合剂口服对剖宫产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后24小时肛门未排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通气合剂。观察2组干预后6小时、6~12小时、大于12小时肠鸣音恢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情况、排便情况。结果:干预后6小时、6~12小时、大于12小时肠鸣音恢复情况、通气情况、排便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健脾通气合剂有助于改善产妇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经络操对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预防效果,印证其预防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脊柱科腰椎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子午组和常规组,各30例。子午组从手术日起在中医骨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在卯时(05∶00-07∶00)选取手阳明大肠经络上的腧穴按照经络操进行训练,常规组只进行中医骨伤科常规护理。在腰椎骨折术后24 h、48 h、72 h进行数据资料的记录,记录内容为是否有腹胀、肠鸣音(肠鸣音恢复指数:4~5次/min)及肛门排气发生时间,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相比常规组,子午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肠鸣音恢复及首次肛门排气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经络操可减少腰椎骨折术后的腹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医临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防治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3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和术后至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为(16.46±7.95)h,术后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为(21.69±13.11)h,观察组患者术后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和术后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于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的防治疗效显著,同时没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润肠通气汤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例进行对照观察分析,60例胸腰椎骨折伴腹胀拟保守治疗的患者,对照组30例,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以润肠通气汤口服治疗。通过观察应用润肠通气汤口服辨证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临床疗效,并与新斯的明肌注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腹胀缓解程度、肠鸣音和排气时间恢复到正常的差异。结果 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腹部肠鸣音和肛门排气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润肠通气汤能有效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大大减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腹胀带来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显著缩短肠鸣音和肛门排气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加穴位按摩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中药封包和穴位按摩,持续干预7 d。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便秘症状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腹胀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1周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排便困难程度、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可加快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便秘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疾病监测、用药护理、局部热敷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针刺联合自拟通腑膏穴位贴敷,并统计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2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可以加速肠蠕动,促使肛门早期排气、排便,提前进食,可提高腹部手术后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接受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胀腹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遵医嘱予肌注罗通定及静脉镇痛泵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程3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及腹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及腹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腹痛,加速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张旸  焦娟娟  吕福全 《新中医》2014,46(4):167-16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开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及介入时点。方法:将150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及麻醉方式分层随机分为5组各30例,均应用西医术后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的4组在此前提下按照不同介入时点行针刺干预。观察5组患者针刺干预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评价针刺干预疗效及适宜的介入时点。结果:针刺各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针刺干预的4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自主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时点针刺各组患者指标经统计分析,部分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以术后6h干预组时间最短。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在术后6 h进行针刺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冯婷婷  郑鸿  徐双燕 《新中医》2021,53(16):171-173
目的:观察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剖宫产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术后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3 d后,比较分析2组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便秘症状评分及腹胀、腹痛及肠鸣音异常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频率、困难程度及排便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异常率为2.86%,对照组为1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其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排气时间,改善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陈皮瘦肉粥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腹胀的干预防治效果。方法将56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在术后禁食12 h后给予陈皮瘦肉粥饮食;对照组33例,在术后禁食12 h后给予半流质全粥饮食。观察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前的腹胀程度情况。结果 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前的腹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陈皮瘦肉粥可明显促进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排气,预防和减轻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