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陈冬  祁江峡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2):133-136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氯吡格雷抵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10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52例进行研究。挑选出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患者10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后效果,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3.56±0.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8±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机能、社交能力、身体角色、情感角色、心理健康、活力、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等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氯吡格雷抵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伴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MBI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肢体康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康复训练,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脑栓通胶囊,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定,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5%~98%(95%CI),在α=0.05水准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采用脑栓通胶囊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2):1639-1640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脑功能康复效果。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分型属于瘀血阻窍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指数的变化以及血清hs-CRP的浓度变化,并根据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77.95%)(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IHSS评分、BI指数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瘀血阻窍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患者NIHSS评分和BI指数,提高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脑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国强 《新中医》2016,48(6):20-21
目的:观察丁苯肽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2组均酌情予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治疗。中西药组加用丁苯肽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西药组单纯予以丁苯肽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画钟试验(CDT)、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BI)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P0.01),且中西药组各指标值均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认知功能总改善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洼田饮水试验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低,AD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口服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瘀清络脑安汤结合脑栓通胶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焦作市中医院脑病一区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瘀清络脑安汤结合脑栓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shworth量表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压积、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Ashworth量表评级优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RBC...  相似文献   

8.
徐朝辉 《陕西中医》2014,(5):549-550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处理加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用银杏叶胶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分析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十分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脑栓通组加用脑栓通口服。治疗前后记录患者NHISS评分,并检测大脑中动脉屏气的指数(BH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H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脑栓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三组基础治疗相同,中药干预组加予口服脑栓通胶囊,中药安慰剂组加予口服中药安慰剂,空白对照组只予基础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3组对象在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接受以下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CSS),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MBI).结果:3组治疗后1,3,6个月CSS、FIM和MBI评分,中药干预组分别与中药安慰剂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安慰剂组与空白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且疗效可以持续比较长的时间(〉6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arthe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Barthel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且作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魏博  杜烨  沈晶晶 《新中医》2020,52(2):64-67
目的:观察分析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临床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B、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IB、PT、TT、APTT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MA、MBI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脑栓通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的远期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66例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脑栓通胶囊,对比两组量表评分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MBI、FIM、CSS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MBI、FIM、CSS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脑栓通胶囊治疗,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全面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温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评分(FMA)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温针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针刺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P0.05),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P0.05)。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法、传统巨刺法比较,基于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可以更好地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条中药与西药相结合、优化治疗老年人慢性失眠的治疗策略。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百乐眠胶囊组(中药组)、唑吡坦片组(西药组)和百乐眠胶囊+唑吡坦片组(结合组)3组。以阿森斯失眠量表分别对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和8周末时的4个时间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西药组和结合组在第2周末的AIS评分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第4及8周末AI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第8周末,结合组的疗效要优于其他2组(P均<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灯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灯通脑胶囊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灯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神经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以神经促通技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评分(FMA)、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FAC分级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率自行车运动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辅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并实施睡眠卫生教育及睡眠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胶囊,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4 d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神经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与对照组77.55%(38/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式睡眠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辅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减少负性情绪,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头体针及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加作业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UEA及MBI提高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配合作业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