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无痛拔除尿管的方法。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手术且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7例。观察组在术毕麻醉清醒后,夹管训练2~3次,待膀胱再次充盈有尿意时,将气囊中的生理盐水抽尽,再往回注0.3ml生理盐水,在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随尿液排出体外;对照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在气囊壁塌陷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将尿管排出体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及尿道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80%、19.16%,对照组拔管后的尿道刺激性疼痛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采用在膀胱充盈有尿意且气囊壁保持光滑的状态下,嘱患者自行排尿,让尿管随尿液一起排出尿道的方法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拔管后尿道疼痛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最低的最佳拔管方式.方法:将60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拔尿管时,对照组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试验组待患者尿意感明显有排尿需求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尽尿管球囊内的液体不拔管,臀下置便器让患者自行排尿,排尿时尿管一并滑出.结果:试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更科学地提出了拔除留置尿管的操作方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夹管训练效果观察在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因尿潴留再置管拔管处置中的作用。方法将妇科手术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发生51例尿潴留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2组,干预组26例,对照组25例,干预组在常规操作基础上观察夹管训练效果,根据有尿意感时单次放尿量来判断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拔管时机掌握。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拔管前2~3d予夹管训练,患者有尿意时放尿,无尿意时每2~3h放尿1次,遵医嘱随机拔管;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情况及再置管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第3次置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管训练干预能使妇科手术留置导尿管拔除后发生尿潴留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拔管时膀胱充盈状态对降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留置导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膀胱空虚时按常规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膀胱高度充盈,患者自觉尿意强烈难忍时拔除导尿管.观察2组患者首次排尿的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26.7%,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留置导尿患者膀胱高度充盈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操作简便,不产生额外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拔管前两组均夹闭尿管,待病人产生尿意后,常规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实验组再用1.0 mL注射器注入0.4 mL~0.6 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边排尿,边拔管,管随尿出,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1.67 %,血尿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00%,血尿发生率为15.00%.[结论]实验组尿管拔管方法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晚上睡前拔除尿管并会阴抹洗促进排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患者晚上睡前拔除尿管并行会阴抹洗促进自行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观察组先夹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当患者晚上睡前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出气囊内液体拔除尿管,然后用肤阴洁溶液抹洗会阴及尿道口,对照组同样先夹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白天患者有尿意时用常规方法拔除尿管.观察2组患者第1次排尿情况及首次排尿时间,并对2组患者的再次导尿率和拔管后自我舒适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自行排尿情况和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拔管后自我舒适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晚上睡前拔除尿管并会阴抹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促进了自行排尿,减少了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光束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拔除留置导尿的改良方式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直光束绿激光汽化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立即地塞米松5 mg静推,次日拔尿管前2 h再次地塞米松5 mg静推,拔管前1 h消炎痛栓100 mg纳肛,拔管前予生理盐水膀胱冲洗,边冲边缓慢拔出尿管至前列腺窝,冲出液清亮后,继续充盈膀胱当患者感尿意明显时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除导尿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患者血尿、尿潴留、排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尿程度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的拔管方法优越、痛苦少、血尿程度轻、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且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任晓艳  朱宁  张燕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14-1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拔除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拔管前均夹闭尿管至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常规用20 ml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嘱患者双腿屈膝深呼吸。实验组用1 ml注射器注入0.8 ml无菌生理盐水至气囊内,同时用5 ml注射器抽取3 ml无菌石蜡油,由尿管边注入石蜡油边转动尿管缓慢拔出尿管;对照组常规拔除尿管。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出现的排尿疼痛、血尿、尿潴留及需再次置管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P<0.01)。结论:实验组拔除尿管的方法优越,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留置尿管拔管时机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尿管拔除时机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椎管肿瘤切除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膀胱充盈有强烈尿意时随尿液一起拔除尿管,对照组在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行排尿100%,对照组自行排尿70%.观察组拔除尿管的时机选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膀胱充盈同时有强烈尿意时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0.
