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萌出的第二乳磨牙处于第二前磨牙之下,在近10年来文献报导两例,且都为右侧下领。本文作者报导类似病例,并对其可能的病因加以分析讨论。男性10岁患儿,主诉右下颌区钝痛。全身情况:曾患脑积水,智力迟钝。无口内感染或外伤史。口内检查:右下第二乳磨牙未萌。根  相似文献   

2.
下颌前磨牙拔除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氏I类中度拥挤病例拔除下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后对第三磨牙的不同影响。方法:将28例患者分为拔除第二前磨牙组12例,拔除第一前磨牙组16例,治疗中均运用改良片段弓技术。2组均在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影侧位定位片,以测量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在水平、垂直距离的变化及其近中倾斜角、与第二磨牙交角的变化,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拔除第二前磨牙组,第三磨牙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移动较拔除第一前磨牙组多,分别为(2.95±2.55)mm(P<0.01)和(4.58±1.85)mm(P<0.01);其近中倾斜角变化-10.12°±8.27°(P<0.05)、与第二磨牙交角的变化-15.58°±9.65°(P<0.001)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对安氏I类中度拥挤病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较拔除第一前磨牙可为下颌第三磨牙提供更多的有效萌出间隙,并使第三磨牙牙冠发生有效旋转。  相似文献   

3.
在拔牙矫治中,有时需拔除第二磨牙,但下颌第二磨牙拔除后,第三磨牙的萌出方向如何,以后能否建立良好的(牙合)关系,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旨在分析下颌第二磨牙拔除后,第三磨牙萌出的方向及最终位置,以及与牙齿邻接关系,并决定是否能以此预测最终磨牙的咬合关系。材料与方法作者从95张全景X线片中筛选出140侧进行测量分析(右侧72,左侧68),T_1片为拔牙前拍摄T_2片为观察结束时拍摄T_1组年龄为9岁~19岁(13.3±1.8岁),T_2组年龄为14岁~22岁(18.7±  相似文献   

4.
混合牙列期的矫治,重要的是要知道未萌出牙的近远中径的大小,以便采用不同的矫治措施。以往的方法有:①直接从X线片上测量或再使用预测公式;②使用预测表;③前二种方法结合使用。本文作者研究了使用45°倾斜的头颅测量X线片来预测未萌下颌尖牙和前磨牙近远中宽度的可靠性,以便建立预测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正畸拔除下颌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23 例正畸非拔牙矫治病例(男性12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13.5 岁),23 例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矫治病例(男性12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13 岁),21 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病例(男性11 例,女性10 例,平均年龄14.07 岁),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测量下颌第三磨牙的轴倾角度和萌出间隙,使用SPSS 17.0软件对3 组病例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组患者RS,LS,Rratio,Lratio在治疗后显著增大(P<0.01);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患者RM3,LM3等指标在治疗后增大(P<0.05),RS,LS,Rratio,Lratio等指标在治疗后显著增大(P<0.01).结论:正畸拔除下颌前磨牙较非拔牙矫治可以增加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可以改善第三磨牙的萌出角度.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3岁,左下后牙咬牙合痛1周就诊。检查:深龋,未穿髓,叩痛(》),牙龈充血明显。牙合面测量35近远中径约15mm,颊舌径11mm。临床牙冠高约8mm。X线片显示横切面观髓腔呈“一”形。牙根为单根,位于近中侧,呈短小锥形,长3mm。45牙体无龋,舌侧倾斜阻生,牙合面测量近远中径12mm,颊舌径8mm,临床牙冠高6mm。X线片显示横切面观髓腔呈“·”形,牙龈为单根,弯根,长7mm。诊断:①35根尖炎;②35、45巨大牙。处理:35开髓减压止痛后根备封药1周,塑化治疗。观察半年,患者无不适。下…  相似文献   

7.
畸形中央尖是较常见的牙齿形态异常,是指在前磨牙的中央窝或颊尖三角嵴上,突起一个圆锥形的牙尖。其多出现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其次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中央尖的高低不等,构造不一,大部分为釉质组成,中央部为薄层牙本质,并有髓角突入。细而高的中央尖常在牙齿萌出  相似文献   

