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秋  李文策  张力军 《河北医药》2010,32(16):2271-2272
自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经历了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到全部自愿无偿献血过程,献血者主体由计划阶段的机关干部、军人、大学生过渡到主要以大学生、市民为主体[1]。2002年5月我中心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模式转变,招募方法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经受住了天气、季节变化血型偏型和重大公共应急事件的考验,保证了省会石家庄市及所辖17个县市的用血医院的血液供应,2009年供血量突破40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254-256
目的分析集体献血模式在制定采供血计划和保障血液安全方面的优势。方法统计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东莞地区采供血数据;分析开展集体献血前后的采血人次、采血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天数差异;对比集体献血和街头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开展集体献血后集体献血比率明显高于街头献血比率(P<0.05),工作人员的工作天数明显减少,集体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低于街头献血(P<0.05)。结论集体献血模式能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血、减少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的同时降低血液检测报废率。可在各大血站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正>1招募目的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建立自愿低危固定长效无偿献血队伍。招募足够的稀有血型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应。2招募范围适用于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的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献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市无偿机采献血者现状,为招募安全的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我市无偿机采献血4387人次,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采无偿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为2.66:1;年龄以31~50岁为主;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中大中专(高中)、初中献血人群所占比例高达92.2%;血型中0型献血者占31.3%,AB型仅占10.2%;固定献血者平均比例高达72.5%。结论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献血积极性,建立合理、稳定的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团体献血模式在血液招募中的优势。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统计和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某地区的采供血数据,对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人次增长率、采血量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天数等情况,并对团体献血与流动献血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团体献血率明显高于流动献血率,且两种献血模式献血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开展团体献血模式后采血总量、工作人员工作天数与开展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团体献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流动献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献血模式的开展在血液招募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提高献血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血液不合格率,可在各大血站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自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已经实施了11年。在献血法实施初期,邯郸市针对公民对无偿献血缺乏了解,自发献血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现状,一方面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市民的认知度及主动性;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责任状,通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我市2010年固定献血点4~6月份采血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无偿献血人员比例。方法设计献员或咨询人员调查表,对4-6月份采血点的献员或咨询人员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咨询我们正建设一支自愿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已经逐步达到WHO的目标。结论通过耐心的咨询,我市的无偿献血员工作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惠州自愿无偿献血人员现状,通过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采集的血液充足、安全。方法应用社会关系学、心理学、营销理论、血液生理学等知识,通过与每位献血者进行面对面的解释及心理护理,做好献血后续服务,探讨一套招募程序和方法,使初次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结果《献血法》颁布初期,以指令性计划献血为主,国家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医务人员成为献血的主力军。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私营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员,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献血群,是取消计划献血后的无偿献血主力军,固定无偿献血者每年以5~6%速度递增。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理解无偿献血的深远意义;对无偿献血者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积极提供优质的采血服务;努力改善采供血机构条件,切实加强血站全面建设及管理;不断建立和扩大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发展低危无偿献血者,对保证血液安全和无偿献血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招募是完善应急用血系统的关键。我站大力开展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对满足临床应急用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常缨  张海  李雅静  彭慧花 《河北医药》2009,31(7):876-878
河北省血液中心自2001年成功实现了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的模式转变,此后开展献血者招募工作中,一直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希望寻求一种针对性更强、方式更科学、更高效的招募策略,培养重复献血者,发展一支稳定的固定献血队伍,以解决献血者流失、献血人群不稳定等实际问题,及时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供血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45-247
目的探讨电话、微信、短信干预措施对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为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期间首次参加河源市中心血站团体无偿献血的无偿献血者8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A组、B组、C组,D组为对照组,各220例。干预组分别给予电话干预、微信干预、短信干预,干预时间为献血后一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一年内再次献血情况。结果 880例研究对象再次献血率为26.82%(236/880),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再次献血者分别为192例、44例,干预组再次献血率(29.09%)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8,P=0.008)。电话、微信、短信干预组再次献血率分别为34.09%(75/220)、27.73%(62/220)、25.45%(56/22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75,P=0.118)。结论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招募和保留团体无偿献血者,建议以电话、微信等干预措施与团体无偿献血者保持长期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的献血量分布和献血次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并整理成都市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无偿献血者的献血量以及献血次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次献血献200mL的比例最高,为36.47%;再次献血者单次献400mL的比例高于初次献血者.结论:无偿献血人群中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重复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的献血量有所上升,做好献血者招募和宣传工作,增加多次献血者参加献血,提高固定献血者人数,有助于提高血液采集量.  相似文献   

14.