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巧 《护理研究》2010,(3):803-80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率。[方法]将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需要拔管的前列腺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拔管前两组均夹闭尿管,待病人产生尿意后,常规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实验组再用1.0mL注射器注入0.4mL~O.6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边排尿,边拔管,管随尿出,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1.67%,血尿发生率为1.67%;而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00%,血尿发生率为15.00%.[结论]实验组尿管拔管方法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术后患者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提高拔管后自主排尿的成功率,减轻患者主观不适感。方法将93例术后需拔除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的拔管方法,观察组(47例)采用改进法(计划拔除导尿管当天间歇导尿并行膀胱功能锻炼2~3次,然后夹闭尿管;当患者有尿意时,臀下放便器,抽尽尿管气囊中的液体或气体,鼓励患者自行尽力排尿)。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成功率、首次排尿时间及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首次排尿时间提前(P0.01),主观不适感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改进的导尿管拔除方法,尿管在患者自然排尿的过程中能顺势排出,效果优于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18例单纯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用O.02%呋喃西林溶液被动灌注快速充盈膀胱,患者有尿意时快速拔除导尿管,嘱患者排尿;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在有尿意、膀胱自主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潴留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采用呋喃西林膀胱灌注后拔除尿管,能提高患者自然排尿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管患者在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均夹闭尿管,留置尿管时间为2~6 d,平均3.5d,当病情平稳后,遵医嘱拔出气囊导尿管.观察组:接到医嘱后,嘱患者开始饮温开水800~1000mL,待患者有排尿感觉时消毒尿道口及尿管,将尿管轻轻插入1~2 cm,再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不立即将尿管拔出,休息30~60 min,当患者有明显的排尿感觉时,轻轻按摩膀胱底部,顺势将尿管慢慢移出.对照组:接到医嘱后,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液体抽出,将尿管轻轻拔出;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性质、再次插管次数、血尿发生次数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拔出留置气囊导尿管后,观察组疼痛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性质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尿潴留再次插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压力引导下拔出留置气囊尿管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尿道黏膜损伤,解除或减轻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感,显著降低拔管后因尿潴留而再次插管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留置尿管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的护理;实验组在留置尿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膀胱功能训练及需要拔除尿管时待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把尿管气囊内的液体抽吸干净后,嘱患者自然排尿,让尿管随尿液一同排出.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患者排尿情况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膀胱功能训练及在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顺利排尿率及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留置导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管拔除时机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随尿液一起拔除尿管,对照组在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行排尿93.3%,对照组自行排尿70.0%。观察组拔除尿管的时机选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充盈同时有强烈尿意时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应恩波 《护理研究》2008,22(15):1357-1358
[目的]探讨产后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方法]选择200例产后留置导尿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留置导尿在膀胱充盈时拔导尿管比在膀胱空虚时拔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进拔除气囊尿管的方法,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方法 将200例符合拔除尿管指征的患者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传统组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拔导尿管流程要求,抽空导尿管气囊内液体后拔出尿管;实验组先抽空导尿管气囊内液体,根据导尿管型号小和留置时间的长短,向导尿管气囊注入0.2~0.8ml的氯化钠注射液后再拔出尿管。比较2组拔管时疼痛的程度、拔出尿管气囊表面的光滑度、首次排尿时间、肉眼血尿及尿潴留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拔尿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传统组,拔尿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时间早于传统组早,血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 结论 在气囊导尿管拔出前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液体,使导尿管气囊表面皱褶消失,能减轻拔管时引起的疼痛,避免拔管后发生血尿、膀胱刺激征和尿潴留。  相似文献   

18.
何艳 《全科护理》2011,(24):2183-2183
[目的]讨论两种方法拔除双腔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肉眼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将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3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拔管时观察组在拔管医嘱下达时夹闭导尿管直待到病人有尿意时,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抽出9 mL后,暂不拔管,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15 min~20 min后,将导尿管气囊中残存的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净,为病人准备好便器,将尿管边旋转边缓慢拔出,并协助立即排尿。对照组则常规拔除尿管,有便意时排尿。[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3%,血尿发生率为2%;对照组排尿疼痛的发生率为36%,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7%。[结论]观察组使用的拔管方法能有效降低排尿疼痛和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方法后拔除尿管对预防剖宫产后留置镇痛泵的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46例腹壁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23例。2组均遵循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后拔管。实验组在静滴最后一瓶液体前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立即拔管;对照组按医嘱术后导尿管长期开放6h即拔管。结果实验组拔管后3h内能自己排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新留置导尿管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闭尿管后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比尿管长期开放6h拔管能明显减少拔管后再发尿潴留。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拔尿管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适宜的拔除导尿管时机。方法将142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的产妇,术后留置尿管开放12h后夹闭,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间断放尿12h,实验组71例:保留膀胱余尿拔除导尿管。对照组71例:放尽膀胱尿液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潴留的发生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主排尿时间早,尿潴留发生率低。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可在术后24h留有膀胱余尿拔除尿管,减少尿潴留,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