8.
下颌第三磨牙在下颌升支内开始发育时,它的(牙合)面与下颌平面呈一定的角度(以下均称下第三磨牙角度)。下第三磨牙萌出后要获得正常的(牙合)关系,必须经历一个直立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或多或少地取决于下第三磨牙的原始角度。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确定该牙角度何时变化和如何变化。作者研究了第三磨牙发育的纵向记录材料,选择了有显著角度变化或根本无变化的三组第三磨牙。第一组包括11个直立的第三磨牙,其开始萌出的角度是45°或更大些。第二组有8个第  相似文献   

9.
国人下颌尖牙及前磨牙牙根形态学研究——X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2名中国成人下颌尖牙及前磨牙的牙根形态进行了X线研究。经过经验测得国人平均根骨高度男性16.34mm,女性15.27mm,根骨长度/根长在0.81至0.85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设计方式修复根管治疗后牙冠完整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观察其牙本质的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螺旋式CT扫描获取数据,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4种情况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1)直接全冠修复;2)用树脂材料充填开髓洞形后全冠修复;3)铸造镍铬合金桩核与全冠修复;4)纤维桩树脂核与全冠修复。在颊尖顶偏颊侧加载,比较牙本质中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应力计算分析的结果显示:铸造镍铬合金桩修复时,桩尖周围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区;纤维桩修复时桩尖周的应力集中不明显;无桩设计而直接用树脂材料充填开髓洞形时,其应力大小和分布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与铸造镍铬合金桩相比,纤维桩更适合于下颌前磨牙的桩核冠修复;在下颌前磨牙牙冠部有足够牙体组织的情况下,在根管中放置桩不一定是必须的,直接用树脂材料充填开髓洞形后行全冠修复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罕见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牙龈组织对称萌出的外周性混合性牙瘤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探讨该病发生机制。方法:结合我院确诊的罕见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牙龈组织对称萌出的外周性混合性牙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该患者没有外伤史、特殊感染史及遗传病史,在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牙龈组织对称萌出外周性混合性牙瘤,瘤体无牙齿形状,表面光滑不规则,呈叶状实性钙化团块,与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牙合面吻合。结论:青少年牙瘤的发现更多来自X线检查,非创伤、感染、遗传病史的个体也可能发生外周性混合性牙瘤,其萌出力可能借助于磨牙的萌出,对称发生较罕见,可能与牙胚发育早期相关基因表达或调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下颌第三磨牙低位萌出发生率中以近中阻生为多,由于其前倾位置,与第二磨牙远中的邻接关系不正常,容易引起食物嵌塞,间隙牙槽骨吸收,第三磨牙骀面及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或第二磨牙松动等,临床多以拔除第三磨牙为主要治疗方法。作经多年的治疗探索,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拔除前倾第三磨牙而经高嵌体修复,与邻牙和对颌牙建立良好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长期保存,从而发挥正常的咀嚼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527例牙位异常和萌出困难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男242例,女285例;年龄11~15岁26例,16~20岁44例,21~30岁98例,31~40岁217例,41~50岁87例,51~60岁55例。X线检查包括摄口内牙片和口外摄颌骨片及曲面体层摄影。 结果和讨论 垂直阻生190例(男100例,女90例),远中面至下颌支前缘的距离:10mm左右45例,1.5~3.0mm52例,部分牙冠被升支前缘遮盖93例。显然,萌出困难和后方颌骨体长度不足有关;此外,牙根弯曲69例,由于牙骨质增生致牙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后上颌牙弓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50例拔牙矫治病例。其中减数第一前磨牙30例、减数第二前磨牙20例。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He的变化。结果 无论是减数第一前磨牙组或是减数第二前磨牙组,其矢状方向长度变化相似。但减数第一前磨牙组比减数第二前磨牙组前牙内收更多。结论 应根据对切牙内收或磨牙前移的预期来决定减数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  相似文献   

