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9岁。颈项、躯干、四肢色素沉着斑15年,逐渐加重2年。患者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部分棘层变薄,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较多噬色素细胞浸润。根据患者的皮损、组织病理特点及其他相关检查诊断为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少见,本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2.
报告 1例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男 ,68岁。全身起红色皮疹伴瘙痒 2年。检查 :面、颈部 ,躯干及四肢皮肤呈现棕红、棕褐色网状色素沉着 ,色素减退斑 ,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典型黑、白、红异色改变 ,全身皮肤干燥少许脱屑 ,触诊无浸润感及压痛 ,无溃烂。组织病理 :表皮萎缩变薄 ,钉突消失 ,轻度角化过度 ,基底层部分细胞液化变性 ,色素细胞减少 ,真皮浅层血管扩张 ,其周有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0岁。面部色素斑9年,其上可见浅表性淡白色斑点,日晒或受热时加重,无明显自觉症状。结合组织病理诊断为:Civatte皮肤异色病。给予防光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Civatte皮肤异色病(poikiloderma of Civatte)临床上少见,现将笔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一例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患者男,52岁,因右腋皮肤皮疹,不痛不痒,逐渐扩大25年,左腋皮疹2年, 于2004年8月就诊于我科。25年前,患者发现右腋窝皮肤红斑和白斑,不痒不痛,无其他不适,逐渐扩大,沿周围皮肤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7岁,因关节酸痛5年,面部红斑伴萎缩2年,全身环形褐色皮疹1年,于2007年8月来诊.患者5年前出现关节疼痛,以四肢大关节为著,反复发作,就诊于浙江省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查抗核抗体(ANA)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蛋白尿24 g/24 h,ESR 70mm/1 h.诊断为SLE,住院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0岁。面部皮肤褐色斑片40余年。查体见面颈部弥漫分布黑褐色斑片,两颊呈网状分布,伴有白色斑点、毛细血管扩张和轻度萎缩。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见明显噬色素细胞。诊断:Civatte皮肤异色病。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7 岁,戏剧演员. 主诉:面颈部褐色色素沉着斑21年,加重2年. 现病史:患者自16 岁化彩妆后双颊部开始出现淡褐色斑,无自觉症状.近2 年皮损逐渐蔓延至颧部、额部及颈部,并融合呈网状,颜色渐深.同时下腹部、腹股沟也有类似皮损,但未呈网状,于2009年11 月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6岁。右胸部及双下肢皮疹,无痒痛,逐渐增多20年,于2012年1月就诊于我科。20年前,患者发现左小腿屈侧皮肤蚕豆大小红斑,无痒痛,后逐渐蔓延至整个双下肢及右胸部……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伴先天性皮肤异色症。患者女性,17岁,因外阴白斑伴瘙痒8年就诊。皮损主要表现为外、会阴及肛周有呈哑铃状角化白色斑片,胸背及双上肢伸侧有网状色素沉着斑,伴毛细血管扩张和轻度萎缩性白斑,家庭中有皮肤异色症患者。组织病理改变符合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MC)是一组以皮肤、黏膜、甲反复或者持续发生念珠菌感染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胸腺缺损所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者、多种内分泌障碍者,有时也可无潜在缺陷而发生非特异性慢性皮肤念珠菌病.有学者将CMC分综合征型、家族型、散发型[1].近年发现,Th17细胞免疫在CMC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4],同时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与Th17细胞免疫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上关键信号分子与相关受体的突变.  相似文献   

12.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又称环境基因组学(environmental genomics),指不依赖培养直接从微生物的天然环境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的遗传物质,对微生物群体进行研究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传统的微生物群落检测主要依靠培养,但是菌群的种类多,99.9%培养不成功,且不同的菌种生长的条件和速度不一,导致无法真实还原微生物的原始状态[1].宏基因组学研究与传统微生物研究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把微生物看成一个整体,摆脱了对单个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步骤,直接对环境中所有的微生物进行研究,进而可以全面地对所有微生物进行分析.它包括以下4个步骤:提取某一环境样品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DNA;直接测序探究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对文库进行筛选寻找和发现新的功能基因及活性代谢产物.目前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比如环境保护(气候、水处理、极端环境、海洋资源)、石油污染修复、生物冶金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女性型脱发(female pattern hair loss,FPHL)是成年女性脱发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最初,该病被泛称为女性弥漫性脱发.1942年,Hamilton证实了雄激素在男性型脱发(male pattern alopecia,MPA)中的作用后,开始使用雄激素性脱发这一术语,以强调激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由于女性弥漫性脱发曾被认为是与MPA为同一疾病的不同亚型,人们开始改称女性雄激素性脱发.尽管男女两型脱发的毛囊改变相似,但其临床表现和对抗雄激素治疗的反应有差异,而雄激素在女性型脱发中的致病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故FPHL的命名比女性雄激素性脱发更合适[2].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性需求即属于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人类普遍的需要,是人类为了延续血脉、保留种族的一种生存本能.但同时,性也是爱的本能,是一种超出身体的情感.对人类来说,我们不能单从生理学的角度理解性文化,而应该结合人性,结合大环境的改变来考虑、理解,并追求健康、安全的性文化.  相似文献   

15.
周正猷 《中国性科学》2017,(10):I0001-I0001
命由性塑造,性又伴命而生,幸福生活离不开性生活的滋润。过去提“无后为大”,自然没性不行,现代人追求性和生殖健康,更崇尚身心结合的真情真爱的婚娴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美国人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传统医学和房中术,对维护男性性功能具有神奇的作用。未来解决性功能障碍的钥匙,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人类的疾病与时代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性问题也已进入后现代时期。但遗憾的是,一方面现代医学对各种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患者也往往更寄希望于民间的或传统的中医药治疗,这似乎意味着到了该向中医或一些民间的非医学方法求援的时代了,让疗效比较持久的非医学方法,为患者朋友打开性福  相似文献   

17.
作品选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性文化遗产,挖掘和借鉴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有益理念与行为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无论从思想观念或医学角度,对提升家庭性福指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读了陈斯泰医师的文章,有同感,有感触,他是一个有法制观念、勤于思考的医师,确实提出了一个在临床工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在临床上诊治患者时要共同遵循的是什么?当医患双方在认识上出现差距、发生纠纷乃至对簿公堂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作品选     
性行为是生育的基础,是人类自然的、本能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性行为的目的包括生育和享乐.以生育为目的,要求多子多福;以性享乐为目的,强调个人享受,不注重生殖作用,主张少生优生.因此,性行为的观念影响到人类的生育水平和人口出生率.现代年轻人以生育后代为性交目的的已明显减少,这种性观念的转变有利于生育控制.节育是对婚育行为进行人为调节和干预,也是对性行为的调节和干预.节育方法的进步不仅显示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人们提供了控制生育的途径和最大限度地满足性享受的保障.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性生活,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有利于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