论“以人为本”做好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招募并保留、稳定好无偿献血者队伍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更新观念、尊重他人、创新机制、丰富渠道、畅通报销、加强宣传等手段,扩大社会影响力,招募并保留、稳定好无偿献血者队伍,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确保医疗用血的需要与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陈江敏 《北方药学》2013,(5):154-154
5.12事件给四川民众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也引发了血库告急的情况。本次调查针对的是5.12事件之后资阳市中心血站不同的招募策略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影响。将首次献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可知,这些献血者中有1421人在5.12之后的六个月内多次献血,两次献血的人数为1252人,三次献血的人数为165人。采用发放纪念品的招募方式进行招募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采用电子邮件进行招募的效果也明显不如采用电话方式进行招募。  相似文献   

16.
史佩敏 《中国医药科学》2023,(16):175-178+194
目的 随着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应用水平极大提升,临床需求量应用量持续增长,由于单采血小板保存时间很短、采集需要时间长、临床需求易偏型的实际情况,成分献血者招募预约一直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因此献血者招募宣传工作的创新和探索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临沂中心血站近年成分献血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模式的应用,以利于引导动员更多更安全的献血者参与单采血小板的采集和捐献,进一步提升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采集水平。方法 回顾我站2018—2022年度成分献血者献血人次、献血量的增长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的对比对该策略总结分析,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8—2022各年度成分献血量持续稳步较大幅度增长,2020年度成分献血量增长比率达到15.90%,成为历史高点;各年度成分献血不仅是献血量的显著增长,更是呈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安全的固定献血者占比持续大幅提升,2022年固定献血者人次占比达到97.64%,达到历史新高;成分献血服务工作对献血者保留成效明显,2022年献血者流失为0人次。结论 本站从2016年起,探索实施微信电话综合预约招募策略,取得了好的成效,切实保障了临床单采血小板成分血液的充足和安全供...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为有效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增加街头献血人数,合理利用“日历效应”调查市内繁华地段献血屋在不同时间段献血人数的研究,以制定固定献血屋的作息,合理调整工作人员排班时间,确保无偿献血事业的有序发展。方法 从献血者资料库中调取市内繁华地段献血屋自愿献血人数,设立平日和周末平均每日各时段献血人数组;平日和周末平均每日献血人数组;非全勤日和全勤日平均每日献血人数组,进行组内或组间的比较,研究是否有差异。结果 除平日和周末平均每日各时段组内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供血机构应该加强对周末采血工作的重视,加强服务细节,保证服务质量。同时在献血屋作息时间上应该调整为献血屋不休,人员轮休的模式,以增加采集人数,提高血液库存,保障临床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56689例,进行临床研究,对56689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并给予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性因素,进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2015年~2017年我站总计无偿献血56689例,共发生献血反应116例,发生率为0.20%。其中轻度反应107例,发生率为0.19%,中度反应8例,发生率为0.01%,重度反应1例,发生率为0.001%。从献血发生原因上看,献血形式、献血次数、饮食低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献血反应的志愿者73.28%为非计划采血,62.07%为初次采血,42.24%为空腹采血,明显高于计划采血、2次及以上献血和餐后献血的26.72%、37.93%、57.76%,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非计划采血、初次采血、空腹采血是导致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献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全过程护理,以便减少献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杨柳 《首都医药》2022,(1):86-89
目的 对比和分析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天津市交通枢纽区域——天津站献血车(以下简称天津站)和核心商业区域——滨江道献血屋(以下简称滨江道)献血人群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血液中心保存的两个献血点献血人群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对比分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两地献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