15.
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的第三磨牙处于发育阶段,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备受正畸医生和患者家长的关注。与第三磨牙萌出有关的牙颌因素较多,包括磨牙后间隙、第三磨牙倾斜角、拔除第二磨牙、拔除前磨牙、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第三磨牙牙龄、第一二磨牙倾斜角、第三磨牙牙冠宽度和性别等。本研究总结分析其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预测第三磨牙萌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男,45岁,汉族,因右下后牙有龋洞、反复有咬合不适2年来就诊。患者2年前自觉右下后牙有龋洞,无明显不适症状。偶有发生对温度刺激敏感,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可缓解,轻度咬合痛,一直未就诊。本次为了得到彻底的治疗来我院就诊。检查:45远中邻面洞,探(-),叩(+),冷(-),无松动,牙龈正常。46面银汞不良修复体,边缘有微渗漏,周边牙体组织变黑,探(-),叩(+),冷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8岁,因右侧下颌后牙劈裂半年要求修复就诊.检杏:35牙龈正常,颊面及咬合面牙体缺损,累及髓腔:无叩痛,电测无活力.X线片示35大面积缺损累及髓腔,根尖周未见明显低密度阴影(图1).诊断:35残冠、牙髓坏死.治疗计划:35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处理:35常规根管预备,以#15K锉为诊断丝拍摄X线片,疑遗漏近中颊侧第3根管(图2).显微下使用#15C锉寻找到近中颊侧第3根管,经X线片证实(图3).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2 9岁 ,因左侧下颌后牙反复肿痛来诊。检查 :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 ,颊侧牙龈窦道 ,溢脓 ,叩( ) ,松动Ⅰ度 ,35牙合面开髓 ,牙髓已变黑、腐臭 ,扩大根管 ,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置CP棉捻。螺旋霉素和甲硝唑口服 2d后复诊 ,疼痛减轻 ,但窦道仍溢脓 ,又换药 3次 ,窦道仍未消。X线片示 35根尖部有稀疏区 ,经患者同意 ,口服消炎药 2d后 ,局麻下拔除患牙 ,见 35有 3根 ,近中为颊、舌根 ,远中为 1扁根 ,搔刮牙槽窝 ,有较多的肉芽组织 ,易出血 ,缝合 1针 ,1周后拆线 ,伤口愈合良好 ,无自觉症状。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3…  相似文献   

19.
患儿张某 ,女 ,12岁 ,6  66  6 中性 , Ⅴ 残冠 ,松动Ⅲ°。6  66 - 46 7完全萌出 ,排列整齐 ,7  7萌出约 1/3,6— 466— 46 咬关系良 ,OB ,OJ正常 ,X线片 Ⅴ 根完全吸收 ,5水平埋伏阻生 ,冠向近中 ,冠部有骨组织覆盖 ,颊面朝上 ,根发育约 1/3。安氏Ⅰ类 ,毛氏Ⅴ类。设计 :外科手术开窗后标准弓丝弓矫治。治疗步骤 :1、下颌常规粘6— 6 代环及托槽。 2、拔除 Ⅴ 手术切开 ,凿骨 ,暴露 5牙冠 ,粘托槽。 3、常规 0 .2 5mm扎附图 矫治前、中、后  5 根尖片丝 ,5— 4组合结扎 ,0 .4mm的弓丝在 6 6近中弯制停止曲。弹力…  相似文献   

20.
病人男,25岁。2006-11于外院诊治,因25慢性牙髓炎给予开髓、封入三聚甲醛失活剂。复诊时转至我院。临床检查:25远中玻璃离子充填物已松动,面开髓入口处见暂封材料完整,叩诊无不适,牙龈色、形、质正常。X线片示25远充填物继发龋,开髓入口处有封料,髓室近中壁磨损,牙根呈方形,根管影像复杂模糊,隐约可见3根管;牙周膜清晰,根尖周骨密度未见降低。给予常规去除封药,揭除髓室顶,拔髓,测量操作长度,拍摄初尖锉X线片,Pro-taper手用器械预备3根管,摄主尖锉X线片,并于根管显微镜下拍摄髓底(图1)。由髓底图可见:髓底呈平台状,3根管口均较偏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